自杀俱乐部

出版时间:2007-10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英] 尼克·霍恩比  译者:张坤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元旦新年的守岁夜,伦敦有四个失意绝望的人:因为跟一个15岁少女上床而声败名裂的电视名人马丁;除了照顾自己严重残疾的成年儿子没有自己生活的中年妇女莫莲;因为姐姐几年前神秘失踪而一直走不出心理阴影的少女杰丝;和乐队解散、女友分手的美国摇滚歌手JJ。他们都想到著名的“礼帽大厦”楼顶跳楼自杀,四人在楼顶不期而遇。他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晚上,讲述各自不幸的遭遇,第二天一早各自回家,但从此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四人小团体,开始发生各种各样有趣的事情,比如他们试图挽救马丁的婚姻,结果一团糟;他们组成读书会,专门讨论自杀的作家们,他们还计划不周地匆匆去金丝雀群岛旅行……

作者简介

尼克·霍恩比,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生于1957年,毕业于剑桥大学,教过英语,做过记者,先以一部非小说《足球狂热》声誉鹊起,获1992年英国图书奖年度最佳体育类图书,接着第一部小说《高保真》(或译作《失恋排行榜》)又一炮走红。这两部作品,还有后来的《男孩·男人》都被改编成电影,广受好评。1999年,尼克·霍恩比获得美国艺术与人文学院E.M.福斯特奖。2001年的小说《如何是好》入围英国布克奖,并被评为WH史密斯图书奖年度最受读者喜爱的小说。
尼克·霍恩比定居伦敦北区,他的小说和生活都围绕着这个丰富生动的大都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自杀俱乐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02条)

 
 

  •     作者很幽默,诙谐,不时就会爆笑,去想象四个人在自杀未成后的尴尬的生活。 另外,这本书是从图书馆借的,是新近开的市图书馆,我要说,这样的文化设施很有必要,希望越来越多,越来越好。我是在包头,是从包头市图书馆借的书,感谢一下图书馆!
  •     《自杀俱乐部》是一本,无论怎么换人称,读起来都一气呵成,不觉得第一人称的变化带来一点不适的书。
      这本书的译名并不太好, a long way down 应该形容那总也无法尽头、无可奈何的人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路漫漫”,而一些人因为在哪漫漫长路上缺失了一些东西就无法继续走下去了。
      有的缺少了亲情、有的缺少了事业、有的缺少了爱情、有的缺少了梦想、有的缺少了做自己的勇气。
       总之,“缺点什么的”四个人,在顶层相遇,竟互相找寻理由地相扶着走了下去。并不是说他们缺少的东西是其他三人可以给予的,而是他们看到了,同样缺失什么的其他人的生活,终于勇于面对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从读书的第一刻起,就希望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别人的帮助最后使自己活下来这种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太过梦幻。
      而这个“大团圆“结局却没有让我觉得失望。我想也许是因为,他们约定的”再试试六个月“的决定,太像真正的人性了。
      人性,不是说旁观的善良者们愿意救赎谁、防止谁产生轻生的想法,而是隐藏在自杀者本身的要克服的”懦弱“。自杀很难,拥有”跳下去“的勇气很难。
      大多数人没有,所以大家禁锢着,连选项都不存在,只能被动接受。那样的人生才叫做长路漫漫。
        
  •     三天慢慢磨完了这本书,并不是不好看,正好相反。我读书有做摘录的习惯,这本书我基本大段大段的摘录,经常是抄完一段刚刚放下笔又得拿起笔再记上一段。这说明这本书对我而言还是很有教益的。作者很多见解在我看来都很新颖而独到,这点从作者塑造的人物性格就可以看出来。比如混账马丁,比如问题少女洁丝,然而你却并不觉得这几个人物有那么讨厌,反而因为他们的自知之明和真实觉得有那么点可爱。这就是本书最大的魅力所在吧。给你一个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自杀并不是那么可怕,想自杀的人也不是精神失常或者变态什么的,反而自杀者经常是经过一系列逻辑思考后认真做出的决定;以此类推,生活中很多现象就如自杀一样,并不是别人口中说的那样,比如说脏话,比如没有灵魂却大量存在的星巴克,因为有时候大胆的说出心中所想哪怕是脏话也比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伪文明招人喜欢,没有灵魂的公共场所的存在就是为了让人可以安然的呆在一个地方而不用紧张。
      总之,这本书给我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可能许多平时不爱思考的人都会有这样的感受,你遇上一本书,邂逅一种新的思想,然后恍然大悟道:“啊,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问题啊!”书籍本来就是思想的承载者,你通过一本书能对思想有所感悟那就说明你至少没白读这本书,不是仅仅像看笑话那样看了笑了就完事儿了,也不仅仅是像看故事那样,知道这个故事怎么发生发展然后高潮结束就完了,我总认为这样看书跟浪费时间没什么区别。
      这本书的精彩之处太多,值得一再阅读。
  •     自杀俱乐部 2012/7
      
      治疗不幸只有一个办法 就是幸福 别人怎么说我不管
      
      孤独 所有的错误
      
      心灵敏感的人总是活得很艰难
      
      除夕夜属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穷窝囊
      
      年年岁岁花相似
      
      同性恋是希腊人发明的 但美国人重新把同性恋变成了件时髦的事
      
  •     
      读这本书以前,我以为自杀是一件很简单易行的事情。
      跳下站台,让地铁碾成粉碎;跳进海里,葬身鱼腹;或者像这四个主人公一样纵身跃楼,脑浆涂地。GAME OVER。然而总是有比自杀更加丑陋的事情发生,那就是没死成。事实上,正如马丁想的,他们死不成的。第三部一开头,他如是说“那个跳楼的家伙给我们大家留下了两种既深刻又互相矛盾的影响。首先,他让我们认识到,我们没有能力自杀。其次,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又想死了。”
      这世上从来没有简单迅速的解决方案,作者想要传达的或许就是这个讯息。如果你把事情搞得一团糟,自杀根本不能终结这一切。不管情况如何糟糕,你还是得亲自收拾这个烂摊子。
  •     每年愚人节就会想起这两个字。“自杀的可能性只在人们达到某种最愉快的阶段,而这种愉快此后只能每况愈下永不可追”,还是期中考前,看了尼克·霍恩比的《自杀俱乐部》。英文名更容易理解啊,A Long Way Down。在元旦新年前夕,伦敦四个失意绝望的人不约而同的到著名的“礼帽大厦”楼顶跳楼自杀,却因此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发生了一系列难以想象的事情。有书评说,这四位主角分别代表了在自杀问题上的社会道德、两性、家庭、贫富差异四个方面,称其为都市“抑郁喜剧”。说实话,看完后我并不觉得沉重,我并没有达到什么“反映社会现实”等等这些思想高度,我唯一看到,或许只是最表面的,仅仅只是人对人世的留念,就是对生的渴望。有人会说,如果这种渴望真实存在,为什么每天都会有这么多人投入死的怀抱呢?正如段前我引用的那句话,自杀是冲动,在冲动中你感觉到愉悦,你就会迫不及待地付诸行动,但万一,我说的是万一,很不幸,你没来得及在冲动的时候采取有效行动,等冲动过去了,你就会猛然发现,你并不想死,哦,这是怎样的一种悲情,你清醒过来后还要继续面对你以为你不想面对却恰恰又十分渴望的充满失意和痛苦的生。
      
      
      
      “自杀可不是为这么群人发明的。自杀是为了弗吉尼亚·吴尔夫和尼克·德雷克这种人发明的,还有我。自杀应该很酷才对。”
      
      “事实上,我的感觉绝对不像是一个快死的人,我的感觉就像是个时不时想死的人。这里头是有区别的。想死的人会很愤怒,既充满生机,又绝望,无聊而疲惫,诸多感受同时涌上心头;他想跟所有人打架,同时又想团成一团,躲到个什么地方的橱柜里。他想对所有人说抱歉,又想让人们知道,他们多么令他失望。我相信临死的人感觉肯定不是这样,除非死的过程比我想象得还要糟糕。(想必很可能确实如此。他妈的其他所有的事都比我想象得更糟,死亡怎么会例外?)”
      
       ——《自杀俱乐部》
      
      好吧。就到这里吧。
      
  •      看到中途一半的的时候,尤其是第二部的时候,一切都开始往好的方向发展了,四个人除了洁丝以外,大概都不想再见,都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问题了,已经远离了自杀的欲望了,然而,第二部结尾时,突如其来的真的有个人在他们眼前坠楼身亡时,一切变得峰回路转,我也明白,作为一部小说,它的高潮部分终于来了。
       我猜不到结局。因为这种故事根本没法结局。一个狗血的,所有人恍然大悟,然后不再思考自杀,然后开始变得积极乐观向上,那么这本书立刻就能被人打为劣作。因为与现实完全脱轨。
       没狗是这本书中唯一的哲人式的人物,他对名字的见解深深触动了我的心,让我想起周国平的一句话“生命本来没有名字”。名字究竟使我们成为了“谁”,还是阻止了我们成为自己?我觉得每个小说里都应当有这么一个哲人式的人物,他是作者最深沉思想的代表,是作者之所以活着的原因,是自己心中的上帝。
       而没狗说,自杀是人生命中的一部分,人人都应该经历自杀,它并不显得十分神秘或是十分羞耻,即便是因为自杀是一件非常私人的事,因为这件私人的事变得公开而没有让四人组自杀成功,然而,这也并不代表自杀的欲念从此就从他们心中断绝,所以,这样的故事,要么就是四人自杀了,要么就是没有结局。
       因为只要活着,自杀的想法就还会浮现,只要活着,就有好多困惑与烦恼。人怎么可能在莫名其妙被抛入这个世界,还没搞清楚状况的情况下就堂而皇之的活下去呢?
       “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杀。”阿尔贝·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开篇这样说道。
  •     外国文学我看过不少,从没有一本作品给我这样奇妙的感觉。全书语言平实,让人感到强烈的生活气味,故事中充满了黑色幽默与淡淡的讽刺。霍恩比写作风格独特,正如《纽约时报》所评,他满口俏皮话,对待感情却毫不吝啬。
      作者分别以四个主人公的视角讲述故事内容,一切起始于除夕夜伦敦的一个大厦顶层上,四个人拥有着各自不同的痛苦遭遇。马丁因与十五岁少女有染而坐牢,从此妻离子散,臭名昭著。莫林二十年来一直照顾自己的植物人儿子马蒂,对未来毫无希望。洁丝的姐姐珍的失踪让他们全家变了样,洁丝逆反的个性又让她时常碰壁。美国人JJ来到伦敦做音乐,然而一切却没有他所想像的那么顺利,他的乐队解散了,同时又没钱回国,从此他过上了送比萨的穷苦日子。无疑他们都有充分的自杀理由,然而命运的安排放他们走到了一起,从此他们的生活翻开了新的一页。
      除了莫林以外,其他三人仿佛只要碰到一起就会打起架来,特别是洁丝,给人感觉疯疯癫癫的。然而翻书的时候每页都教我忍俊不禁,毕竟这四个人的对话太有趣了,每个人对自杀的看法也各不相同。马丁觉得自己活得“猪狗不如”,的确,我若是他,每日走在街上会被人认出并上前打招呼“你就是电视上报导的睡了十五岁姑娘的那个?”我也会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莫林的半辈子都糟蹋到自己的儿子身上了,她甚至连工作都不能找,这样日复一日没有尽头的生活随便一个人就会发狂的。另外我认为JJ的承受压力能力比较差,洁丝根本就是一时兴起,若不是马丁坐到她的脑袋上,她当时就真的从顶楼跳下去了。
      别人我暂且不谈了,我想说说洁丝。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喜欢她,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每天颓废的生活,满口脏话,喝酒,嗑药,不论是脾气多好的人都会被她气疯。然而最后这四个人重新找回生存的信心,洁丝却做了最突出的贡献。她竭尽全力找到了马丁的前妻与孩子,还找到了JJ的前女友和朋友,组织了“心理干预会”,希望能对他们有所帮助。不管怎么说,洁丝还是个孩子,在关键时刻她也提醒过自己“该长大了”,我们也应该原谅她对不对?
      这本书除了给予读者欢乐外,也让我们有种温暖的感觉。当莫林为一点小幸福而满足时,当洁丝终于与她父母心平气和地谈话时,每个人都会心中一热,流露出最真实的感动。
      故事很贴近生活,反应的问题很实际。在他们四个人身上,我们或多或少会找到自己的影子,“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曾有过自杀的念头”这句话是正确的,当我们为某件事失魂落魄时,不知不觉就会想要逃避,JJ也说过:“死去的人距离生活很近,可活着的人距离自杀也不远。”我想他并不懂措辞,这只是他富有嘲讽的一个想法罢了,但事实就是如此,可自杀却是一种最懦弱最不负责任的逃避方式。我不禁想起余华的《活着》,徐福贵的家族从兴到衰,最后只留下他一个人,牵着一头老牛,叫着自己死去的家人的名字,生活给予他的是地狱般的黑暗,他却从未想过死亡。一句俗语:“好死不如赖活着。”不论怎么样,时间依旧在流淌,我们总是要努力活下去的。
      《自杀俱乐部》并没有造作的欢喜大结局,只是霍恩比给了他们每一个人重生的机会。
      生活,珍爱,才显得可贵。
  •     译者说霍恩比的原文无可挑剔。那么,我得给译本挑点刺。书中有比较明显的北方方言(东北话)的痕迹,诸如无处不在的“傻B”,“我就这么一说”,“你肯定觉得自己挺‘二’的”,“如果‘二’跟傻B是同一个意思就对了”。译本的整个调侃颓废的氛围是对的。但总觉得过于明显的方言语境,有点不那么恰当。不过我向来只管解构,不负责建构。所以别问我,不用这么给力的词,难道要用粤方言“痴线”,长沙话“瓜娃子”,吴方言“十三点”啊?
      
      四个完全没有共同点的人,因为想自杀走到了一起。相互讨厌,不搭调,又那么别别扭捏地组成了那个“自杀俱乐部”的团体。而且,各自在这种别扭的关系中,找到了一种存在感。这个故事,虽然被四个人狂乱、无逻辑的叙述,疯子式的自省(絮絮叨叨)弄的有点失去结构,显得拖沓(OK,实际上我喜欢这种拖沓,它让故事变得它本来应该是的样子。),但是是可爱、有意思的。
      
      关于结局,我喜欢这么若有若无、似是而非的结尾。貌似四个人的问题没有解决。马丁还活在他的灾难中;JJ的乐队和爱人还是过往,他知道了他要的是什么,但充其量还是一个落魄的街边卖唱歌手;莫琳继续被自闭植物人的儿子占据生活的大部分;洁丝还是那个迷糊的疯狂少女。但是,他们又跟当时跑到顶层大楼试图自杀的时候不一样了。他们不想死了,生活露出一丝丝希望的光,但是他们也说不定哪天再跑到上面再一次尝试把自己交给死神。我不喜欢大团圆结局,但又害怕被杯具结尾困扰。所以这样的结尾,处理得和整个小说的结构和故事恰如其分,又符合我的胃口。没有大团圆结局的隐形结尾,实在是高明的。
      
      书中到处是隐含小哲理的警句。
      “要当个窝囊废办法不止一个,各有各的窝囊法。”
      “她的过去已经过去了,可我们的过去,我不知道……我们的过去仍然无处不在。我们每天早上醒来都要面对过去的一切。”
      “也许关键就在这里,就在于这种彻头彻尾、折磨人的无用感。”
      “那些坚持的人距离自杀也没有那么远。”
      
      洁丝这个十八岁的少女,满嘴胡言乱语,无所不为,你不知道她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但眼下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女孩,也许她最后会变成一个她想成为的人,隐喻性的快活的人。
      
  •     古往今来,自杀向来不是文人墨客笔下的香饽饽,除非搭上风花雪月才子佳人,否则就是个禁忌的话题。直到十九世纪末涂尔干著《自杀论》,始从学理角度论证地域、文化、宗教、性别诸因素对自杀产生的影响,而控制和预防自杀的办法应从社会大环境下工夫。不过,人类社会类型改来改去已有经年,也没见相关数据有大的出入。而况当我们碰到一个具体的个案,却总能证明包括《自杀论》在内的一切理论文本皆属事后诸葛。你怎能知道一个平时的乐天派就不会自寻短见?或是一个愁眉苦脸的人就一定过不下去?人家脸上又没有明明白白写着“死活”两字。只是,《自杀论》所引“单身”、“无子”两个具体指标,倒是可以作为鉴定自杀的考量依据:《自杀俱乐部》的四人,皆是单身——洁丝是问题少女,JJ是失意男孩,马丁的两个女儿被前妻夺走,莫琳一手带大的儿子是植物人,有子几近无子。是以,剩男剩女即使以身心健康论,也不宜择定单身走人生,两个人总比一个人好。
      
      《自杀俱乐部》的作者肯定没想把书写成才子佳人,他的主人公皆是庸庸碌碌之辈。四人组合从楼顶走下楼梯,并不是看到了天使下凡上帝显灵,也不是感觉世界美丽生之美好。他们活下来,全在于彼此吐槽,互相拆台,一番“不幸比赛”之后,人人都感觉别人比我更不幸,以至JJ羞愧地要自编故事博取平等。你以为接下来作者就要告诉你阴霾之后必会晴空万里,或者和风扑面一家团圆,或者植物人在爱的祈祷下奇妙醒转,那就大错特错了。整本书自反讽始,至反讽终,其中穿插数不胜数的戏谑、调侃和搞笑,作者亦时不时借书中人提醒读者,“不要期待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甚至对读者“好人自有好报”(至少除了马丁,其余都是好人,即使马丁也不能算坏,他不过是“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罢了”)的想法频频泼上冷水,而且泼得起劲,泼得开心。
      
      作者为何执意要颠覆温情脉脉的叙事套路?打破所有人的美好期待?盖因在这个充满变数和不可抗力的时代,并没有所谓“奇迹”之类的东西可以刹住一路打滑的命运颓势,要有也在电视或者小说中有,而作者无意也不屑给予人们如此廉价且虚假的安慰。唯一的出路是正视冷冰冰的现实,包括自杀。而作者游戏般调皮的笔调,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在他笔下,四个人的困惑无不带上喜剧的色彩,就像上帝俯视人间,虽体察人情之苦,却认为那不过是猢狲戏耍。正如洁丝经常颠三倒四偶然才灵光一闪的脑袋所想的,“跳楼一直被我认作是一种选择,一种出路,是银行里以备不时之需的存款”,换言之,死亡是条退路,在死之前还有N种选择,也许这N种选择没有最糟只有更糟,但有的选总比没的选要好。说到底,人生不过是鸡毛蒜皮一场戏,不值得大惊小怪,就算JJ沦为街头卖艺,马丁教一笨小孩念书,洁丝泡上“没狗”,莫琳……莫琳倒是对书报亭的工作感激涕零。
      
      涂尔干为预防自杀献计献策,只是罚没财产、剥夺公民权、不许落葬、道德谴责,对于国家干预退至幕后、宗教信仰一落千丈的当代社会来说,不啻天方夜谭。自杀亦非心理疾患,心理诊疗治标不治本。那么社会关怀呢?JJ们的自杀计划一经媒体曝光,只落得个丑闻的下场。有趣的是,媒体对他们编造的天使下凡云云,要比他们的内心苦闷感兴趣得多。这叫我想起翁贝托•埃科《密涅瓦火柴盒》中关于媒体的论述。埃科说,传统媒体报道人们的私生活难免会有侵犯隐私之嫌,而当代媒体出钱甚至让人们贴钱上电视,则无涉法理和伦理范畴。在电视上,你可以卖唱卖笑,卖痴卖蠢,可以赚得掌声,赚得收视率,独独赚不来同情。在一个滥情的时代,人们早已感情透支,泪腺麻木。同情太稀有,不是硬通货。
      
      当代社会生存压力巨大,学会排解和宣泄也是一门必备的学问。读读这本既不是劝生书更不是励志书的《自杀俱乐部》,它会让你在一笑之余,对生和死有更多的思考。
      
  •     读书应该是什么样的感觉?似乎自己已经失去了力量,失去了读东西的能力,每一本书读下来都是一样的感觉——还行。
      之前对这本书期待太高,以为它会是书籍中的《早餐俱乐部》,四个少年在一夜的留校察看之后成为了或朋友或情侣,但《自杀俱乐部》的时间段却拉长了许多,从一夜到六周到三个月,但他们还是没死。
      所以我看来看去似乎就只有一个道理,你想死也行,没错,你不想死也行,因为生活总会给你带来转机,不大不小的转机。
      如果是看英文原版,估计还行就变成推荐了。
  •     这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巨著,但可以拯救抑郁的人。
      
      介绍的话不多说了,直接引用《麦兜响当当》里德台词:
      
      切……一点都不奇妙。不过,我还有另一个friend,他说不是忽然“叮!”的一声,变成别的东西,才算是奇妙……那个走的很慢很慢,慢得不像话,但是非常肯定一直都在走的钟,就已经很奇妙了。  
      
      
      但是如果,只是如果而已,等我长大了,再遇见麦兜,如果那个麦兜力气还是那么大,那么善良,那么迟钝,那么直上直下……如果我送他的那块橡皮,还那么雪白,一直都没用过……如果真的是这样,奇妙的事,就已经发生。
  •     很棒很棒的一部书!
      很新,很现实.
      确实,有时候说粗话才能真正表达感受,
      四个主人公在一起很可爱
  •     不管是20岁,30岁,40岁还是50岁,我们都会问一个终极问题: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地球离了谁都还在转..这个世界不会因你而改变..我想这本书回答了这个问题..人活着不为了什么,你可以去死,但死并不能知道答案..而活着可能是最好的答案..虽然你活着的时候不见得明白..
      呵呵,真是一本很有趣的书..四个人,四条路..我喜欢中文译名,原版名字感觉不够来劲儿..这个名字比较符合作者的风格..因为自杀而聚在一起的团体...
  •     
      
       I just finished <A Long Way Down> by coincidence. I reckoned that I had another book report to turn in by the end of this term. And I started reading <Love in Times of Cholera> like a month ago. But it was just so boring, and there were way too many new words I just didn’t bother to look them up. However then someone did me a favor. I’m not sure if I could just assume it was God who took that book. I couldn’t find it anywhere, or rather I didn’t want it to be found, coz it was too monotonous to read. Anyway I turned to this one, <A Long Way Down>, which Chinese translation was like Suicide Club. Then you can tell the difference. I mean with the English title you won’t really know what you would get into until you read it, but the Chinese one just reveals too much information that it’s not fun anymore. Then I tried to find a better translation that’s both funny and poetic, but it was too hard, so I figured Suicide Club was probably for the best. I can see that I talked a lot of nonsense, but if I tell you that’s how this book works, will you appreciate it? I first opened this book about 3 months ago, and I borrowed it from Betty because she and Johnny Depp strongly recommended it to me. I understand that Johnny was too busy to talk to me in person, but he did write some compliment on the cover of the book so that I could see and read it. Very considerate, thank you Johnny dear. I tried my best to get the same idea as Johnny did from the book in vain, so I dropped it. And it wasn’t until a week ago when I picked it up for the sake of the assignment that I began to find it interesting. So I finished the rest of it in 3days and felt like I should write something about it. And I couldn’t help but writing like the way the author did, first person narration of a whole lot of messy thoughts.
      
       You know what I fear the most about novels? Happy endings. And the fear that I can foresee which fairy tale the author is gonna tune into. Then there is no need in reading right? I may as well go see a Hollywood box office hitter. Interestingly that’s what Nick Hornby was trying to avoid the whole time, a happy ending, or rather happiness. Every time when it came to some point that a person was likely to be saved from depression and the prince and princess were gonna live happily ever after, he stopped. He would tell you what you subconsciously expected, like the ex-wife accepted Martin and he was back to normal life, and Jess’s convention solved everyone’s problem( to some extent it did). He would make you realize that that’s what you really want, that’s how you really think, and that it’s true with anyone anywhere. You can see how ridiculous and desperate it is from the spectator’s view, but you can feel the helplessness as an insider sincerely at the same time. Or maybe it’s just me, because I really thought about suicide a lot. What is the best and painless way to commit it, how will I be sure I came to the bottom line of my life, how to make it easier for my folks to take the grief or rather wait until they pass away. So when I saw JJ was so happy that he thought his girl and his band would come back for him, I felt real sorry. I cannot remember how many times I’ve expected him calling to say he was sorry, and how many false alarms I had experienced thinking that he might come by. Like what Martin would say, it’s just human perversity. Having and eating a cake at the same time.
      
       Resently I’ve been watching That 70s show, and that reminds me some of my earliest dreams, like get a rock n’ roll player as boyfriend, or be a rock player myself. That’s what JJ wanted. And he seems like the one who was the least qualified as a suicider, according to the other three from the gang. He just lost his girl and his band, big deal. He’s not nutso as Jess, and he didn’t sleep with a fifteen year old and get in prison like Martin, also he doesn’t have a vegetable son to look after for uncountable years like Maureen. But isn’t that the saddest thing? One could be so pathetic that he doesn’t even have a decent reason when he wants to kill himself. What JJ has gone through is a bit like myself. I mean there are times when I worried I will grow into nothing, become nobody. And I know that’s not the case with every youngster. Some of us think about the future and panic, some of us don’t bother to plan for anything. The trick is that you have to get the balance and manage to stay in between, otherwise you would be easily slip into JJ’s shoes or you would end up like most of the morons in the world.
      
      I couldn’t agree more with Jess’s one night stand mate Nodog. Suicide is a necessity, everyone needs it from time to time. And most of the time you won’t make it because you are not ready, or the God of death doesn’t like you enough to take you with him. And after several years you just drop the thought and move on. There are many people who managed to kill themselves the first time they gave it a shot, and that’s just how life works. At first I thought this book will tell how suicide is cowards’ act and how beautiful the world is. In the middle of the reading process I found it’s OK, because no one is being hypocritical about the cruelness of life. And after I finished the book I realize it is still a compliment of life and human being. I mean it’s just worth celebrating that four of them had gotten over the darkness, the ninety days. I don’t wanna be all judgemental about how suicidal people should all get off the tower and go get themselves a therapist. I just think it’s kinda funny, because this book has really provide me a kinda reality show about miserable people, how they had hit the rock deep deep down in the ocean. And you may think, it’s so damn painful and difficult that it couldn’t get any worse. Then the alternative is, suicide, or wait and see how things could turn around somewhere somehow. I wouldn’t promise things would get better, but at least you know it couldn’t be worse. You just have to wait. And who knows, maybe during the waiting period you think that, hey, you are alive anyway, why not find something to do and someone to love. And then after some time, you will find suicide has become a raincheck, a backup, a save in the bank again. I mean, if you do it, you do it, there’s nothing left to talk about. But if you get off the tower, then there is a long way to go in the future.
      
  •     很砸实的黑幽。内容不太一般,有点小另类。四个主角身份个性迥异,应该是能碰撞出火花的。这个版本的语言还稍微弱了一点点,有时候不同人物的叙述语气个性没突出来。值得玩味的一本小书。
  •     可能本身是本还不错的小说
      被译者一翻译出来
      完全看不出是外国作家的小说
      一连串的京片子~
      说实话
      我恨我那不争气的英文水平~
      我想看原文啊~
      翻译的感觉 看得我很不爽!
  •     这本书太让我失望了。
      
      当初看的时候基本上是冲着网络上的评价,以及别人对nick hornby的大力吹捧。可盛名之下,实在是难副。
      
      小说讲了四个对生活绝望的人(一个人品很差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一个落魄潦倒的摇滚男青年,一个满嘴脏话的叛逆少女,还有一个有植物人儿子的老太婆)在伦敦的一个塔顶想自杀而又自杀未遂,然后结成了一个类似于互助小组的故事。
      
      整本书都是那些絮絮叨叨的语言,零零碎碎的想法,还时不时带些脏话。真不知道为什么会被评价为很有趣的书。我实在领悟不出其中的“趣”在哪里。
      
      现在在图书馆看到hornby的书,我已经开始犹豫,降低了他的优先级别。
  •     书中几位仁兄的喋喋不休实在让人喷饭。自杀却以“活着”作结,大概想自杀也是热爱生活的一种方式。总好过不问为何无心无肺地活着
  •       原来,自杀是一件这么有趣的事。hum,tempting...
      
        传说中,每人都有个极限,过了那个点,意志力不再能支撑,便会想到自杀。所有人都想过要自杀,区别只在于,有的人成功了。
      
        色鬼主持人,无助的单亲妈妈,失意的音乐人,叛逆期的问题少女,其实他们的问题大概也可以包括了我们所有人的问题。了解他们的人生,知道他们正经历的痛苦,就都能理解他们为什么要自杀。而且,大概不会有人概叹他们大好人生就这么撒手而去,因为他们什么也没扔下,没什么可惜的。
      
        可就是这么一群人,他们的自杀企划失败了。
      
        SO,到底要怎样才能成功地自杀呢?根据阿伦•T•贝克(Aaron T. Beck)自杀指数测验,“附近无人可见,也无人通话”,“极少可能有人干预”,符合独处和时机的问题,自杀才有可能成功(《自杀俱乐部》P48)。所以,人流密集上班高峰的闹市,将双脚伸到高楼边晃动,不过是试图得到别人的关注及帮忙。自杀,你一定不会事先从自杀者口中得知,只可能是事后在新闻中看到,或是接到警察的通知。
      
        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某些时候其实并不是想自杀,只是站在高处往下看,例如高楼或者悬崖,总有那么一霎那不由自主地要幻想:“如果现在就这么掉下去了,会怎样?能飞起来吗?离心力该多吓人!要多久才到地面?会想到什么?触地的时候会有多疼?到底,需要多长的时间才会死掉呢?”就这么想着,并不代表真的要试图自杀,或者有什么想不开的事,又或者“精神失衡”。
      
        是否这样很符合某位伟大的弗洛伊德所断言人类的“死亡驱动”(death drive)——人总是为死而生。死亡不过迟早的事情,为什么作出提前结束选择的人,总被群众议论为道德沦丧,要么就是精神有问题?
      
        最近新闻上自杀的案例开始增多,但nova实在很害怕听到播报员在之后似是而非自以为是的评论。凭什么一定要用高高在上的心态去怜悯自杀者?凭什么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被解决?凭什么一定要自杀者背负道德伦理的包袱?难道一个人只要有父母儿女家庭亲戚朋友就不可以选择去死吗?
      
        “凭什么说自杀是最严重的罪孽呢?从小到大人家都对你说,你故去以后,会来到一个神奇美妙的地方。只有一个办法能让你提前一点来到这个地方,可你一旦用了这个办法,就永远失去了去这个地方的权利。哦,我明白这样做有点插队的嫌疑。” (《自》P5)
      
        自杀,之所以听起来很诱惑,不单是因为他可能很有趣,而且还很酷。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凡·高(Vincent van Gogh),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杰克逊·泼拉克(Jackson Pollock),普里莫·列维(Primo Levi),科特·库本(Kurt Cobain)(《自》P27)。如果他们不过是慢慢地老死,世人是否只会用普通的俗世眼光去看待他们作品,得出完全不同层次的感受?他们的死,将他们的作品推上了更高的顶峰。
      
        相较之下,普通老百姓的欲望便显得低微。
      
        高中的时候,因为害怕高考,或许害怕以后的人生,曾经邪恶而迫切地希望诺查丹玛斯世界末日的预言成真,同学间还约定好了到那一天要在什么地方集合,要以何种姿态迎接死亡。结果大家都好好地活下来了,值得庆幸,还是有点隐约的遗憾?!
      
        James May曾经半开玩笑地说过,如果拥有一把手枪,他早就将自己干掉了。可惜的是,他只有一把霰弹枪,用来对准自己脑门的话,就得用脚趾来扣扳机,难度太高。嗯…子弹穿入身体还会高速打转,很痛哦!
      
        所有难搞的事情其实会不会真的因为你的死而变得比较容易解决?确实,不可能叫死了的人承担责任。虽然书的结尾作者用了一个比较俗媚的小团圆来结束,让绝望的人心头闪动了小小的火花,然后理智却适时地提醒了我们,现实仍旧是残酷的。After all,要狠下心来谋杀自己,还是仁慈地让自己安乐死,真的只有自己才能做的决定。
      
        “我觉得这一切就像一个超大的姿态,为了给一切画上个圆满的句号,就仿佛这些事情可以有个圆满结局一样。现如今的年轻人就是这样,不是吗?他们看了太多的大欢喜结局。一切都得有个圆满的结局,要有微笑,眼泪,还要挥挥手。人人都学到了些东西,发现了爱情,看清楚了自己的错误,发现了忠于配偶的喜悦,身为人父的喜悦,或者孝道的喜悦,也许是生活本身的喜悦。在我那个年代,电影结束的时候人们学会的就只是人生空虚,苦闷,残酷而且短暂,然后就被开枪打死。” (《自》P228)
      
      nova 2009.09.23
      
  •     文_谢长留
      
      他背着旧书包,领子自暴自弃的向外翻着,垂头丧气的从每个人身边走过。当他在人流攒动的地铁里出现,到经过我身边的一刻,我能感受到他身上强烈的悲愤。他整个人从脸开始向下坠,眼神空洞无望,我猜测那时的他一定在脑海中不断闪烁“死”这样绝望的字眼儿,可他彼时对生的渴望却又是前所未有的。
      
      他一定在我们都不知道也未曾在意的某时某刻,经历了一场痛彻心扉或者悲愤交加的事故,也许是至亲至爱的背叛;也许是孤注一掷的失败;总之是我们不能体会的走投无路,他看到每个人都比他幸福,老天就和他过不去,老天甚至不是遗忘了他,而且专门挑他出来耍弄。
      
      他几乎淹死在伤心里,但一个念头活生生把他从绝境中一步步艰难的拉回来,当时我很怕他就那样义无反顾的跳下去,如果那样,我可能是唯一一个目睹了他生前最后一刻,那双充满无尽的悲凉的眼睛的人,那么他也会将我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对人生的希望也带走。
      
      一个人,在对生命和生活开始绝望的时候,是多么需要别人给他任何一个活下去的理由和勇气啊,他需要同盟,需要一个来自像他一样绝望的人的鼓励。我目不转睛的盯着他,在心里不断重复:不要跳下去,不要跳下去!我很怕他跳下去之后,我的心理防线被无情的击溃,那么之前我对自己所有的开脱和劝慰都瞬间化为灰烬,我也许会一瞬间不假思索的随着他跳下去,那样我将不会像今天这样坐在这里写给所有人这段话。
      
      这个世上永远有一半人不能理解另一半人的悲伤。幸福的人不知天高地厚的活着;不幸的人,每过完一天都如释重负。正像斯宾诺莎说的一样,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
      当地铁冷漠无情的驶进来的时候,我心跳得快要跳出来,我以他为标准,地铁的速度很快,他低着头站在最靠前的位置,车厢里的人挤下来,车厢外的人挤上去,我和他一起错过这一趟地铁,我感激的几乎哭出来。
      
      他看看已经远去的地铁,冷笑一下。转过去默默走开。我对着他的背影,无限悲喜。我在心中感谢他无形中救了我一命。也许你们无法理解,这种感觉是只有濒临绝境,面向悬崖的人才能互相感受到的,因为那种自暴自弃、心灰意冷的气息在人周身厚厚的包围,他所到之处,空气都会凝结。这是身在幸福之中的人无法体会的。
      
      那天过后,我继续行将就木的挨着每一天,面对别人的时候佯装微笑,一个人的时候不断的和那个危险的字眼儿抗争,害怕接家人的电话,又对着冰冷的手机期望。谁也不用指责和开导别人,说什么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有什么想不开的心结,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无法明白,“死”——是一触即发的。
      
      我如今还和每个认识我的人一起,活在这个拥挤的城市里,开心时纵情开心,悲伤时忘情悲伤,习惯了用一个过客的角度来看待这一生,原来也能体会那一句:生活在别处。
      
  •     很难想像莫琳的日子,虽然是小说中的人物。她很艰难,也很坚强,但我相信世界上有许多这样的人,这世上还有许多的马丁,JJ,洁丝……
      我也很认真地想过自杀这个事,不是想去自杀,是想自杀这个事。这是自身的一种悖论。
      其实,有一天真的突然死了也不是一件多么奇怪的事。
      看到最后的译后记,才知道尼克霍恩比有一个患自闭症的儿子,还是单身爸爸。
      
      书摘:
      人真正的生活常常不在现实中。
      心灵敏感的人总是活得艰难。
      没想象力的人才会拿逻辑一致当救命稻草。
      想明白我为什么哭反倒让我哭得更厉害了。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缝隙,一半填料塞不满,所以我们手边有什么都拿过来往里填。
      他们眼睛里有别的东西,这别的东西使他们不能完全把自己交给这一刻的欢笑。
      你无从辨别他们的面容,也就无需担心他们是开心还是难过。所以我们才能随便杀死蚂蚁。
      是不是所有不幸的状况反面都会有另一种不幸状况。
  •     不好尖锐的说是个垃圾书
      毕竟个人只是个体
      也许有小小小部分的人在百无聊赖,边吃东西,边洗澡,边喝酒,的时候可以忍受作者的臆想,和满嘴脏话
  •     读这本书耗时一个月,比起我一书架没有读完的书,这本还真算的上时好看。
      因为对《失恋排行榜》极度推崇,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又因为偶尔看作者的介绍,得知他是一个死忠阿森纳球迷,还写了一本关于足球的非小说,我认为这个人应该很对胃口,可以把他写的其他书买来看看。如今的生活还有什么能比足球和摇滚乐更带劲呢。喜欢这两样的人,肯定有的聊。虽然我不粉阿森纳,幸好他也不粉曼联。
      这本书没有失恋排行榜那么过瘾。
      一开始看到书名,你可能很容易以为是一本轻松励志小说。但其实没那么俗。作者分别以四个自杀者的第一人称来逐次讲述一段自杀未遂的故事。4个人自杀理由有的很充分,有的对你来说可能根本算不了什么。可是对他们每一个来说都足够充分了。想起最后出现的“没狗”,这个人就像武侠小说里出现世外高手,出其不意的出现一下,就能留下一堆深刻印象。他说人人都该想想自杀这回事。
      失望与无聊已经在生活中泛滥了,但绝望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事儿。我刚读这本书时遇到了一点绝望的情绪,在天山的缆车上也想是不是该纵身一跳扑到半山腰的山羊群中。那天天气很好,看着脚下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还有蓝色的天和蓝色天池,美的真是不合时宜。我权衡了一下,觉得实在不行的时候我就自然的死了,现在我还活着,而且还有很多力气,完全可以过阵子再考虑这事。于是我抱着被拯救的想法回宾馆看这小说了。
      如果这本书能够安慰到你,也绝不是因为他讲出了多么深刻的道理,或者多么玩命的感情。你被淹没在一堆纠结心理活动中,不,是四堆。于是我每天晚上都看着他们絮絮叨叨的心理斗争进入睡眠,挣扎进混乱的梦。
      之后的事情就是我没什么可绝望的,也没任何优质的改变,就像小说的结尾一样,但事实上,每个人都已经被拯救了。
      我刚才在麻将桌上看完了这个小说,为了纪念新疆之行,也为了难得写几个字,我往这贴一下。
  •     说实在的现在很烦,正好看完这本书没加,准备来骂人。
      
      想了半天没想出骂什么,更重要的是没想好要骂谁,还是算了。骂个人都这么唧唧歪歪,NND,也不知还得修炼多久才能有上楼顶的胆量。
      
      跳楼的见过很多,假的真的都见过,还有视频直播真摔下来的,原来肉做的人撞在地上还会弹起来一下,很惨烈。而且很少会有人大头朝下自杀,那样虽然死的机会更大,但需要的胆量也更大,就好像你用博尔特的速度抻着脖子用脸撞墙一样,想想都过敏。
      
      中午跟姐姐吃饭,说实在的我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要是能找个替身小人去死一次我相信她早就找过了,而且我相信大部分人都已经找过了。
      一个人到底要退缩到什么程度才能想到自己去死呢?我感觉愤怒的时候明明都是想干掉别人。你死的再壮烈再有意义再出位,终究只成了一次谈资而已,只不过对于悲痛万分的家人朋友来说,你这个话题维持的更久一些。
      
      现在说说这本书。四个人四种风格,从要死的境地絮絮叨叨的脱离出来,这是一份很难完成的作业,作者干的还不错,尤其是开头部分。至于后来,就是平顺地终卷而已。
      
      我真的觉得如果我费那么大劲爬上楼顶肯定会被夜风灯海和星星弄傻掉,人怎么会想死呢。死似乎是人最自由最终极的一个选择,不过似乎没几个人是因为志得意满非死不可的,大体上都是被逼上绝路的。
      这就奇怪了,这事除了让亲者痛仇者快孩子有人生没人带好像再没什么用处,就好像这世界的自由和选择大体上都是假象一样,自杀是一种解脱绝对是个别有用心的谎言。
      
      原来在书评底下胡说八道还有静心功能,太好了。我好多了。
  •   “我从读书的第一刻起,就希望这是一部悲剧。因为别人的帮助最后使自己活下来这种情节,在现实生活中显得太过梦幻。 ”
    悲剧,原本就是将美好的事物打碎在人们的面前,是一种极端的美学。
  •   我现在也是,看什么都是还行。。。
  •   這本還放在我的書從中...沒動過...
  •   很棒,挺有意思的~
  •   05年的作品,离现在不远啊。为什么最后一段马丁是这样想的?我怎么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不好的,不幸的悲剧看太多了呢?
    是不是国情不一样啊?
  •   NB!
  •   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   勇敢活下去。生日那天我跟蛋挞说:但求活完今天还有明天,足矣。(一夜没睡赶paper的时候,倒是不至于下这么大的感慨啦,见笑)。
    生日祝福收到。谢过^^
  •   ls那位,是不是真的十二月份要回北京跟我们团聚啊~~~
  •   i不会对你说you jump,i jump,如果you jump,i一定拉住you,然后i这个芦柴棒被you这个大身板一起带下去……
  •   ....................呵呵 感觉 比我有内涵- -~
  •   活着比死艰难
  •   每个人活着都有自己的意义
  •   人生无常,思维瞬间会巨变。
  •   绝对、
  •   人在面临绝望时。要给自己找到一个活着走下去的理由。
  •   有點道裡的呀
  •   死也有时候是一种 解脱啊
  •   人似秋鸿
  •   我在心中感谢他无形中救了我一命。
    ==============================
    恩,过去了就好了~
    如果可能,少写些字,即使你写得很好,省得想这些有的没的.
    少想点,就能开心点.
  •   好像现在对流浪这个词已经不太提及了,也有那么一点过时了。但是也许一个人背着包漫无目的的走一段陌生的路,在陌生的环境静下心来,把所有得不愉快、悲伤、难过都留在那里。然后在从新回到自己的世界开始新的生活。
  •   “死”——是一触即发的
  •   没想到你这么一篇文章竟然突然跑到首页来。。。
    看来相似的人不少
  •   可我做不了一个过客。
  •   生活在别处。我想,这世界真的要被悲伤湮灭了。。。
  •   谨以,不是仅以。。。
  •   写到我心坎里去了。
    “死”——是一触即发的。
  •   开心时纵情开心,悲伤时忘情悲伤
    我有点不知道接下来的日子该如何坚强
  •   没看过,我也快淹死了
    不过不是伤心,我很没心没肺的
    但是我总不开心
    这样的话,该怎么办
  •   时时可死 处处求生
  •   生活在别处。。。同感
  •   我喜欢这个标题
  •   每过完一天都如释重负,可是还有明天,后天,大后天要过……
  •   人生本来就没意义,生或死不过是一种选择罢了,所需要做的就是为选择找一个理由,
    其实我不是来看书是来看这篇评论的
  •   jksdhfihdk
  •   擦,找来看看那
  •   恩 好~
  •   我觉得这书翻译的还是不错的。有些幽默和一针见血的心理描述都翻译的比较到位,至少读者能立刻明白作者表达的意思,甚至体会。
    比如“他们眼睛里有别的东西,这别的东西使他们不能完全把自己交给这一刻的欢笑。” ——没有什么故弄玄虚的词,但说的就是这么明白,让人马上就知道他要表达的意思。
  •   我还以为是日本那个反自杀俱乐部呢,点击错了进来的……
  •   牛总,你要去新疆了么?
  •   我从新疆回来了……
  •   喔噢,去新疆了,真好。
  •   利物浦输了,,,,
  •   远比我们想象的要糟
  •   六壮士啊。。。
  •   小米同志你要知道,你说这话完全是以旁观者的角度去揣度自杀者的思路,可终究还是旁观者的思想在引发主观观点。自杀者万念俱灰,不会想亲者痛仇者快孩子有人生没有带死了有什么用,那都是留给旁观者想的,自杀者只能想到自己。
  •   这书里一开始那几个家伙也是只想到自己
    结果发现死不成,因为那样不必死……
  •   这本书我想看,还没看哪。
  •   那你就扯!三天不打豆豆手很痒
  •   我真的觉得如果我费那么大劲爬上楼顶肯定会被夜风灯海和星星弄傻掉
    赫赫,懂得欣赏夜风灯海和星星的人是不会自杀的。
    我总想如果有一天我想自杀就先去把祖国大好河山和国外绚丽景色先游览一番,把存的钱花光了再去死。可就怕钱花光了回来又不想死了,那岂不是赵本山说的人生最痛苦的事么
  •   什么嘛,没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啊。
  •   2009-09-02 12:43:30 欧儿  我真的觉得如果我费那么大劲爬上楼顶肯定会被夜风灯海和星星弄傻掉
      赫赫,懂得欣赏夜风灯海和星星的人是不会自杀的。
    就是这意思,聪明姐姐啊……
  •   恩,知道了,原来书评也可以这样写的~(*^__^*)
  •   我没死,还活着。但我有过厌世的情绪,在情绪沮丧和愤怒的时候有过自杀冲动。那种感受,完全不是LZ所说的那样。那种情绪即简单又复杂,却全然不是你想像的那般。
    有人会说:死都不怕了,还怕活着?
    偏偏有时活的痛苦大过了死。那是种内心的痛苦。越是对情感的感受力强的人,感性的人,对这种痛苦的感受越强烈。
    而在起自杀念头到实施自杀的这段时间,思绪也不是象平时那么逻辑性的。不会想到什么值不值,什么找个替死的。。。。。。
    自杀的人并不是不懂这世界也有美丽之处的。
    爬到楼上欣赏完风灯海和星星的美丽再自杀当然是可能的。
    越是感受力强的人越是容易受到冲击。
    而相反的是越是理性越是没冷漠,越物质越现实的人是不太会自杀的。
    没心没肺的更不会自杀。
  •   第一句很经典啊……
    所以这四个人根本就不是打算去死,后来真正寻死的那个冲过去直接就拍在地上了
  •   LSS最后三句大概就是诗人们纷纷赴死的原因之一吧
  •   我有个朋友是自杀身亡的。
    虽然在旁人看来诱发他自杀的原因更本不值得。但是在自杀的人的内心中不是这样的。
    你可以说他抑郁,可以说他懦弱,劝他的人可能气他听不进劝。可是有谁真的站在他的立场,站在他的角度去帮助他解决问题。大家都要他忍一忍熬过去。偏偏,一个小小的导火线便要了他的命。
    每个人的雷区都不同,可能某些不值一提的事正扣上了他的雷区呢。
    而我只知道当我情绪崩溃,想逃避求解脱的时候,我根本不知道身边有个人抱着我,劝我,甚至他也落了泪。当时身边只是嗡嗡的耳鸣而已。
    现在人性和社会所推崇的价值观都是自私扭曲的,由物质取得快乐是普遍认同和推崇的。而人性在经济运转和豪夺的压迫下受到挤压。都士人的心理压力和疾病越来越严重。而中国在心理咨询上只是雏形,更充斥着瞄着钞票的非专业人员和更可恶的山寨人士。人民对抑郁对焦虑等心理问题又没有正确的认知。。。。。。
  •   自杀,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和嘴里不过是傻人做的傻事而已。
    可当身边发生过这样的事,或者自己经历过,便会知道这是件很严肃,也很认真的事。
    谁都不想走上这条路的。
    谁愿意没事以自杀来取乐啊。
  •   恩 这个 我就没有发言权了
    以自杀取乐的肯定没有 但自杀过后悔的肯定很多
    当一个人退缩到某个点的时候 这大概算是最后的自由
    如果旁观者能理解,那劝死的应该比劝生的人多吧
  •   我一个同事的女友,有忧郁症,手上的刀痕一条又一条。她应该每次都不后悔吧。其实这样的人满多的。好在他身边有个能理解她并不离不弃的男友。劝慰的时候必须是理解的,那些不理解的大道理对自杀的人来说是没有用的。
  •   我有一个朋友也有忧郁症,她的姐姐和爸爸都曾经患过忧郁症,忧郁症是不是会遗传呢?不过还没到要自杀的地步。
  •   应该不会遗传……
  •   有遗传性的
  •   我也觉得会遗传吧~
  •   好像还是真的啊……
  •   找小人替死的话可以耍摸拟人生!XDDD爆,偶替它打广告吗?
  •   PS,前面某几楼:抑郁症应该去看去吃药去治~有些还是能治的~
  •   楼,开始歪了……
  •   有些能用药,有些用药反而更差。
    要心理疏导。
    国内这些做得还很不成熟。
  •   這書看得我累
  •   惊见米神另一面
  •   你就不能点个有用给我平衡一下&
  •   自杀的人是体内某种化学元素失衡 间歇性抑郁 真正实施自杀行为时都是在抑郁的顶峰 其实很惨 没什么可指责的
  •   额...
  •   我觉得lz的语言风格很像这本书的作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