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国

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作者:川端康成  页数:354  译者:高慧勤  
Tag标签:无  

前言

  人民文学出版社拟出川端小说的插图本,选用了四篇拙译,除了《伊豆舞女》译于五六年前外,《雪国》《古都》《千鹤》等三篇,都是二十多年前的旧译了。早先出的几个版本,也一直尘封在书柜里。此次又翻检出来,再作校订,略有修正,心中不免感慨良多。  记得初次看川端的小说,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侍珩先生译的《伊豆的歌女》。说来惭愧,在那之前,读过的日本小说,大抵是小林多喜二的《党生活者》、宫本百合子的《穷人》、德永直的《没有太阳的街》、夏目漱石的《哥儿》等,以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为主。那个年月,课堂上学的,书店里卖的,除了这些普罗文学和个别经典名作外,难道还能有别的什么?所以,头一回从原文看《伊豆舞女》,那么清新,那么明丽,真是如沐春风。那种感觉,宛似芥川龙之介当年看白桦派小说时所形容的:仿佛文坛开了一扇天窗,吹进一股清新的气息。没料到,几年后自己竟也应出版社之约,译起川端来了。更没料到的足,译川端竟有这样难,让人呕心沥血,让人寝食难安,让人魂牵梦萦……翻译本就难与原作等值,而川端,一向有“语言魔术师”的美誉,要将其小说译成近于原著水平,又谈何容易!所以,几经校订,续有改进,始终未能臻于完善……  川端康成是唯美作家。在他之前,代有才人,若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佐藤春夫辈,在他之后,似乎除了剖腹自杀的三岛由纪夫,便音沉响绝。而作为现代派作家,川端则是日本现代派文学的开山祖师之一——新感觉派的骁将,与同时代的横光利一、中河与一、片冈铁兵及稍后的堀辰雄等,成为二战后野间宏、大江健三郎、黑井千次等一大批现代派作家的先导。川端康成恰好站在两种文艺思潮的交汇点上,集唯美派与现代派于一身。所以读川端的小说,大抵会留下这样一个印象:既有日本情调,又不乏现代艺术感觉。在《赏月》一文中,川端曾说:“每逢赏月,一缕日本式的哀愁,总会暗暗潜入心头。而这缕哀愁,连类而及,使我深味日本的传统。”在《不灭的美》中,他又说:“在日文里,‘悲哀’与美是相通的词。”美即悲哀;美的极致,即是悲哀。所以,川端的作品,无不蕴含着这样一种美质:于浓郁的抒情中,总是隐含着一缕哀愁;在淡化的情节里,依稀流露出一丝莫可名状的惆怅。这些既取决于川端的审美意向,也与作家一己的生命体验有关。想要认识这位作家,还得追本溯源,从他人生之旅的起点——他的童年谈起。  一八九九年,川端生于大阪一个医生家庭。两三岁时,父母相继病逝。七岁上小学那年,又逢祖母过世,从此便同又聋又瞎的祖父相依为命,孤零零住在村子一隅。经济日渐窘困,亲朋故旧也相继疏远。偶有稀客上门,祖父竟会“感动”得老泪纵横。可以想见,祖孙二人的生活是何等惨淡,何等索漠。“祖父的那份孤独,似乎也传给了我。”(《无意中想到的》)《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便成了川端的手边书,引发他少年不知愁的感伤情怀。三年后,一直寄养在姨父家的亲姐姐也悄然死去。到虚岁十六岁那年,就连祖父这唯一的亲人也撒手人寰,将川端一人撇在茫茫人海。从此,他孑然一身,孤苦无依。正当人生刚刚开始,需要温情需要慈爱的年纪,死亡的阴影便不断出现在他周围。他“少年的悲哀”,早已不是淡如轻烟,半带甜蜜的感伤,而成为一种终生的精神负累。祖父死后,过了七七,他便抛别故乡,住到舅父家,开始寄人篱下的生涯,辗转于学校宿舍与公寓之间。原本内向的性格,“在这种不幸和不自然的环境中长大”,变得更加多愁善感,脾气也愈发固执别扭。“天涯孤儿”,是川端康成自况之语。其涵义,便是孤儿的意识,孤儿的悲哀。这种孤儿的悲哀,不仅构成他早期创作的基调,也贯穿于他的“全部作品,整个生涯”(《独影自命》)。  身为孤儿,难免有种处处是家,又处处是他乡的漂泊感。所以,川端性喜旅行,“凡事都愿在旅行中做掉”(《我的生活》)。身在客边,自会生出乡愁旅思,引发身世之感。情满于怀,便倾注笔端,洋溢乎字里行间。——这正是川端康成精神姿致的一种显现。他仿佛一个朝圣者,怀着追寻远方梦境的心情,遍寻“日本的故乡”。似乎唯有在漂泊中,才更能感触到那“自古以来日本的乡愁”(《自著序跋》)。而这种漂泊,对川端具有更多心灵上的意味:既是他人生之旅,也是他艺术之道。据说他的重要作品,半数以上都写于行旅途次。《伊豆舞女》便写于风光明丽的伊豆半岛;《雪国》秉笔于多雪的北国汤泽温泉;记京都风物人情之胜的《古都》,就作于流连京都之时。  一九二○年,川端从一高毕业,升入东京大学英文专业,后转入国文专业。这个人才辈出的最高学府,在他面前展现一片广阔的天地,是他日后辉煌的文学生涯的起点。大二的时候,川端爱上一名十六岁的美少女,并订了婚。可是,未出一月,女方突然毁约他去,他再次陷入精神危机。自幼所经历的丧事,孤独,失恋,人生的种种创伤,看似偶然,凑到一起便形成一股无法抗拒的力量,“影响了我对世事的看法”(《现在与今后》),铸就他悲观虚无的人生态度。但,孤儿的悲哀,失恋的伤痛,悲剧性的命运,对川端作为小说家来说,未必就是不幸。念中学时,川端就立志要当作家。这既是少年的人生志向,也缘于他内心体验的表现欲望。他以诗人的禀赋,把他人生中的种种不幸,孤独和哀愁,统统化为一种调动“创造潜能”的审美心理,成为他受用无穷的创作源泉。  一九二三年元旦,川端从同学处了解到一战后欧洲兴起的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达达主义等现代文艺思潮,与他的若干想法一拍即合,诱发他一片雄心,“开始认清自己的价值,依稀看到自己的目标”。翌年,大学毕业,生活虽然拮据,却并未去谋职,而是会同横光利一等同窗好友,创办了一份叫《文艺时代》的同人刊物,由此掀起一场打破现存文学的“新感觉运动”。川端在发刊辞中写道:“没有新的表现,便没有新的文艺;没有新的表现,便没有新的内容。而没有新的感觉,则没有新的表现。”乍登文坛,便振振有辞,向旧有的传统文学发难,宣告一个新的文学流派的诞生。评论家千叶龟雄将这派作家命名为“新感觉派”。  作为新感觉派的一员骁将,川端康成创作伊始,便在艺术上显示出与西方现代派文学有某些相通之处。他力图从形式和技巧上,于传统之外探索一条新路,他曾说:“别人常把我看作是追求新倾向、新形式的探索者。认为我喜好新奇……不佞甚至有幸被称作‘魔术师’。”别人云云,实乃夫子自道。但是,川端并非生搬硬套,简单摹仿,而是当作一种借鉴,将其化为我有,以新感觉表现传统美。他的作品无不流露出日本的情趣,“贯穿着日本式的感情”。为此,川端即便当年在新感觉派中,也被认为是“异端”。他在《文学自传》中表示:“我虽然接受西方文学的洗礼,自己也曾试着摹仿过,但骨子里我是个东方人,十五年来,从未迷失过这个方向。”其他作家在探索现代艺术这条荆棘丛生的路上步履维艰之际,川端却找到了稳固的基石。这就是从民族传统和民族文化中寻找自己的归宿。说川端向传统回归,并不确切,其实他从来就未曾离开过传统。尤其二次大战后,川端明确宣称,自己是立足于日本的传统美,决心要成为地道的日本式作家。  作为一场文学运动,新感觉派已成历史。作为文学流派,也很短暂,只风光了二三年,不久派内的作家就分道扬镳,各自西东。唯独川端始终如一,坚持不懈。一九六八年,他回顾往事时说:“‘文艺时代’那年月,我竭力使自己具有新感觉,这倒不假。事过四十五年,写作时早已忘了新感觉一说。可是,偶尔想起来,自己现在不是依旧在凭感觉写作么?……在当年新感觉派作家里,我不是最执著,最顽强。一直在继续新感觉式的写作么?”(《新感觉派》)真所谓“心忘方入妙”:当年派中的“异端”,倒成了派内的“正统”。  川端康成一生创作颇丰,有全集三十七卷之多,主要作品有:《十六岁的日记》《伊豆舞女》《雪国》《名人》《千鹤》《山之声》《古都》《美丽与悲哀》等。本书所收录的四篇作品:《伊豆舞女》、《雪国》、《千鹤》和《古都》,属川端早、中、晚三个时期的代表作,一向为世人所称道,是各种选本中首选。  《伊豆舞女》发表于一九二六年,是川端的成名作。系根据他十九岁那年的一段经历敷演而成。一九一八年,在一高上二年级的秋天,由于厌倦学校的寄宿生活,更为摆脱缠绕不去的苦闷,他独自一人去伊豆半岛旅行。“我都二十了,由于孤儿脾气,变得性情乖僻。自己一再苛责反省,弄得抑郁不舒、苦闷不堪,所以才来伊豆旅行。”这是《伊豆舞女》中的一段话,道出作者那孤儿的悲哀和青春的忧郁。小说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一伙江湖艺人,彼此结伴同行。他们心地善良,情感纯朴,待人热诚,使他体会到人情温暖。尤其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对他表示一种温馨的情意,主人公心里也萌发一缕柔情。虽是小说,多是纪实。四天的旅途,从相遇到相识,书中所表现的少男少女的纤细心理,一片纯情。在川端的笔下,小舞女那头浓密的黑发,留在颊上的胭脂,善解人意的体贴,在在展现出日本传统的女性美。小说是纪行,既记两脚的行旅,也记下心灵的历程。临近旅途终点,听到小舞女说他“是个好人”,一句平平常常的话,对主人公而言,却意义重大,他好似看到一线光亮,一扫长久以来“受人施舍”的屈辱感,内心的苦恼,得到苏解。小说与其说表现了作家对下层民众的同情,不如说从他们那里获得了人生的自信。作品的结尾处,是小舞女那欲说还休的依依离情,少年书生“涓涓而流”的感伤泪水。由于作品取材于旅途,在明媚的伊豆风光的衬托下,格外添上一抹乡愁。通篇洋溢着青春的诗意和抒情的气息,在日.本,历来奉为青春文学的杰作,“永恒的畅销书”,曾先后六次搬上银幕。  《雪国》起笔于一九三五年,最初分章独立发表在杂志上,一九三七年成书;后又几经改削,再三推敲,直到一九四七年才最后定稿,可以说是川端倾注心力最多的一部作品,也是最能体现他文学风范的代表作。小说一经发表,便见重于文坛,被推崇为“日本文学中不可多得的神品精纯的珠玉之作”“堪称绝唱”。尤其是川端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更是提高到“近代文学史上抒情文学的顶峰”。当然,也有人说,《雪国》是“死亡与毁灭的文学”,表现的是一种“颓废的美”。评论家出于各自的道德标准和审美原则,从不同的视角评价一部作品,持论轩轾,在所难免。  小说写东京一位舞蹈艺术研究家岛村,三次去多雪的北国山村,与名叫驹子的艺伎由邂逅而情爱,同时又对萍水相逢的少女叶子,流露出倾慕之情。书中没有一般所说的重大主题,也没有曲折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岛村对浮生若梦的喟叹,驹子爱而不得的怨望,叶子对意中人生死两茫茫的忆念,再辅以雪国山村的清寒景色,使全书充溢着悲凉的基调。  小说的主角驹子虽然出身贫贱,沦落风尘,但不失人之所以为人的意识。她有自己的生活信念,竭力提高自我的价值,寻求生存的意义。从十五岁起,每天写日记,记下自己的感想;看过什么小说,也都做笔记;凭着“顽强的意志,长年的努力”,苦练琴艺。这种刻苦自励,正是“她顽强求生的象征”,“生存价值之所在”。为了给师父的儿子治病,她不惜牺牲自己,下海当了艺伎。精神上的孤寂,使她渴望有个知音,于是,一往情深地跟上了岛村。而她的爱,真应了岛村的话,归于“徒劳”。当然,从形象的完美而论,驹子并非毫无瑕疵,环境的熏染,职业的习惯,有时难免会“露出风尘女子那种不拘形迹的样子”。然而,她终究是为了“混碗饭吃”才操此贱业的。岛村三次雪国之行,只见她的命运每况愈下,成了那个制度的受害者。  小说是以叶子开篇,也以叶子收尾。叶子在书中所占比重不大,但举足轻重,与驹子相辅相成,一个代表“灵”,一个代表“肉”。两人的用笔着色各有不同:驹子是具体而微的工笔画,叶子是空灵剔透的写意画;一个美得“洁净”,一个美得“悲凉”。书中没有交代叶子的身世,但近结尾处,她要跟岛村去东京当女佣,即便不死于大火,也预示了她命运的不济。她好似下海之前的驹子,而现实的驹子又似乎是叶子的未来。作者以叹惋的笔调,对她们倾注了满腔的同情。  小说是以岛村的一双眼睛观察、叙述来展开情节的。岛村不单纯是驹子的陪衬,反与驹子恰成为鲜明的对比。岛村坐食祖产,无所事事,对人生持虚无态度,认为一切营求努力总归“徒劳”。所以,他无法理解驹子对生活的憧憬和对爱情的执着,也不会领悟叶子为自己的所爱所做出牺牲的那种“认真”了。岛村对驹子并非没有同情,但他自感无能为力。正是他的温文、教养和同情,使驹子义无反顾地爱上他。岛村这个人物,体现了日本三十年代中产阶级知识分子消极遁世的人生态度。  《伊豆舞女》发表时,正值新感觉派的鼎盛时期,但“新感觉成分并不浓”,而写作《雪国》时,新感觉运动早已结束,艺术上反倒颇具“新感觉”的特色。川端用凝练的语言,快速的节奏,瞬间的感觉,自由的联想,以及意在言外的象征等手法来展示雪国。作品开头一句:“穿过县境上长长的隧道,便是雪国。夜空下,大地赫然一片莹白。”写火车钻出黑咕隆咚的隧道,夜空下,皑皑白雪所给人的刹那感觉,已成为日本文学中的名句,认为是典型的“新感觉派手法”。再如,描写岛村去雪国的车上,叶子在窗玻璃上的映像和流逝的暮景重合叠印的一段,既是岛村的瞬间感觉,又是他构筑的美的幻境,是川端的得意之笔。驹子照在映着晨雪的镜中那绯红的面颊和浓密的黑发,秋阳下茅草银光闪烁的印象,火车驶过荞麦地后的感觉,岛村仰望夜空似有飞身银河之感等等,都是摹写感觉相当成功的句子。小说随着岛村意识的流动,情感的涟漪,疾徐有致的展开,时而现实,时而过去,时空自由的变换。  作者在作品中拈出的某些意象,往往带有某种寓意:镜中的映像,以喻人生的虚幻;秋虫之死,暗示人生的无常;绯红的面颊,朱红的嘴唇,火红的枫树,象征驹子的热情。与联想和象征相关的是巧设比喻。川端把一群托钵归来的尼姑,比作急急还巢的乌鸦;夜空里的一弯新月,“好似嵌在蓝冰里的一把利刃”,等等。总之,《雪国》奠定了川端康成幽美哀婉、空灵明净的艺术风格,代表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  如果说,三十年代是川端文学创作的成熟期,那么五十年代,则是他的鼎盛期。就艺术技巧而言,在三篇获奖作品中,《千鹤》(1949—1950)确实写得圆润纯熟,浑然老到。但也是译者最不喜欢的一篇。这次要不是人文社取其得诺贝尔奖的三部作品之一,译者决不会姑纵这篇译文再面世的。《雪国》之后,在川端笔下,我们再也看不到像《伊豆舞女》那么纯真而美好的文字了。特别是二战后,川端的审美情趣发生极大变化,官能的表现已开始抬头。此后的爱情题材作品,有不少笔墨触及官能性爱。相对而言,《雪国》写得还算含蓄,驹子和叶子各具个性,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岛村至少对驹子、叶子表现出一种人性,对自己尚有某种道德约束。然而,《千鹤》及其后的《山之声》(1949—1954)、《湖》(1954)、《睡美人》(1960)等,颓废倾向日趋严重,竞至逸出伦理道德的界限,“奔向可怕的美的地狱。”(梅原猛:《美与伦理的矛盾》)  “千鹤”,原是日本自古以来,工艺、美术、服饰等常用的装饰图案,是日本美的一个象征。雪子手拿绘有千鹤图案的包袱,川端视为美的化身,灵的救赎。而这美的化身却“不好写”,所以,在《千鹤》中仅是一个“远景”,一种向往。作者的心底怀着憧憬,愿在晨空或夕照中,一睹“白鹤千只,翩翩飞舞”。然而,小说的内容,却是写一个叫菊治的青年同身边几个女人错综复杂的纠葛。他一方面与亡父生前的情妇太田夫人及其女儿文子发生苟且情事,同时又对先父另一个情妇给他做媒认识的雪子爱慕不已。整个故事在演示茶道那种幽雅闲适的情景中展开,其间充满了既不幽雅也不道德的情欲。诚如川端自己所说,这篇小说的“目的在于写不道德的男女关系”。作者把男女主人公——菊治和太田夫人以及文子,置于道德的冲突之中,并为各自的罪孽苦恼不已,但矛盾的最终解决,不是道德的胜利,而是情欲的奏凯。用日本哲学家梅原猛的话来说,“审美击败了伦理”(《美与伦理的矛盾》)。川端自己也不讳言,“我的作风表面上看不明显,实际上颇有一点背德的味道。”(《文学自传》)他甚至故作惊人之语:“作家应当是无赖放浪之徒”,“要敢于有‘不名誉’的言行,敢于写无道背德的作品,做不到这一步,小说家就只有灭亡……”(《夕照的原野》)提到作品存废的高度,确乎称得上危言耸听。一个艺术家所追求的真善美,应是统一而不可分割的,否则只能“是一种堕落”!  一九六○年一至六月,川端在《新潮》上发表《睡美人》。与此同时,也是一九六○年一月,《美丽与悲哀》开始连载于《妇女公论》。稍后,即当年的十月,《古都》又在《朝日新闻》上陆续刊出。就是说,一支笔同时写三部小说。三部都是中篇,从总体一看,清新纤丽的文笔,低徊婉转的情致,都显示了川端一贯的风格。但是,就内容和倾向而言,三部作品却大相径庭。《睡美人》甫一发表,即遭物议;《美丽与悲哀》写的是婚外情;而《古都》,可说是个例外,写得颇纯正,用川端本人的话来调侃一下:“没有偷情”,“最是老成本分”,连他本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小说描写一对孪生姐妹的悲欢离合。川端在《写完(古都)之后》中说,“本打算写一篇短小可爱的爱情小说,没料到竞写成一对孪生姐妹的故事。”虽是双胞胎,两姐妹境遇却大不相同。由于家境贫寒,出生之后,姐姐千重子即遭遗弃,为一家绸缎批发商所收养,成了一位养尊处优的小姐。妹妹苗子,虽未见弃于父母,却在襁褓中便成r孤儿,长大后受雇于人,自食其力。两姐妹容貌端丽,心地善良,天真烂漫虽不及“伊豆的舞女”,却也是川端作品中令人喜爱的纯洁少女。千重子仿佛是古都的象征,体现古都的优美、风华,秉有少女的细腻心理,敏于观察,善于感受:春花秋虫,使她联想到大自然的永恒,生命的无限;高耸的北山杉,使她感悟为人的正直之道。而苗子,宛若北山杉的精灵,挺拔,秀丽,生机勃勃,当雷雨袭来,她以身体庇护姐姐;为了不影响姐姐的婚姻,宁可割舍自己的爱情,表现出动人的手足之情和牺牲精神。按川端的说法,小说开头一段描写寄生在老枫树上的两株紫花地丁,是两姐妹命运的比喻:咫尺天涯,却终难聚合。苗子固然自感身世凄凉,即便是养父母爱如掌上明珠的千重子,何尝不怀有人生孤寂之感?这恐怕是孤儿出身的作者的自况吧。小说的结尾,是苗子踏雪踽踽离去,千重子倚门怅然而望……由于谁也无力抗拒的命运,加之少女多愁善感的情怀,使小说在明快的基调上,更添些许诗意的感伤。  虽说《古都》的主题是写两姐妹的命运,但从全书的结构和作者的兴趣来看,显然着力于描写古都——京都的风物人情。川端在写《古都》时说:“一直想写一部小说,以探访日本的故乡。”“故乡”云云,当是指京都。川端还说,“我把京都深幽的景色,当作哺育我的‘摇篮’。”千余年来,京都为历代建都之地,荟萃着日本的传统文化:优美的自然风物,众多的名胜古迹,以及四时的民俗节令,无不反映出日本民族的智慧和情趣。所以,京都实为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涵育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优秀的民族经典,其中当然也包括川端文学在内。而继承与发扬传统美,向为川端不懈的追求。  进入六十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意识到历史进程的无情,社会发展的代价,作者深恐传统不继,盛事难再,便把古都的种种捉诸笔端,写照留影。小说始于樱花烂漫的春日,终于细雪纷飞的初冬。随着情节的展开,读者跟着千重子遍访京都的名胜古迹,欣赏平安神宫的樱花,嵯峨的竹林,北山的圆杉,青莲院的樟树,领略一年一度盛大的祗园会,时代祭,伐竹祭,鞍马的大字篝火……小说好似京都的风俗长卷,这些风物和民俗,在川端的笔下,已不单纯是小说的场景,本身就已构成艺术形象,不仅能唤起日本读者的审美情绪和文化乡愁,也让外国读者领略到日本的风情日本的美。总之,川端以一支深情的笔,在作品中,极写人性之美、自然之美和传统之美。  川端认为,作家应“以他的个性、地方性和民族性创作”(《乡土艺术问题概况》),而一个民族的文学,则有两条发展道路:“即世界化的道路和东方化的道路……倘如仅局限于日本,便只能具有消极的世界性。而要有积极的世界性,则必须是超越日本之上,能予世界文艺以新的启示。”(《文艺寸言》)川端的创作,正是傍本源以求新,纳外来于传统,融传统美与现代派手法于一炉。所幸他,终于获得成功,既在本国得到高度赞扬,又为世界所认同:一九六八年,瑞典皇家科学院表彰他,“以敏锐的感觉,高超的叙事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在架设东西方之间精神桥梁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从而授予他诺贝尔文学奖。川端文学,可谓启示,而启示本身,就是价值所在。  高慧勤

内容概要

  《雪国》收集了川端康成的四部代表作。《伊豆舞女》采用第一人称,主人公在旅途中,遇到一伙江湖艺人,彼此结伴同行。他们心地善良,情感纯朴,待人热诚,使他体会到人情温暖。尤其那个天真未凿的小舞女,对他表示一种温馨的情意,主人公心里也萌发一缕柔情。虽是小说,多是纪实。四天的旅途,从相遇到相识,书中所表现的少男少女的纤细心理,一片纯情。在川端的笔下,小舞女那头浓密的黑发,留在颊上的胭脂,善解人意的体贴,在在展现出日本传统的女性美《名著名译:雪国(插图本·精华版)》以有钱有闲的舞蹈研究者岛村与一位艺妓和一位纯情少女之间的感情纠葛,为读者展现了一种哀怨和冷艳的世界。《古都》描写一对在贫富悬殊的家境中生长的孪生姐妹之间感人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千只鹤》描写富家子弟菊治在不经意间与父亲生前的性人太田夫人发生肉体关系,而这段孽情最终导致了他所真正钟情的姑娘文子——太田夫人的女儿——自杀的悲剧。

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新感觉派作家,小说家。生于大阪。一生创作小说一百多篇,中短篇多于长篇。作品富于抒情性,追求人生升华的美,并深受佛教思想和虚无主义的影响。1968年以《雪国》《千鹤》《古都》获诺贝尔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安德斯·奥斯特林在致辞时强调:川端康成虽受欧洲现实主义影响,但他忠实地立足于日本古典文学,维护继承了纯粹的日本传统文学模式;在其叙事技巧中包含着一种具有纤细韵味的诗意;川端以其作品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

书籍目录

  伊豆舞女  雪国  千鹤  千鹤  林中落日  志野瓷  母亲的口红  双重星  古都  春之花  尼姑庵与格子门  和服街  北山杉  祗园会  秋色  松林苍翠  深秋里的姐妹  冬之花

章节摘录

  伊豆舞女  一  山路变成了羊肠小道,眼看就到天城岭了。这时,雨脚紧迫着我,从山麓迅猛而至,将茂密的杉林点染得白茫茫一片。  那一年,我二十岁,戴一顶高等学校的学生帽,穿着蓝地碎白花的上衣和裙裤,肩上背着书包。独自个儿在伊豆旅行,已经第四天了。在修善寺温泉过了一夜,在汤岛温泉住了两宿,然后,便穿着高齿木屐上了天城山。我虽然迷恋那秋色斑斓的层峦叠嶂、原始森林和深幽溪谷,可是,一个期望却使我心头怦怦直跳,匆匆地赶路。这时,豆大的雨点开始打在身上。我跑着爬上曲折陡峭的山坡。好不容易奔到岭上北口的茶馆,舒了口气,却在门前怔住了。真是天遂人愿。那伙江湖艺人正在里面歇脚。  舞女见我呆立不动,随即让出自己的坐垫,翻过来放在旁边。  我只“啊……”了一声,便坐到上面。因为爬山的喘息和慌乱,连句“谢谢”都梗在喉咙里没说出来。  我与舞女相对而坐,挨得又近,就慌忙从衣袖里掏出香烟。舞女又把女伴面前的烟缸挪到我身旁。我仍旧没有做声。  舞女看上去像有十七岁了。梳了一个大发髻,古色古香,挺特别,我也叫不出名堂。这发型使那张端庄的鹅蛋脸,愈发显得娇小,但很相称,十分秀丽。仿佛旧小说里的绣像少女,云髻画得格外蓬松丰美。舞女的同伴里,有个四十岁的妇女,两个年轻姑娘,还有一个二十五六的男子,穿了一件印有“长冈温泉旅馆’’字样的号衣。  此前,舞女一行我曾见过两次。头一次是我来汤岛的路上,他们去修善寺,在汤川桥附近相遇。当时有三个年轻姑娘,舞女提着大鼓。我不时回头张望,萌生了一股天涯羁旅的情怀。后来一次,是到汤岛的第二天晚上,他们来旅馆卖艺。  ……

编辑推荐

  《伊豆舞女》《雪国》《古都》《千只鹤》是日本作家川端康成是代表作,他以这四部小说获得了一九六八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泰戈尔之外,他是获此殊荣的第二位东方作家。川端康成的小说展示了日本传统文化的内在美,刻意追求一种“残照在战败而荒芜了的故国山河的日本美”;他的小说将凝重与冷清,浓艳和颓废,不可捉摸地结合在一起,精致而富有朦胧的诗意,其中贯穿着一种淡淡的东方宿命,蕴含着人生的徒然与美的终结,以及无端的人生哀愁,这些使川端的小说产生了一种空幻而无从把握的艺术美感。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雪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美丽的国度美丽的人
  •   雪花国度。呵呵
  •   好书,诺贝尔文学奖经典
  •   给别人买的,无反馈。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