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化学实验

出版时间:2005-7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雷群芳  页数:398  字数:48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在浙江大学多年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基础上编写的。《中级化学实验》与先行的《基础化学实验》和后续的《综合化学实验》构成化学、化工类等专业学生的基本化学实验技能训练的有机整体。全书共编入84个实验。它主要由组成与结构分析实验、物性测试实验和计算机实验等部分构成,主要学习运用现代分析测试手段和物理化学方法研究物质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基本实验原理、方法和技能,使学生掌握基本测试方法和典型仪器的应用与选择,培养正确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结果的能力,提高灵活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初步训练科学研究的能力。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类各专业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书籍目录

前言
1 总论
 1.1 中级化学  实验的目的与要求
  1.1.1 实验预习
  1.1.2 实验记录
  1.1.3 实验报告
 1.2 中级化学实验安全知识
  1.2.1 安全用电
  1.2.2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1.2.3 化学品的毒性
  1.2.4 防爆知识
  1.2.5 防火知识
  1.2.6 高压气体钢瓶的使用
 1.3 误差及数据表达
  1.3.1 误差的分类
  1.3.2 偶然误差的统计规律和可疑值的弃舍
  1.3.3 误差传递--间接测量结果的误差计算
  1.3.4 有效数字
  1.3.5 数据处理
  1.3.6 计算机处理法
 1.4 温度测量技术
  1.4.1 温度与温标
  1.4.2 温度测量仪表的分类
  1.4.3 实验室常用温度计
 1.5 压力测量与真空技术
  1.5.1 福廷式气压计
  1.5.2 常用测压仪表
  1.5.3 真空技术
 1.6 流量测量与流量计
 1.7 常用化学数据来源和重要化学数据网址
  1.7.1 常用化学数据来源
  1.7.2 重要数据中心
  1.7.3 重要化学数据库网址
2 实验
 2.1 组成与结构分析
  实验1 原子发射光谱法--摄谱
  实验2 原子发射光谱法--译谱
  实验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镁的条件选择
  实验4 饮用水中镁含量的原子吸收法测定
  实验5 奶粉中微量元素Zn、Cu的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
  实验6 饮料中防腐剂的紫外光谱测定
  实验7 紫外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实验8 红外光谱法测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
  实验9 分光光度法测定天然水及污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浓度
  实验10 荧光分析法测定牛血清蛋白的含量
  实验11 分子荧光法测定水杨酸和乙酰水杨酸
  实验12 气相色谱法测定苯、甲苯和乙醇的含量
  实验13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白酒中己酸乙酯的含量
  实验14 食品中苯甲酸、山梨酸的气相色谱测定
  实验15 饮料中食品添加剂的印,LC分析
  实验16 常见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
  实验17 离子色谱法测定酸雨中的常见阳离子
  实验18 离子色谱法测定饮料中的防腐剂
  实验19 电位滴定法测定混合碱
  实验20 氟离子选择性电极测定自来水中的氟含量
  实验21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测定海水中的镉、铜、锌
  实验22 示波极谱法同时测定胱氨酸和赖氨酸
  实验23 库仑分析法测定砷
  实验24 乙酰氨基酚的电化学反应机理及其浓度的测定--循环伏安法
  实验25 阳极溶出伏安法测定痕量铜、锌、铅的浓度
  实验26 可见、紫外激光拉曼光谱的应用
  实验27 电子顺磁共振参数的测定
  实验28 X射线粉末衍射法物相定性分析
  实验29 有机分子结构的核磁共振氢谱测定
  实验30 有机化合物气相色谱一质谱测定
 2.2 物性测试
  实验31 恒温槽的性能测试
  实验32 CQ的户VT关系测定和临界状态观测
  实验33 燃烧热的测定
  实验34 差热分析法研究cuS。45H20的热稳定性
  实验35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
  实验36 二组分完全互溶系统的气一液平衡相图
  实验37 二组分简单共熔系统相图的绘制
  实验38 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平衡常数的测定
  实验39 电导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40 原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41 界面移动法测定离子的迁移数
  实验42 恒电位法测定阳极极化曲线
  实验43 甲酸氧化反应动力学的测定
  实验44 蔗糖转化反应速率系数测定
  实验45 乙酸乙酯皂化反应速率系数的测定
  实验46 复杂反应--丙酮碘化反应
  实验47 甲醇选择氧化制甲醛催化剂的活性测定
  实验48 催化剂制备及沸石铵交换量的测定
  实验49 绿色环保催化剂的活性评价
  实验50 多孔固体物质比表面积的测定
  实验51 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实验52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及等温吸附
  实验53 固体吸附剂在溶液中的等温吸附
  实验54 沉降分析
  实验55 溶胶界面电泳
  实验56 黏度法测定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
  实验57 摩尔折射度的测定
  实验58 偶极矩的测定
  实验59 配合物的磁化率测定
  实验60 BZ化学振荡反应
 2.3 拓展性实验
  实验61 分光光度法测定蔗糖酶的米氏常量
  实验62 分光光度动力学分析法测定乙醇脱氢酶的活力
  实验63 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与配体之间的结合常数
  实验64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苯甲酸的解离常数
  实验65 FTIR分析乙烯与乙酸乙烯酯二元共聚物薄膜中乙酸乙烯酯的含量
  实验66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基体效应对金属元素原子吸收信号的影响
  实验67 交联壳聚糖螯合柱富集水样中的痕量Cu2'及原子吸收法检测
  实验68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桑叶中芦丁及槲皮素的含量
  实验69 SPE-HPLC联用测定环境水样中痕量的苯氧乙酸和2,4---氯苯氧乙
  实验70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实验71 新鲜蔬菜中p一胡萝卜素的分离和含量测定
  实验72 流动注射分析法测定水样中P暖的含量
  实验73 离子色谱分离检测扑热息痛及其水解产物对氨基酚
  实验74 精馏平衡法测定溶液的共沸性质
  实验75 三组分系统等温相图的绘制
  实验76 核磁共振法研究乙酰丙酮在不同溶剂中的烯醇互变异构现象
  实验77 泡沫稳定性的研究
  实验78 压汞法测定大孔固体物质的孔结构
  实验79 吸附净化法
  实验80 催化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NO,)
  实验81 汽车尾气三效催化剂的活性评价和性能表征
 2.4 计算机实验
  实验82 杯[4]芳烃对嘧啶的分子识别和分子开关
  实验83 液体结构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实验84 分子筛吸附分离气体的蒙特卡罗模拟
3 常用仪器和物性数据
 3.1 常用仪器使用说明
  3.1.1 电导率仪
  3.1.2 分光光度计
  3.1.3 阿贝折光仪
  3.1.4 旋光仪
  3.1.5 电位差计
  3.1.6 无纸记录仪
  3.1.7 磁天平
 3.2 常用物性数据
  3.2.1 常见基团和化学键的红外吸收特征频率
  3.2.2 紫外光谱常用溶剂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飘移小,差热峰分辨率高,峰变低且平坦,实验时间长;反之基线容易飘移,差热峰分辨率低,峰变高变狭,峰顶温度偏高,实验时间短。因此要根据不同样品要求选择升温速率。升温速率一般为2~20℃·min—1,在特殊情况下最慢可以0.1℃·min—1,最快可达200℃·min—1,而常用8~12℃·min—1。如样品发生化学或物理变化的温度低或差热峰相互靠得近,为了提高分辨率则可降低升温速率;参比物选择。要求参比物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在所研究的温度范围内都没有物理或化学变化,而且比热容和样品差不多,最好其传热系数也和样品接近。这样样品和参比物在同一条件下加热或冷却时,若样品不发生变化则二者的温差应该是非常微弱的,也就是说基线基本上为一直线,参比物一般可选用α—Al2O3,煅烧过的MgO、SiO3以及金属镍粉等;保持器(样合)。一般可用铜、生铁、不锈钢、镍等材料制成,它必须是一个不起反应的良好热导体,有利于保持整个系统温度均匀。 仪器与试剂 仪器电炉(800 W)2只;调压变压器(1 kV·A)1只;镍铬一镍铝热电偶;小杜瓦瓶(或小热水瓶)1只;铜样盒1只;小玻璃试管(φ3 mm×60 mm)3支;记录仪1台。也可以采用其他不同型号的仪器进行实验,具体操作可参见仪器的使用说明。 试剂 CuSO4·5H2O(AR);活性氧化铝。 实验步骤 (1)取玻璃小试管2支,分别装入活性氧化铝和CuSO4·5H2O(试样约高15mm,若试样颗粒不均匀,应事先粉碎),装样要求松紧均匀。 (2)将热电偶分别插入试管中,要求插入深度一致,不能太浅。必须将测量系统温度的热电偶插在参比物这一边,然后将小试管放入铜样盒小孔中。为了预先知道被测物质吸热还是放热,在热电偶插入前可用手握住热电偶的热端,看记录指针移动方向来进行判断。将热电偶冷端插入盛有冰水的杜瓦瓶中。 (3)检查线路是否正确,调节记录仪调零旋钮,将记录系统温度的红笔调节至相当于室温温度位置上(以后不能再调节该旋钮;否则,仪器零点将变化)。待一切正常后,开始加热电炉,要求加热速率保持在5~8℃·min—1之间。一般将调压变压器放在150 V附近即可。 (4)升温2~3 min后,即可打开记录仪,开始记录,调节走纸速率为4mm·min—1,同时记录升温和差热曲线。并密切地注意观察系统升温速率及差热曲线的变化情况,保持升温速率曲线基本上是一条直线。当差热峰出现时随时记录峰的起始、峰顶和终了温度。 (5)记录到500℃,即可停止加热,并停止记录,从电炉中取出样盒,拿出小试管。为了使样盒迅速冷却,可将它放入冷水中急冷,但水不得进入样盒中间的小孔中。

编辑推荐

《21世纪高等院校教材•国家理科基地教材:中级化学实验》可作为高等院校理、工、农、医类各专业仪器分析与物理化学实验教学教材,也可供相关人员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级化学实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教科书啦
  •   ~买给女朋友研究生复试用的,录取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