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及推进战略研究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家耀,宁津生,张祖勋 主编  页数:41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2005~2007)“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及推进战略研究”的总结,其中的“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建设方案专题篇”还同时得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物流基础信息服务平台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支持。根据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的要求,本书旨在调查、分析研究我国数字城市建设需求和现状,总结和吸取国外数字城市建设的经验、教训和先进理念与技术,并针对目前我国数字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数字城市的总体建设方案和对策、建议,以期推动我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正常进行,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城市信息化规划、建设与管理平台。据此,本书内容分为综合篇,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专题篇,电子政务建设方案专题篇,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建设方案专题篇,城市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专题篇共五个部分。    本书可供从事数字城市教学、科研和数字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高校教师、研究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和城市领导、政府机关干部等参考。

作者简介

  王家耀,男,1936年生,湖北武汉人。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地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专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测绘学会理事,中国测绘学会地图学与GIS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高等院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曾担任ICALD与制图委员会委员。王家耀院士长期从事数字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工程学科专业教学与科研工作,最先在国内创办计算机地图制图、地图数据库建立与应用、地图生产自动化与一体化、地理信息工程等新专业。主持完成国防项目20多项,其中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出版学术专著、学术论文集10多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近百篇。  宁津生,著名大地测量专家。中国工程院土木、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部院士,教授、博导,1932年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测量系。在研究地球重力场理论,局部地球重力场逼近技术,卫星重力学和固体潮等方面有突出贡献。在我国率先研制出适应我国局部重力场情况的 180阶WDM-89和360阶WDM-94高阶重力场模型以及精化我国大地水准面,成果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6 部,翻译出版英、俄文献6部。  张祖勋,1937年6月生,著名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主持完成了多项国家和部委重大科研项目,在航空(天)影像测图自动化方面取得了国际一流的研究成果,为推动我国摄影测量的产业革命做出了突出贡献,并使我国的数字摄影测量走到了世界前列。主持研制出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数字摄影测量系统 VirtuoZo,在国内外推广应用一千余套,产生经济效益逾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励。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部分  综合篇 第1章  数字城市的概念、背景及其进展   1.1  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   1.2  数字城市出现的背景   1.3  国外数字城市的进展   1.4  中国数字城市的进展   1.5  国内、外数字城市发展比较 第2章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与建议   2.1  存在的问题   2.2  对策与建议 第3章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目的、指导思想、方针和目标   3.1  建设目的   3.2  指导思想   3.3  指导方针   3.4  总体目标 第4章  中国数字城市的总体框架和建设内容   4.1  总体框架   4.2  建设内容 第5章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和关键技术   5.1  技术路线   5.2  关键技术第二部分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方案专题篇 第6章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现状、需求及对策与建议   6.1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概念及地位和作用   6.2  国内外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现状与问题   6.3  中国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需求分析   6.4  城市空问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7章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原则、任务和内容   7.1  建设目标   7.2  建设原则   7.3  建设任务   7.4  建设内容 第8章  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总体建设方案   8.1  总体框架   8.2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平台和服务系统建设   8.3  城市空间数据中心和分中心建设   8.4  城市空间数据更新机制   8.5  城市空间数据管理模式   8.6  城市空间信息共享与管理平台 第9章  城市空间信息基准建设   9.1  大地测量基准建设   9.2  高程基准建设   9.3  城市高精度三维基准的建立   9.4  城市基础空间数据基准的统一和更新   9.5  城市高精度似大地水准面的建立 第10章  城市空间信息获取方案   10.1  城市基础地理信息获取   10.2  城市三维信息获取   10.3  城市基础设施信息获取 第11章  城市空间信息数据库建设方案   11.1  数据库建设步骤   11.2  城市自然资源与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建设   11.3  城市公共基础设施数据库建设 第12章  城市三维可视化系统建设方案   12.1  主要研究内容   12.2  三维空间数据模型   12.3  三维空间信息可视化   12.4  城市三维可视化案例第三部分  电子政务建设方案专题篇 第13章  电子政务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与建议   13.1  国外电子政务的现状   13.2  中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   13.3  未来发展趋势   13.4  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第14章  电子政务信息资源中心建设方案   14.1  建设需求分析   14.2  建设目标和原则   14.3  总体框架   14.4  建设内容和任务   14.5  建设方案与实施计划 第15章  电子政务统一平台建设方案   15.1  建设的需求与可行性分析   15.2  建设目标与原则   15.3  总体框架   15.4  建设任务   15.5  建设内容   15.6  建设运营机制和项目优先级别   15.7  建设实施计划 第16章  电子政务建设实例   16.1  合肥市统一政务信息平台技术方案   16.2  青岛市电子政务示范工程   16.3  南海市电子政务数据中心建设   16.4  佛山市人民政府行政服务中心第四部分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建设方案专题篇 第17章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现状、趋势及对策   17.1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概念与背景   17.2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作用和意义   17.3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及对策 第18章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的关键技术   18.1  电子商务的关键技术   18.2  现代物流的关键技术 第19章  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标准体系   19.1  电子商务的标准体系   19.2  现代物流的标准体系 第20章  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公共服务平台   20.1  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   20.2  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20.3  物流地理信息网络服务平台第五部分  城市信息共享、资源整合与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专题篇 第21章  城市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政策现状、问题及对策   21.1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政策现状   21.2  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第22章  城市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   22.1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模式   22.2  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建设目标   22.3  信息资源共享运行机制建设内容 第23章  城市信息共享技术平台方案   23.1  目前常用的信息共享平台模式   23.2  目前常用的信息共享实现技术及存在的问题   23.3  推荐采用的三种信息共享平台模式 第24章  城市信息资源整合方案   24.1  信息资源整合的必要性   24.2  信息资源整合的目标和策略   24.3  城市信息资源整合的关键技术和方案   24.4  城市信息资源分类与共享性质界定 第25章  城市信息资源标准化体系方案   25.1  城市信息标准化现状与问题   25.2  标准化体系建设目标和原则   25.3  标准化体系建设内容   25.4  标准化体系建设策略 第26章  城市空间数据标准与规范   26.1  基础地理空间数据与地理信息系统标准规范   26.2  有关的其他标准与规范   26.3  空间数据标准与规范的趋势与展望参考文献附录1  国外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标准文件选录附录2  美国联邦信息处理标准(FIPS)相关标准

章节摘录

  第一部分 综合篇  第1章 数字城市的概念、背景及其进展  1.1 数字城市的概念及其内涵  当今人类正在大踏步迈向信息化社会,人们要想以数字化表达方式来认识地球与社会,就必须创建一个信息化地球,这就是所谓的数字地球的新概念。数字城市的建立与创建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数字城市的概念应该源于数字地球乃至数字中国等概念。  1.1.1 数字地球  地球是人类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唯一星球,有着亿万年不断演变和进化的历史。经过古往今来人类的活动和自然的变迁,如今的地球正变得越来越骚动不安,环境日趋恶化,自然灾害频繁,不可再生能源和矿产资源日益匮乏,人口膨胀,人类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性或区域性的重大难题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探索地球的奥秘和规律,深入地认识和研究地球的各种问题,以便合理地开发利用和有效地保护地球。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人类从总体上认识地球提供了条件。目前,航空航天和地面观测及复杂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研究地球系统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由卫星航天技术形成的对地观测系统能提供全球性、重复性的连续对地观测数据,使我们有能力源源不断地快速获取地球随时间变化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这些信息可以让人们将地球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理解,了解地球的各种现象及其变化和相互关系,区分地球上的“自然变化”和“人为改变”,以便制定出必要的条例莱约束和规范人类自身的活动,减少或防范全球变化向不利于人类的方向演变,从而指导人类合理地利用和开发资源,有效地保护和改善环境,积极防治和抵御各种自然灾害,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生活的环境质量。在这种背景下,对地球的认识也必将以数字形式来表达,因此数字地球的概念应运而生。  早在1993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的克林顿就提出了“信息高速公路”的概念,即建立“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ational information infrastructure,NII)。美国《大众科学》杂志对它的定义是:一个前所未有的、全国的、世界性的电子通信网。该网把一个地方的人与任何其他地方的人联系起来,并提供几乎是任何种类的可视化电子通信,它把各类数据资源库充分连接起来,形成互相交叉的网络,达到最大限度的信息资源共享。通俗地理解,就是通过数字线路和卫星,构成连接计算机、电视机、电话、传真机等多种通信设备并能传输文字、数据、图像、声音等信息的途径。它是由光缆、电缆、无线传输协调组成的大容量、高速度、智能化的信息传输网络。它能保证信息高速、准确地通行,将信息迅速传递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数字城市建设方案及推进战略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刚读完第一部分,感觉对中国数字城市建设的认识有帮助。全书共分5个部分,内容较全面。
  •   很专业,很丰富 对数据城市建设很有指导意义的一本书
  •   这个书性价比很好 当当书很齐全 内容很好 肯定是正版
  •   书还没有读,但是整体不错
  •   正品 。。。
  •   在全国财政一片民生的环境下,数字城市你从哪儿弄钱出来干 。就是一说吧。了解一下方式而已。中国十年以后考虑吧。不过那时我已经退休了。
  •   内容丰富,有一定的专业性,可作为相关专业的参考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