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础与实务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王拓,薛永刚 编  页数:347  

前言

  课程建设和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审计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提出了新的要求。审计学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进与创新,是每个审计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新的企业会计制度颁布实施和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广泛开展,使得此项工作显得更为紧迫。总结多年来我们进行审计学教学改革和探索的实践经验,特别是在学院领导和第一线工作的会计人员、审计人员的支持下,精心组织编写了这本《审计基础与实务》。  “教学改革,教材先行。”为了推动我国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向“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中心,理论和实践并重”的方向发展,因此,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1)突出新的知识和信息  本书在编写中体现了新法规、新政策、新方法等会计理论与实务的最新成果。在内容上除了体现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外,还大量吸收了新的会计和审计知识。针对实际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探索了一些解决问题的措施和方法。因此,本书也可作为审计人员、会计人员的学习参考用书。  (2)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在教学内容中占较大比重。结合教育部对高职高专教育的指导精神,突出了技能训练,形成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紧密结合。体现了教学为实践服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宗旨。力求“教、学、做”相结合。  (3)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  重视德育渗透和法制教育。本书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己任,对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不仅通过大量的审计案例分析,而且运用课堂讨论和控制制度设计,使学生受到深刻的学习和教育。不仅提高了他们的思想觉悟,而且增强了他们抵抗“腐蚀”的能力。  (4)重视学生校内学习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  本书特别在各章结束后精心设置了大量的案例和思考题,并采纳了不少专家的建议,组织了大量的课外实训内容。强化了试验、实训、实习三个环节,使学生能独立完成简单的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以上探索和创新不但体现了高职高专审计学教育特色,而且启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的主动性。

内容概要

  《审计基础与实务》的编写以2007年1月1日最新执行的《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及2006年1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最新法规为依据,具有先进性和规范性,且从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的现状出发进行了内容整合,使其实用性更强。《审计基础与实务》在全面介绍我国审计体系的基础上,从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角度阐述了现代审计理论与实务。全书共分为15章,主要内容包括审计概述,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和法律责任,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审计方法,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审计业务约定书与计划审计工作,风险评估,风险应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货币资金审计,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资本验证。《审计基础与实务》既适合于高职高专经济管理类专业审计学课程的教学和学习,也可以作为审计人员和其他企业管理人员学习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出版说明前言第1章 审计概述1.1 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1.1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础1.1.2 我国审计的产生与发展1.1.3 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客观依据1.2 审计的概念、对象和任务1.2.1 审计的概念1.2.2 审计的对象1.2.3 审计的任务1.3 审计的性质、职能和作用1.3.1 审计的性质1.3.2 审计的职能1.3.3 审计的作用1.4 审计关系和审计组织形式1.4.1 审计关系1.4.2 审计组织形式1.4.3 审计人员1.5 审计的种类1.5.1 审计分类的意义1.5.2 审计按其主体分类1.5.3 审计按其对象分类1.5.4 审计按其条件分类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2章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职业道德与法律责任2.1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2.1.1 注册会计师业务准则2.1.2 相关服务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2.1.3 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指南2.2 注册会计师的职业道德2.2.1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与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关系2.2.2 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的内容2.3 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2.3.1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成因2.3.2 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类型2.3.3 注册会计师避免法律诉讼的对策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3章 审计目标与审计过程3.1 财务报表审计的责任分工3.1.1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治理层的责任3.1.2 注册会计师的责任3.1.3 被审计单位管理层、治理层与注册会计师的责任之间的关系3.2 审计目标3.2.1 审计总目标3.2.2 具体审计目标的确定3.3 审计过程3.3.1 接受业务委托3.3.2 计划审计工作3.3.3 实施风险评估程序3.3.4 实施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3.3.5 完成审计工作和编制审计报告3.4 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3.4.1 循环法的概念3.4.2 业务循环的划分3.4.3 各循环业务的相互关系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4章 审计方法4.1 审计方法概述4.1.1 账项基础审计4.1.2 制度基础审计4.1.3 风险导向审计4.2 审计的基本方法4.2.1 资料检查法4.2.2 实物检查法4.3 审计抽样方法4.3.1 审计抽样的特征4.3.2 审计抽样的种类4.3.3 抽样风险与非抽样风险4.3.4 审计抽样的一般程序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5章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5.1 审计证据5.1.1 审计证据的含义5.1.2 审计证据的基本特征5.1.3 审计证据的种类5.1.4 获取审计证据的审计程序5.1.5 获取审计证据时对成本的考虑5.2 审计工作底稿5.2.1 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和编制目的5.2.2 审计工作底稿的编制要求和基本要素5.2.3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5.2.4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6章 审计业务约定书与计划审计工作6.1 审计业务约定书6.1.1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含义与作用6.1.2 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之前应做的工作6.1.3 审计业务约定书的内容6.2 计划审计工作6.2.1 计划审计工作概述6.2.2 初步业务活动6.2.3 总体审计策略6.2.4 具体审计计划6.2.5 审计过程中对计划的更改6.2.6 对计划审计工作的记录6.2.7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的沟通6.2.8 首次接受审计委托的补充考虑6.3 审计重要性6.3.1 重要性的含义6.3.2 重要性水平的确定6.3.3 重要性与审计风险的关系6.3.4 评价错报的影响6.4 审计风险6.4.1 重大错报风险6.4.2 检查风险6.4.3 检查风险与重大错报风险的反向关系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7章 风险评估7.1 风险评估概述7.1.1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7.1.2 对风险评估的总体要求7.2 了解内部控制7.2.1 内部控制的内涵与目标7.2.2 内部控制的要素7.2.3 对内部控制了解的深度7.2.4 内部控制的记录方法7.3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7.3.1 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7.3.2 需要特别考虑的重大错报风险7.3.3 仅通过实质性程序无法应对的重大错报风险7.3.4 对风险评估的修正本章小结思考与实训第8章 风险应对第9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第10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第11章 存货与生产循环审计第12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第13章 货币资金审计第14章 终结审计与审计报告第15章 资本验证附录一 技能训练资料附录二 课堂讨论资料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调查表法的优点:一是调查范围明确,省时省力,可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如果调查表设置得当,审计人员很容易抓住企业内部控制的强点和弱点;三是方法简便易行,非审计人员亦可使用。当然调查表法也有其局限性,这种方法缺乏灵活性,所询问和回答的问题只限于表内所提出的问题,如果调查的问题设置不当,就不能全面而正确地反映内部控制的情况,而且遇到特殊情况时,往往会因为“不适用”一栏填得太多而失去意义。另外,若被调查人不认真填写,调查表法会流于形式,审计人员了解不到真实情况。  3.流程图法  流程图法是利用图解形式来描述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情况的方法。流程图一般按主要经营环节绘制,如果将各主要经营环节的流程图合并起来,就构成比较完整的内部控制流程图。流程图的绘制方法有横式和纵式两种,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1)在绘制流程图前,审计人员必须全面、详细地调查了解主要经营业务各环节的相互关系、凭证传递程序、各环节和各程序应负的责任等。  2)必须事先确定图形符号,设计好图例说明,在目前尚无统一规定专用符号的情况下,可选用一般通用的符号。  3)流程图的绘制一般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纵式流程图;一种是横式流程图。如采用横式,应将业务部门放在上端,业务流程从左上角开始自左至右、从上到下绘制,线条、符号之间的关系要表示清楚,要特别注意业务交叉线的绘制,防止紊乱;另外,还要考虑所有流程图的合并问题,要将业务之间的勾稽关系说明清楚,如图7.1所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审计基础与实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