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亦庄X11号地考古发掘报告

出版时间:2012-7-26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作者:北京市文物研究所  页数:137  字数:247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亦庄X11号地位于北京市大兴区亦庄镇西四号村一带的凉水河南岸。
2010年3至4月间,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工程建设,抢救发掘了汉代墓葬32座、窑址7座;唐代墓葬1座;辽金墓5座、窑址1座;清代墓葬3座、井l眼。同时出土有大量随葬器物。据初步研究,汉墓的年代大致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个别墓葬可能晚至魏晋时期。陶窑的时代上限不早于西汉中期,下限可能晚至东汉时期。唐墓的上限为唐代中晚期。辽墓下限到辽代中期靠前。这批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北京东南部地区汉至辽金时期的葬俗、人口、制陶产业模式等有极为重大的意义。
《北京亦庄X11号地考古发掘报告》适合从事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高校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北京亦庄X11号地考古发掘报告》由北京市文物研究所编写。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历史沿革
第二节 遗址概况与发掘经过
第三节 资料整理与报告编排
第四节 地层堆积与文化分期
第二章 汉代遗迹
第一节 墓地概况
第二节 墓葬介绍
第三节 窑址概况
第四节 窑址介绍
第三章 唐、辽时期遗迹
第一节 墓葬
第二节 窑址
第四章 清代时期文化遗存
第一节 墓葬
第二节 井
第五章 结语
第一节 汉代遗存的分期
第二节 唐辽遗存的分期
第三节 墓葬和附近城址的关系
附表
附表一 亦庄X10、X11、X16号地汉代墓葬统计表
附表二 亦庄X10、X11、X16号地唐代墓葬统计表
附表三 亦庄X10、X11、X16号地清代墓葬统计表
附表四 亦庄X10、X11、X16号地窑址统计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窑室 位于操作坑的东部,平面呈马蹄状,由火膛、窑床组成。东西长2.02米、南北宽1.4~1.6米,残高0.12~0.4米。因被破坏顶部无存,窑壁残缺,残留部分窑壁烧结面保存较好,厚0.1~0.13米。内填黄褐色花土,土质稍硬,含红烧土及青烧土碎块。 火膛 位于窑室的西部,西与火门相连,呈半圆形。东西长0.95米,南北宽0.45~1.6米,深0.2米。壁较直,烧结面保存较好,厚0.10米,底部略平,残留一层厚0.03觅得黑灰。内填黑灰土,土质较松,含有红烧土及烧结面碎块。 窑床 位于窑室内东部,南接火塘,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56米,东西宽1.4~1.6米。床面前低后高略呈斜坡状,床面烧结情况保存不是很好,厚0.08米。 烟道 2个,自南向北并列分布于窑室的后壁东端。平面皆为方形,面宽0.2米,进深0.2米,残高0.12米。1号、2号烟道各距南北窑壁0.3米,其相互间距为0.4米,烟道周边红烧土厚0.03米。 二、10YZY3 位于X11发掘区中部偏西,北邻Y2,东邻Y4,开口于④层下,窑口距地表深2.15米。东西向,方向70°平面近似“8”字形,东西长8.16米,南北宽2.1~3.1米,深0.33~1.4米。由操作坑、火门、火膛、窑室、窑床和烟道六部分组成(图一○○;彩版五○,1、2)。 操作坑 位于窑室的东部,平面呈长方形,上口东西长3.6米,南北宽2.1~2.78米;底部东西长2.4米,南北宽1.8~2.5米,深1.1米。在操作坑内东部修筑三步台阶,第一步台阶距坑口0.3米,台阶宽0.4米,高0.25米;第二步台阶宽0.32米,高0.22米;第三步台阶宽0.34米,高0.28米。口大底小,四壁稍斜整齐,底较平。内填黄褐色杂土,土质稍硬,内含红烧土颗粒及炭灰颗粒。 火门 位于火膛的东部,东连操作坑。门宽0.36米,进深0.3米,高0.7米。火门顶部为拱形,两壁整齐较直,两壁底部各侧立砌制一块残砖,残砖长0.2米,宽0.14米,厚0.06米(彩版五一,1)。 窑室 位于操作坑及火门的西端,包括火膛、窑床两部分,平面呈马蹄形。东西长3.5米,南北宽2.7~3.1米,残高0.84米。四壁较直,整齐,底部较平。烧结壁厚0.03~0.05米,红烧土厚0.17~0.19米,底部烧结面保存一般。内填黄褐色杂土,土质稍硬,内含红烧土块、青烧土块及少量残砖。

编辑推荐

《北京亦庄X11号地考古发掘报告》适合从事历史学、考古学以及博物馆学的研究人员以及相关高校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北京亦庄X11号地考古发掘报告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