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

出版时间:1999-8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林丙义 编  页数:347  

内容概要

  《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文科方向)》系与我社已出版的小学教师进修高等师范专科小学教育专业教材:《中国通史》(上、下册,林丙义主编)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全书由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指导与自测练习三部分组成。

作者简介

  林丙义,男,1937年1月生,福建省福州市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从事高等师范教育工作20多年。曾任上海教育学院历史系主任,现为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历史学科常务副主编,兼任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教育学会历史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史学会理事等多种职务。他致力于历史教学和研究,并为历史学科教材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先后开设《中国古代史》、《历史人物评价》、《史学研究新成果评析》等10多门课程,深受学生欢迎,曾获上海教育学院优秀教学奖,被评为学科带头人。主编或合编各类历史教材、专著及教学参考书30多种,其中有《中国通史》、《中外历史上的今天》、《中国通史自学纲要》、《中学教学大全·历史卷》、忡学历史课程教材改革评介》、《历史教育心理研究》、初中和高中《历史课本》(上教版)等。发表论文40多篇。在编撰历史教材中,他提出许多具有普遍性史学问题,引起中央领导同志重视。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3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教师奖(3等奖),1998年获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20世纪杰出人物”证章。他的事迹已被《中国当代教育名人传略》、《高校古籍整理研究学者名录》等收录,并编入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出版的《亚洲与太平洋地区名人录》等。

书籍目录

中国通史课程教学大纲学习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学习指导与自测练习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 中国原始社会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夏、商、西周奴隶制王朝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春秋战国——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秦汉时期——封建社会首次出现的大一统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隋唐时期——封建社会的繁荣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七单元 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的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八单元 明清时期(鸦片战争前)——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中国近现代史第一单元 一章至第三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二单元 四章至第七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三单元 第八章至第十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四单元 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五单元 第一章至第三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与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第六单元 第四章至第七章一、本单元学习目标和要求二、本单元知识结构、学习方法建议三、重点难点分析四、典型例题分析五、自测题及答案

章节摘录

  5.国民党一大和新三民主义。要掌握背景、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其意义。要认识孙中山愿意接受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决定联俄联共,这是召开国民党一大,改组国民党的重要前提条件。改组国民党,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无论对于国共两党,还是对于中国革命都是必要的和有利的。国民党一大确立三大政策,重新解释三民主义,通过改组国民党的具体办法,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这标志着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形成,在中国近代革命史上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新三民主义明确规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斗争目标,比旧三民主义前进了一大步。其基本原则与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基本相同,因而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革命统一战线的共同纲领。  (二)教学难点  1.孙中山两次护法失败与伟大转变的原因。孙中山先后发动和领导了两次护法运动,分别反对北洋军阀皖系和直系的反动统治,但是都以失败告终。所以如此,是因为他依靠的力量主要是与北洋军阀有矛盾的地方军阀,第一次是滇系唐继尧和桂系陆荣廷,第二次是粤系陈炯明。而这些军阀只是企图利用孙中山的崇高威望和护法旗帜,来巩固各自的权利和地位,并不真正支持他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因而一旦他们的目的达到,又会与北洋军阀重新勾结起来,就必然与孙中山分道扬镳。接连两次失败,使孙中山意识到:一、护法的口号再也不能起到动员广大民众的积极作用,必须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口号;二、再也不能走依靠一派军阀去打另一派军阀的老路,要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压迫,必须依靠真正的革命力量。因此他决心接受共产国际,苏俄政府的援助,欢迎中国共产党同他合作,从而开始了一生中最伟大的转变。

编辑推荐

  《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文科方向)》适应成人自学的需要,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实用性强的特点,便于学员自学。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通史课程学习指导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