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学研究(第1辑)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何自然,陈新仁 著  页数:215  

前言

  作为语言学的一门新兴学科,语用学之所以能够在上世纪70年代被确认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发生了一个标志事件:1977年,《语用学学刊》(Journal of Pragmatics)在荷兰正式出版、发行。该刊对推动语用学在全世界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  在过去的二十余年里,中国语用学的迅猛发展进程中有许多令人瞩目的里程碑:  1980年,胡壮麟先生发表“语用学”一文第一次把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较系统地介绍给中国学人;  1988年,何自然先生编著的中国第一本语用学教材《语用学概论》出版问世,极大地推动了语用学研究在中国的开展、普及和发展;  1989年,首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前身——广州外国语学院隆重召开;  2004年,在中国修辞学会的支持下,中国语用学研究会正式成立,研究会的工作网站也随即开启。  在当今中国语言学研究领域,语用学占据重要的地位。语用学研究成果广泛发表于各类语言学刊物以及综合性学报。我们认为,为了给增量迅猛的语用学研究成果提供更多的平台,提升中国语用学研究成果的交流效果,中国语用学迫切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专业平台。《语用学研究》便是为了适应这一需要而诞生的。  《语用学研究》有着庞大的作者群。据不完全统计,迄今为止,国内拥有语用学研究方向的博士点逾十个,拥有语用学研究方向的硕士点数十个,全国范围内从事语用学研究的专家学者、博士、硕士数以千计,且在不断增长,他们将会把《语用学研究》当作自己与同行切磋语用研究心得的平台。当然,国外语用学专家以及国内其他相邻学科的专家也将成为《语用学研究》的潜在撰稿人。  《语用学研究》有着广阔的读者群。语用学是一个带有跨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语用学又是关注语言生活的学科,对各类语言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相信,凡是对语言哲学、语言逻辑、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社会心理、人际交往、语言教育、语言应用、儿童发展、跨文化交际等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语用学研究》中读到自己关心的研究成果。

内容概要

  《语用学研究(第1辑)》登载的是2007年在南京大学召开的第十届全国语用学研讨会上发布的优秀论文。《语用学研究》有着广阔的读者群。语用学是一个带有跨学科性质的研究领域,其研究成果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语用学又是关注语言生活的学科,对各类语言实践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可以相信,凡是对语言哲学、语言逻辑、认知科学、人工智能与信息处理、社会心理、人际交往、语言教育、语言应用、儿童发展、跨文化交际等感兴趣的读者都可以从《语用学研究》中读到自己关心的研究成果。

书籍目录

序言语用学研究练述语用学的最新发展——以Horn和Ward的《语用学手册》为根据语用学理论研究语用三律文化理性的语用学价值言语交际是推理还是感知?——评Recanati的语用认知论含意传达的元语用策略对关联理论认知原则和交际原则的实证研究语用学及其界面研究Epistemic Modality and Causal Inference SystemStructures Interacting with Metaphor: Gender Metaphor Across TextsV+NP+NP结构的线性语用分析空间表达的认知语用解读修辞问句言语行为实施的认知机制研究首词重复现象的构式语法分析自我充实言语行为及其语用理据身份认同与语用习得研究中国学生的语用失误分析:文化认同视角英语角情境下交际者身份构建的语用研究身份标记语之称谓研究三语学习者语用意识与语用产出的实证研究中国大学生书面语中使用话语标记语AND的情况调查与分析语用学应用研究译者主体性及其语言选择的顺应性研究《红楼梦》典故翻译之关联解释

章节摘录

  文化理性是话语的文化信息解释所依赖的心理信息结构,是文化语境的内在形式和理性提升。本文首先从语境发生学角度讨论文化理性的信息特征和形成;然后试图讨论文化理性的微观结构(文化设定、文化事实等);进而讨论文化理性的发生过程和构型机制;最后,作者讨论了文化理性的几个典型特性:工具性、从属性、权威性和可调节性等。通过这些方面的考察,文化理性的语用学价——情景化话语认知的价值得到进一步的展示,同时,作为一个言语共同体文化精神的象征,文化理性的提出可以解决交往过程中跨文化的误解和自我中心论的问题,使交际双方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彼此的差异,并努力构建相互理解的平台。  关键词:语境;话语解释;文化理性;工具性;文化认知  早在1995年,罗曼·科皮特科(Romall Kopytko,1995:475-491)就发表了一篇质疑理性语用学的文章,大意是:1]语用信息是不确定的;2]纯粹理性的语用学是行不通的;3]理性语用学没能很好地解决语境的动态和变化问题。这里涉及到理性信息与语境的关系问题,两者是相互排斥的,还是可以有效统一的。我们注意到,当人们说:“您贵姓?”、“免贵姓X”,互动双方的心理信息中文化意识的存在。这种文化信息,就是本文讲的、从内部指导或制约话语产生及推理的、有语境基础的“文化理性”。本文旨在解释它的情景发生、结构、过程和解释特征,以突显文化对情境化人际互动的价值认知。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语用学研究(第1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