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蔡一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09出版)  作者:蔡一  页数:206  

前言

《管子》是战国时齐国稷下学宫的一群学者托名管仲所写的书。所以,《管子》并非管仲个人所著,而是集体创作。这是《管子》与其他许多经典古籍不同之处。也许正因此而使《管子》在学术见解上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管子》将道、释、儒、法、兵各家思想的精华融为一体,内容庞杂,论述深邃精奥。原书共有八十六篇,今存七十六篇。书中除大量哲学思想论述外,还包含有天文、历数、舆地、经济、管理和农业等方面的知识。其中《牧民》、《形势》、《权修》、《乘马》等篇存有管仲遗说。管仲知识广博,思想开放,智慧超群,能力足以托国,故齐桓公尊称管仲为仲父。就学术倾向而言,把《管子》归为杂家是十分中肯而确切的。历来研究《管子》的人并不多。南京大学商学院蔡一先生潜心研究《管子》十五载,发表了大量论文和著作。早在1989年就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教程》,1996年又出皈了《华夏管理文化精粹》。现在奉献给读者的这《《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则是专门研究《管子》管理思想的专著。《管子》管理思想博大精深,内涵十分丰富,从管理学角度看大体上可分为管理哲学与管理理念和方法两部分。管理哲学是管理学的灵魂,一切管理理念和方法都由管理哲学所引发,各类组织管理者的层级愈高,思考管理哲学的命题愈迫切。《管子》中包含着大量管理哲学的论述。例如:守道论《管子》所说的道就是指事物发展运行的客观规律。《管子》认为“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均取决于人们能否“知道”、“察道”、“得道”、“守道”、“因(应)道”,强调人的各种治理行为必须统一于道;化变论《管子》认为“化变者,天地之极也”,世界万物都在不断变化,管理者必须学会“应变”,而不必墨守成规;求实论《管子》认为凡事都应实事求是,“量力而行”,“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遇事多问为什么,深入调查研究,弄清真相再作决定;协调论《管子》用奏乐需“操五音”和烹调需“执五味”来说明和而不同的道理,“夫五音不同声而能调”,“夫五味不同物而能和”。只要协调有度,就可把原来不同的多元而紊乱的事物变成和谐动听的美妙音乐和可口的美味佳肴;时效论《管子》认为成事有“三度”,即“天祥、地宜、人顺”。而这“三度”又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变化,管理者必须“以时为宝”,不失时机,才能取得“时效”。如此等。

内容概要

  战国时期齐国学者们托名管仲所写的论文集,包含了哲学、天文、地理、经济、管理、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思想,是一部保留了先秦时期文化思想精华的重要论著。《〈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是一部研究《管子》管理思想的专著,作者将《管子》一书中所包含的大量管理学的论著提炼总结,融会贯通,并佐以现代管理学的理念及思想,提出了诸多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如“守道论”、“求实论”、“人本观”、“义利观”等,将原本深奥难懂的古代典籍解读成现代人容易理解并付诸实践的思想与方法。  正如行内学者所评价的,《〈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是迄今为止“国内研究《管子》思想最全面、最系统、最深刻、最权威的一本专著,不仅可以作为大学管理学课程教学的辅助教材,并且值得研究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学者、各个层级的广大管理干部,以及想治国安邦或成就~番事业而对管理学感兴趣的人们细读。读者一定能从中发现许多可以古为今用,叹为观止的东西,绝不会因所花的时间而后悔”。

作者简介

蔡一,1929年生,南京大学商学院离休副教授,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理事,中国企协古代管理思想研究会理事。主要著作:主编《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专著《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教程》和《华夏管理文化精粹》,皆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表经济学、中国传统经济思想和管理思想方面的论文60余篇。得过省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次。经国务院台办批准,曾赴台湾“中央大学”等高校讲学,作传统管理文化方面的学术交流。

书籍目录

前言管理哲学篇一 守道——管理哲学之(一)作为管理哲学概念的“道(二)“道”有哪些特征?(三)“事之所失以败,所得以成”——“得道”与“失道”决定事业之成败二 化变——管理哲学之二(一)“化变者,天地之极也”——“化变”是宇宙的根本规律(二)“应变不失之为当”——“化变”的管理学意义(三)“不必以先常”——正确对待历史经验三 求实——管理哲学之三(一)“以正为仪”——正者,止过逮不及也(二)量力而为——“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三)《问》——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四 管理的综合性和协调性——管理哲学之四(一)“操五音”“执五味”——以奏乐、烹调喻管理(二)“操五音”和“执五味”的运用(三)“操五音”和“执五味”的管理学价值五 以时为宝——管理哲学之五(一)成事“三度”——天时、地利、人和(二)“以时为宝”——时间的管理学意义(三)时政(四)时效(五)时机六 地利和地宜——管理哲学之六(一)地利(二)地宜七 空间管理之一例——管理哲学之七(一)城市选址设想(二)城市布局设想(三)城廓壕相结合设想(四)城市区划设想得人之道篇八 “以人为本”一一得人之道之(一)“以人为本”观念的提出(二)人为力量源泉、智慧之本(三)人为战胜之本(四)人为国治之本(五)人为国富之本(六)“以人为本”思想的历史演进九 和谐——得人之道之二(一)“和则能久(二)“举措得则民和辑(三)《管子》和谐观的现实意义十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得人之道之三(一)“得人之道,莫如利之(二)藏富于民(三)富民思想的管理学价值十一 救助弱势群体——得人之道之四(一)“百姓不养则众散亡(二)救助设想(三)救助设想的现代意义十二 民心民情民意——得人之道之五(一)“民从有道(二)安民得众(三)民主精神法治德治篇十三 以法治理——法治思想之(一)“中华法系”之源头(二)法——“仪表”、“程式(三)法的功能(四)“唯令是视”鉴十四 一法明法常法——法治思想之二(一)一法——法的统一性(二)明法——法的公开性(三)常法——法的稳定性十五 动无非法——法治思想之三(一)“动无非法(二)公正执法(三)不避亲贵(四)“有身不治,奚待于人?十六 赏罚一一法治思想之四(一)赏罚功能(二)以法赏罚(三)“赏罚信必十七 “德以合人”——德治思想(一)法德并举(二)“德以合人”——德治功能(三)“国之四维”——德治内容(四)德育(五)德治思想的现实意义用人方略篇十八 选贤任能——用人方略之(一)“修长在乎任贤”——用人的重要性(二)“量能、谋德而举之”——选人的标准(三)“小谨者不大立”-一选人之戒(四)德才观的历史价值十九 以法选人——用人方略之二(一)“使法择人(二)“乡举”和“三选”——选人程序的设想(三)人才调查(四)“收天下之豪杰”——引进外国人才(五)几点思考二十 用人之道——用人方略之三(一)用人“三本(二)“使能不兼官”——专业化用人思想(三)用人所长(四)“明分任职”——合理分工思想(五)用人机制(六)以法考绩二十一 育人——用人方略之四(一)“百年树人(二)大众化教育(三)教育内容(四)“四民”分居——职业教育的历史形式(五)教育兴邦论的先驱二十二 反宗派反贪腐一用人方略之五(一)用人“五败(二)戒宗派(三)戒卖官鬻爵(四)戒“请谒任举(五)戒“誉进毁退(六)官员禁戒(七)“五败”鉴管理术篇二十三 集权分权简政——“为之之术”之(一)管理术之地位(二)集权与分治(三)简政易政二十四 义胜之理——“为之之术”之二(一)义利观(二)“行义胜之理(三)“义于人”的管理术……经济管理篇参考书目后记

章节摘录

审知地图”不仅是军事管理所必需,而是诸种事业管理所共需,只是“审知”的范围和角度不同罢了。这是因为任何事业都受制于一定的空间条件,管理行为必然受所处地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所制约,都有个趋利避害的选择。我国地域广大,各地自然资源、交通条件、产业基础和人力资源等,存在较大的差异,各有优势和弱项,经济发展中的产业战略,自应依据地利,发挥其资源优势,发展具优势的产业。不同地区采取产业雷同战略显然是不当的。如苏南某市不顾资源限制盲目上马钢铁项目而被迫下马,就是一个教训。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多种战略部署,如沿海地区的率先对外开放、特区建设、中西部开发部署、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西气东送、西电东输、南水北调,以及跨地区资金、人才协作以开发资源等,都体现了最大限度依据和发挥“地利”以加速现代化进程的战略思想。综合发挥不同的地区优势,才能有全国均衡的发展。这也表明,凡是带有全局性的部署都要留心于地利的综合发挥。地利在企业经营中的作用也是广泛存在的。如:企业生产基地的选择,要能接近原材料产地,或能以较短的路程、较少的环节、较省的费用以取得原材料;销售网点的设置,应以有利于最大限度接近顾客为准,故城市中历史形成的特定地段,如北京的王府井,上海的南京路,南京的新街口等地,因其交通、金融和人流优势,历来是商家必争之地;规模较大的厂商,需要在国内外设置一些销售中心或寻找代理商,应该在那些对特定商品有需求的区域内,选择交通、信息辐射广的地点,才能有利于扩大销售;即使在城市里摊位集中的交易市场内,以较高租金取得视角好光线足的摊位,摊主就会多赚些钱,等等。总之,市场竞争包含着有利地势的选择,有时还会发生争夺,争夺到有利地势,也就争夺到商机。

后记

我长期担任经济学的教学工作,史学研究是业余爱好。20世纪80年代初,我接受组织安排,开始中国经济思想史的教学,自编《中国古代经济思想教程》,并于1989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在研究传统经济思想的过程中,接触并积累了不少古代管理思想资料,陆续发表了一些论文。从80年代末开始,又兼任了中国传统管理思想的教学,积累的研究成果,于1996年在高等教育出版社以《华夏管理文化精粹》书名出版。从事这两个学科,需钻研和摘录大量的古籍,在这个过程中,我被《管子》深深吸引住了,其思想之丰富和深刻,实令我难以释手。前两《《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虽引用了一些《管子》的内容,但只能穿插在有关章节,用量极少。上一《《管子》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出版以后,我离休了,有时间从头研究《管子》。为检验研究成果,也发表几篇文章。现经数易其稿,终于了结了一项人生课题,对南京大学宽松而严谨的学术氛围也算有个交代。同时也赶了一趟弘扬国粹的新潮。

编辑推荐

《中国最早的管理学文库》:一年之计,莫如埘谷,寸干之计,夹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管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