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辅助教育

出版时间:2011-3  出版社:高等教育  作者:张琴珠//郁晓华  

内容概要

《计算机辅助教育(第2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计算机辅助教育(第2版)》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起源、现状和发展趋势,计算机辅助教育研究的理论、方法、环境和手段,着重阐述了计算机辅助教育环境中适合在校学生、企业员工等不同对象学习的各种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课件设计与制作方法、教学信息数据库及其管理、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研究以及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计算机辅助教育(第2版)》在第1版基础上,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网络在教育中多样化应用的介绍,主要涉及混合式学习在企业培训中的应用、博客在教育中的应用、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与教育和开源软件与教育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育(第2版)》可供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育学和师范类高校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使用,并可供相关专业教师、研究人员和广大中学教师参考,还可供现代企业中参与员工新岗位知识培训的教师参考。

书籍目录

第1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概况1.1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发展1.1.1 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历史1.1.2 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现状1.1.3 计算机辅助教育发展趋势1.2 计算机辅助教育与教育变革1.2.1 计算机辅助教育与学生教育1.2.2 计算机辅助教育与教师教育1.2.3 计算机辅助教育与终身教育1.3 计算机辅助教育与开放教育1.3.1 开放大学的现状与发展1.3.2 英国开放大学1.3.3 日本放送大学1.3.4 香港公开大学1.3.5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习题第2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和策略2.1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模式2.1.1 各种教学模式的研究2.1.2 各种教学模式的案例2.2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策略2.2.1 教学活动组织者的教学策略2.2.2 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习题第3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设计和制作3.1 课件设计原则和方法3.1.1 课件设计原则3.1.2 课件设计方法3.2 课件制作的手段和方法3.2.1 课件制作的硬件配置3.2.2 课件制作的软件工具3.3 课件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习题第4章 课件制作的一般工具4.1 课件制作的通用工具4.1.1 PowerPoint4.1.2 Authorware4.1.3 Flash4.1.4 其他软件工具4.2 制作数学课件的辅助工具4.2.1 几何画板简介4.2.2 几何画板的应用4.3 制作化学课件的辅助工具4.3.1 化学辅助工具简介4.3.2 化学辅助工具的应用4.4 Logo语言的应用4.4.1 Logo语言简介4.4.2 Logo语言特点4.4.3 Logo语言基本操作4.4.4 Logo语言应用4.5 网络课程制作工具的分析4.5.1 工具分析4.5.2 发展方向习题第5章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制作5.1 网络课程简介5.1.1 网络课程的现状5.1.2 网络课程的特点5.1.3 网络课程的类型5.2 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5.2.1 网络课程设计的原则5.2.2 网络课程开发的过程5.2.3 网络课程设计中采用的技术和开发工具5.3 网络课程开发应用实例5.3.1 国外网络课程的实例5.3.2 国内网络课程的实例习题第6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教学法6.1 学科教师的教学法6.2 人机界面设计6.2.1 用户界面分析6.2.2 界面设计理论6.2.3 界面设计形式6.2.4 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原则6.3 人机教学环境中的学习效果6.3.1 合作学习对学习效果的影响6.3.2 多媒体组合信息与学习效果6.4 人机交互活动的设计6.4.1 网上互动课程设计6.4.2 网络论坛上教师引导设计6.5 教学信息的挖掘6.5.1 常用的数据挖掘技术6.5.2 数据挖掘的分析方法6.5.3 数据挖掘系统结构及数据分析过程6.5.4 数据挖掘技术的教学应用6.5.5 数据挖掘技术与其他工具的结合6.6 基于信噪比的互动学习质量评测模型6.6.1 信噪比与相关概念的定义和描述6.6.2 基于信噪比的互动学习质量评测模型的构建6.6.3 模拟数据对模型算法的验证习题第7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7.1 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7.1.1 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的功能7.1.2 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应用的范围7.1.3 计算机辅助学校行政管理系统7.2 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7.2.1 计算机辅助教学管理概述7.2.2 教学监控系统7.2.3 课堂教学信息处理系统(CIIPS)7.2.4 计算机辅助测验7.3 网络学校中的信息管理7.3.1 教务管理7.3.2 人员管理7.4 计算机辅助教育管理案例7.4.1 高校招生信息收集与处理系统的目的……第8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数据库及其管理第9章 计算机辅助教育的评价第10章 网络在教育中的多样化应用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在博客被众多教师认识和参与的发展过程中,某些高校中有人开始尝试将博客应用到自己的课程教学中。有些课程原本的教学过程要求教师主讲理论,制造话题,积极开展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然而,在实际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理论讲授需要占用很多学时,留给师生话题讨论的课堂时间往往不足。而且,一般的话题如果要讨论到有深度的阶段还需要一个“预热”的过程,当学生参与度较高时,课堂学时已用完,教师和学生都会感觉到言犹未尽。师生教学互动时间的不足妨碍了教学效果的提高。学时的有限性和课程学习内容较多之间的矛盾显而易见。用博客解决这个矛盾的方法是:把课堂教学内容的电子板书全部放到互联网上,供学生们随时随地地预习和复习;把话题讨论从课堂上延伸到网络上,即把课堂上没有讨论完成的话题和还没有讨论的话题放到网络上进行。这个方法不影响原来的课程教学流程,有利于学生的预习和复习,有利于话题交流的深入和拓展,有利于加强师生间的教学交往。通过学生反馈、教师交流,博客作为辅助课程教学的平台,在把课程教学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中起到了桥梁中介作用,某种程度上顺利地解决了原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进一步提高了教学效果,开辟了师生教学交往的新途径,也为教师之间直接开展跨地域的交流学习寻找到了一条途径。

编辑推荐

《计算机辅助教育(第2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教育技术学专业系列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计算机辅助教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非常棒的辅助用书,很好用
  •   只是上课要用的课本而已,说不上喜欢或不喜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