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评论教程

出版时间:2012-1  出版社:马少华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01出版)  作者:马少华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在第一版的基础上修订幅度较大:一是在更新案例作品的同时,又增加了不少新案例,使全书案例达到160多个;二是进一步增强了论证的内容;三是增加了博客、微博、电视评论在文体写作、表现形态、语言表达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体例新颖,案例丰富,点评精彩。作者不仅是高校新闻评论教学一线的学者,还曾做过多年的媒体评论员、时评专栏作家,积累了丰富的新闻评论写作经验和教学案例。全书在系统全面阐述新闻评论的基本理论、写作规律和操作规范的同时.配插了大量的案例和案例评析.有利于系统训练新闻评论实战写作和编辑能力。
《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内容丰富,资料翔实。全书既反映了近代以来我国新闻评论形式演变的基本趋势,也反映了最近十余年来当代中国新闻评论迅猛发展的崭新图景。《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还在社论、言论版、述评等多个重要章节中,通过对中外新闻评论不同的操作规范、表达方式的对比.为学习者提供了开阔的知识视野。
书后(封三)配有学习卡,其所指向的网络课程和案例资源库。有在线交流和不断更新的功能,读者可以获得比教材更为丰富的在线学习资源。
《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既可作为高校新闻学、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教材,也可供新闻从业人员学习参考。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新闻评论的传播、思维和表达特点第一节 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一、新闻评论所满足的社会需求二、新闻评论与新闻报道的区别三、从多个要素看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思维和表达的特点一、集中二、连贯三、有效率第二章 新闻评论中的观点第一节 观点的认识特征和表达特征一、观点作为对事实的认识二、观点表现为对事实的判断三、评论中观点之间的关系第二节 评论观点中不同的判断类型一、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二、具体判断与普遍性判断第三节 论点的要求一、认识层面二、表现层面第三章 新闻评论中的叙事因素第一节 新闻评论中叙事的特点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由头和评论对象一、由头二、评论的对象第三节 新闻评论中的论据一、论据的来源二、论据的要求第四节 新闻事实的积累与利用第五节 新闻评论中的叙事方法一、叙事的效率二、叙事的策略第四章 新闻评论中的论证第一节 论证的作用和当代意义一、论证的作用二、论证对于当代新闻评论的意义第二节 形式逻辑的论证规则与方法一、逻辑及其推理类型二、演绎推理的运用三、归纳推理的运用四、类比推理的运用五、运用归谬法进行反驳第三节 非形式逻辑的论证方法一、征兆关系推理二、喻证法第五章 新闻评论的结构与节奏第一节 新闻评论结构的特点一、新闻评论结构的效率性二、新闻评论结构的论证性第二节 新闻评论的开头与结尾一、开头二、结尾第三节 新闻评论论证部分的结构一、并列结构二、递进结构第四节 新闻评论的节奏第六章 新闻评论的选题第一节 选题的性质与过程一、选题的对象是要评论的事件或问题二、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价值判断的过程……第七章 新闻评论的标题第八章 新闻评论的语言和风格第九章 社论第十章 言论版第十一章 新闻述评第十二章 广播电视新闻评论第十三章 网络新闻评论第十四章 新闻评论的伦理第二版修订说明致谢参考书目本书案例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三、从多个要素看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新闻评论的传播特点,从传播的内容来看,是观点传播;从传播的节奏来看,是新闻性议程;从传播的渠道和对象来看,是大众传播。新闻评论主要传播的是意见性信息,而不是事实性信息。评论中的一些事实性信息,是作为论证观点的论据或者观点所针对的评论对象而存在的,它们本身没有独立的传播价值。当然,这里需要略作说明的是:在多数新闻评论中,作为评论的对象和论据出现的新闻事实已经被媒体报道。而在一些媒体的社论中,则往往有社论作者自己采访的事实材料,这些事实材料本身可能具有新闻传播的价值。但它们在文章中仍然是作为评论的对象或论据而出现的。还有一些个人写作的评论作品,尤其是专栏文章,也会提供一些个人经历所及的事实材料,往往能够提高文章的可读性和论证力,但它们仍然是为论点服务的。这些材料可能会被别的评论或报道引用而获得再次传播的机会,但它们在原来的评论中并不是主要的传播内容。新闻评论中的观点,是在作者作为认识的主体与新闻事实作为认识的对象之间产生的,是主体对对象的认识结果。因此,可以通过对主体与对象这两个要素的观察来把握和辨识评论中的观点。从主体的角度来看,一篇报道中可能反映和引用不同人物的观点;而评论中的观点,其主体只有一个,就是评论的作者。在代表媒体的“社论”等职务写作中,则常常以“我们”来指称一个集体的观点主体。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认识主体,如果没有明确出自这样一个认识主体的观点,那么,这篇作品就很难说是一篇新闻评论。这样,在个人评论作品中出现“我认为”,在社论中出现“我们认为”,都是观点表达的典型标记语。而在报道中,即使出现“我”,恐怕也只能是“我看到”、“我听到”,而不是“我认为”。在评论中,可能会引述其他人的观点。这是作为反驳的对象或支持自己观点的论据而出现的。

编辑推荐

《新闻评论教程(第2版)》是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系列教材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新闻评论教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4条)

 
 

  •   这本书本身而言很适合新闻专业的学生,还有案例来解释理论,很不错。
  •   案例很多,马老师本身是一个很有思想的老师,思维很清晰,而且讲得很透彻,很适合初学者。
  •   书是正版,很好,考研必备。
  •   老师建议买的,内容比较丰富,案例解析很有针对性。
  •   很好,书的质量还行吧
  •   竟然有几页没有装订好,折过去了,幸亏字还在,给两颗星
  •   马老师的书值得一读。
  •   还不错,纸张有点黄。。。。。
  •   跟想象的差不多,还不错,价格也还合理.
  •   纸又薄又脆,经不起各种笔记的蹉跎
  •   非常好的一本评论书,案例多。
  •   考试必看书目。。。。一定要仔细看
  •   感觉比复旦大学出版社的教材好多了,贴近日常生活,案例很多,马少华老师用心在写,所以字里行间很有见地。学习卡有些过时的感觉,不太好好用。
  •   好多好多的案例分析 头都看炸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