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罗马名人传

出版时间:1990-1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古希腊)普鲁塔克  页数:662  译者:黄宏煦 主编,陆永庭,吴彭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希腊罗马名人传》(The live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又称《对传》(Parallel lives),简称《名人传》或《传记集》。它是罗马帝国早期希腊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普鲁塔克(Lucius MestriusPlutarch,约公元46-120年)的传世之作,也是西方纪传体历史著作之滥觞。  一,普鲁塔克以历史传记名垂于世,但他却没有给后世留下本人的传记或自述材料。正像对于很多古代史学家、文学家一样,我们关于普鲁塔克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散见在他本人著作中的叙谈插话推断而来。普鲁塔克约于公元46年生于希腊中部贝奥提亚地区的克罗涅亚小镇。他的家境富裕而有文化素养,父亲阿里斯托布洛斯就是一位有名的传记作家并对哲学很有研究。普鲁塔克幼承庭训,早就养成了对学问的爱好,渴求知识,孜孜不倦。青年时代游学雅典,师从阿莫尼乌斯研习数学、哲学、修辞学、历史学和医学。他曾广泛游历希腊本土的历史名城,如底比斯、科林斯、佩雷斯等;遍访爱琴海诸岛,并到过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所到之处,普鲁塔克总是留心研究当地的宗教、政治问题,同时注意搜集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说、趣闻佚事、谚语格言,他甚至还收集各种碑刻、绘画、图表等等。所有与历史有关的一切,只要是他感兴趣的,就无所遗漏。这就为他日后的写作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第一手资料。他通晓当时的多种学间,并能关心世道人心,成为当时一位学识渊博而又富有人道精神的饱学之士。  大约从公元69年至公元79年,普鲁塔克因公务被派往罗马,并在那里讲授哲学。其间结识了很多名人,他也游历了意大利的其他地方。这使他有机会更多地了解罗马的历史、政治和文化。普鲁塔克深知自己是来自僻壤小镇的外乡人,所以十分重视亲临大城市,博览群书,广交社会有识之士,搜集材料。尽管他获得了罗马公民权,他还是从罗马回到了家乡克罗涅亚。他一边潜心著述,一边担任了许多公务职位,热心公益事业。他曾多次担任德尔菲阿波罗神庙的祭司。德尔菲位于克罗涅亚以西约20英里,被称为普鲁塔克的第M故乡。普鲁塔克于公元120年去世后,德尔菲人为他树立了一座雕塑以纪念这位杰出的公民。  普鲁塔克性情温良敦厚,和善而豁达,恬静而不慕虚荣。文如其人,我们可以从他的作品中充分了解到他的性格,尤其被后世史家乐于称道的是他以孝涕友爱为立身之道。家庭生活和睦美满,他的妻子提摩泽娜贤慧朴素,夫妻相爱甚笃。这一点在他女儿4岁夭折时他写给妻子的安慰信中得以充分的表露。他的父亲和兄弟也时常在家宴上露面,这种家宴的席间漫谈也成了他写作的重要素材。普鲁塔克在家的生活平静而顺遂,朋友们也常来探访,讨论哲学伦理问题,他也常在作品中提到他朋友的名字。  普鲁塔克生平著作宏富,被称为古代罕见的多产作家之一。根据现存的《兰普利亚目录》,普鲁塔克著述共达277种,其中大部分已经亡佚。保存至今的100多种,由后人辑为两集,一为包括50篇传记的《名人传》,一为包括六七十篇论文和语录的《道德论集》。虽然普鲁塔克享有盛誉的传世之作是《名人传》而非《道德论集》,但后者探讨了伦理、宗教、哲学、科学、政治、文学等问题,内容极为广泛,反映了作者的伦理思想、宗教观、世界观以及所处的时代的背景、道德风尚与行为准则,是了解普鲁塔克生平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普鲁塔克的伦理思想主要来源于柏拉图的理论,兼取亚里上多德、斯多葛派以及毕达哥拉斯派各家之长。从哲学观点上看,他是一个以柏拉图学说为基础的折衷主义者,并特别注重道德实践。因此,他的哲学思想的重心是伦理道德问题。他为古希腊“圣贤”们的思想文化成就而感到自豪。他对柏拉图更是景仰有加,可以称得上是柏拉图忠实的信徒。  《名人传》历来被称为西方古典文库中的瑰宝,是一部融历史。文学和人生哲学于一炉的宏篇巨制。古代希腊、罗马许多历史人物的形象都是有赖于《名人传》中绘声绘色的叙述而流传下来的。近2000年来,《名人传》以丰富多彩的史料。朴素生动的叙述以及渗透其间的伦理思想,一直为人们喜爱称道。尽管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历史专著,但因作者以其独特的风格,以古希腊罗马的重要历史人物为中心,详尽地描述了许多重要历史事件,保存了许多已散件的文献材料和难得的传说佚事,至今仍是研究希腊罗马历史所必不可少的典籍。另一方面,普鲁塔克也是西方传记文学的鼻祖,因而又被称为西方“现代心理传记作家”的先驱。他的笔调和文体风格对欧美散文、传记、历史小说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普鲁塔克在西方史学、文学和伦理哲学方面都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  二,现存的《名人传》共有50篇,其中46篇以类相从,是名符其实的对传。用一个希腊名人搭配一个罗马名人,共23组,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合论。其余四篇则为单独的传记,不作对比,也没有合论。原书各传的先后顺序只有部分可以确定下来,如第一对传记是希腊英雄伊巴密地达(Epaminonda)和罗马名将西比阿(ScipioAfricanus)及其合论(现已佚失);第二对姊妹篇在希波战争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大败薛西斯、战功赫赫的雅典军人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传(Themistocles)与五次被选为独裁官、四次因战功而举行凯旋式庆祝大典、被授予“罗马第二奠基人”称号的卡十卢斯传(Camilius);第三对是一生戎马倥聦、驰骋疆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客蒙(Cimon)与能征善战、在对抗波斯人的战争中功绩辉煌的罗马军事家卢库卢斯(Lucullus)及其合论;第四对分别是作为希腊和罗马的立法者、奠基人的吕库古(Lycurgus)与努马(Numa Porpilius)传及其合论;第五对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与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西塞罗(Cicero)的传记以及合论…第十对是伯里克利(Pericles)与费边(Fabius)的传记及其合论。  根据诺斯爵士最早的英译本,17世纪后半叶英国大文豪德莱顿的重译本以及法文和欧美其他的版本,这些传记一般都是按照时代先后的原则排列。这样做也更符合历史传记的通例。现在的《名人传》一般从古希腊、罗马的开国君主忒修斯(Theseus)和罗慕洛(Romulus)的传记开始,以下分别是吕库古——努马,梭伦(Solon)——普布利科拉(Puplicola),地米斯托克利——卡米卢斯,伯里克利——费边,亚基比德(Alcibiades)——克里奥拉努斯(Coriolanus),提摩勒昂(Timoleon)——伊米尼乌斯(Aemilius Paulus),佩洛皮达斯(Pelopias)——马克卢斯(Mancelius),阿里斯提德(Aristides)——马可·伽图(Maxcus Cato),菲洛佩门(Philopoemen)——弗拉弥尼乌斯(Flaminius),皮洛士(Pyrrhus)——马略(Caius Marius),吕山德(Lysander)——苏拉(Sylla),客蒙——卢库卢斯,尼基亚斯(Nicias)——克拉苏(Crassus),塞尔托里乌斯(Sertorius)——尤蒙尼斯(Eumenes),阿格西劳斯(Agesilaus)——庞培(Pompey),亚历山大(Alexander)——凯撒(Caesar),福基昂(Phocion)——小林图(Cato,the younger),阿基斯(Agis)——克利奥十尼(Cleomenus)虚比略·格拉古(Tiberius Gracchus)——盖约·格拉古(Caius Gracchus),德莫斯提尼——西塞罗,德米特里(Demetrius)——安东尼(Antony),狄翁(Dion)——布鲁图(Brutus)。最后是4个单独的传记:阿拉图传(Aratus)、阿塔薛西斯传(Artaxerxes)、伽尔巴传(Galba)、奥托传(Otho )。  《名人传》以古代希腊罗马社会广阔的历史舞台为背景,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至于为什么要采取这种对传的形式,普鲁塔克认为,若要更好地了解各种人物性格之间的差异或相似,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将他们的生活和行动相互对照比较,就好像艺术馆陈列的肖像画一样。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虽然他并没有明确说出来,但在《名人传》中,我们不时可以体会到。例如,在伯里克利与费边的合论中,普鲁塔克认为伯里克利曾以庙宇和殿堂等宏伟的公共建筑装点了雅典城邦。对比之下,从开国直到几代大帝统治期间,罗马人所追求的辉煌壮丽都显得黯然失色。进一步说,无论是气度恢宏的设计,还是美奂绝伦的建筑艺术,希腊的成就高耸人云,远远凌驾于罗马之上,二者简直不可同日而语。普鲁塔克一方面具有泛希腊主义的爱国情绪,为古希腊过去的辉煌和成就而感到自豪,另一方面拥护罗马帝国,赞扬罗马自建国以来的文治武功。他的《名人传》原是献给罗马皇帝图拉真的宠臣索西乌斯·塞涅基奥,用以增进希腊人和罗马人之间的和睦和友谊。为了证明古代希腊也像罗马一样拥有自己杰出的立法家、军事家、演说家,普鲁塔克把一位希腊的杰出人物与他认为属于同一领域的罗马著名人物放在一起,分别列传叙述并殿之以合论。  总体上来看,《名人传》中的每一个传记都有一定的写作模式。普鲁塔克总是首先交代人物的家世、家庭教养、少年时代的成长和遭遇,然后传记的重点就是主人公如何在战场上建功立业;或则力挽狂澜,救大厦于将倾;或则忍辱负重,救民于水火;最后以死时的情景及身后的影响为终结。由于每一个人物的出身不同,经历不同,性格相貌各有特点,因此在作者笔下必然呈现为同中有异、共性中见个性的描述。尽管每一十传记都在一般模式下写成,由于作者炉火纯青的语言艺术,其间镶嵌以绘声绘色的轶事趣闻,杂糅以伦理思想和评论,使得每一位历史人物都各具特性,栩栩如生,跃然纸上。更值得一提的是,普鲁塔克善于从所记人物的生平经历及诸多事件中提炼出一两件能反映出其性格的小事,作点睛之笔,使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格拉古兄弟传》中对提比略和盖约兄弟在性情上的差异以及作演讲时的不同姿态的描述,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在《伯里克利传》中,普鲁塔克一开始就着重描述了他与众不同的外貌特征:伯利克里的形体各方面都无可挑剔,惟独头颅较长,不成比例,他的外貌长得像那个僭主庇西斯特拉图。上了年纪的老人对他们二人这样相像都感到惊讶。但这样描写作者仍嫌不够,还要从各种喜剧台同中来加强读者对于伯利克里的“海葱头”的印象。对于伯利克里的相貌特征,凡是读过《伯里克利传》的人,恐怕是忘记都很难:这就是普鲁塔克历史的叙述中所表现的艺术魅力。  三,《阿基斯传》是《名人传》中作者着重渲染道德理想的代表传记之一。阿基斯虽然生长于富裕和奢侈的环境中,但他早己反对享乐,摒弃了一切奢侈;在风气普遍堕落的时代他仍崇尚克己、朴素。乐善好施;他信仰神谕,要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按吕库古所制定的法律,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率领的军队士气高昂,军纪严明,英勇善战。阿基斯简直就成了普鲁塔克道德理想的化身。由于他保全了李奥尼达的性命,自己为人最温良、最仁厚,又相信了他的敌人,结果成了被监政官处死的第一位斯巴达国王。作者的结语是:这就使爱他的人比仇视他的人更应当责备他了、对于书中所记述的杰出人物在性格或行为上的道德瑕疵,普鲁塔克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写传记就好像是画肖像画。如果这些杰出人物有些微的瑕疵,画家们既不应该完全忽视,也不应该加以夸大。因为后者使肖像变丑而前者使肖像失真。历史学家不应该热衷于描绘这些缺点,而应当小心谨慎地对待。他之所以要指出这些缺点,只是为了说明人类的本性不可能没有缺陷。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人是没有的。《名人传》中的英雄们的美德方面并不个个都是完美无缺的。譬如客蒙和卢库卢斯两人款待宾客的豪华奢靡以及私生活上的放纵无度,阿基斯则对他的敌人过于温良仁厚、盖约有时则过于鲁莽冲动等等。  《伯里克利传》最好地体现了普鲁塔克的写作信条。他认为他写的不是历史,而是传记。最显赫的业绩不一定总能表示人们的美德和恶行,往往一件小事、一句话或一个笑话却更能清楚地显示人物的性格和趋向。因此他要专心致志于展示人物灵魂的特征及其表现,并借此描绘每一个人物的生平事迹,而将他们的赫赫战功政绩留给别人去写。在《帕里克利传》中,普鲁塔克一开始就做了一番伦理的探讨,最后的结论是:美德是有吸引力的,它能使人立即产生身体力行的冲动,不仅模仿它能使观看者的性格得以形成,就连研究它也能提供行动的准则。普鲁塔克也忘不了告诉读者这是他写的第十个传记。接着就对伯里克利的大头颅议论了一番,然后就是对伯里克利性格特点的描述:举止庄重文雅,表情沉着严肃,说话声调柔和。紧接着就介绍了第一段趣闻轶事:有一次,伯里克利被一个毫无教养的人整天辱骂,他竟然忍耐着,一声不吭。到了傍晚,他从容不迫地走回家,那家伙仍在他后头,辱骂不休。他进屋时,大已经黑下来了,他就吩咐一个仆人打起火把,让他送那人回家去休息。只要我们读到这里,一个与众不同的伯里克利的形象就初见端倪了。在整个传记中,普鲁塔克对伯里克利的文治武功的描述相当少,只是简单地介绍了他远征克索涅索一役和征对萨摩斯人的情形,而对其在雅典城邦所实行的政治改革则很少提及。这一方面反映了他对伯里克利的文治武功估计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对雅典所实行的民主政治改革有所偏见,而对斯巴达的军事民主制则有所偏爱。但是他对于伯里克利的其他优点,还是给予了公正的评价,如不谋私利,富有领导才能,能言善辩,机智过人,以及给雅典所带来的无人能及的建筑艺术成就。伯里克利去世以后,人们对他的功业相当怀念,常常谈起他的品德和才于,历数他的功绩。作为一个为城邦屡建战功的将领,他一共建立过9座纪功柱。总之,普鲁塔克对于伯里克利生平的描述时所用的史料不同于一般史学家,体现了他着重描写能体现人物内心的小事的写作原则。我们也从他的笔下见到了伯里克利的另一面。这也是普鲁塔克为我们所提供的历史的另一面——关于人物心灵的历史。  在《费边传》中,普鲁塔克又回到了以人物生平主要事迹为线索的常用传记方法。它体现了普鲁塔克灵活多变的写作手法。费边是古罗马的政治家、军事家,以其著名的拖延战术与迦太基名将汉尼拔周旋,解救了处于危机中的罗马,并因此而名垂史册。费边出生于罗马声名显赫的大家庭,据说其祖先曾以设置陷阱猎取野兽为生,其家族因此而得名。幼年时,费边性情温和,沉默寡言,行动迟缓,被认为是“驯良如羔羊的人”,也被误认为是几分痴呆,简直是蠢材。但是普鲁塔克认为只有少数人才觉察到他灵魂深处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和磊落大方、勇如雄师的素质。以后,费边在苦练演讲术并以征战来锻炼体魄。在第一次任执政官期间,费边就取得了大破南高卢和利古里人的胜利。此后他临危受命,被推选为独裁官、面对汉尼拔势如破竹的凌厉攻势,费边采取了著名的拖延战术,即不与汉尼拔正面交锋,而是避其锋芒,联合意大利各城邦与其周旋,听任汉尼拔处于巅峰状态的锐气减弱,直到“就像从微少的薪柴燃起的火焰必将自行熄灭一样”。费边首先极力安定人心,鼓舞士气。后经卡西努姆战役、坎奈大战,费边的声誉也是几起几落,并连续担任了三届执政官。每一次战役,罗马军队屡战屡败,而每次失败都是由于当时的骑兵长官未能执行费边的拖延战略。这一方面反映了汉尼拔的足智多谋和英勇善战,另一方面也从反面说明了当时的形势下费边的拖延战略是明智之举。虽然作者描述的重点是几次战役的过程,如对卡西努姆战役中汉尼拔使用的著名的“火牛阵”,坎奈战役中汉尼拔大获全胜的战术阵形,但是普鲁塔克总是在战争过程后描写费边是如何地忍辱负重,面对嘲讽而泰然处之,如何保持他不骄不躁的美德。例如,卡西努姆战役后由费边和米努基乌斯共同指挥军队。米努基乌斯不满费边的拖延战略,率领军队独自安营扎寨。汉尼拔利用米努基乌斯好战的弱点,布置埋伏,大败米努基乌斯指挥的军队。费边及时赶到,才免于全军覆没。米努基乌斯及其部下对费达感恩戴德,对他的仁慈和智慧心悦诚服。费边第四次任执政官时取得了塔伦同战役的彻底胜利。是役,他与汉尼拔斗智斗勇,最后汉尼拔不得不私下里承认说:看来罗马人也有一个汉尼拔,以他们目前的兵力要占领全部意大利是不可能的。大约在汉尼拔从意大利扬帆遁离时,费边一病不起,长辞人世了。普鲁塔克对费边以坚韧精神战胜年轻、高傲的汉尼拔大加赞赏,认为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但不让危难拂乱其心,也不因此而放弃他所信守的行为准则,显示出坚强的意志和伟大的人格。  在《梭伦传》中,普鲁塔克主要塑造了梭伦作为雅典立法者的形象。梭伦出生于雅典贵族家庭,他的父亲乐善好施。到梭伦年轻的时候,已是家道中落。梭伦一面外出经商,一面游历。普鲁塔克认为梭伦出外旅行,主要是为了获取经验和学问,并不是为了赚钱。在此过程中,梭伦认识了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泰勒斯等人,并获得了古希腊“七贤”之一的美名,也显示出了杰出的诗歌才能。普鲁塔克在此传中保存了梭伦许多著名的诗句,如:“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都在更换主人。”“僭主政治是一个可爱的地位,可是没有一条路可以由那里走下台。”公元前600年梭伦率领雅典人通过智取从麦枷拉人手中夺回了萨拉米斯岛,从而显示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并使他一举成名。此后,雅典发生山区派、平原派和海洋派之间关于政治制度的纷争。梭伦在平民的支持下被选为执政宫,并被指定为当时危机的调处者和立法者。梭伦从此开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普鲁塔克记述的内容主要是梭伦所制定的法律和这些法律在当时的实施情况以及所产生的反响,梭伦颁布的第一条法令就是“解负令”。根据这个法令,平民所欠的各种债务一律废除;禁止在放债时以债户的人身作抵押,废除债务奴隶制;由国家赎回因负债而被卖到外邦为奴的人。梭伦还对公民的财产进行了一次调查分等,并按照财产等级规定相应的政治权利。这些新的法令还包括:设立四百人会议;禁止买卖婚姻,保障妇女孤儿的利益;修改死刑法;其他鼓励手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措施。梭伦的法律一开始实施,每天都有人到他那里去,称赞或是指责那些法律,或建议加上某些条文,或删除某些条文,还有很多人去询问有关条文的目的和意义。梭伦为了摆脱这种困境,就借口到国外考察,乘船出国旅行去了。他希望这段时间内,人们会习惯他所订立的法律。等到梭伦结束游历回国时,雅典发生了以庇西斯特拉图准备实行僭主政治而引发的冲突。梭伦晚年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他死后遗体被焚化。骨灰撒在他曾经为之战斗过的萨拉米斯岛上。  《地米斯托克刊传》记述了这位希腊军人政治家辉煌而悲剧的一生。普鲁塔克首先点出了地米斯托克利虽出生寒微,但自幼性情刚烈,天资聪慧,立志于成就一番大事业。他的老师也曾预言,不管是好是坏,他长大后都将是一个叱咤风云的人物。他所处的时代正是希波战争(公元前500-公元前449年)处于决定意义的阶段,这个风雷激荡的年代为他施展才能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在马拉松战役(公元前490年)之后,所有的雅典人都为这次空前巨大的胜利所陶醉,但地米斯托克利却夜不成寐。他敏锐地觉察到波斯人在马拉松的失败并不是希波战争的结束,而是更加严重的战斗的开端。他认为要拯救雅典,必须大力发展海军。他利用劳里昂地方银矿的收人建成了100多艘战舰。在他任执政官期间,雅典海军力量的发展对其政治、经济生活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公元前480年,波斯军队从海陆两面大举进犯雅典,地米斯托克利在危急关头充分显示出了卓越的政治、军事才能。他首先颁布一道法令,让他的政敌、遭陶片放逐的阿里斯提德回国,参加保卫祖国的战斗,又主动地将海军的最高指挥权让给了斯巴达将军欧律比亚德斯,以增强波斯同盟内部的团结。他还通过巧妙地解释神渝的办法,说服了大部分雅典公民撤出雅典,同时他施展计谋诱使波斯人在最有利于希腊人的萨拉米斯湾展开海战。正是由于地十斯托克利的审时度势、高风亮节和运筹帷幄,希腊人赢得了萨拉米斯海战的辉煌胜利。这场胜利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荣誉,使他一度成为希腊最显赫的人物。此后,他与斯巴达人在防卫城墙问题上产生激烈冲突。他的政敌,包括呵里斯拉德和客蒙等人,对他施用陶片放逐法来剥夺他的尊严和杰出成就。被逐出城以后,他最初在亚哥斯漂泊。后又遭诬陷,被指责私通波斯而遭到追捕。他断定回雅典受审必将凶多吉少,因而辗转逃避,屡经艰险,最后到达波斯,投奔了波斯国王。后来,当波斯王命其为进攻雅典出谋效力时,他烙守自己的诺言,决不做有损于希腊的事,最后服毒自杀,客死异乡,终年“岁。  四,《名人传》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独特地位首先在于它开创了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先河。在普鲁塔克生活的时代,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杰出人物树碑立传已颇为流行,而《名人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种体例所奠定的模式一直到中世纪都非常盛行。就史料而言,《名人传》的取材来源十分广泛,有前人的历史著作,当时存留的典籍和文献以及作者亲身了解的传闻轶事。在历史著作中,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普鲁塔克引证的重要来源,李维的《罗马史》也是他从中汲取教益的重要文献。虽然普鲁塔克在历史过程的叙述中常常糅杂以主观的评价和道德说教,《名人传》的史料价值还是不可否认的。普鲁塔克在《名人传》中搜集了丰富的史料,引用了古代历史、哲学、诗歌中的大量材料,其中有很多早已佚失,还有些后世无法见到的材料,就是靠他独家保留下来的。另一方面普鲁塔克酷爱趣闻轶事和隽语名言,这也是《名人传》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在《忒修斯》传的开头所说的那样:“但愿我能将虚构的传说予以澄清,使之合乎理性,具有历史的容貌。但是,如果有荒诞无稽之处,实在难以更动,毫不足信,那就只有请求宽厚的读者诸君,对古人的故事姑妄听之了。”  《名人传》在普鲁塔克的有生之年大受欢迎,这几乎是可以肯定的。作为希腊哲学家和柏拉图学说的信徒,普鲁塔克常在罗马宣读论文和讲学。希腊语是当时罗马文人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凡是有文化教养的希腊人,特别是哲学家,在那里都是受欢迎的。作为一代宗师,普鲁塔克在当时就得到尊敬,他的著作也一直传诵不衰。即使在中世纪时期,拜占廷帝国有教养的人对他的著作也十分熟悉。  文艺复兴时期,普鲁塔克的著作通过拜占廷学者传人意大利,由意大利人文主义者译成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在这一时期;《名人传》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人们开始大量仿效这种体例作传,歌颂世俗统治者和名人英雄业绩的传记作品层出不穷。当时一些名闻遐迩的传记作品有彼德拉克的《名人传》、蒲伽丘的《但丁传》、维拉尼的《佛罗伦萨名人传》等。这种传记体的盛行既是对普鲁塔克等人的写作传统的复兴,又反映了当时社会重视人的价值,以人取代中世纪神的位置,符合人文主义者的需要。特别是《名人传》的法文译本和英文译本问世以后,普鲁塔克的作品在西欧各国的影响日益扩大,几乎成了家喻户晓、人人爱读的经典著作了。研究表明,文艺复兴时期,普鲁塔克在欧洲受欢迎的程度仅次于柏拉图,居第二位。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大师拉伯雷和蒙田都对普鲁塔克作品爱不释手,他们的作品也受到普鲁塔克写作风格的直接影响。在英国,普鲁塔克也影响了一大批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和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尤利乌斯·恺撒》、《安东尼和克娄巴特拉》和《科里奥拉努斯》就是直接取材于诺斯爵士的《名人传》英译本。19世纪以后,普鲁塔克的直接影响开始减弱。这主要是由于工业社会的发展和浪漫主义的兴起,人们强调思想感情的自由表达,反对古典主义的克制。但是德意志“狂飚运动”的代表人物哥德和席勒、音乐家贝多芬都嗜读普鲁塔克的著作。马克思在青少年时期就开始阅读《名人传》。直到19世纪中叶,美国超验主义作家爱默生还对普鲁塔克推崇备至,对其道德文章追慕不已。  尽管《希腊罗马名人传》算不上是严格意义的历史专著,普鲁塔克也无意成为严谨的历史学家,但是作为一部西方古典名著,它无疑会长久地为人们所传诵喜爱,不同时代的读者都可以从中发掘它与众不同的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古希腊)普鲁塔克 译者:陈永庭 吴彭鹏 等 编者:黄宏煦

书籍目录

编译者说明普鲁塔克和《希腊罗马名人传》英译本引言一 忒修斯传二 罗慕洛传忒修斯、罗慕洛合论三 吕库古传四 努马传吕库古、努马合论五 梭伦传六 普布利科拉传七 地米斯托克利传八 卡米卢斯传九 阿里斯提德传十 马可·伽图传阿里斯提德、马可·伽图合论十一 客蒙传十二 卢库卢斯传客蒙、卢库卢斯合论十三 伯里克利传十四 费边·马克西穆斯传伯里克利、费边·马克西穆斯合论十五 尼基亚斯传十六 克拉苏传尼基亚斯、克拉苏合论附录I,部分条目注释II,译名对照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西蒙尼德斯还说,驾船人是阿马叙亚斯之子斐雷克卢斯。但菲洛科罗斯说是由萨拉米人斯基罗斯给忒修斯派来的瑙西托斯充当舵手,费亚克斯在船头瞭望,因为当时雅典人还未致力于航海术。斯基罗斯这样照顾他,是因为他的外孙墨涅斯特斯也在这批选出的青年之中。忒修斯后来在法勒隆港的斯基罗斯神殿附近建立瑙西托斯和费亚克斯的纪念堂可以证实这一点。菲洛科罗斯还提到,名为“库贝涅西亚”的节日(即舵手节)就是纪念他们的。(18)抽签之后,忒修斯从贵宾馆接受了中签的青年,随后他前往德尔菲,代表他们向阿波罗神呈献他的祈援者标志。那是一个缠着白羊毛的圣橄榄树树枝。希历十月六日,忒修斯宣誓祈祷完毕,启程出海。直到现在雅典人还在这一天送姑娘们到那个神殿去向神祈祷。有人还说德尔菲的神谕命令忒修斯请女神阿佛洛狄忒充当他的向导,祈求她在他航行中给以照顾。还说他在海滨按照惯例向她献祭一头母羊,这母羊突然变为公羊“特拉戈斯”,因此这位女神有了“埃皮特拉吉亚”的称号。(19)大多数历史学家和诗人说,忒修斯抵达克里特岛之后,阿里亚德涅爱上了他,给了他那个著名的线团,并教给他使用方法。他靠了这个线团引路,终于走出蜿蜒曲折的迷宫,逃出之后,他杀死了米诺陶,带着阿里亚德涅和年青的雅典俘虏扬帆返航。斐雷库德斯说,他在克里特人的船底凿了洞,使他们无法追赶。德蒙说:忒修斯启航时在港口的海战中杀死了米诺斯的主将陶鲁斯。

编辑推荐

《希腊罗马名人传》(The live of the Noble Grecians and Romans)又称《对传》(Parallel lives),简称《名人传》或《传记集》。它是罗马帝国早期希腊传记作家和伦理学家普鲁塔克(Lucius MestriusPlutarch,约公元46-120年)的传世之作,也是西方纪传体历史著作之滥觞。一,普鲁塔克以历史传记名垂于世,但他却没有给后世留下本人的传记或自述材料。正像对于很多古代史学家、文学家一样,我们关于普鲁塔克的生平事迹大多是从散见在他本人著作中的叙谈插话推断而来。普鲁塔克约于公元46年生于希腊中部贝奥提亚地区的克罗涅亚小镇。他的家境富裕而有文化素养,父亲阿里斯托布洛斯就是一位有名的传记作家并对哲学很有研究。普鲁塔克幼承庭训,早就养成了对学问的爱好,渴求知识,孜孜不倦。青年时代游学雅典,师从阿莫尼乌斯研习数学、哲学、修辞学、历史学和医学。他曾广泛游历希腊本土的历史名城,如底比斯、科林斯、佩雷斯等;遍访爱琴海诸岛,并到过埃及、小亚细亚、意大利。所到之处,普鲁塔克总是留心研究当地的宗教、政治问题,同时注意搜集历史文献和人物传说、趣闻佚事、谚语格言,他甚至还收集各种碑刻、绘画、图表等等。二,现存的《名人传》共有50篇,其中46篇以类相从,是名符其实的对传。用一个希腊名人搭配一个罗马名人,共23组,每一组后面都有一个合论。其余四篇则为单独的传记,不作对比,也没有合论。原书各传的先后顺序只有部分可以确定下来,如第一对传记是希腊英雄伊巴密地达(Epaminonda)和罗马名将西比阿(ScipioAfricanus)及其合论(现已佚失);第二对姊妹篇在希波战争的萨拉米斯海战中大败薛西斯、战功赫赫的雅典军人政治家地米斯托克利传(Themistocles)与五次被选为独裁官、四次因战功而举行凯旋式庆祝大典、被授予“罗马第二奠基人”称号的卡十卢斯传(Camilius);第三对是一生戎马倥聦、驰骋疆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客蒙(Cimon)与能征善战、在对抗波斯人的战争中功绩辉煌的罗马军事家卢库卢斯(Lucullus)及其合论;第四对分别是作为希腊和罗马的立法者、奠基人的吕库古(Lycurgus)与努马(Numa Porpilius)传及其合论;第五对是古希腊卓越的演说家和著名的政治家德摩斯梯尼(Demosthenes)与罗马共和国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哲学家和文学家西塞罗(Cicero)的传记以及合论…第十对是伯里克利(Pericles)与费边(Fabius)的传记及其合论。三,《阿基斯传》是《名人传》中作者着重渲染道德理想的代表传记之一。阿基斯虽然生长于富裕和奢侈的环境中,但他早己反对享乐,摒弃了一切奢侈;在风气普遍堕落的时代他仍崇尚克己、朴素。乐善好施;他信仰神谕,要让所有的斯巴达人都按吕库古所制定的法律,处于平等的地位;他率领的军队士气高昂,军纪严明,英勇善战。阿基斯简直就成了普鲁塔克道德理想的化身。由于他保全了李奥尼达的性命,自己为人最温良、最仁厚,又相信了他的敌人,结果成了被监政官处死的第一位斯巴达国王。作者的结语是:这就使爱他的人比仇视他的人更应当责备他了、对于书中所记述的杰出人物在性格或行为上的道德瑕疵,普鲁塔克也有过专门的论述。他认为,写传记就好像是画肖像画。如果这些杰出人物有些微的瑕疵,画家们既不应该完全忽视,也不应该加以夸大。因为后者使肖像变丑而前者使肖像失真。历史学家不应该热衷于描绘这些缺点,而应当小心谨慎地对待。他之所以要指出这些缺点,只是为了说明人类的本性不可能没有缺陷。十全十美、毫无瑕疵的人是没有的。《名人传》中的英雄们的美德方面并不个个都是完美无缺的。譬如客蒙和卢库卢斯两人款待宾客的豪华奢靡以及私生活上的放纵无度,阿基斯则对他的敌人过于温良仁厚、盖约有时则过于鲁莽冲动等等。四,《名人传》在西方史学发展中的独特地位首先在于它开创了纪传体历史著作的先河。在普鲁塔克生活的时代,为政治上、军事上的杰出人物树碑立传已颇为流行,而《名人传》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这种体例所奠定的模式一直到中世纪都非常盛行。就史料而言,《名人传》的取材来源十分广泛,有前人的历史著作,当时存留的典籍和文献以及作者亲身了解的传闻轶事。在历史著作中,希罗多德的《历史》和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都是普鲁塔克引证的重要来源,李维的《罗马史》也是他从中汲取教益的重要文献。虽然普鲁塔克在历史过程的叙述中常常糅杂以主观的评价和道德说教,《名人传》的史料价值还是不可否认的。普鲁塔克在《名人传》中搜集了丰富的史料,引用了古代历史、哲学、诗歌中的大量材料,其中有很多早已佚失,还有些后世无法见到的材料,就是靠他独家保留下来的。另一方面普鲁塔克酷爱趣闻轶事和隽语名言,这也是《名人传》之所以具有永久魅力的原因之一。正如他在《忒修斯》传的开头所说的那样:“但愿我能将虚构的传说予以澄清,使之合乎理性,具有历史的容貌。但是,如果有荒诞无稽之处,实在难以更动,毫不足信,那就只有请求宽厚的读者诸君,对古人的故事姑妄听之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希腊罗马名人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34条)

 
 

  •   该书写得很好,值得一阅。遗憾的是,国内没有全译本,只有上册。
  •      先大致看了下别人的评论,然后下来电子版想要仔细看看到底是好是坏。结果亚历山大的传记刚看了几页就实在读不下去了。
      
       作者对古文词汇了解得比较多(或许是台湾那边对于半文半白的词语保留得比大陆多的缘故,比如“学殖”一词我就是第一次看到有人用),古文功底也还行,但其翻译水准我只能说:
      
       难以想象这是一个说中国话的中国人翻译出来的,要说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哪个白人教授硬生生对着英语原文转换(不想说译)出来的中文,估计也不会有人怀疑。
  •     写传记似乎是很容易的事,只需要把一个人的生平事迹讲一遍,就算是几本合格。仅仅是合格,不是成功。成功的传记,应该是以事写人,通过事,细致描述传主的人性,而不是以人写事,写到最后成了论事不论人。
      至少个人认为,普鲁塔克的这套巨著非常成功,对人物的刻画活灵活现,比如庞培、凯撒,尤其是关于凯撒的这一部分,简直可以当成神怪小说来看。
  •     1、问过一个朋友看《希腊罗马名人传》的感受,他说:大人物都死的很惨。因为看过这本书的时间有些长,记不得是不是传主都是这样,不过答题没错。庞培、凯撒都是这样。
      2、有人批评席代岳老先生的翻译,我想说的是,翻译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正确,只有不同程度的缺陷。我觉得席代岳的翻译要优于商务版。至少他翻译出了原文的“雅”,从优美的译文中很容易看到这一点,而这正是很多译作达不到的。
  •     历史有很多时候都是矛盾的,说起带一个“古”字的国家或许区域,总让人觉得遥远。可是正是这种距离感让人更想去搞清楚。 喜欢希腊的智慧,出了多少哲学家,先不论其观点在现代观点看来是否正确,他们的创新性就足够让人折服。在此,我还想提一点,这些名家对于整个城邦和国家的性格和命运都起着不小的作用。这点需要我们注意,更可以借此使自身的结构趋于完整。 喜欢罗马的霸气。整个民族的印象就被打印在这个名词上了,他们的名人也带有一种气质。他们的事迹让我们的棱角再次锋利,,,,,
  •      阅读这本书后,感叹名人的伟大啊!时势造英雄,希腊罗马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涌现出了一大批不同的伟人。这本对希腊罗马名人的记载,展现了不同名人的不同面貌,有著名的希腊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等等,涉及了不同领域的名人,同时也描写了这些名人所著的放映现实生活,道理的优秀代表作。对于想了解希腊罗.马名人的读者来说,是很有帮助的。
  •     译者没有特别照顾中国人的阅读习惯,一味的直译。
      本书原文应该是非常好的东西。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抱歉,你的评论太短了
  •      本来对席代岳的翻译充满了期待。刚才因讲课需要,对照商务版看第五章“梭伦”,就发现席代岳的翻译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该章的第(3)段出现的第2首诗,席代岳竟把希腊神“宙斯”神译作罗马神“朱庇特”(可能是德莱顿英译本就译错了)。
        还有就是有严重的漏译之处(可能和德莱顿英译本有关),比如第(14)段中出现了一句梭伦改革前所坚信的话“平等不会产生战争”,席代岳漏译了,而这句话对于理解梭伦改革至关重要(我找到著名的希腊-英文对照的娄布版,专门核实了一下,果然是席代岳漏译,而非商务版增译)。
        相比,商务版就严格多了!可惜,目前只有上册!
       本来还想买席代岳译的《罗马帝国衰亡史》来,只好作罢了。
      
        
        
  •      买之前无非是关注:商务的未完结译稿和这台湾退伍老兵大作谁更好?趁半价入手,拿着梭伦传逐字对读一遍,高下立判。从诗歌开始,第一句诗,席译“曾经沧海相思苦、死灰复燃情意浓”,商译“宙斯送来的神火,余焰还在慢慢地燃着”,喜欢古希腊罗马的读者,多半较难接受席译诗歌,没有商译那种古希腊语境,也没有中诗的美感,很难想象他居然在各处诗歌都抹掉了神的痕迹;此点若待商榷,再看下一首长诗,席译竟将贫者理解为富者、二人变为一人,导致此诗完全不通(应是对英文本decent一词有误读);按说台湾人的国学底子稍比大陆为深,江只能说“以德治国”,而马则说“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不知是二人的差距,还是考虑受众的差距?可见,席译追求中式诗的对偶与音韵的方向挺好,偶有亮点,但修为终究不够。
      
       文字部分同样有费解处,当其他中英版本都说梭伦是让妇女们离开,唯独席译说梭伦把她们都杀了,也是对英文本“commanded them to be gone”未加参详了。
      
       随便举了几例,感觉席译笔力不够,校勘不足;好在他自知文采不比林纾、严复等,不敢对经典再加更多创造,于是踏踏实实将经典各处注释得详详细细,参照各种版本,写出四百多条注解,尤其对解读作者春秋笔法处相当有用!这种清儒的考据之力,是后学之福,也使此书终究值得一买。
      
       附上普鲁塔克的Wiki,席译所本的桂冠诗人德莱顿十七世纪译稿,和商务所本Leob佩林版,乃至拉丁语版,都在词条中有链接,全本,公开,这些高校、NGO,包括谷歌图书馆计划等,真诚、合法地为保护、普及文化菁华而付出。古希腊的民主和古罗马的民主传承下,中西文化之差异或差距,亦值得深思。
      
      http://en.wikipedia.org/wiki/Parallel_Lives
      
      
      
  •     俺一直在等待商务平行传记的中、下出版,不过这一等就是十几年。在遥远的过去,俺耗费巨资,买下这本平行传记——商务的名字叫《希腊罗马名人传》,这个翻译当然更贴切,虽然俺还是喜欢管他叫平行传记——的上册。后来俺不思悔改,又买下伏尔泰的《风俗论》的上册。好在过了不到3年,《风俗论》的中下相继出版,俺也一并购齐;可是平行传记却似飘渺孤鸿,再难见到。从这事上可以管窥商务的一贯风格。
      本来打算等着全本看完再写,不过现实总是让人在迷离中混沌迷思,只好把当年的读书笔记贴出来应景啦。
      
      1.Plutarch's Moralia:开篇
      
      开始看普鲁塔克同志的《平行传记》—— The Moralia 。普鲁塔克同志写的真是好啊,商务印书馆翻译的也不错。另外,忽然发现蒙田同志的行文风格和老普同志有相似之处。查了一下,原来蒙田同志和拉博雷同志同为老普同志的拥趸,于是乎准备看完老普同志的大作重新研读一下蒙田同志的"Les Essais"。
      
      Wiki中Plutarch项:
      http://en.wikipedia.org/wiki/Plutarch
      
      Wiki中Montaigne项:
      http://en.wikipedia.org/wiki/Montaigne
      
      2.Plutarch's Moralia:读到吕库古
      
      “在斯巴达,自由人是世界上最自由的人,奴隶则是最彻底的奴隶。”这是用来描述斯巴达的最贴切的一句话。吕库古( Lycurgus )一手建立了斯巴达的政治体系,创造了一个奇迹。斯巴达人不知道什么是奢侈,因为他们根本就用不着货币或者贸易;他们的艺术、人文成就几百年都没有进步,因为他们不需要艺术,不需要娱乐;他们是当时希腊最强大的战士,却不象罗马那样以战争和征服来立国。他们把不强壮的婴儿扔到山谷,到公共食堂吃饭,他们建立了一种怪异的民主制度——如果可以称之为民主制度。吕库古被斯巴达的反对者敲掉一只眼睛,而这位反对者最后成为他最忠实的信徒。他建立的社会有点像马克思的共产主义。
      
      另一个极端是雅典。雅典建立了完全不同的民主社会,是整个欧洲的艺术人文基石。很奇怪,野蛮人总能将文明消灭掉然后被文明同化,但斯巴达和雅典之间的战争却没完没了(伯罗奔尼撒战争),没有任何一方能够最终获胜,所以最后只好被更野蛮的野蛮人一并灭掉。
      
      3.Plutarch's Moralia:读到努马
      
      Plutarch的平行传记看到了Numa Pompilius(努马),罗马的第二位国王,被哭着喊着请来接了Romulus的班。Romulus老兄就是罗马的建立者,当初被母狼喂养长大的两兄弟之一,罗马的名字也从他老兄的名字而来。看Numa的传记顺便复习了一下罗马历法——也就是格利高里历的前身——月份名字的来历。罗马历法本来是以现在的三月份作为一年的开始,所以俺就从三月份开始说。
      
      March,拉丁语Martius。Romulus自称是战神Mars的后代,因此战神Mars就成为罗马的保护神和最重要的神灵。把一年的的第一个月献给罗马建立者传说中的老爸的老爸的老爸……就象汽车维修工随身携带扳手一样,是很合乎逻辑的。
      
      April,拉丁语Aprilis。事实上这个月的来历有点乱。不过一般都认为这个月是奉献给爱神Venus的,而Venus在希腊神话中的名字就叫Aphrodite,Aphrilis是Aphrodite这种写法的一种反叛,也就是时尚青年和大师们的拼写错误。
      
      May & June,拉丁语Maius et Junius。之所以放在一起来说,是因为有一种说法认为(奥维德的说法)这两个月的名字来源于“长”和“幼”。由幼的英文junior还能看出一些端倪,“长”具体对应的单词忘了(也许是major?)。不过我认为另一种说法更好一些:May来源于大地女神Maia,就是那个傻乎乎的托着天空的Atlas的女儿;而June来源于天后Juno的名字。
      
      Jul,Aug,Sept,Oct,Nov,Dec的拉丁语名字分别是Quintilis,Sextilis, 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看来罗马人也不是是个神就崇拜的不得了,不然罗马神话中这么多神仙也不是人人都有个月份牌子。如果学过法语,就很容易看出来,这些名字就是数字5-10加上后缀变成了月份。注意,因为Romulus时期的罗马把三月份作为一年的开始,所以现在的July当时是5月。从October和December的名字上也许可以看出来,八进制和十进制一般不都缩写成oct何dec吗?这就是拉丁语中的8和10的缩写。不过July和Augest与Quintilis和Sextilis差得有点远啊,这就要说起另外两个牛人了:凯撒和屋大维。Julius Caesar同志当年牛得不得了,以至于元老院把好好的五月(前四个月的名字都是神的名字)送给他作为他荣耀的体现,从此五月改名叫Julius,在英语中就是July。而Caesar 的继任者Gaius Octavius,也就是Caesar Augustus,一看他的前辈都这样了,我老屋先灭Antony后逮Cleopatra,文治武功厉害的很很,怎么就不能找个月份给自个当自留地?于是老屋看上了Sextilis,可怜的六月只好改名成Augustus(Augustus奥古斯都在拉丁语中的意思是revered one,老屋掌权后就这么称呼自己)。老屋这个人心眼看来不大,觉得凯同志的五月是31天,俺的六月凭什么是30天?于是他就从别的月份里硬拽来一天安到 6月头上,使六月也成为31天。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7月8月连续两个大月的原因。
      
      现在轮到January和Februrary了,拉丁语是Januarius et Februarius。Jan的名字起源于神仙Janus。Janus是一个有两张脸的神仙,据说一张脸用来看过去一张脸用来看未来(整个一二皮脸,而且看不到眼前)。罗马有一扇城门就叫Janus,在战争时开启,在和平时关闭。其实罗马历法中的第一天,不论是一个星期、一个月还是一年的第一天都可以献给 Janus,因为Janus能同时看到事情的两面,也就是说它可以看完过去再看到未来,是一个新的开始。Numa像张艺谋心中的秦始皇一样,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他认为把奉献给战神的March作为一年的起始容易助长罗马人尚武的天性。因此他调整历法, 在March前加了两个月,使March成为第三个月。一年的第一个月因此就叫了Januarius,也就是辞旧迎新的意思。Februarius来源于一种山羊皮做的皮带:februa(意思是purification)。每年这个月的15日,人们举行Lupercalia狂欢节。在这个狂欢节上祭司手持februa鞭打那些没有怀孕的女人(或者是想怀孕的女人),以让她们多生优生。要真是大家都了解了二月的来历,估计什么背景新兴医院、上海长江医院就都要关门了。
      
      罗马的历法很复杂,每一天都有特殊的名字。详细的可以参阅Wiki中罗马历法一项和这个连接。另外还可以看看Plutarch平行传记中Numa篇关于历法部分的摘要
      
      4.Plutarch's Moralia:读到梭伦
      
      梭伦是立法者,后人称他为Solon the Lawmaker;梭伦是诗人,他写下了歌颂雅典和雅典政治的美丽诗篇。梭伦时代的雅典充满了危机,富人和穷人之间的矛盾难以调和,严酷的法律压得人透不过气。当所有的人都企盼着僭主政治的到来时,梭伦拒绝了;当他制定的法律不能为人们所接受时,他选择了离开雅典,像吕库古离开斯巴达一样;当他回到雅典,他的继任者Pisistratus成为了雅典的僭主,他不支持,不反对,最后郁郁而终。
      
      顾准认为僭主政治是由君主政治过渡到民主政治的中间形态,也许吧,因为历史上所有的僭主政治最后都成为民主政治。王怡有一篇文章,他说:“不管一个僭主政治用什么样的意识形态来为新朝命名,也不管它将那个至高无上的位置变换为什么称谓(总**、**席、***席、***席、*委主任、桥牌协会名誉会长),人们还是能够从这些现代的名词之中,准确地、轻易地将独裁者辨认出来。只要从世袭制向宪政制的过渡没有完成,‘时间’,就还没有真正开始。”也许吧,鬼才知道 。我们生活在一个僭主的时代。
      
      我喜欢梭伦。
      
      5.Plutarch's Moralia:读到普布里科拉,或者普布里乌斯
      
      普布利科拉本来的名字是普布里乌斯(Publius Valerius),由于他的所作所为,罗马人称他为Publicola(或者 Poplicola,意思是"friend of the people")。Publius和布鲁图同志(Lucius Junius Brutus)一起推翻了罗马的君主政治,建立了共和制的政府。他们成事的那一年成为罗马共和国纪年的开始。罗马共和国是由两个执政官在同时管理,布鲁图死后,Publius又和其他人共同执政了很多年。后人往往将他和凯撒相提并论,因为Publius把一个君主独裁的政体变成了共和国,而凯撒把共和国变成了君主统治的帝国。Publius去掉了象征执政官权威的斧子,这些斧子由执政官的马仔抱着跟着执政官到处张扬;另外,这些斧子被称作“法西斯”。Publius死在他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刻,但是他穷的竟然没有能力承办自己的葬礼。罗马人将他风光大葬,罗马妇女决定为他哀悼一年。2000多年后,在美国,汉密尔顿(Alexander Hamilton)选用Publius作为他的笔名发表Federalist Papers,为美国第一部宪法造势。
      
      另外看到一个小故事:罗马皇帝图密善在原来的朱比特神殿的基础上奢侈的修缮了它,豪华堂皇程度令人咂舌。埃尔卡摩斯,一位古时的哲学家,曾经对奢侈之徒说过:
      
      狂热的施舍并非善行;
      暴殄天物是一种疾病。
      
      如果他有幸见到图密善,他也会激动地对图密善说(普鲁塔克认为):“这不是虔诚,也不是你的宏图大略,这是疾病。你的狂热的疾病就是豪华的建筑,象有名的弥达斯一样,你渴望任何事物经你手触,顿时就变成金子和宝石。”记得远古时候看过希腊神话中弥达斯的故事,老弥同志的虔诚感动了当时的上帝——宙斯老大,在宙斯老大问他需要什么作为奖赏时,老弥同志估计当时比较缺钱,于是要求赋予自己的手以魔力,使任何经过自己双手触碰的东西都变成黄金的。据希腊神话记载,老弥同志不小心将自己的妻子变成了小金人(依我看,有可能是蓄意的。男人有钱了都一样),好像也成功的使自己的女儿变成了小金人,能力确实超强啊。
      
      6.Plutarch's Moralia:读到地米斯托科利和卡米卢斯
      
      地米斯托克利(Themistocles)是一个奇怪的人。他参加过著名的马拉松战争,马拉松战役之后的雅典人沉醉于自己能够击溃强大的波斯军队,信心满满的认为以后也能在马拉松再次战胜波斯军队。老地同志清醒的看清了形势,不择手段或者说用尽各种方法说服、哄骗雅典人把目光投向海洋,建造了希腊甚或是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舰队。当薛西斯同志领导的波斯军队准备完成大流士同志未尽的事业时,一盘散沙的希腊抱成了团,当然这个团并不是很紧密。老薛的步兵天下无敌,轻松把雅典灭了,而老米同志则带着雅典人到了船上。当其他希腊人攻击雅典人失去了自己的城市时,老米说,雅典人有200艘船只作为他们的家。老米又一次使用各种伎俩,坑蒙拐骗,即骗了波斯小敌人,又骗了希腊的同盟,诱使老薛来进攻希腊的舰队,在著名的萨拉米海战(Battle of Salamis)中一举击溃波斯舰队,让波斯人回了老家。一旦外患排除,希腊人又开始窝里斗。以雅典人来说,他们用贝壳放逐法把老米赶出雅典,又宣布他有叛国罪。结果老米只好低声下气的跑到老薛那儿寻求庇护。老薛宽宏大量,对得起他的Great称号,愉快地接受了他。老米最后在波斯度过了他的后半生。老米出身贫寒,一生追求荣誉。在追求荣誉的路上他使出了各种手段,其中有好多不甚光明正大。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过河拆桥不只是中国人的拿手好戏,希腊人也用得不亦乐乎。老米同志就像老毛同志一样,一仗打得当时的美帝——波斯帝国魂飞魄散,打出了好多年的安定和平的大好局面。雅典人比中国人强的地方就在这儿,雅典人用这些年的大好时光孕育了辉煌的文化,亚里斯多德伯拉图等人纷纷登上舞台。更重要的是,雅典灿烂的文化吸引了马其顿的菲力。就像当年战国时期的山东六国看不起秦国一样,希腊人一向看不起马其顿,把他们视作蛮族。菲力同志接受雅典的文化,把亚里斯多德请来作他儿子的老师,培养接班人。他的儿子完成了统一希腊的任务,打的波斯落花流水,建成了一个宏大的帝国。菲力的牛牛儿子就是亚历山大,历史上称他为Alexander the Great——亚历山大大帝。
      
      与地米斯托克利相似,罗马的卡米卢斯(Marcus Furius Camillus)也曾经拯救了罗马。卡米卢斯打败了高卢人,罗马最早的蛮族邻居。卡米卢斯一生战绩辉煌,每次战争他几乎都被选为独裁官,也许他有能力象凯撒那样把罗马变成一个帝国,但是他却保持了罗马共和国的本色。罗马人把他称为the Second Founder of Rome;以前得到这一称呼的the first founder是罗姆洛,罗马的建立者;以后得到这一称呼的是击败了更多蛮族的马略同志,马略同志的外甥就是灭亡了罗马共和国、建立起帝国的凯撒。
      
      Plutarch在每一对人物传记后都会有这两个人物的对比品评,不知道老地和老卡后面为什么没有。
      
      7.Plutarch's Moralia:读到阿里斯提德和老加图
      
      阿里斯提德(Aristides, the just) 是地米斯托科利的政敌。在希波战争以前,老地同志用不甚光明的手法把阿里斯提德贝壳放逐了。当薛西斯同志带着他的波斯军队浩浩荡荡开向希腊时,已经是雅典一把手的老地同志颁布的第一条指令就是针对阿里斯提德的:他允许所有被放逐的雅典人回来一同保卫雅典。老阿同志出身贵族世家,骨子里的贵族气质使他比老地高尚的多,从来不使用卑鄙的手段去做任何事。在老地同志被雅典贝壳放逐后,老阿同志成为雅典的头号人物,带领雅典步入黄金时代。老阿同志最有名的故事大概是他被放逐时发生的一件事。当时在雅典决定是否放逐阿里斯提德的投票中,一个不识字的人把贝壳递给阿里斯提德,叫他写上阿里斯提德的名字。老阿傻了,问这个人阿里斯提德有没有亏待过他,这个文盲却说,“什么也没有,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正义,我实在听烦了。”于是,阿里斯提德便因为“正义”的名声而遭到了放逐。看来民主也有不好的地方。
      
      加图(Marcus Porcius Cato) 出身农民,而且终身保持着农民兄弟的本色。加图一生辉煌无比,开创了一个伟大的家族。他的第二个儿子的曾孙也成为罗马历史上的名人,被称作小加图,他也自然被叫做老加图。加图仇视希腊文化,虽然他也认为希腊的文化比罗马的文化要发达,但是他坚决不用希腊文写作,因此,他鬼使神差的成为罗马历史上第一位用拉丁文撰写罗马历史的人。不过我估计是他受教育不多,因此比较仇视贵族文化,而罗马的贵族是以使用希腊文为荣的。加图现在混得挺惨,在google上搜索“加图+罗马”关键字,会得到25,400个结果(阿里斯提德有 2,480个结果)。不要以为加图同志比老阿同志出名很多,也不要想当然的认为大小加图加起来肯定比老阿多很多。这些搜索结果大部分都是关于加图索同志的。为罗马作出这么大贡献,竟然还不如一个踢足球的,不知道老加同志泉下有知怎么想。
      
      8.Plutarch's Moralia:读到伯利克里和费边·马克西姆斯
      
      伯利克里(Pericles)的时代是雅典最伟大的时代。伯利克里在斯巴达人的威 胁面前劝说雅典选择反抗而不是屈服。他谨慎的行使着他的权利,掌控着战争的进程。他不仅面临斯巴达的压力,更面临着来自雅典人自己的压力。他看透了雅典人。一场瘟疫夺去了伯利克里的生命,也夺去了雅典的精神。瘟疫彻底压垮了雅典,摧毁了雅典人的精神,更摧毁了整个希腊的精神。雅典人再也选不出伯利克里这样的领导者,终于一步步走向衰败。雅典人其实和普通的小市民没什么区别:他们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后悔了,他们自己选择了战争,却把过错推到伯利克里身上。他们认为是伯利克里把他们拖向战争。伯利克里这时对雅典人发表了他最为有名的演说:
      
      雅典人!我现在和过去一样,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们。我知道你们怨天尤人的原因,但我认为,你们的这样做是不正义的。我的意见是这样的:个人在国家顺利前进时所得到的利益比个人得到满足而国家正在走下坡路的时候所得到的利益要多。一个人在私生活中无论怎样富裕,如果他的国家被破坏了的话,他也一定 会被卷入普遍的毁灭中;但是只要国家安全,个人有更多的机会从其不幸的私生活中恢复过来。如果一个人有选择的自由,能够安静地生活下去的话,那么,进行战争是绝对愚蠢的。但是如果被迫而选择——不是在屈服中成为奴隶就是冒险以求生存——的话,那么,我宁愿选择冒险而不是屈服。雅典人!你们不该悲伤,不该怨天尤人,不该被那些政治冷淡的哲人和鼓动家牵着鼻子走进歧途。这些人比刚刚过去的瘟疫还可怕。瘟疫夺走的只是我们雅典公民的身体,但这些人将毁掉我们的公民德性,从而使雅典文明趋于真正的灭亡。这些人表面上生活在孤独和自足之中,但其实他们的生存完全建立在雅典公民对城邦的的保护之上。在一个被敌人控制的城邦里,这些人可以安稳的做奴隶,但在管理着一个帝国文明的雅典,这些人只是毫无用处的寄生虫。雅典人!驯顺地接受神明赐予的灾难,勇敢地抵抗敌人 !——这是雅典人的古老习惯和德性,它是正义的。无论对城邦还是对个人,它都是真正的力量。记住,你们是一个伟大城邦的公民!
      
      费边· 马克西姆斯(Fabius Maximus)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当汉尼拔在 罗马的国土上四处驰骋时,费边临危受命,成为独裁官。费边对形势做出了正确的判断,他采取避免与迦太基人直接作战的策略,而是不断侵扰他们,然后坚壁清野,最终把缺乏补济的汉尼拔赶出罗马。罗马人也像希腊人一样,他们选择了费边,却又在关键的时刻不信任费边。发生在伯利克里身上的事情又出现在费边身上。罗马人对费边感到厌烦,他们看到汉尼拔在罗马的国土上肆意胡为,他们看到费边远远跟随着汉尼拔却不和汉尼拔正面冲突,但是他们看不到汉尼拔急于求战,他们也看不到汉尼拔已经支撑不住了。于是罗马人派出了新的将军,一个急于用战争来成名立万的竖子。结果不难预料,和汉尼拔这种天才作战的后果几乎只有一个。罗马人只剩下费边这根救命稻草了。胜利的汉尼拔得到了很多富饶的罗马城市,补给有了一定的保证,变得更加强大。费边坚持他的战略,在西庇阿的帮助下最终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汉尼拔曾经说“罗马也有一个汉尼拔”,也许这就是对费边最高的赞扬。
      
      9.Plutarch's Moralia:读到客蒙和卢库卢斯
      
      客蒙 (Cimon)是米太亚德的儿子。俗话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老米同志在马拉松打得波斯人稀里哗啦,他儿子在海上也把波斯人打得稀里哗啦。客蒙同志敢于打仗善于打仗,但是却害怕和斯巴达进行战斗,不知为什么。客蒙同志的出身按照20年前的说法就是标准的黑五类,对人民群众进行残酷压迫的那种。因此他和又红又专的地米斯托克利肯定是看不对眼。客蒙支持他的阶级的利益,主张贵族专政,因此和老地、伯利克里都成为政敌。能成为雅典两 位最伟大的政治家的政敌,老客即使站错队也可以心安了。
      
      卢库卢斯曾经是苏拉的忠实战友。在他独立执政后,他率领军队向东方进发。卢库卢斯有无数的机会取得彻底的胜利,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都错过了。最后,当机会再次降临时,由于罗马士兵的厌战心理,他又一次错过完胜的机遇。最终庞倍接替了他——事实上,由于他前期的准备,任何人都可以在接手后取得胜利,更何况是庞倍。回到罗马的卢库卢斯过着富豪的生活,这是因为战争给他带来了大量的财富。关于他奢侈生活和享乐观念的各种传说使 的Lucullan成为浪费的代名词。
      
      10.Plutarch's Moralia:读到尼基亚斯和克拉苏
      
      尼基亚斯(Nikias),一个陌生的名字,估计没有多少人知道。自古以来,中国的传统就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所以尼基亚斯,一个失败者的名字,是不会有多少人记住的。伯利克里死后,雅典背弃了他的政策,在和斯巴达进行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同时还进行着扩张。雅典人在一群庸庸碌碌的人的指引下给自己挖着坟墓。当时的雅典正处在它黄金时期的尾声,这一时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修希底德记录下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历史。尼基亚斯有幸成为这场战争的转折点。尼基亚斯一再劝告雅典人不要去攻打西西里,但是雅典人的盲目和短视葬送了伯利克里打下的基础。尼基亚斯被迫指挥舰队去攻打西西里,这已经注定了他的悲剧。在进行这场他并不愿意进行的战争时,雅典人开始怀疑他们的将领,最终又派去了一名只会夸夸其谈的将领来和尼基亚斯共同执掌军队。尼基亚斯生性迟疑不决,这时把指挥权让给了雅典派去的空头将军。在这位空头将军将战局搅得一团糟之后,尼基亚斯被迫接手擦屁股,可他擦得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屁股啊。于是乎,早就预料到自己结局的尼基亚斯被俘获了,雅典人战败了,从此失去了海上的优势,最终导致被斯巴达人战胜,输掉了伯罗奔尼撒战争。
      
      与尼基亚斯相比,克拉苏(Crassus)就幸运多了。克拉苏贪婪成性,禀性恶劣,好大喜功。但是他和凯撒(Caesar)、庞倍(Pompey)一起结成前三雄的事迹让他至今仍能被人记住。克拉苏一生中唯一的一次胜利是战胜了斯巴达克斯,他把6000名战败的奴隶钉在罗马通往卡普亚的大道两旁,就这一件事就足以让他名垂青史。其实如果奴隶们听从斯巴达克斯的战略安排,克拉苏是不可能战胜他们的。不过克拉苏倒霉就倒霉在他生活在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当苏拉老了,庞倍在西班牙征战,卢库卢斯在东方征战时,罗马不得不派出了克拉苏来和斯巴达克斯战斗。但当庞倍成功地进行完西班牙的战争回到罗马后,罗马马上任命庞倍作为统帅灭掉斯巴达克斯。虽然最终是克拉苏战胜了斯巴达克斯,但是庞贝却成为最大的功臣,享受着盛大的凯旋仪式。这也许就是克拉苏心中永远的阴影,所以当他执政并且抽签分到叙利亚时,他心中的兴奋难以言表,因为他终于有机会可以去征服东方,征服帕提亚;他也终于有机会抹去在内心挥之不去、庞倍投射他的巨大的阴影。克拉苏的悲剧和尼基亚斯如出一辙,他的头被帕提亚人砍下成为盛酒的容器。记得帝国时代里某些民族的马弓兵就有一项技能叫“帕提亚战术”,可见帕提亚骑兵的力量啊。老克死后庞倍终于一头独大,所以自信膨胀要灭掉凯撒。不过凯撒也不是一般人,以后的历史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
      
      
      普鲁塔克的平行传记暂时看完了。商务印书馆的老毛病就是出书只出一半。当年买伏尔泰的《风俗论》上册后过了好多年才买到他的中下,《希腊罗马名人传》看来也要这样了。凯撒/亚历山大、庞贝、安东尼等人的传记应该在中和下里,等着吧。普鲁塔克是希腊人,他生活在罗马帝国时代。他给一位罗马皇帝的宠臣写下《名人传》,为的是告诉他希腊也有伟大的人物和罗马的伟人并驾齐驱,所以他写的都是一对对的人物,因此他的《名人传》也叫《平行传记》。普鲁塔克选择的人物都是在政治军事上名垂青史的人,并没有选择在人文领域有贡献的伟人。这是因为普鲁塔克知道,就人文贡献来说,罗马远远不能和希腊相比,罗马的历史是征服的历史,而希腊的历史是人文的历史。
      
      
      -------------------------------
      
      这是俺06年第二次读平行传记时的读书笔记,是为之祭。
  •     亚历山大远征印度返程航行途中,擒获十名印度哲学家,因为他们鼓动当地起义反抗,这些人称为gymnosophists,他们的回答以敏捷简洁闻名于世。亚历山大向他们提出一些难解的问题,他宣称要将答案不适的人处死,并指定他们之中年纪最大者担任裁判。
       亚历山大向第一个人发问:世界上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哪一种人的数量较多?那个智者回答:活着的人较多,因为死去的人不复存在。
       他向第二个人询问:陆地和海洋,哪里出产的动物较多?回答是:陆地,因为海洋是陆地的一部分。
       他向第三个人询问:一切动物之中,以何者最为狡猾?回答是:是迄今尚未发现的一种动物。
       他问第四个人:为什么要鼓动反叛?他回答:没有别的原因,不论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像一个大丈夫。
       他问第五个人:夜或昼的年龄,以何者为大?回答是:昼的年龄至少要比夜大一天。这位智者发觉亚历山大对他的回答并不满意,他加以补充,奇怪的问题得到奇怪的答复,他不应该感到惊异才对。
      他问第六个人,一个人如何能受到旁人特别的拥戴!那个人回答说:拥有权势还能使人免于畏惧。
       第七个问题是:一个人怎样才能成为神
      ?回答是:做人所无法做到的事情。
       第八个人告诉他:论及生或死的性质,以生比较强,因为要忍受许许多多的困苦。
       他询问最后一个人的问题:人最好能活多长的时间?他回答说:直到觉得生不如死的时候。
       然后亚历山大吩咐那位裁判宣布他的判决。那个人回答说:我的判定是他们每个人的回答都不如另一个人。亚历山大对他说道:如果这样,我要先将你处以极刑。那位智者说道:啊!国王,你除非要自食前言,否则不能这样做,因为你方才说过,要把回答得最坏的人先行处死。结果,他送给他们许多礼物后,放他们回去。
  •     描写的都是小城邦,现在都是大国家,读读也就看看古代风俗。(评论太短。。。。。。。。。。。。。。。。。。。。。。。。。。。。。。。。。。。。。。。。。。。。。。。。。。。。。。。。。。。。。。。。。。。。。。。。。。。。。。。。。。。。。。。。。。。。。。。。。。。。。。。。。。。。。。。。。。。。。。。。。。。。。。。。。。。。。。。。。。。。。。。。。。。。。。。。。。。。。。。。。。。。。。。。。。。。。。。。。。。。。。。。。。。。。。。。。。。。。。。。。。。。。。。。。。。。。。。。。。。。。。。。。。。。。。。。。。。。。。。。。。。。。。。。。。。。。。。。。。。。。。。。。。。。。。。。。。。。。。。。。。。。。。。。。。。。。。。。。。。。。。。。。。。。。。。。。。。。。。。。。。。。。。。。。。。。。。。。。。。。。。。。。。。。。。。。。。。。。。。。。。。。。。。。。。。。。。。。。。。。。。。。。。。。。。。。。。。。。。。。。。。。。。。。。。。。。。。。。。。。。。。。。。。。。。。。。。。。。。。。。。。。。。。。。。。。。。。。。。。。。。。。。。。。。。。。。。。。。。。。。。。。。。。。。。。。。。。。。。。。。。。。。。。。。。。。。。。。。。。。。。。。。。。。。。。。。。。。。。。。。。。。。。。。。。。。。。。。。。。。。。。。。。。。。。。。。。。。。。。。。。。。。。。。。。。。。。。。。。。。。。。。。。。。。。。。。。。。。。。。。。。。。。。。。。。。。。。。。。。。。。。。。。。。)
  •     1.译名与国内常见译名不统一,且差别很大;
      
      2.翻译拗口,不流畅。
      
      作为非专业的普通读者读这种大部头不是花钱找罪受的。其实出版社在规范译名,润色文章方面是可以多花些精力的。
      
      草率的翻译,“毁”了经典,普通读者不如对着人名查英文维基百科。
  •     前两天刚在想,名人传略等同于我国的史记,有幸今天在论坛上看到了一样的言论,但也看到了对译作的非议。我刚买不久,未及细细品味译文,但此书必读有三,与诸君论之:
      一、名人传纵横贯穿希腊罗马千余年历史,从纪传角度为读者提供这段黄金时代的概貌,是同时代记载历史断层者所不能比拟,是了解希腊罗马史的佳选;
      二、以英雄主义精神将读者深深吸入其中,读来有味,亦引人深思,曾读到文艺复兴时期多位思想家、英雄人物的书籍,都说年轻时深受普鲁塔克影响,自认为是普鲁塔克式的英雄。不能从英雄主义的角度阅读此书,始终是不知其味的。
      三、我大概中学时候看了上册,等了十年才有全书,可谓期待已久。
      古人说写史,一在史识、二在史才、三在史学,但我认为,史书的好坏,一在作者是否懂得政治、二在是否懂得英雄人物、三在是否有意识形态的禁锢。史迁在这三点上都很出色,但过于侧重文学,也继承了中国人写史书过于简洁的文风,很多重要人物也就二三事而已;普鲁塔克也在这三点上非常出色,而且史料翔实,文笔动人,实为读史的最佳选择,也是鄙人多年的钟爱!
  •       这部书是闻名已久。一直无缘见到全书(只有商务上册),估计是难译吧。虽然只读了前五章。但也可略略说说。
        此书说是名人传,是一部史书,其实大多数还是以传闻为主(尤以希腊为主)。其中还有神话色彩。所以并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史书”。虽然可以用缺乏史料材料为解释,但毕竟前面还有《历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为对照。说服力不强。
        只能认为作者是“以史言志”。特别是作者书中所说:世上只有崇高的道德,为人所知后会激起后人效仿。这才是作者书中的核心意识吧。
        书中以希腊罗马名人对比做传,然后部份后有作者的评价(我想没有的也许是失传了),所以重点要读的是评评,才能真正领会此书精神及作者意图。
  •      我很奇怪,像这样一部在西方影响巨大的名著,为什么不编入我们的教科书,让学生们了解一下。我们语文教学的成效不高,教科书难辞其咎,很多课文的文学和思想价值令人汗颜。应该在世界范围内选择一些经典名著让学生学习,否则提高语文水平只能是空中楼阁。
       另外,说到本书的翻译,我认为虽然译文中有不少疏漏乃至错误,然而瑕不掩瑜,只要习惯了他的表述方式,看起来还是很带劲的,尽管有些词句语病突出。
        席代岳是一介武夫,而商务的译者是一介书生,文风不同是很自然的事情。说《名人传》是历史名著,不如说它是文学名著,商务版考据式的翻译固然很好,但看完之后感到好像读了篇学术论文一样。一般认为普鲁塔克的风格应该是西塞罗式的,气势磅礴、文采飞扬。可是商务版的《名人传》并没有体现出这种激动人心的风格,相反地,那种斟字酌句、一丝不苟的译法确实稍嫌枯燥。说得通俗点,就是可读性不强。席代岳的译文虽然粗糙,但是很有感染力,我认为能做到这点就是成功的。这有点像卡尔·李希特指挥的《马太受难曲》,虽然不追求拟古的风格,却能体现巴赫的精神,实属不易。
  •     诚然,商务的翻译质量是很高的,而且学术态度也很严谨,但是一般认为普鲁塔克的文风应该是类似于西塞罗的,也就是说应该是文采飞扬,气势不凡的。可是我在这本书里很难找到这种风格,只感受到一股浓浓的学术气息,好像是在读论文,而不是在读一本激励了无数人的名人传记。从这方面讲,这本书的翻译是不成功的。席代岳的翻译虽然文字上漏洞百出,但细细读来却让人心潮澎湃。他的翻译在风格上更接近普鲁塔克。
  •     疯狂的翻译
      
      文/孤云
      
      诗人兼教授蔡天新是个“空中飞人”,常年满世界跑。他向我推荐过一部中世纪旅行方面的名著《伊本·白图泰游记》,后来真的找到了。让人嘘唏不已,译者马金鹏先生翻译此书的过程长达40年。这简直是用自己的生命“为他人作嫁衣裳”。
      
      不过,放在以往这种情形却非罕见。翻查“汉译世界名著”,花十几年工夫译一部书的译者比比皆是。抛开这中间经历过文革等历史因素,不难看出老一代翻译家的敬业与奉献精神。有的书甚至还来不及出齐,译者就离开人世了。比如手头有部商务版《希腊罗马名人传》(上),组织翻译花了十来年,出完上册到现在也有近20年,惜乎此后再无下文。据说是,译者后人与出版社就稿酬问题发生分歧,因而迁延至今。
      
      不见全书面貌,就像电影缺了大结局,心里老惦记着。《希腊罗马名人传》在西方历史学上的地位,大约相当于咱们的《史记》。据说,有人问17世纪古典学者西奥多·加札,假如学术典籍也面临一场沉船的灾难,而他只能保留一位作家的著作,那么他将保留谁的呢?回答是:普鲁塔克。所以,获悉吉林出版集团出版了全译本的《希腊罗马名人传》,感觉就要和多年不见的老情人晤面,既激动又忐忑不安——这么多年过去了,自己变了,对方还好吗?
      
      这个谜底,在某天凌晨4点多揭晓了。可那一瞬间,真是撞墙的心都有了!这部由席代岳先生独力(由英文版)译出的大部头,读前几页就磕磕绊绊,让人大起疑心。下床找出商务版一对照,发现二者就同一内容的译法都大不一样。还有,译者以中国古诗体来翻译诗歌的方式,也让人特别不习惯。例如,诗中居然出现“诤友如管鲍”这样的句子。这不等于强行把古代中国人(管仲和鲍叔牙)运往古希腊了吗?
      
      但这竟然不是最惨的。当看到译者将古希腊诗人赫西俄德的一部名著译成《作品与时光》,我简直沮丧到了极点。这部作品商务版译作《工作与时日》,英文名为《Works and Days》,主要介绍当时农耕生产的知识。Works这个词确实有“作品”的意思,但任何知晓原书内容的人——哪怕未读过原著,也绝对不可能这么翻译。这大概只能表明,译者对这部书并不了解。问题是,译者从事古希腊罗马历史的翻译工作,倘若连相关著作都不甚了了,这真让人不敢往下想了。
      
      念及于此,不禁为架上另一套大部头《罗马帝国衰亡史》(共6册)深感担忧。这两套书都出自同一位译者之笔。这套书商务印书馆采用的是缩译本,向来也被认为一件憾事。如今两部史学名著都出了中文全译本,本该是国内出版界的大事,读者的福音。可如今看来,未免乐观太早了。
      
      如今的译林,真的大不如从前了。据说现在翻译小说稿酬仅千字几十元,让许多译者无法以此为生。但这恐怕不能成为理由。译作(质量)不仅关乎个人声誉,还等于给了原著第二次生命,胡乱翻译岂不等于判原著死刑?遗憾的是,类似现象似乎蔚然成风。前段时间,还不慎买到一位被称作“翻译狂人”的译作。这位译界大牛十年之内翻译了20多部学术著作,阿伦特、雷蒙·阿隆、利科、梅洛-庞蒂、柏格森诸人,无不被他逐一践踏。至于某大学教授把蒋介石翻译成“常凯申”,也已成为译林笑谈。
      
      这样说来,也许不该因若干瑕疵就抹杀席代岳先生的全部工作,何况他自军中退役后以翻译为术业,独力挑下迻译西方古典名著的大梁,诚为感人至深之事。但这不能不让人感慨,翻译确乎缺憾的事业,“译”无止境。
      
      2009年11月12日
      发于《钱江晚报》书评周刊
      
      
  •     译者翻译所本德莱顿译本和‘参考’的loeb版我都看过,某些篇作过翻译练习。今日去书店看到'精装'全三册,就我最熟悉的篇章翻了翻,译者完全没有读懂事情是怎么回事导致的张冠李戴莫名其妙比比皆是,‘参考’过几个版本,甚至只要是英语水平过关,并且“认真”的译者根本不可能犯此种低级错误。更别说像《衰亡史》一样,到了普鲁塔克这里席某根本不能算是翻译只能算是说书了。
      
      可悲的是,大陆的出版社还得抱这种水平的译者大腿。
      如果说此前没有人作这件事,(话说回来,如果席某认真一点点,对自己是在翻译史学巨著有一点点责任感,也就不这么批他了)
      那么现在更没有人做这件事了。翻译需要很多年时间,况且已经有人占了先,于名于利都没有好处。
      
      
      
  •     http://book.sina.com.cn/author/authorreading/2009-11-23/1416262950.shtml
  •     粗略将《凯撒传》浏览一遍,注释很详细。有一些印刷上的小错误,如1275页第一个注释“他的竞选对手”印成“他的竞选对于”,又如1278页“出任西班牙行省的总督”后有两个逗号,1289页“第一位率领水师进入西部海域的人”印成了“第一次位率领水师”,1293页“过去一直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印成“过去一直没有把他在眼里”。不知是如何将繁体字转化为简体字的?是不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的问题?也许吹毛求疵了吧,毕竟是花大价钱买的(对于穷学生而言),不得不仔细。呵呵!另外,席先生的翻译的语法仍然让我感到非常不适应,比如1303页“小加图之所以赞同,是他的同胞可以避免相互残杀,上一次会战之后,看到凯撒方面战死者的尸体达1000具之多,当时转过脸去不禁潸然泪下。”“当时”的前面是不是应该加上主语?1306页“可以激励起高昂的斗志更加旺盛和激烈”是否应该改为“可以激励起更加旺盛和激烈的高昂的斗志”?不过,席先生的注释也有出彩的地方,比如《亚历山大传》记述腓力二世有七个老婆,克里奥佩特拉(不是埃及艳后)觉得亚历山大继承皇位不利于自己,便指使人把他丈夫杀了,后来亚历山大的生母把克里奥佩特拉母子活活烧死,席先生注道“不过比起吕后对付戚夫人的法子还是小巫见大巫”,这便是传外立传了。
  •     在他们看来,充满传奇色彩的英雄人物--已不再是骑士,行吟诗人,牛仔,飞行员,也不是年轻勇敢的地方检查官,而是--了不起的销售经理,在他的玻璃台面的办公桌上有一份商品推销问题分析,他的高贵头衔是-富于积极进取精神的能人,他自己和他所有的年轻忠实的伙计们,都献身于销售这个无比伟大的目标。
      ------引自辛克莱路易斯《巴比特》
      
      孟德斯鸠说,伏尔泰写作的悲剧之所以失败,并非由于作者本人的才能不及所致,而是他身处的时代已经不是悲剧的时代。
      经常在书本上看到许多伟人感叹自己生错了或者生晚了时代。恺撒嫉妒亚历山大在三十多岁就建立了横跨欧亚非的帝国,而他自己只有在脑袋上的头发日渐稀疏的时候才征服了高卢控制了罗马,可是拿破仑抱怨自己生在了鼹鼠窝般狭小的欧洲大陆,一个具有罗马英雄气概的人却不得不在一个已非普鲁塔克的时代做一个失败的征服者,我怀疑他之所以选择困守在圣赫勒拿岛,是因为他执意要把自己塑造成为现代意义 上的普罗米修斯。从某种历史意义上来说,他成功了,用失败的受难方式捍卫了自己的荣誉和价值。卡莱尔称他是我们最后一个伟人是具有卓越的眼光的,因为古典英雄的终结正是以他的名字为标记的。
      一个最后的罗马英雄。
      
      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阿贝尔冈斯的电影《拿破仑》的评论,跟贴甚多,我满以为凭借着自己的力量可以使更多的人去观看这部伟大的片子,可是我失望的发现,除了跟贴只有跟贴,真正因为读了影评而去观看电影本身的人依然稀少。而更多的人还是去看《时尚先锋香乃尔》,或者读村上去了。
      一个系着围裙的家庭妇女来写一篇普鲁塔克著作的--读后感,不是评论,本就是一个笑话,我无意以自己浅薄渺小之身玷污伟大的名字和其间蕴涵着真理之光与闪耀着群星绚丽的呕心沥血之作,只是在这个没有英雄的时代借此做一声庸俗的叹息罢了。
      
      在读了几篇此间读者发表的评论之后我敏感的发现,这本书并不十分符合现代人的口味,因为我最近去了一次图书大厦,发现它孤零零的躺在一个冷清的角落里,而人们都聚集在巴非特和中里巴人的书旁。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现在这个时代别说是英雄早已经不是什么感动人心的词语了,甚至先知,诗人,哲学家,学者,也早已成为人们嘲笑和挖苦的对象,就象马克思说的,一切面纱都被揭了下去。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一切都是为了挣钱,无论是做经理还是教授,当兵或者做官,都是为了钱。
      假如在今天还有人宣称自己是神的儿子,奉了天命,那么人们一定会管他叫做疯子,因此当普鲁塔克宣称特修斯和罗穆路斯是神的儿子,十分庄重的考察了费边具有神秘色彩的家系,只会让现代的读者感到好笑。而这位作者是荷马的同胞,深深的信仰命运,神意与道德。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雅典的立法者还是罗马的政治家都具有那种史诗英雄的悲壮与豪迈,传奇色彩与鲜明的个性。没有神秘感就没有权威,戴高乐说。
      而我们这个电视与网络的时代,把每一个人都变成了楚门。每一个人都发疯似的想成为蹩脚的演员和小丑,连最起码的尊严和道德都弃置不顾,更谈不上神秘感。
      仆人眼中没有伟人,而无处不再的摄像头和窃听器把每一个人都还原成为最低劣的动物,无论是光鲜的公众人物,还是平民,都毫无神秘与尊严可言,甚至把自己的尊严出卖来换取仅仅36个小时的网络头条。
      据说,小布什这个富家子弟为了赢得中下层选民的支持故意操着蹩脚的英语,装的笨拙,是的,他所在的时代也不是当初建国时代那些具有古典人文修养的英国绅士们把持的时代,而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平民时代,怀抱儿童,和大家一起吃大排挡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有政治家的必修课。细节总是大事,理智一文不值,拿破仑在谈到自己那身朴素的旧军装的时候这样说道,他深信假如自己象古罗马行伍出身的韦斯巴芗皇帝一样以平易近人和谦逊的姿态出现在人们面前,那么人们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原谅一个独裁者。群众就象女人,总是关心那些小事情,而对大事则不闻不问。
      
      普鲁塔克宣扬和喜爱的是那种节制和理性的人物,他信仰荣誉,行动,和其他古典主义的美德,对于崇高与伟大无比景仰。所以这本书是后来的西方英雄汲取养料的沃土,就在著名的几篇美国总统的演讲里还可以听到这种来自遥远时代的回声。书中充斥的是强烈的男子汉的气概,建功立业的雄心,献身国家的豪迈,以及朴素的道德准则。这些古典美德似乎离我们的时代太远了,我们这个时代崇尚的是到处是感情泛滥而却没有感情,是人间喜剧而非希腊悲剧。
      
      当青年们穿着印着格瓦拉头像的汗衫走在大街上的时候,我知道他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会象头像的主人那样放弃安逸的生活到丛林中做一个革命者,他们甚至连义工都拒绝去做,他们要的只是一个空洞的酷字,一个表面的反叛,骨子里最多是一个于连,而不是堂吉诃德。
      因为英雄--是需要牺牲和真诚的,而在一个连谈恋爱都要以王家卫式的遮遮掩掩,把要想不被人拒绝就先拒绝别人这句懦夫的口头禅挂在嘴边的时代,做一个能够勇敢的说出我爱你都需要巨大勇气的人,实在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普鲁塔克在谈到梭伦的时候说过,假如由于害怕失去就不去获得必须的东西,这既不合理也不足贵。我们绝对不能因为用贫穷来防止财产的损失,用离群索居来防止失去朋友,用不生育来防止儿女的死亡,只应该用理性去面对一切不幸。当一个人没有受过理性的训练,不能承受命运袭击的时候,使他感到无穷痛苦和恐惧的不是仁爱而是脆弱。
      脆弱与逃避是我们时代的符号。
      
      而那些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是从不逃避的,无论是不可知命运还是糟糕的现实,象辛辛那提一样响应国家的召唤临危授命,而在和平之后做一个普通的农夫。作者做景仰的英雄都是这样坦荡,豪迈,而又朴素清白的人。他们并不因为现实的混乱而逃避责任,更不会因为贪图私利而牺牲荣誉,他们是勇于行动的战士,所以在书中作者并未给予诗人和哲人应有的位置,这个希腊人果然是崇尚罗马实践主义的。他喜欢斯巴达甚于雅典,因为前者是雄健的,男性的,军人的,而后者总带有一丝女性化的秀丽。
      
      这本书使我想到了《史记》,不过,西方文学的优势在于塑造个性,而中国人善于讲故事。虽然史记中也不乏高山仰止,大义凛然的英雄,但是同样的,那样的时代也过去了。
      
      去做一件低级的工作,在无用的事上花费心血,正好说明这是对崇高事情的漠不关心。
      据说,当恺撒看见某些富有的外国人在罗马抱着小狗在怀里爱抚的时候,他就问是不是他们国家的妇女不能生育。
      
      贫穷本身绝非耻辱,除非它标志着懒惰,放纵,奢侈与无知。相反,一个兢兢业业正直无畏,严肃认真的人把他全部的精力用于为民效劳上,那么贫穷就标志着一种崇高的精神而排除了卑鄙的思想。如果一个人的思想,专著于琐碎的事物,就不可能干出伟大的事来。
      
      以上均引自本书。
      
      在苏门达腊,有一种火蝇,人们把它们穿成一串在夜里照路,因此有身份的人可以用他们赞美的一种愉快的光来旅行,伟大的荣誉归于这火蝇,但是,不无遗憾!--卡莱尔
      
      
      
      
  •     英雄的粮食
      
      
      
      据说有人问十七世纪古典学者西奥多加札,假如学术典籍也面临一场沉船的灾难,而他只能保留一位作家的著作,那么他将保留谁的呢?回答是:普鲁塔克.理由是:留下这位作者,也就留下了一切。
      
      在我们能接触到的西方伟人著作内,几乎无一例外会提到《希腊罗马名人传》。最能代表法国文艺复兴精神的两位文学大师拉伯雷和蒙田,他们都是普鲁塔克的热心读者和鉴赏家。莎士比亚四部罗马历史剧中有三部,即《尤利乌斯·凯撒》,《安东尼和克娄巴》,《科里奥拉努斯》主要取才于诺斯爵士的《名人传》英译本,杰出的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广为传诵的《论说文集》,也深受普鲁塔克作品的影响。普鲁塔克对人类精神的重要,已在历史的两岸显现了滋养与灌溉的深刻痕迹。他的著作是西方每一时代杰出人士成长期的必读书目。海子曾说:我恨东方诗人的文人气质,他们把一切都变成趣味。与此相反,《名人传》在激发与鼓舞人类的英雄气概,是一支世代相传的永不磨灭的火炬。没有它,历史中会少出现许多英雄。人间所有壮阔无畏的胸怀,在那里,葆有一块公正的领地,并以此将作为蓝色星球的一个物种的人类与其它动物区别开来。
      
      《名人传》的文体风格,主要是以流畅优雅著称的阿提卡体与作者所操当代希腊语的揉合。这就使普鲁塔克天生善于讲故事的才能有了充分发挥的余地。借用已逝青年散文家苇岸的评论:从《希腊罗马名人传》,我们得以一睹古代大散文叙事(历史著作以外)文体的风采:准确,清晰,简约,自然,流水行云般不现笔底的媚痕。这是一种以生气和力量作盾的自信,坦荡直率地面对事物本身。写作面貌的确立,不单是作者意愿的问题,它与血质和灵魂相关。
      
      
      
      
  •     我喜欢看作者在写一本书时,不管是热情洋溢的、浪漫想象的,还是平静从容地,他们背后的那个自我阐述的强烈的动机:Just like it.
      
      从前的“英雄”是不包括哲学家、诗人、文学家...而之后行动的人的。
      
      普鲁塔克在某篇传记中大致意思说:我们看到那些恢弘的神庙建筑,看到那凝神的雕像,看到那幽深的画卷,看到那人世间种种的作品,我们都会为之倾倒,并对那创作者投去景仰的一瞥,然而如果要我们毕生献于这种事业,我们却不都愿意,除了英雄本身的行为以外。
      
      因为唯有英雄的行为举止才直接影响后世他人的日常行为,为世人树立了榜样,也为自己的一生的充实和顾盼之间成为自己的楷模而骄傲。
      
      换言之,一个是做事,一个是做人。
      
      而这才是普鲁塔克写下这些希腊罗马名人的动机。这种动机,必须你在书读到后期某篇时,不经意间,因为前面已有的各个英雄或名人的生平一如画卷展开,从而才在此(实际上是写伯里克利那一段,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经意之间相遇/升华,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或共鸣不已。
      
      于是,这本《希腊罗马名人传》,在悠悠千载之中,猜想不止影响过多少西方人,在幼时埋下种子,在创业中不断涤荡。
      
  •     看完名人传上以后真得非常想留下几个字,但老实说,个人觉得名人传留给俺评论的空间不多,评论普鲁塔克的文笔吧,我还没那个道行,与之相反,想象的空间却是很宽广,比如莎士比亚的剧本就有几个取材于名人传,看到那些我向往,崇拜已久的古希腊罗马名人,“哦,原来他们是这个样子的”,这就是名人传给我的感觉。
      
      古希腊人爱自己的城邦,古罗马人也爱自己的城邦或者国家,但他们的爱是不同的,给我感觉,古希腊的立法更注重人的自然人属性,而古罗马的立法更注重人的社会人属性,也因此古希腊推行的是民主政体,而古罗马逐渐走向僭主政体,尤其是马略对军队的改革,以及对迦太基的胜利,是共和消亡的直接原因,前者导致军人尽忠于自己的统帅而非国家,后者让中央集权的要求更加迫切,当然仅仅个人观点,名人传里有一些章节还是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民主的雅典城有一项现代人看来非常搞笑的法律:贝壳放逐法。简单地说就是全城邦人公投,倘若某人得票数超过一半,那么该人将要被流放十年。这大概就是传说中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希波战争中拯救了雅典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阿里斯提德,客蒙等都被流放过,看来民主过了头也会损害进步,不过贝壳放逐法也揭示了另一个道理:与其让两个政敌内耗下去,不如从中任选其一,内耗,可是最伤身的。后来在雅典有俩人互相龌龊,人们都以为该年投票二者必被放逐其一,结果关键时刻俩人联合,另一个被雅典人BS的试图投机的小人物被放逐-----看来倘若鹬蚌联合,渔翁也可能成受害者。人们认为这个人的放逐对贝壳法是一种侮辱,于是贝壳法自此寿终正寝。
      
      名人传里我最好奇的还是吕库古,究竟是哪些经历所产生的思想,成为他创造那套有史以来独一无二政体的柱梁,不过普鲁塔克也语焉不详,对于吕库古的游历经历只是泛泛提了提。
      
      地米斯托克利和卢库卢斯的前半生跟后半生形成强大对比,让人感到无比震撼。地米斯托克利是一团火,为雅典组建了强大的海军,把民众欺骗到海上留给波斯人一座空城,他的执政显得恣意妄为,前半生与波斯作战,后半生却栖居于波斯,他在政治斗争中败下阵来,但这于他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不论在雅典还是在波斯,他都是咤叱风云的人物。
      
      卢库卢斯则半生戎马半生荣华,前半生在亚洲为罗马开拓疆土,后半生在罗马尽享清福,在我看来这简直是如诗如画一般的人生啊,他在战场上的威力,跟他在罗马的奢侈一样夸张,个人以为,其实他的作战能力不逊于同时期的庞培,只是他驭人能力不如后者,他在巅峰时期就淡出政治,在三巨头时代的混乱之前死去-----看看他的好朋友西塞罗,伽图,不得不认为他有天神庇护。
      
      从费边传中,我读到了汉尼拔,这个我最崇拜的人,关于他我的所知甚少,但从名人传里的记载来看,这个汉尼拔也很幽默,用一种诙谐的方式来表达对胜利的胸有成竹和对失败的淡定,此举给了他的战士无穷信心,比如费边救下弥努基乌斯之后汉尼拔说“倘若天空有一朵浮云,怎么可能不下雨呢?”,比如看到罗马人比自己多很多,就对部下说“罗马有很多人,但是罗马却没有一个xxx(他部下的名字)”
      
      罗马人对狼,啄木鸟,秃鹫都有好感,这大概来自于罗慕洛的经历,罗慕洛还组织了罗马人抢老婆行动,但罗马直到建城后230年才有第一对夫妻离婚,离婚在当时的罗马估计类似于现在的登月一般让人好奇。
      
      想到还有马略苏拉庞培凯撒,实在憋不住了````````商印你倒是快点儿啊
  •   英语文学也玩考据啊……
  •   最后一段颇为画蛇添足,不足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把什么事都归因到制度,甚至归因到文化,也未免太过简单粗暴了一点。
  •   说多中西文化差异对估计传承的影响,西方真的不敢指摘中国的,世界上的任一民族这这点上都不敢轻视中国吧?
  •   为什么叫平行传记呢?
  •   普鲁塔克是希腊人,他生活在罗马帝国时代。他给一位罗马皇帝的宠臣写下《名人传》,为的是告诉他希腊也有伟大的人物和罗马的伟人并驾齐驱,所以他写的都是一对对的人物,因此他的《名人传》也叫《平行传记》。
  •   我觉得老地米能在波斯混的下去不是薛西斯宽宏大量,而是老地米留的后手。
    1。当年在萨拉密斯,如果联军真的把舰队开到地峡,把雅典人转移到特络绎曾,恐怕雅典老百姓一上岸干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砍了老地米的人头;
    2。萨拉密斯的确是个作战的好地方,但老地米拐骗波斯舰队来袭可能也不全是为了希腊----因为即使希腊舰队输掉了,老地米也算是薛西斯的大功臣,照样能混好;
    3。大战之后,他又跑去给薛西斯通风报信,吓唬他希腊人要封海峡,让他赶快回亚洲。表面上是为了把波斯主力忽悠回去,其实谁又能知道这不是他为事后有变留的狡兔三窟之记呢?
    这样看来,无论战况形式怎么变,老地米都能占大便宜,这个人的心计真是想像都可怕。不过,我喜欢。
  •   这部对传的译者是老翻译家,早已去世。出版社迟迟没有出中下即是尊重译者,也是因无人能翻译的这么传神。的确挺可惜的,我试过席代岳的版本,真没法比。只有一本《普鲁塔克-论古典共和精神》中有凯撒和亚历山大的单幅传记,虽不是原译者,但也还不错,可以解解馋。如果只想了解原著内容,而不在意中文文笔,可以看席代岳的版本。如果想更多了解这些历史人物,尤其是对传中缺失的伊帕密浓达,可以看看日知出版社的奈波斯《外族名将传》,篇幅不够,但简介齐全。
  •   是吗
  •   很失望,同一个译者,这本书的水准比衰亡史差了好多
  •   语文教育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   历史是个框,啥都可以往里装。
  •   LZ这么说倒不该看此人的译著,实在该去读他写的书,对照看了网友举的几处原文,这翻译简直就是骗钱,连职业道德都没有,抱着这样的态度难怪能来得及把罗马衰亡史翻完。
    翻译的信达雅,首推信,就算追求雅,也要靠点谱吧,这样翻真不如自己去写了。
  •   愚民教育最忌諱讀原本,
  •   本来对席代岳的翻译充满了期待。刚才因讲课需要,对照商务版看第五章“梭伦”,就发现席代岳的翻译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该章的第(3)段出现的第2首诗,席代岳竟把希腊神“宙斯”神译作罗马神“朱庇特”(可能是德莱顿英译本就译错了)。
      还有就是有严重的漏译之处(可能和德莱顿英译本有关),比如第(14)段中出现了一句梭伦改革前所坚信的话“平等不会产生战争”,席代岳漏译了,而这句话对于理解梭伦改革至关重要(我找到著名的希腊-英文对照的娄布版,专门核实了一下,果然是席代岳漏译,而非商务版增译)。
         相比,商务版就严格多了!可惜,目前只有上册!
      
       另外我不同意楼主的看法,怎么能把这种错译和漏译“百出”的译文和“卡尔·李希特指挥的《马太受难曲》”相提并论呢?李希特的演绎可能与二十世纪的加德纳等指挥追求所谓复古的“本真乐团演绎”不同,但其与切利比达克、克伦姆佩勒等追求神似相比,无疑是非常“忠实”巴赫的。并且,即使切利比达克等人追求神似,也未随便凭自己理解增删巴赫的乐谱吧?而席代岳的翻译显然增删之处甚多!
  •   普鲁塔克是罗马时期的希腊人,用罗马人的叫法不是完全没可能,不过说实话,我也觉着错译的可能大点儿
  •   本来还想买《罗马帝国衰亡史》来,这下需要慎重考虑了。。。
  •   不敢买了
  •   衰亡史尚可
    名人传确实糟糕,还是等商务老版吧
  •   翻译确实不佳,错误明显,
    很多地方估计连译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写些什么,
    但是还好全套书价格并不高,
    在商务版下套出来前解解馋也是不错的。
  •   本来想买的,看了评论哎。。。。
  •   诤友如管鲍。。。倒是有《文選》風範。。。
  •   翻成诤友如管鲍倒不是什麼問題,主要還是譯者對古典學不精通。這會對譯文質量有影響。
  •   名人传的这个译本确实没法看……
    相比之下《衰亡史》虽然也为了那种奇怪的“流畅感”而牺牲准确度,但也确实要好得多……
    希望席代岳先生不要再戮力毁书了~当然,就译本而言,我还是希望看到更多的全译本= =
  •   唉,这部书,让俺心痛良久
  •   各位说别人翻译不佳,请举点具体例子出来。除了LZ举了个WORKS的翻译外,其他诤友如管鲍的问题乃是翻译中常见的意译法,没什么大惊小怪的。这样也能写篇讨论别人翻译水平的书评,才让我有些惊讶。
  •   这两个例子已经很说明问题了
  •   装B帖。以偏概全,眼高手低。
  •   别吓我,本来打算马上去买,看了这篇文章,我的考虑一下了
  •   要是书店允许我们拆封看一下就好了(痴人说梦?)
  •   《罗马帝国衰亡史》也译的非常差。看我的文章
      读席译《罗马帝国衰亡史》第一卷笔记
      
      
       本书译笔尚算流畅,但是译者不是专门的历史学者,硬伤颇多,而且吉林出版集团的编辑们在修改译名的时候,又错上加错,特别是删掉了《译者说明》提到的《索引》、《参考书目》和《人名词汇》,荒谬之极。以下是本人粗读第一卷找到的一些问题。
      
      1、132页注释2:……但也充满过多的想。……按:应作想象。
      
      2、63、126页:维鲁斯(Verus)。按:Verus书后年表译作韦鲁斯。
      
      3、154页:……六位皇帝死于剑下,……按:六似应作五,但英文版即作六,存疑。
      
      4、171页注释1:……大流士在高加梅加会战中,……按:大流士应作大流士三世。
      
      5、170页注释1:梅德。按:通译作米底亚。
      
      6、162页注释1:……大流士·希斯塔斯皮斯(Darius Hystaspes,居鲁士的孙子)……按:大流士一世是阿契美尼德家族的旁支,原波斯安息省省长的儿子。
      
      7、177页:雅费(Japhet)。按:Japhet通译作雅弗,注释3正作雅弗。
      
      8、202页:……德西乌斯采急行军,……按:似应作采取急行军。
      
      9、123页:……他的祖母梅萨。……按:祖母应作外祖母。
      
      10、248页:……非凡的天才迈曰了亚洲的自然条件和风俗习惯,所强加于女性的唯命是从和柔弱无能。……按:当删去中间的“,”
      
      11、464页:赫拉克利乌斯(Heraclius)。按:Heraclius通译作希拉克略,前言第10页正作希拉克略。
      
      12、前言第14页:……而能苟延残喘至14世纪。……按:拜占庭帝国1453年亡于奥斯曼土耳其,故应作15世纪。
      
  •   > 删除
    2010-01-21 17:50:43 Domitian
      翻成诤友如管鲍倒不是什麼問題,主要還是譯者對古典學不精通。這會對譯文質量有影響。
    ————
    这个说法很公允。但是翻译古典名著,对相关背景不懂,完全可能严重影响翻译。是在太遗憾了。不能原谅。
  •   哎呀呀,楼主如此一说,我不敢买了!!!
  •   中文的译本不可读,翻译粗糙
  •   即使是从英文版转译的,最起码也要对古希腊罗马历史文化有所了解吧。连《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这样的大路货都不知道,也好意思翻译具有总纲性质的普鲁塔克的作品。
  •   席代岳翻译的主要是文字不流畅,读起来很费劲
  •   打消了买的念头.有空还是读原文吧
  •   楼上的,我看了第一卷的三分之一,就找到这么多错,你还敢瞎说此书可读,做书托都如此没水平!
  •   《工作与时日》确实太过分了,好歹也是名著啊,连固陋如我都知道这本书的中英文名字。这个都错了确实难以想象。
    想起前段时间读一本计算机算法,意者居然把作为专有名词Scheme(一门语言)翻译成scheme的本意,完全无视首字母大写在英语中意味着什么,这不是缺乏常识,这是态度问题。所以那本书后来我就放下了,还是看英文版了事。
  •   工作与时日真让人瀑布汗...
  •   其他诤友如管鲍的问题乃是翻译中常见的意译法,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
    所谓强不知以为知,妄甚。
  •   钱钟书先生《林纾的翻译》一文,精辟地道出了译作间优秀和粗劣的亮点
  •   贴错位置了吧,这是商务版的,不是席版的
  •   这可是台湾人翻译的,台译的烂译可不比大陆少
  •   译界神品不为过
      亚历山大传 52节
      引用伊里亚特21卷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古希腊原文这章我也看了
    终于有比大陆更烂翻译的了
     
  •   多谢楼主好心提醒 莫说买了 如果花了大量时间看 可是又牛头不对马嘴 那就太亏了
  •   嘘唏不已 xū xī bù yǐ
    成语解释 嘘唏:哽咽;已:停止。形容抽抽噎噎地不断哭泣
    成语出处 《晋书·后妃·左贵嫔传》:“歔欷不已,若丧所生。”
  •   But the generals appearing eager to adjudge the honor to Alcibiades,
    because of his rank, Socrates, who desired to increase his
    thirst after glory of a noble kind, was the first to give evi-
    dence for him, and pressed them to crown him, and to de-
    cree to him the complete suit of armor.
    这段话在席某那里变成“将军们想奖励亚基比德,但是亚基比德力劝他们改变主意奖励苏格拉底了”
    That he as a master in the art of speaking, the comic poets bear him
    witness; and the most eloquent of public speakers, in his
    oration against Midias, allows that Alcibiades, among other
    perfections, was a most accomplished orator.
    德莱顿版
    And that he was a powerful speaker, not only do the comic poets testify, but
    also the most powerful of orators himself,who says,in his speech
    "Against Meidias," that Alcibiades
    was a most able speaker in addition to his other
    gifts.
    注1:Demosthenes, Against Meidias, § 145.
    娄布版
    结果席带岳加了个注,此处的德莫斯替尼不是那个最伟大的演说家(全然无视the most eloquent of public speakers和against Meidias)
    Phaeax was but a rising statesman like Alcibiades; he was
    descended from noble ancestors, but was his inferior, as in
    many other things, so, principally, in eloquence. He pos-
    sessed rather the art of persuading in private conversation
    than of debate before the people, and was, as Eupolis said of
    him,
    “The best of talkers, and of speakers worst.”
    There is extant an oration written by Phaeax against
    Alcibiades, in which, amongst other things, it is said, that
    Alcibiades made daily use at his table of many gold and sil-
    ver vessels, which belonged to the commonwealth, as if they
    had been his own.
    第一段全是在说Phaeax,此人当众演说不行,有诗为证。
    第二段说此人有篇攻击亚基比德滥用公家财物的演说辞流传。
    结果眼神不好的大叔看成有诗说亚基比德口上说得好听,干事损公肥私——“The best of talkers, and of speakers worst.”
  •   我也拿了一套,对比商务印书馆出的第一册,这套书除了装帧,翻译没法与商务的那本比。不言比较,光是文字于理解上也是烂到极点,书到手上,就有了扔进垃圾箱的冲动。
  •   “那么现在更没有人做这件事了。翻译需要很多年时间,况且已经有人占了先,于名于利都没有好处。”
    这句话更令人心寒。
  •   这个书最大的问题就是关于那些古诗的翻译...
  •   前几天刚订了一套,看到这个评语,心都寒了。。。。
  •   我非常非常后悔买了此君的希腊罗马名人传和罗马帝国衰亡史。。。。真搞不懂译者的勇气哪来的。。。如果书这么好翻译的话,就不会那么多年还没有全译本了。详见俺的书评。。。。
    如果那天看到这个评价,俺就不会买了。
  •   这么快出来这么套书,我才不敢买呗。。
  •   是不是台湾人的翻译都不太行?
  •   也有好的,跟大陆一样,良莠不齐,也要仔细甄别过,我现在基本不看翻译了,没好的译本还不如自己啃原版的
  •   本来对席代岳的翻译充满了期待。刚才因讲课需要,对照商务版看第五章“梭伦”,就发现席代岳的翻译有很多常识性错误。比如该章的第(3)段出现的第2首诗,席代岳竟把希腊神“宙斯”神译作罗马神“朱庇特”(可能是德莱顿英译本就译错了)。
       还有就是有严重的漏译之处(可能和德莱顿英译本有关),比如第(14)段中出现了一句梭伦改革前所坚信的话“平等不会产生战争”,席代岳漏译了,而这句话对于理解梭伦改革至关重要(我找到著名的希腊-英文对照的娄布版,专门核实了一下,果然是席代岳漏译,而非商务版增译)。
       相比,商务版就严格多了!可惜,目前只有上册!
  •   看完这篇书评,第一印象
    何教授写文章的时候,应该还没看过此译本,呵呵。
  •   没啥实质性的内容~
  •   商务烂尾工程,让吉林出版社集团捡个漏,真丢人。
  •   也不能怪商务啊,主要是两位译者的后人贪图蝇头小利......
  •   哦,这里面还有故事啊?
  •   是呀,商务版的中下册老早就已经翻译好了的,但是译者的后代与商务印书馆因为稿酬问题对簿公堂,所以商务没法子就压着不出了。
  •   谢谢HONEY的阅读和意见,也希望得到更多读者的建议。
  •   呵呵 瑕不掩瑜……
  •   多谢xyz,原来如此,我说怎么这么多年了还不出中下册呢。
  •   上面那些不是印刷错误,是校对问题吧。吉林的编辑不知道一个月编辑指标要多少
  •   商务的烂尾工程可不只这一项哦,还有蒙森的五卷本《罗马史》,到现在只出了三本,吉林出版集团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捡一个漏。
  •   商务译本很好.
  •   奇怪的是广西师范看着人家抢了市场也不出来吱一声自己的出版计划,唉
  •   每个名人的故事都吸引人,一套书可以品众多人生
  •   其实还是有些细小的问题的,如动词“杯葛”就并不常见,我还是查询后才明白这是Boycott的音译..
  •   “是呀,商务版的中下册老早就已经翻译好了的,但是译者的后代与商务印书馆因为稿酬问题对簿公堂,所以商务没法子就压着不出了。”
    唉,能多少钱啊?商务也真是的,为了这么点事,就要拖着书不出。太体制了。翻译的稿费,再高能高到哪里去?
  •   “商务的烂尾工程可不只这一项哦,还有蒙森的五卷本《罗马史》,到现在只出了三本,吉林出版集团如果有兴趣,还可以捡一个漏。”
    靠,原来如此。
  •   看来我那三卷罗马史也白买了。
  •   罗马史前三卷是精化,后两卷是区域和局部的介绍。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