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没落

出版时间:2001-0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德)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  译者:齐世荣/田农/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1880-1936年)是德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和历史哲学家。他出生于德国哈茨山巴的布兰肯堡,曾就读于哈雷大学、慕尼黑大学和柏林大学。青年时代除了研究历史和艺术之外,他还对数学和博物学有浓厚的兴趣,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奇特的风格。1904年,斯宾格勒在哈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之后成为了一名中学教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他因健康原因未能被征召入伍。在这期间,他隐居在慕尼黑的一所贫民窟里,在烛光下完成了《西方的没落》一书。此书的出版给斯宾格勒带来了巨大的声誉,许多大学以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邀请他执掌教席,可都被他拒绝。此后他一直过着一种近乎于隐居的生活,以历史研究和政论写作自适。1936年5月8日凌晨,斯宾格勒因心脏病突发逝世,他的妹妹们将其埋葬,但未举行任何的吊唁形式。斯宾格勒一生写下大量著作,其中重要的有:《普鲁士人民和社会主义》、《悲观主义》、《德国青年的政治义务》、《德国的重建》、《人和技术》等。《西方的没落》是斯宾格勒最重要的著作,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出版于1918年,第二卷出版于1922年。此书,尤其是第二卷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普遍欢迎,也引起了读者和学术界的激烈争论。它激烈的言辞、精辟的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一直是一般公众或有关学者争论的热点。在《西方的没落》中,斯宾格勒以生物生长过程的观念进行历史研究,把世界历史分成八个完全发展的文化,细致考察其各个时期的不同现象,揭示其共同具有的产生、发展、衰亡及其毁灭的过程。斯宾格勒对文化的研究方法进行了革新,他对每一种文化的现象采取“观相式”的直觉把握,以某些基本象征来揭示这种文化的全貌,他称之为“文化的形态学”。《西方的没落》一书的主要目的不是复述已经过去的历史事件,而是要掌握事实的真相,以便更好地应付将来。斯宾格勒说,大多数文化都经历了一个生命的周期,西方文化也不例外。西方已经走过了文化的创造阶段,正通过反省物质享受而迈向无可挽回的没落。历史学家不仅要重建过去,更重要的是预言,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我们西方历史尚未完结的各阶段的思想方式、时间长短、节奏、意义和结果”。正因为如此,《西方的没落》也被很多人称为一部未来之书,而斯宾格勒也被称为“西方历史的先知”。《西方的没落》具有很大有魅力,这一方面来源于它思想的独特和深刻,另一方面则来源于其行文的丰富多彩。斯宾格勒文笔栩栩如生,他善于取譬设喻,善于描绘历史人物的性格,并以此衬托出某个时代的突出特征。其叙事、议论,都收放自如,缓急适度,而节奏适宜,具有很高的文学性。读《西方的没落》,即使不同意斯宾格勒的思想,也不得不折服于他的文体。
《西方的没落》是一部深刻、丰富的书,它不仅包含着对历史深刻的洞见,而且在社会学、人类学和政治思想上也做出了非常卓越的贡献,在现代西方产生了复杂、广泛的影响。

书籍目录

译者导言
第一版序言
修订版序言
第一章 导言
著作的范围
世界历史的形态学
一种新哲学
历史为谁而写?
古典人与印度人的非历史
埃及的数字与死者的火葬
世界历史的常规框架(古代、中古、近代)
它的源头
它的破产
欧洲不是重心
唯一的历史方法就是歌德的方法
我们自己与罗马人
尼采与蒙森
文明的问题
组后的阶段帝国主义
我们的基本观念的必然性和范围
它与当代哲学的关系
哲学的最后任务
本书的成因
第二章 数字的意义
基本概念
数字作 规定范围的记号
每一文化皆有共自身的数学
古典世界中数字作为度量
阿里斯塔库斯
丢番图与阿拉伯数字
西方文化中数字作为函数
世界恐惧与世图渴望
几何学与算术
有限的观念
对视觉范围的超越象征性的空间世界
最后的或然性
第三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A)观相的与系统的
哥白尼方法
历史与自然
形式与定律
观相的与系统的
文化作为有机体
内在形式、发展速度、绵延期
同源
“同时代”的意思
第四章 世界历史的问题(B)命运观念与因果原则
逻辑的、有机的和无机的
……
第五章 大宇宙(A)世界图像的象征主义与空间问题
第六章 大宇宙(B)阿波罗式、浮士德式与麻葛式的心灵
第七章 音乐与雕塑(A)形式的艺术
第八章 音乐与雕塑(B)裸像与肖像
第九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A)论心灵的形式
第十章 心灵意象与生命感(B)佛教、斯多葛主义与社会主义
第十一章 浮士德式与阿波罗式的自然知识
历史比较形态学图表
索引
人名索引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西方的没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按语:快速地阅读了一趟,斯宾格勒的思想很遥远古旧,有种巫师或先知道派头;就哲学维度而言,斯宾格勒的理论不算严谨,康德的某些学说(尤其时间和空间)被他铸改后拿来随便用了,深深借鉴了黑格尔但几乎回避提及黑格尔; 整个框架又有些尼采的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的色彩,但斯宾格勒从来没有试图严谨地确立其概念框架——后来汤因比就在斯宾格勒的基础上做了这样的工作。斯宾格勒是让丰富的素材来沉浸在其具有穿透力的直觉中。他的历史知识委实非常丰富,尤其是古代史和宗教。或许很多时候,他的判断或预言并不准确甚至也不自洽,但斯宾格勒仍然留下了足够闪耀的东西。相比于福山的历史终结论,斯宾格勒的历史终结论或许更有灵性和洞察力得多。
      
      斯宾格勒认为:文化像有机体一样地生长着,经历原始、文化和文明的阶段,由生到灭亡,并潜存着永恒重复的可能。现在唯一活着的西方文化就处在走向文明的末期或衰落阶段,必须明白在这样的时代中,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或许斯宾格勒判断得过于绝对了,但个人感觉:假晶现象、宗教后期等概念是深具卓识的,而凯撒主义正在来临的判断,就算对于在较具体层面上信奉自由民主者而言,也不失为一个更高尺度上的挑战,因为斯宾格勒描述的是一个类似于帝国时期罗马那样的全球处境,而罗马共和时期的政治框架和权利概念在某种意义上是名不副实的。 】
      
      
      
      导言
      
      本书“想去预断历史”【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页13,下同】,研究唯一还在完成中的文化,即西方文化的各个阶段。斯宾格勒说“历史是精神的表现、符号和体现,”【18】他由此将精神与自然对立起来,相应地也对立了时间与空间、历史与数学。
      
      在说西方人与古典人不同之处在于有历史感之后,斯宾格勒说,所谓“古代-中古-近代”这样的体系是无意义的,由此导致“无法认识高级人类在通史中的真正地位,无法认识德意志。”【31】“古中近”的划分是奥古斯丁二元论的神魔(magian)世界感的产物,被Joachim of Floris加上了第三个王国。斯宾格勒认为自己进行着历史中的哥白尼发见【34】:历史是文化的伟大戏剧,“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自我表现的新的可能,从发生到成熟,再到衰落,永恒复返。”【39】这是一种相对主义的论点。历史是有机的。
      
      狭义的任务是确立西方1800-2000的时代学位置。区分文化及其逻辑结果文明,“文明是文化的不可避免的归宿。”【54】罗马人是结束了希腊文化的野蛮人,其胜过希腊人的地方在于把金钱看作一种无机的量。西方从19世纪从文化过渡到文明。扩张倾向是文明晚期或世界城市晚期人类的宿命,凯撒主义。
      
      现代是一个文明的时代,很多东西变得不可能了。“我只希望新的一代能被这本书所打动,从而委身于技术而不是抒情诗,委身于海洋而不是画笔,委身于政治而不委身于认识论。”【67】文明的时代,“是一个没落的时代。...我们生在饱满的文明的初冬,而不生在成熟的文化的金顶。”【73】
      
      “一切真正的历史著作都是哲学。”【68】尼采的权力意志算是抓住了时代的决定性的问题。【79】
      
      
      
      1.1起源和景观:宇宙和小宇宙 斯宾格勒在这里说,宇宙是周期性的,具有节拍,属于时间;而独立出来的,拥有自由的小宇宙则具有极性和紧张,属于空间。两者的关系是存在(Dasein)与觉醒的存在(wachsein)的关系。这一关系也可以被理解为身体与思维的关系;也是植物性的与动物性之间的关系,但植物性的生命更高。“生活利用思维为它自己的目的服务。”【100】还可以理解为vernuft与verstand, 宿命与因果的关系。“具有命运的人才是生活在现实世界。”【103】被激动的群众单位是比知识团体更高级的存在,是宇宙性的存在。
      
      1.2起源和景观:高级文化的类别。历史与自然的对立;高级文化的出现,“高级文化乃是一个巨大的单独有机体的觉醒存在。”【125】八种高级文化。目前掌握地球的是西方文化 的一个阶段。埃及、巴比伦、中国、古典、印度、阿拉伯、西方文化。只在文化阶段有历史,前文化和文明都没有历史,而西方是唯一“迄今尚有历史的人。”【144】“历史是精神事物的现实化。”【146】
      
      1.3 起源与景观:文化间的关系。文化之间有深渊,彼此是孤寂的。以法律在罗马、西方和阿拉伯的含义来说明文明之间的无关性。
      
      
      
      2.1城市与民族:城市的心灵。“世界的历史就是城市的历史。”【206】农民是无历史的。【208】城市的诞生注定了其死亡,从农村吸血。紧张与不育。残余下的费拉类型(Fellah type)。【221】早期:城市从农村诞生;晚期,城市与乡村的斗争。到文明时期,城市战胜乡村,却也走向自己的毁灭。西方的文明正在诞生之中,“作为西方的最后民族的德国是命定要去完成这一伟大的大厦的。”【226】
      
      2.2城市与民族:民族、种族和语言。这里斯宾格勒要推翻Volk的浪漫概念,因为种族才是最根本的,它是“生活的、存在的宇宙。...种族是一种宇宙的和精神的东西,带有一种隐晦的周期性。”【230】但种族不是生理学意义上的,而是宿命的。其首要表现是家室。像时间和宿命一样,是一切生活问题中的一种决定性因素。【254】种族和语言,这然后才是民族。
      
      2.3城市与民族:原始人、文化民族与费拉。不是民族做成事件,而是事件创造了(文化)民族。“一种文化以后的民族——最著名的例子有后罗马时代的埃及人——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费拉民族。”【305】三种文化类型:阿波罗型的、神魔型的、浮士德型的。西方最晚的民族是普鲁士。【324】这里斯宾格勒攻击了世界和平的观念,说持守这种信念的人只是有利于另一个民族。
      
      
      
      3.1 阿拉伯文化的问题:历史上的假晶现象。假晶现象,就是前一种文化影响了后一种文化的结构。而阿拉伯文化的问题,斯宾格勒在讨论宗教的问题或神魔文化的问题。在屋大维与安东尼的冲突中,战胜的本来应该是安东尼。“在亚克兴战役中是尚未诞生的阿拉伯文化反对衰老的古典文明。...如果安东尼胜利,则能使神魔精神得到自由;他的失败却使神魔的土地上蒙上了罗马帝国的硬幕。”【334】俄罗斯也是假晶现象,托尔斯泰是西方的,陀思妥涅夫斯基才是俄罗斯的。圣彼得堡是西方的,莫斯科才是俄罗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一个圣者,托尔斯泰只是一个革命家。”【340】保罗也是假晶现象,因为他那里的才智统治。
      
      3.2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神魔的心灵。神魔意识的世界是一种洞窟式的二元论。天与地、光明与黑暗的对立。神魔的时间有开始和终结。
      
      3.3 阿拉伯文化诸问题: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克伦威尔。宗教的本质是让时间服从空间。【437】社会伦理的兴盛恰恰表明了“宗教信仰的衰弱与空虚,它已经失去了那种形而上学的确实性的力量”。【448】神魔心灵的青春期有圣方济各和伯纳德的颂歌和灵气。而柏拉图对荷马史诗的奥菲斯式的反对恰恰说明柏拉图思想的苍老。【464】清教徒运动的自责、悔罪和无限忏悔也是“文化已经处于晚期情况之中的一种标志。”【483】这里对于宗教改革的看法比Gonzalez深刻多了!毕达哥拉斯、穆罕默德和克伦威尔都是晚期人物,“清教缺乏那种照亮了每个青春的宗教的笑容,这种青春正是富于生命的诚挚喜悦、富于生活的幽默感的时刻。在可兰经中找不到那种在神魔的青春时代的著作中时常闪烁发光的耶稣童年故事,在米尔顿的著作中也找不到圣方济各的诗歌里面那种鲜明的喜悦。”【494】他们离康德的概念只有一部之遥。【495】伊斯兰是基督教的异端,是成熟时期的神魔心灵。孔子也是老年心灵。当犹太人已经费拉时,西方人几乎还是原始人。
      
      
      
      4.1 国家:等级问题之贵族与僧侣。贵族才是真正的等级。【542】而僧侣是真理的等级。“最高意义上的政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政治。”【547】晚期的第三等级。
      
      4.2 国家:国家和历史。“国家被视为静止状态的历史,历史被视为运动中的国家。”【577】法律基于政治,而等级和国家在竞争权力。晚期,国家超越各个等级,而树立了民族的概念。【613】僭主政治恰恰代表了非特权部分对特权的抑制。“僭主政治是国家,而寡头政治则在阶级的旗帜下反对它。”【615】转变为文明时,非等级力量的决定性干预,凯撒。凯撒主义的内涵:“我用‘凯撒主义’这个词来指一种政府,那种政府不论它会有什么样的宪法结构,在本质上是一种向彻底的无形式的倒退。”【680】帝国时代,金钱和才智的统治结束,“血统的权力,未受破坏的身体力量,恢复了它们从前的统治地位。”【681】前文化时期的新命运又成为可能。
      
      4.3国家:政治的哲学。想得多的恰恰懂得少。“在本能的每一特征上,在最深的本质中,生活着的一切都是政治。”【688】这是Schmitt和Nietzsche的调子。“这种政治生活自然而然地,不可避免地在寻求那决定人类将成为一种宿命或将遭受一种宿命的伟大决断。”【688】“斗争的不是原则而是人。”【690】理论只影响大城市的居民。民主政治是走向政治自杀。【712】代替火刑的是巨大的沉默。最后,斯宾格勒倒对凯撒主义给予了赞美,凯撒的权力有一种高尚的任务,“这种任务就是按其本来面目来不倦地照管这个世界,这是耽于金钱权势的时代的反面,它要求高尚的节操和良心。”【723】
      
      
      
      5.1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货币。
      
      5.2 经济生活的形式世界:机器。在机器中,人们扮演上帝的角色。【766】“他们创造了机器的观念,作为仅只服从人的意志的小宇宙。”【769】希望无限意味着废除上帝。工程师才是机器的主人和宿命。自然枯竭了。最后在金钱和血之间的冲突。而凯撒将胜利,“武力战胜了金钱,主宰者的意志再次战胜了掠夺者的意志。”【774】时间会战胜空间。“凯撒主义正以安详的、鉴定的步伐走近。”【776】必须像Seneca所说的,选择接受命运。
      
      江绪林 2014年1月24日
  •     Trotz der Tatsache, dass die Geschichtssubjekte bei Spengler die uebernational definierten "Hochkulturen" sind,kann man in seinem extremen Relativismus eine Hypostasierung und Verallgemeinerung des alten nationalistischen Autarkie-Ideals erbliken. Auf der anderen Seite erlaubt diese These von der Abkapselung jeder Kultur, die Idee eines linearen kumulativen Fortschritts einer radikalen Kritik zu unterziehen.Auf das geordnete eindimensionale Universum der christlichen Religion oder des aufgeklaerten Humanismus folgt nun die Vision einer Pluralitaet von Welten ,in denen man nicht mehr die Zeichen eines zu entziffernden Sinnes erkennt.
      
      Das Besondere von Spenglers''sprachlichem Vortrag" bestand aus einer seltsam Mischung von panoramatischem Bescheidwissen,dem Pathos kalter Sachlichkeit einerseits und andererseits der Lust an der Provokation,der Suggestion von wissenschaftlicher Objektivitaet bei gleichzeitigen Selbstueberheben ueber die Niederungen der positivistischen Spezialforschungen.Wenn Spengler den abendlaendischen Zeitgenossen beschrieb als einen Nomaden und Parasiten,so schien dies den zivilisationskritischen Kanon zu erfuellen und darauf hin zu deuten,dass Spengler den Prozess der Zivilisierung bedauerte. In jeden Falle denken wir beim Wort "Untergang" im Hinblick auf die Antike an den Einbruch von Babarenhorden und einen Zusammenbruch der Institutionen.Davon aber sind wir wohl noch ein Stueck weit entfernt.
      
      
      
      Ein anderes Beispiel:Spenglers Phaseologie in der Geschichte der "Hochkulturen" beruht auf dem Gegensatzpaar Kultur/Zivilisation(Diese Trennung findet sich der Idee nach schon 1784 bei Kant und hat sich im deutschen Sprachgebrauch eingebürgert.Im Englischen wird die Unterscheidung in der Regel nicht gemacht,Toynbee bestritt sie).Eine bekannte,und schon vor Spengler politisierte Antithese:deutsche Kultur gegen "seichte",rein materielle westliche Zivilisation.Spengler politisiert sie noch mehr,und zwar auf paradoxe Weise,indem er sie nicht mehr synchron,sodern diachron auffasst.Da der Nationalist erkannt hat,dass nur die Mittel der "Zivilisation" Macht verheissen,plaediert er fuer die Bekehrung der Deutschen zur "Zivilisation" und ihren Machtmitteln.
      
      
      Spengler ist somit gleichzeitig der letzte Kulturkritiker,dass heisst derjenige,der die Rettung der Kultur von vornherein ausschliesst und somit die Nutzlosigkeit jeglicher Kulturkritik proklamiert.Auch er gibt uns in dieser Hinsicht Denkinstrumente,um das Phaenomen der Weltzivilization(oder der Globalisierung)zu reflektieren.Spenglers Kulturkritik ist ein Kompendium der konservativen Kulturkritik.Wir koennen also Spengler auch wie Rousseau und Adorno lesen:gleichsam gegen den Strich.Lassen wir die allgemeine These einer"Dialektik der Aufklaerung",die Spengler auch im Kulturprozess herausstellt,beiseite,um zur oben erwaehnten Dialektik zwischen Zeitbedingtem und Aktualitaet zurueckzukommen:Er,der ausgesprochene Feind der Demokratie,warnt uns besser als viele andere vor den Gefahren,denen sie ausgesetzt ist:die Manipulierung und Uniformierung der oeffentlichen Meinung durch die Presse und die elektronischen Massenmedien,die Oligarchie der Parteien und die daraus resultierende Demokratiemuedigkeit,die Demagogie,der Caesarismus.Oder einfach der Wille zur Macht.Dass die Politik nicht als die Fortsetzung des Krieges mit anderen Mitteln sei,wie Spengler sagt ,ist eine Behauptung,die zu kurz gegriffen und moralisch schwer akzeptabel ist.Ganz genau so wie die Unterschiedung zwischen Freund und Feind bei Carl Schmitt macht sie uns aber auf das Machtmoment aufmerksam,das jeder Politik innewohnt.Man muss aber nicht deshalb jede Politik darauf reduzieren oder darauf ausrichten.
  •     依据的版本、是否全译或节译的说明、原本是否有前言后记或者注解、附录、译者的介绍...... 一概没有,裸突突的一堆肉,骨头和皮都不知所踪。什么年代了,出版社怎么可能还在出这种水准的本子,真是不可思议!
  •     曾经雄心勃勃地从图书馆借过一次,厚厚的两大本,看着就很心满意足。。。到期时只翻了不到5页,续借了一次,依然没有进展,遂还。。。希望以后有闲时,再找来读吧!毕竟,俺还是号称“哲学爱好者”的啊!
  •     1.历史学家往往执着于“原因”、“结果”、“影响”、“意义”等,但他们却忽略了历史的“偶然性”。
      
       历史不是总是经历“古代-中世纪-近代”的格局,这种格局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进化论?
      
       以前一直被灌输一种观念:“历史是不断进步的。”但这里我想提出一个疑问:历史进程是混乱无序还是有一种内在的规律性?
      
       阿兹特克人的玛雅文化在当时与英美主流文化相对隔绝,它在高度发达时消逝,那么这段历史应该怎样定位?它具有传承与延伸性,还是一种偶然性?
      
      
      
      2.书中提到:当中国人谈起“战国”这段历史时,往往是以自己现在的生活方式为标准来评判那段历史“表面的图景”,其中不再有难解的事物。中国人在这些事物中仅看到争权夺利的斗争,他们却没有看出,那些对内对外的战争,全都是出于一种观念而进行的。
      
       历史不仅仅是战争、领土变迁、朝代更迭。人们已不再“将心比心”地体察感悟历史、历史中的人、当时的观念。
      
       孙中山先生推翻了中国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现在的人们对“现代化”、“文明化”已习以为常,但在当时,这种观念犹如夜空中的一道闪电,极具震撼力。而现在这种“震撼力”却渐渐粗暴地被“推翻了”、“结束了”、“开创了”、“不彻底”所取代。今天我们可以很有条例地归纳出辛亥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结果、影响,但在孙中山所处的那个时代,情形错综复杂、各种新旧观念交替、各种势力风起云涌,很难简单的去把握,孙中山的民主共和观念足够让人兴奋与为之疯狂。
      
       历史是有体温的。请你带着唐朝人的骄傲去感受唐朝,也请你带着屈辱和拯救的观念去感受五四。
      
      
      
      
  •     这本书是我读过最好的关于哲学和文化的书籍。斯宾格勒在这本书里恣意地挥洒着自己的学识和见解,极少受到前人思想的约束。看了之后,我发现之前所有我想过的问题,都被斯宾格勒想过了,并且,他都给了最好的解释。
  •      所谓经典,便是可以穿越时光列车,打破空间禁锢,低吟着永续光辉的声音……
      
       时光隧道
      
      
      
            ――读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之“世界历史        的问题(A)观相的于系统的”引发的现实思考
      
        历史的车轮在一遍遍的辗转,社会的永续发展呈现着黑暗的循环,而无知的人在外在的物质诱惑下慢慢迷失了生命的源泉,早已忘却人类终极起源……
        斯宾格勒的“世界历史形态学”指引着我们在文化的习性背后探索历史的自然。对于作者所提出的“同源”和“类比”的观念(这两个词不是他创造的,但是在本书中他有另外一番解读),思索着当今的中国,缅怀古人的时候,也看到其思想的光辉在现代的解读……
        作为一个社会上时时刻刻充斥着“经济”二字的时代,中国的崛起被赋予了超乎人们想象的色彩。“西为中用”、“古为今用”像万能膏药一样刺激着愚蠢的人们脆弱的心。中国经济的腾飞有赖于企业的高速成长,而西方管理思想和经济学理论像潮水般向中国涌来;被“踩倒”的儒学因为于丹的《于丹论语》、李零的《丧家犬》再次席卷华夏,老庄之道在企业“无为之治”的挑逗中又焕发了青春……
        或许对于斯宾格勒的书的解读实在是过于肤浅,特别是对一个没有任何学术和文化基础的人来说,但是来自内心的呼唤并未需要知识的包装才可以呈现出来。我也算“冒天下之大不韪”来“批斗”那些庸俗的人,庸俗的思想……
        何为“西为中用”?在我看来,斯宾格勒的“同源”和“类比”才是真正的核心所在。对于中国企业,中国企业家(包括“海归派”),学术届一直在对他们没有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和文化而进行适应性调整有所诟病,却始终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或许有,但是我孤陋寡闻),更甚者,就算把背后的理论依据理清头绪的“能力”都没有。“文化背景不同”、“员工素质不同”、“企业家的水平不同”……种种的分析好像也只是停留在表层(连我们都懂的话,大概也深不到哪里去)。
        按照斯宾格勒的“世界历史形态学”的思想,纯粹理性的、逻辑的分析对于历史研究在说,只能算是蹩脚的“历史学家”的做法,真正伟大的历史学家在他看来,必须像歌德所说的“身临其境的幻想”,而又可以超脱,不被自己的主观偏好和“狭隘”的知识所限制。当然现在的讨论不在于历史研究,只是希望借鉴他的一些思想而已。个人认为,“西为中用”到现在为止还运用的那么蹩脚的原因在于我们太急功近利了,希望超越意识形态,希望超越企业发展的形态“规律”(在斯宾格勒看来,规律是很低层次的东西,因为只要你刻苦研究,用的方法对路,规律的发现是必然,只是时间的问题。但我这里找不到什么好替代的词语,也就将就着让目前的大众理解来用吧),希望超越财富积累和精神积累的必经阶段……根据斯宾格勒对“同源”的理解,“同源”是可以而且经常超越时空的限制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古长城、金字塔、罗马斗兽场……这些建筑本身就具有独特的“同源”性(当然,在斯宾格勒看来,这种同源性是最基层的,所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它们并不在同一个国家,它们也并不在同一个时代完成的。但是当我们解剖其建筑背后所隐藏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时候,“同源性”便显示出其强大的威力(这种解读也被斯宾格勒认为是蹩脚的历史研究,不过我不尽信他),而其中经常被我们所忽略的是:自然形态的发展的起源、发展、高潮,衰落是不可以逆转,也不可以跳越的一个过程,我们能够做的只是在加速度上花功夫……
        回到前一段讲的“西为中用”的问题上,我们就可以看到,中国、中国企业、中国的企业家都试图跳越形态发展的初始阶段而到达高速发展的形态,这是一种极其愚蠢的理论假设。妄想像火箭升空那样来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跳跃式口号的人显然是“误国误民”而已……引进西方最先进的管理思想,试图运用最新的经济模型来分析中国经济的举动其实无可厚非,只是在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和“三人成虎”的社会文化土壤上,滋生出来的就是“盲目跟风”、“敢于超越”……真想不出“大跃进”时代的思想残留现在居然还没有清洗,再加上中国每年GDP以双位数的增长的势头使得很大一部分人都觉得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大步迈进,社会浮躁风气更是“势不可挡”……
        我没有愤世嫉俗的思想,只是比较喜欢用文字发牢骚而已。不管看到的问题的原因是否正确,既然提出来,那就得“敷衍”一下解决的思路。
        刚才已经提高“同源”这个词,而“类比”呢?既然“同源”可以超越时空,那么对于中国的现状和西方来说,存在的发展阶段不同,地理空间不同的问题同样可以用“同源”的思想来做指导,那就是:认真研究中国历史和现状,认真研究西方的历史和现状,找出我国国家形态(或企业形态),即发展阶段中与西方历史中的“同源”(这是艰苦的研究过程,不同于我刚刚举的那些建筑的例子,太基层次了),我们大可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历史中去,去考察在与中国现有发展形态存在“同源”因子的时代,去考究它们在那个时代的历史表现,通过“类比”来发现中国目前发展的瓶颈、隐患和解决方案,为中国的发展、为中国企业的进步“提速”,而不是寄希望于我们可以有人家的“前车之鉴”就能够超越这个发展“形态”而顿时“飞黄腾达”……
        诶,困死了,要去睡觉了,对于“古为今用”的问题就留给其他人去“吹水”好了,我也吹累了。顺便提一下,《西方的没落》本人现在只看到这一部分,这本书真的是晦涩难懂,个人对于这本书的理解也是浑浑噩噩。不过无所谓,不管有没有理解斯宾格勒的精髓,反正能够引发我思考就好了。如果读书还停留在追求“我注六经”的阶段,个人还是认为不是很好。当然批判我不尊重古人的心血也可以,只是如果这样的话,那孔子、老子也要掀起棺材板,气到跟我们这些现代人“瞪眼睛吹胡子”了:“你们怎么搞的,这样‘亵渎’、这样‘糟蹋’我的心血……
        呵呵,纯属调侃,看看就好……
  •     《西方的没落》只不过是关于人类命运问题的玄学思考。斯宾格勒开篇即指出其研究方法为“拟喻”:大量的拟人说和象征手法的运用,使人很难将《西方的没落》视为严肃的学术著作。斯宾格勒心目中“思想家的本分,就是按照他自己的眼光与理解,而为时代赋予象征的意义”,这种水平的思想家恐怕不值钱。“由此产生的各种学究式的哲学著作是多余的,徒然增加专业性论文的数量而已”不幸为斯宾格勒所言中。以尊重生命的名义让西方开始尊重不同的文明,唤起人们对西方文明的反思,恐怕是《西方的没落》的唯一贡献。
  •     西方的没落
       这本书我在看前言,中间跳着读了一点。
       作者认为世界有种统一思想,统一的思想可以贯穿人类生活的各种方面。文化也是有形体的,可以生长,死亡。文化这个词内涵包括:建筑,美术,绘画,商业,政治,道德,社会精英,生产方式,地理等的社火生活所有方面。一种文化可以在时间上分为前文化时期,中文化时期,后文化时期,也可以说成诞生期,生长期,成熟期,衰老死亡期。
       作者界定了西方的没落,必然需要提出了界定发展不同阶段文化的标准,说明文化在发展不同时期表现是不一样的。而这一点肯定是比较历史不同时期文化得出的。我还没有读到标准的提出。
      
       关于八种文明观点的提出以及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之间关系,估计是一种学术传承。
  •      没落是从混沌到有序的完成,是从无机到有机的进化。但这代表书中说的,从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少年、青年、中年、老牛的过度?我看来没落有机化的预言式的存在;否定了人存在的价值。一个人的成熟,表现为其语言举止的坚毅、严肃、稳定、沉稳,越是这样的形式越代表人的自信;同理:一种文化的成熟,表现为其形式语言的刚毅、严律、强度、结构,越是这样的形式越具有文化的自信。文化是一种有机体,但应该是一种很庞大的噬菌体,拥有吞噬、分解、包容、并蓄,绝不可能没落。
  •   请问,做摘要是不是有什么软件?还是一个字一个字打的?
  •   一个字一个字打的...
  •   “历史是有体温的。请你带着唐朝人的骄傲去感受唐朝,也请你带着屈辱和拯救的观念去感受五四。 ”写的好!
  •   很有见解,不错!
  •   读史需要静心,需要回到书中的年代,确实不容易。。。
  •   玛雅文明如同恐龙时代,突然灭绝,我们已经无法去评价
  •   几个混沌体系的综合作用,
  •   难不成该用形而上学或是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
  •   只能说楼主没读懂或者只读过几页
  •   人的成熟之后呢,人不可能永远都在壮年,也不可能永远坚毅、严肃、稳定、沉稳。时间是永恒流逝的。
  •   恐怕即便是吞噬、分解、包容、并蓄的结果也将是走向没落,既然是有机体,生命的节律中,都有着完结这一篇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