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出版时间:1999-12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任美锷  页数:43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以来,地理研究和考察有了很大发展。建国以前,地理资料十分缺乏,甚至空白,如西藏、新疆、云南等,现在都积累了大量的地学资料和数据。因此,编著了本书。作者在编著本书过程中,曾参考我国地学工作者及其他有关科技人员编写的专著和论文数百种,本书仅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其他能说明某一特殊总是或地区的资料,则作为脚注,注在文内。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地学和其他有关科技工作者的集体劳动成果。

书籍目录

第一篇 总论  第一章 绪论   一、面积、位置与疆域   二、中国自然地理总特点  第二章 地貌   一、地貌的基本轮廓   二、地貌的形成因素     (一)地质构造对中国巨地貌轮廓形成的作用     (二)气候对中国地貌形成的影响     (三)地表物质对地貌的影响   三、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三章 气候   一、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   二、大气环流与季风进退     (一)大气环流基本特征     (二)季风进退   三、影响我国天气与气候的主要天气系统     (一)寒潮     (二)梅雨     (三)台风   四、气温与热量资源     (一)气温分布     (二)气温年变化与四季     (三)生长期和霜期   五、降水及其动态     (一)降水量的空间分布     (二)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雨日     (三)降水变率     (四)降水强度     (五)湿润程度   六、中国气候在自然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第四章 陆地水   一、流域和水系     (一)流域概况     (二)水系的一般特征   二、河川径流的主要特征     (一)河川径流资源     (二)水量平衡     (三)年径流的地理分布     (四)年径流的季节分配和年际变化     (五)河流的泥沙   三、湖泊与沼泽     (一)湖泊     (二)沼泽   四、中国陆地水在自然景观形成与演变中的作用及     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五章 植被和土壤   一、植被与土壤的形成及其主要特征     (一)植被与土壤形成的现代作用过程     (二)植被与土壤形成的自然历史因素     (三)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二、植被与土壤的分布规律     (一)水平分布规律     (二)垂直分布规律     (三)隐域性植被与土壤的特征及分布规律   三、中国植被与土壤在自然景观形成中的作用及其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  第六章 综合自然区划   一、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和意义   二、自然区划的基本原则   三、本书的自然区划方案 第二篇 区域分论

章节摘录

  二、中国自然地理总特点  我国领域十分广阔,各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自然条件多有差异,劳动人民利用、改造自然,也因地而异。简言之,我国自然地理总的特点是:  1.我国土地辽阔,随着纬度的改变,自北向南跨越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其中,以温带面积最广,占全国总面积的32.7%,暖温带和亚热带的面积约占43.2%;热带的范围仅占4%左右。由沿海向内陆,自东向西有从湿润、半湿润过渡到半干旱和干旱的水分递变规律。其中湿润地区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5%。我国大部分地区热量和水分以及它们在季节上的良好配合关系,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越条件。在我国东部,自然植被和土壤类型呈现相应的地带性分布规律。  2.我国位居欧亚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冬夏高低气压中心的活动和变化显著,季风影响最为强烈,范围亦最广。季风环流使东亚大气运行发生明显改变。我国广大的亚热带地区不但不象世界同纬度许多地区那样表现为荒漠或干草原,而且由于夏季风在高温季节带来丰沛的降水,形成温暖湿润气候,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农业发达地区,最适合于种植水稻。季风在一年中的交替和南北进退,对我国自然景观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我国东部和西部的差异以及东部地区自然地带的南北递变,在很大程度上受着季风的控制。  3.我国地形十分复杂,山地和高原面积占有很大比重。号称"世界屋脊"的西藏高原雄踞西部,高原上耸立着多条著名的高大山系。位于中尼边界上的珠穆朗玛峰海拔8848米,是世界第一高峰。我国西北为高山与巨大盆地相间分布的干旱区,有低于海平面的吐鲁番盆地,也有世界最大沙漠之一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东部有宽广的冲积大平原和散布着的许多中山、低山和丘陵。不同水平地带内的山地各具不同的景观垂直带结构,从而加深了我国自然条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特别是西藏高原海拔。4500米以上,面积将近全国总面积的1/4,它的存在明显地干扰了通常的水平地带结构,使我国自然地理分异具有世界罕见的独特性。研究中国自然地理和各地区农业生产配置,不能忽视地形条件的作用。  4.我国历史悠久,早在6000年前已开始从事耕作。长期的人类经济活动已使自然界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景观的演变过程,强烈地改变着自然面貌。在我国土地上,几乎无处不有我国劳动人民的足迹和生产活动。我国东部平原低山丘陵地区,在过去长久的年代里,天然森林植被早已破坏,仅在山区保留着小片次生林,或为经济林和果树所代替。广大平原已成为连片的耕地,丘陵也辟为梯田,发展了农业生产。在西北的荒漠大盆地内,利用源自高山冰雪的河流,引水灌溉,建立绿洲。在内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和许多山地,利用天然草原发展畜牧业。我国劳动人民在数千年生产活动过程中,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积累了丰富的利用和改造自然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大规模的造林、水土保持、水利建设和各种改造自然活动,使祖国的自然面貌日新月异。但是,在改造自然过程中,由于对自然环境的演变规律认识不够,水土流失、次生盐碱化、沙漠化等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农林牧用地的质量逐渐减退,人类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亟待解决。  三、中国地貌对自然景观形成的作用  及其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意义。中国地貌复杂,地势高度相差很大,高原与山地占有面积甚  广,平原辽阔,因此,作为自然地理物质基础的地貌,对中国自然景观的形成与演变有着深刻的影响。  1.地貌轮廓及其组合形式是自然区域特征形成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对自然区域分异也有其重要作用。广大的青藏高原耸立于我国西部,形成具有高寒特征的自然区;并且通过对气流运行的阻障或加强作用,和作为江河源地,影响到我国广大范围内的自然地理过程。在我国西北部,高大山岭与大盆地相间的形式使盆地更为干旱,而山地有冰雪积累,形成径流,下注盆地,提供了水源,造成荒漠大盆地自山麓洪积平原至盆地中心的景观结构图式。我国东部地区,地势比较低平,低山丘陵分布甚广,只在较小的范围内影响到景观的分异。但一些山脉如南岭、秦岭、大兴安岭等,往往导致了两侧气候条件的差异,而成为区域分异的明显界线。  山地对生物、气候有深刻影响,形成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由于山地所处的地理位置、绝对高度与相对高度、山体的大小和形状、坡向坡度等的不同,山地有着不同的垂直带结构。我国山地面积广、类型多,分别位于不同的水平地带内,因此,我国山地垂直带谱类型十分复杂多样,大大地丰富了自然地理的内容,而且与水平地带相互交错,加强了我国自然景观地域分异的复杂性。  2.我国山地由于具有多旋回性的地质历史发展过程,在不同时代的地壳运动中有大量火成岩体侵入,形成极其丰富而多样的金属矿产资源。一些大型拗陷和盆地(包括大陆架)中,堆积了巨厚的沉积层,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这些都为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3.我国山地和丘陵面积广大。山地有利于土地利用的多种经营和农、林、牧合理结合,因此,充分合理利用山区自然条件和克服不利条件,发展山区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我国平原面积虽然只占全国总面积的12%,但仍有110多万平方公里。北起松嫩平原,南至两湖平原,绵延3000多公里,此外还有珠江三角洲等面积较小的河口三角洲平原和山间盆地。平原地表平坦,土壤肥沃深厚,水网发育,在我国劳动人民长期耕作经营下,成为粮食和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产区。  此外,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巨大的垂直高差,使河流水力资源十分丰富,有多级开发利用水能的条件。  4.地貌条件对经济建设的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在:山地崎岖,交通建设困难;岩溶地区地表水大量渗漏,地下溶洞有坍陷危险;荒漠地区风沙活动危害生产;黄土及红壤地区易被暴雨冲刷,造成水土流失等方面。但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克服了自然条件带来的困难。在著名的"蜀道"天险上,在溶洞发育的岩溶地区,在有风沙威胁的戈壁滩上和沙漠中,都已经成功地修建了铁路,很多山地已实现了梯田化、果园化,水土流失现象正在逐步得到遏止;西北风沙线上防风固沙林的营建,大大地削弱了旱风作用的势力,促进了农牧业生产的发展。  第六章综合自然区划  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和意义  在自然界,各种自然地理因素,如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地貌等,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它们构成了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整体,即自然综合体。我们可以按照地表自然综合体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将地域加以划分,并按照划分出来的单位,来探讨自然综合体的特征及发生、发展和分布的规律,这就是综合自然区划的内容。综合自然区划简称自然区划,所研究的对象是自然综合体,所划出的区域称为自然区域。  自然区域是一种复杂的事物。组成自然区域的自然地理因素主要可分为两组:一组是生物气候因素,包括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动物等。它们的发生、发展主要受水热条件的支配,分布具带状规律,故可称为地带性因素;另一组是地质、地貌因素,它们的发生、发展主要受内力的支配,分布一般不成带状,故可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在自然区域内部,这两组因素相互制约。所以,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因素之间的矛盾,乃是自然区域的基本矛盾。客观存在的自然区域是这两组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每个自然区域既包含地带性特征,也包含非地带性特征;在自然界中,没有纯粹地带性的自然区域,也没有纯粹非地带性的自然区域。地带性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是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它们是相互对立的,但又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相互对立在于地带性因素与非地带性因素的本质有差异;相互联系和渗透在于地带性因素的发展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非地带性因素的发展也受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例如,属于地带性因素的土壤包含有属于非地带性性质的隐域性土壤,属于非地带性因素的地貌也具有地带性特征(气候地貌)。因此,把两者割裂开来,显然是不正确的。  地理地带性规律是以热量和水分为主的多种因素作用于地表的综合表现。地理环境的结构和按带、地带、亚地带变化的依据,首先是热量的变化、水分的变化、热量和水分对比关系的变化。  对自然界区域分异有重大影响的除地带性因素外,还有非地带性因素。地质构造、地形轮廓等决定着地形形态结构的基本分异,是自然综合体形成和发展的"固体物质基础"。因此,进行自然区划必须充分地注意地带性与非地带性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  自然区划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项基本工作。为了合理利用我国各地复杂的、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各个地区必须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该地区农业(包括农、林、牧)和其他企业的发展方向。自然区划在生产上的意义主要是:(1)指出各区自然改造利用的可能性,并提出利用和改造的方向;(2)阐明各区自然条件对于生产建设的有利与不利方面,(3)为国土整治、区域规划等提供基础资料。……      书摘1  (二)小兴安岭及东部山地亚区  小兴安岭是黑龙江沿岸至松花江以北的山地总称,从北向南绵延约360公里,宽80~320公里。地势较低,平均海拔500~800米,一般山峰海拔不超过1000米,最高峰对面山也不到1200米。山势和缓,河谷宽展。小兴安岭两侧坡度也不对称,东北坡短而陡,西南坡长而缓。在地质构造上,小兴安岭以铁力一嘉荫一线为界,可分为南北两段:南段主要是古老的花岗岩和变质岩,北段则广泛出露第三纪陆相沉积物,可见在第三纪时这里是与松嫩平原连成一片的低地,只是到上新世末、更新世初,才沿断裂抬升成为山地,使目前小兴安岭的走向呈北西向。  松花江以南的山地,以长白山为主干,总称为东部山地,也叫“长白山地”。多数山峰海拔1000米以上。北段由许多北东一南西向的平行山脉组成,如张广才岭、老爷岭等,山脉之间为牡丹江、穆棱河等宽广河谷。整个山地的最高部分也称长自山,耸立在中朝边境。长自山顶是一个典型的复合式盾状火山锥体,称为“白头山”。山顶群峰耸峙,海拔超过2500米的山峰有16座,我国境内有青石、自云、鹿鸣、龙门、天文、白岩等六峰,中朝边境上还有梯云、卧虎、玉雷等峰。朝鲜境内的将军峰是长白山的最高峰,海拔2749.6米。在我国境内,白云峰最高,海拔2691米,为东北地区第一高峰。白头山顶部的中朝界湖——天池,是典型的火口湖,湖面海拔2194米,面积9.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204米,最深处373米。夭池的水从北侧缺口外流,至1250米处坠落深谷,形成高达68米的天池瀑布,这就是第二松花江上源二道自河的源头。白头山为一休眠火山,据历史记载,在公元1597年、1668年和1702年曾有过3次喷发。距天池瀑布约900米处还有温泉水涌出,最高水温达82 。  长自山地地貌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玄武岩分布很广,在敦化、镜泊湖、穆棱、东宁一带,形成广大的玄武岩台地。牡丹江谷地中的玄武岩流堵塞主流,形成了巨大的镜泊湖,湖水从北面的两个出口流出,形成高25~30米的大瀑布,现已利用发电。  上述地貌格局对本亚区的景观结构有很大影响。小兴安岭平均海拔较低,垂直地带现象较不显著。小兴安岭中段和南段海拔多在800米左右,主要为针阔叶混交林,有大片红松林。红松树干高大挺直,材质轻软、耐腐,是世界稀有的珍贵树种,为良好的建筑和家具用材,并可供多种工业用途。这里森林面积大,木材蓄积量多,是我国主要天然林区之一。小兴安岭南段的伊春,是我国重要林业生产基地,有我国“林都”之称。小兴安岭北段,海拔一般500~700米,以落叶阔叶林为主,树种主要为蒙古栎、黑桦、山杨等。长白山比较高峻,垂直带结构是欧亚大陆东岸温带季风气候条件下的典型,自下而上可分为四个垂直带①:(1)海拔600~160米为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主要树种有红松、沙松等针叶树及枫桦、水曲柳、柞树、紫椴、白皮榆等阔叶树。阔叶树在数量上虽超过针叶树,但随海拔高度的增加,针叶树比重增大,除红松、沙松外,还有臭松、鱼鳞云杉和红皮云杉。(2)海拔1600~1800米为山地暗针叶林带,主要由鱼鳞云杉和臭松等组成,杂有落叶松和香杨等。(3)海拔1800~2000米为岳桦林带,这是森林与高山无林地带的过渡带。岳桦林由岳桦组成纯林,呈疏林状或散生状况,林相比较简单。海拔较高处,因受强风袭击,岳桦呈半丛状,树干呈蛇状弯曲,称为“矮曲林”。(4)海拔2000米以上为亚高山苔原带。因风力强、气温低,已无树木生长,主要有笃斯越橘、毛毡杜鹃、苍叶杜鹃、仙女木、松毛翠等小灌木和长白棘豆、轮花马先蒿、高岭凤毛菊、蒿草、龙胆、景天、珠牙蓼、高山罂粟等草木植物,以及砂藓、毡藓、石蕊、冰洲衣等苔藓地衣植物。  长白山地也是我国主要森林采伐区之一。阔叶林内,产五味子、人参、细辛等名贵中药,可开展多种经营,发展柞蚕、蘑菇、木耳、人参(人工栽培)、养鹿等副业,目前穆棱等县已有较好的经验。  本亚区景观的另一特点是:由于山地间谷地广阔,阳坡下部及阶地有肥沃黑土,面积较广,低谷常为草甸或沼泽,这些地区均宜于发展农业,故农业也较为重要。特别是小兴安岭东麓黑河一带的黑龙江河谷平原,海拔50~100米,有一定面积,为森林一草甸与黑土、白浆土地区,多已开垦。这里纬度虽然较高,如呼玛(北纬51度43’),夏季短促,仅有10天左右,但7月平均气温仍高达20℃以上,最高温度可达30。C以上,而且日照时间较长(呼玛7月日照时间292.7小时,上海212.3小时),对农作物来说,可用来补偿温度的不足。因此,呼玛尚可种植水稻,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则为我国北方的重要水稻产区之一。  本亚区向东凸出的部分,为黑龙江、松花江与乌苏里江三江交汇之处,是一片广大的沼泽平原,即三江平原(包括穆棱一兴凯湖平原),面积5万多平方公里。在地质构造上,它是一个断陷区,第三纪末大规模陷落,并开始堆积作用,现在堆积物厚达千米以上,形成坦荡的平原。三江平原的地下有较厚的粘土层,地面排水不良,沼泽广布。许多沼泽性河流在广阔的河漫滩上曲折徘徊,多无明显河身。完达山作东北一西南走向,横贯三江平原,是一些平缓低山,海拔多在500米左右。此外,沼泽平原上还有少数孤立的小山、残丘散布其间,相对高度不过20米。在松花江与挠力河之阿,有一不高的阿尔哈倭集岭,其相对高度甚小,在大洪水年(如1932年),洪水可以直接沟通两边的湿地。故三江平原的景观主要是沼泽,杂木林仅作岛状分布。在本亚区广大的山地湿润森林之中,它是一个明显的自然小区。  三江平原内部由于局部地形的不同,自然景观还有一些差异。如完达山的东坡山前平原,包括挠力河、穆棱河上游河谷,海拔在50~70米之间,浅平的岗地起伏,地下水位在1~2米之间,沼泽化程度较低,形成草甸景观,分布着肥沃的黑土与草甸土。三江平原的西南部倭肯河谷地,由于位处老爷岭和完达山的雨影地带,降水量较少,为森林草原及黑土、白浆土地区。  三江平原土地辽阔,无霜期有130天左右,而且雨量充沛,水热同季,对作物生长十分有利,土壤的潜在肥力很高,动植物资源也很丰富,为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新中国成立后,这里建立了若干大型机械化农场,通过排水和调节土壤水分等措施,发展农业。目前,三江平原已成为以大豆、小麦为主的专业化商品粮基地之一,仅1980年国营农场和集体所有制共生产粮、豆91.74亿斤,向国家提供商品粮45.48亿斤。但是,在开发中全面考虑自然和经济规律不够,也有乱垦滥伐现象,导致生态平衡出现失调,表现为土壤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重,以及珍贵和稀有动植物减少等。  (三)松嫩平原亚区  松嫩平原西、北、东三面都有山地环绕,南面在地形上几乎与下辽河平原连成一片,故在地理上常合称为松辽平原。松花江与辽河间的分水岭非常低矮,在长岭一怀德一公主岭一带,为一条北西西向的低平高地,海拔仅200~250米,由冲积与洪积物组成上覆黄土。……

媒体关注与评论

  前言  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幅员广阔,自然环境有许多明显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与世界各国人民交往的日益频繁,编著、出版一本篇幅适当、能科学地反映我国自然地理面貌的专著,对于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国际友人对我国的了解,增进国内外地理学界的学术交流,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竺可桢教授在世时曾多次对作者提到过这种迫切需要。本书就是在竺可桢教授的启发下根据作者多年来在南京大学地理系教授中国自然地理课程及在中国各地进行地理考察的经验,编著而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成立以来,地理研究和考察有了很大发展。建国以前,地理资料十分缺乏,甚至空白的地区,如西藏、新疆、云南等,现在都积累了大量的地学资料和数据。因此,编著《中国自然地理纲要》这样一本专著的时机已经成熟。  作者在编著本书过程中,曾参考我国地学工作者及其他有关科技人员编写的专著和论文数百种(其中有些尚未出版),本书仅列出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其他能说明某一特殊问题或地区的资料则作为脚注,注在文内。但挂一漏万,在所不免,谨在此向有关作者致谢。又作者在编写本书时,承许多科学家个人提供宝贵资料,我们也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谢意。因此,本书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是中国地学和其他有关科技工作者的集体劳动的成果。  我们在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和科研工作中,足迹曾遍及除西藏以外的中国各省区,特别是曾对云南、贵州、柴达木、内蒙古等地区作过长期的调查。本书是根据我们实际调查的体会对大量文献作了分析研究,书中所提出的看法和见解都是我们自己的,有的在我国和还是第一次提出,不一定完全正确,欢迎国内外地理学家提出意见。  本书初稿完成于1965年,由于"文化大革命",未能正式出版。初稿第一、二、五、六、十、十一章由任美锷编写,第三、四、七、八、十二、十三、十四章由杨纫章编写,第九章由包浩生编写。1978~1979年,将初稿完成重新改写,由于杨纫章同志当时已经逝世,故改写工作除第三、四章由包浩生担任外,其余均由任美锷一人执笔,增了第十五章小结。  本书于1979年7月初版,不久即已售完,故于1980年6月重印,但内容没有修改。1981年再版时,对原书内容作了一些修改和补充。其中第三章气候由雍万里同志改写;第四章陆地水由倪绍祥同志改写;其他各章的内容,也在我的指导下,由倪绍祥同志作了若干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周舜武同志对全书文字进行了加工。  1981年至今,我国自然地理和自然资源的研究已有重大进展。故此次重印时,又对内容作了必要的修改,特别是更新了基本数据,增补了一些重要的新成果,使本书能符合时代的需要。修订工作第一、二、十、十一、十四章由包浩生同志担任;第三、四、五、七章由雍万里同志担任;第六、八、九、十二、十三章由倪绍祥同志担任。全书再全部由任美锷审阅订正。编辑加工仍由周舜武同志负责。因此,这个重印本实际上是第二次修订本。    任美锷  1989年2月于南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自然地理纲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7条)

 
 

  •   任美锷是中国区域自然地理研究的大家,此书是一定要读的。物美价廉,而且当当送书也很快,出乎我想象,呵呵,赞一个!
  •   一直想全面地了解中国地理,弥补不足,本书体例旧了一点,作为教科书则可,闲时阅读不够生动
  •   当当网送货及时,我购买的书质量很好
  •   对于专业的人来说是打基础的好书.
  •   读了这本书,对国家的地理可以有很清楚的了解了。不过有的内容有些过时了。
  •   一声叹息!书还是好书!质量稍差,内容有些过时,想不到20多年没什么修改!
  •   书也是我想要的很好!
  •   考试的指定用书艾,看了一点,个人觉得还行:)
  •   今天刚刚收到就开始读,真的是爱不释手,不愧是方家呕心之作,可见任老学养非凡!
  •   虽然书写的早 但是还是很值得大家一看的 资料翔实
  •   虽然书写的早,但是还是很值得大家一看的,资料详实。
  •   任老先生的杰作 写的很简明扼要 对初学者很有帮助!
  •   比想象中要偏小点儿,不过质量挺好的!
  •   比较喜欢,是我需要的东西
  •   内容老化,有错误信息,继续更新
  •   内容很详尽,很有价值,适合喜欢地理的亲们~
  •   希望继续努力,希望推出一些优惠政策,大家都方便,谢谢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