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出版时间:2005-9-1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汪少华  页数:25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此丛书为近年研究孙诒让最新成果之汇集。凡四册,《年谱》不与计,所论盖皆有关《周礼正义》者。  《周礼正义》,孙著之佼佼者。其为学也,举凡农耕时代之学,无不洽通,是以欲探其赜奥,需备相应之学养,所谓不得睹宫室之美,亦应知其门墙耳。今之学者,始乏幼功;既长,古今中外、数理化文皆所必学;至若涉古之学,泰半专攻一端,既广涉之不及,则论仲容仅得窥其一体,必矣。  璐得润溉于慈溪颖明先生及三台仲硅先生几四十年。承训之时,二老每言及仲容之学。有所请益,颖师或曰:“何不请教《周礼正义》?”且告以太老师蕲春黄先生语:“仲容之《周礼正义》,点水不漏。读之,[典章制度)他书不必寻查矣。”且命点读之。1961年,璐随萧师忝与统编教材《古代汉语》之役,即以随身。萧师知之,谓读此可以粗谙《周礼》之学,若加之以《礼记》——宜以孙希旦《礼记集解》为初阶,增之以《仪礼》——可先之以张尔歧《仪礼郑注句读》,继之以胡培晕《仪礼正义》,则先秦以至后世制度之沿革,可以了然于心,即或翻检“通考”之类,亦不徒知其然矣。璐谨遵师训,不敢少懈,即至琉璃厂肆觅得三书,常夤夜读之。然终无专治礼学之奢望,以稍窥阃奥则愈知其艰,而己非治之之材故耳;且旋即运动频仍,亦不遑顾及。  逮及1990年,有同道倡翻译“十三经”及“诸子集成”之议,嘱璐领其事,议定各书均邀名家。承师友纷然慨允,唯《周礼》、《仪礼》无着。其时经学大家黄寿祺先生(吴检斋高足)已谢世,他人多所婉拒,而交稿时日渐近,不得已,璐遂勉力承乏,诚所谓知其不能而为之者。本欲有所参照,遍寻书林,唯得林尹先生《周礼今注今译》,亦过简略,难敷所需。于是白日劳累之余,孤灯之下,左置孙氏《正义》,右展稿纸,逐行逐句重温以译之。旧日点读者,亦已积尘,开卷,每见所标疑问。既为通译,固可置之不顾,一以郑孙为本,然终为心中块垒也。既知自解之五日也,固当敬俟来者。  时至2l世纪,汪少华、朱小健、朱瑞平先后从余游。少华着力于《考工记》,多有所获;小健、瑞平亦有意于孙学。少华雅好考据,小健善于抽绎,瑞平则长于条分,皆适于深研《周礼正义》者。未几,三生论文相继告成,学界既嘉诸生用力之勤,余亦乐见其学术之进,复如一释长年之负。吁!昌黎有言曰:“弟子不必不如师。”庄子曰:“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其是之谓乎?  少华穷究《考工记》器物名实之辨,是可证时人考古命名之正误,亦系连二学之实验,当世似尚无深思实践如彼者;小健概论《周礼正义》训诂之得失,前人涉此者盖寡,世所谓孙氏集清学大成者,应首推训诂,故其所述应有益于学界;瑞平总论仲容学术之成就,旁及其音韵、文字以及墨学、时政,至若《年谱》则瑞乎论文之附篇,亦其研究人手之处,盖欲知其人,须先明其事也。四书大体以《周礼正义》为的,而未拘焉。然孙学岂三生所能穷者,即其所述当否亦有待大方鉴之。余所望者,唯三生之作得为引玉之砖;复愿三生拾级以进,终生以浮躁为戒。如此,余即或无成,亦无憾矣。

书籍目录

《孙诒让研究丛书》序                一、绪论二、考辨 (一)“輗”考 (二)从秦始皇陵出土铜车看“绥”的部位与形制 (三)论“胁驱”及其革带的定名 (四)“蚧”与“介马”考辨 (五)“拌”“纷”考辨 (六)“材”“较”献疑 (七)“登轼而望之”的训诂与考古考察 (八)从“伏兔”看文献记载与出土文物的关系 (九)从出土车舆看“辅车相依”三、附录 (一)“交绥”“死绥”考辨 (二)“绁”非弓秘 (三)试论秦始皇陵铜车内铜方壶的定名四、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古车舆名物考辨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4条)

 
 

  •   汪少华老师的训诂学水平不必多言了,看过他另一本著作《古诗文词义训释十四讲》的人都能了解。本书亦是其代表作,他的上古文献与文物考古贯通、长于名物训诂的治学特点在本书中表现的很充分。
  •   该书对古代车舆的考证,在考察考古出土实物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载,考证工力可谓深也
  •   很实用的一本书,可以知道古代的宝马车是怎样的。
  •   此书是研究训诂学的重要作品,老师推荐。
  •   考证还不错
  •   古车名物考证,典藏阅读之作!
  •   作者对于文献的梳理很下功夫。
  •   本书是《孙诒让研究丛书》的一种。主要结合典籍记载好考古发现,考辨与古代车马具有关的名物。
  •     前几天,和几个学友去广东省博物馆参观湖北九连墩战国墓地所出土的文物时,有位学友提出,为什么在战车名物制度的示意图中,马尾总是打结的?这倒是我疏忽的问题,自然也就只有张口结舌的份儿。惭愧的是,我也去过兵马俑看过,何以就从来没有注意到这个细节呢?几个人就在那里猜测,我猜测,马在奔跑时,马尾会扬起,可能会扫到车上人们的眼睛,影响他们的视线和行动。但这样的猜法却没有什么文献上的根据,不过是个人的臆想而已。
      
      回到家后,开始乱翻书。想起曾经买过一本汪少华的书,叫做《中国古车舆与名物考辨》(商务印书馆,2005年,乃《孙诒让研究丛书》之一种)。果然在第二部分考辨的第四节《“介(左加马旁)”与“介马”考辨》,专门讨论这个问题。
      
      汪先生的论证从《左传·成公二年》鞌之战的一段内容讨论开始。
      
      齐侯(灵公)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齐灵公后来差一点就被晋军俘获,原因是:“骖絓于木而止。”“
      
      对于“介”字基本有两种看法。其一,以杜预为代表:“介,甲也。”其意为马在战场上也要披甲,齐灵公为了显示自己的勇武,竟然不给马披甲,就冲锋陷阵去了。郭宝钧、徐中舒、许嘉璐等先生,包括汪少华本人,都是持这种观点的。其二,以段玉裁为代表,他在《说文解字注》中,认为这里的“介”就是“介(左加马旁)”,后来陆宗达、萧泰芳、曹先擢等先生,也持此种说法。其实,杨伯峻先生在《春秋左传注》中也认为介当作甲。杨先生和汪先生都还提到了另外一种说法,就是陶鸿庆先生在《读书质疑·左传别疏》(中华书局)的见解,介为不备副马。杨先生认为此说无疑有误,汪少华只是在引用的曹先擢文章中涉及陶论,但未及具体说法。(汪书,第86-88页)
      
      先来看看“介(左加马旁)”,《说文》云:“系马尾也。”段注也罗列了其他一些古代字书、韵书,《玉篇》作“结马尾”,《广韵》作“马尾结也”,《释文》作“马尾髻也”,段云:“案,远行必髻其马尾。”由此看来,马尾打结,在古人来说,是明白无误的。(汪书,第86页)
      
      为什么要给马尾打结呢?陆宗达先生的解释是:“因为马尾巴不挽结,所以处于车边的骖马,它那来回甩动的尾巴被挂到树上了。”曹先擢先生则录问樵(不知是哪位先生?如有知者,还望不吝告知。谢谢。)《秦俑马尾巴为什么要挽结》一文总结其中原因:“马尾巴有两个功能:自由甩动以驱赶蚊蝇等;在高速奔跑时高高扬起以利平衡。挽车的马由于尾旁有靷辔挽具革索,如果任马尾随意摆动,则尾梢容易缠绕在绳索上,轻者扯伤马尾,重则会因马护痛而引起惊车事故,所以要用挽结,并用带子束起来。而骑兵的战马就不需要考虑这些,马尾巴梳成长辫形,当马告诉奔驰时,尾巴可以扬起,起到平衡作用。”
      
      这种解说是否适合《左传》这里的解释,暂且不谈。但对于为何古人战车马尾必须挽结则给予了较为充分的解说。
      
      汪少华先生的探讨在下面的内容充分印证了古人关于治学的一句话:“治学如积薪,后来者居上。”
      
      其实,马尾挽结还不仅仅是这样简单。他根据袁仲一等先生对于秦始皇兵马俑的研究,指出秦始皇陵发掘出土的铜马,尾巴都是呈编结状的,尤其值得注意的,就是具体挽结的方法,在考古发现上有超出古代记载或训诂研究范围之外的。我猜想,广东省博展览的九连墩遗址文物中的有关车马名物制度的示意图,大概也是依据秦始皇陵的。
      
      袁仲一等先生云:“二号铜车的四马都把尾毛绾结,并用类似革带形的铜链条束扎。铜链长85、宽0.7-0.8、厚0.2厘米。两服马尾部的铜链,后端束扎着马尾,然后由两后腿之间穿过,沿腹下前引,其前端系结于轭内侧的铜环上。两骖马尾部的链条,后端束住马尾,亦从两后腿之间穿过沿腹下前引,其前端系结于韅上(韩案:韅为置于马两腋之革。两骖马有,服马无。见钱玄《三礼通论》,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第201页)。”又云:“今天人们亦有将马尾绾结的作法,不过是在冬季绾结以防马尾沾水结冰,但一到夏季则将马尾放弛,以便用尾驱散蚊蝇。这和古代马尾绾结的意图是不同的。”(见汪书,第89页)
      
      如此来说,古代战车马尾绾结之事,可以说是相当清楚了。
      
      但是,回到上述《左传》介马的问题上,到底该如何解读呢?是披甲呢?还是绾结?古代文献除了《诗经·秦风·小戎》和《郑风·清人》涉及到“驷介”,与披甲有关联外,似乎再就很少有相关资料说明问题了。
      
      考古学的发现解决了马披甲的问题。郭宝钧先生通过对宝鸡3099号马坑的研究,指出“古代战车,马头有冠,马身亦有甲。”不过,郭先生的依据仅仅是根据遗址马骨旁的16个铜甲泡来论证,似乎还不够充分。(第90页)但1978年曾侯乙墓的发现,为此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在竹简文字中,还有很多关于马甲的记录,马甲有彤甲、画甲、素甲、漆甲等不同种类。但这次清理只有部分甲片。杨泓先生云:“虽然复原整领马甲尚有困难,但防护马头部的皮马胄保存较完好。……后来在包山2号墓发掘中,又获得保存较完整的皮马胄和马甲……,可以有效防卫它的头、颈和身躯,避免敌方兵器的伤害,使战车发挥威力。”(第91页)袁仲一先生则在秦始皇陵园石铠甲坑发现了相当完整的石马甲。(第92页)至此,可以知道,古代战车的马需要披甲。
      
      既然如此,杜预所注很有可能就是对的。那么,另一说马尾挂树的说法,是否有问题呢?汪先生提出四条证据:
      
      其一,“骖絓于木而止”不是“不介马而驰之”的必然结果。“骖絓于木而止”,《史记·齐太公世家》作“车絓于木而止”,可证并非马尾巴;而以“骖马的尾巴”释“骖”,有偷换概念之嫌。下面分别列举了《左传》其他骖絓而止的例证,以及徐灏、杨伯峻、孙机、杨泓、许嘉璐等先生的论证,都认为骖絓于木并非不介马的必然结果。文繁不录,各位有兴趣,不妨自己去看。(第93-94页)
      
      其二,以“介(左加马旁)”释“介”,不符合《左传》用词之例。《左传》中找不到一处“介”用作结马尾的排他性例证。相反,凡与马或战争相关的“介”,都只能释为释为披甲。比如:“乃介而与之乘”(定公十三年)等等。(第95-96页)
      
      其三,就《左传》前后或同时的故训而言,“介”都是训为甲或披甲。
      
      其四,后代“介马”用例也表明“介”当训为披甲。文繁不录。
      
      此番读汪先生书,不但解我之惑,且深感当代学者在学术上开阔的视野,以及在考证上对于乾嘉考据学的继承。治学当如是。
      
  •   去兵马俑的时候,导游解释说是因为怕马尾巴与战车缠绕。
  •   我解说的时候是利于奔驰 没错吧
  •   因马护痛而引起惊车事故
    ========
    是马腚吧??马护是什么?
  •   护是个动词吧?。。
  •   去过很多次兵马俑,他们都忙着在千人千面的兵马俑堆里帮我挑男朋友了。
    就上周六,在导游的提醒下才注意到关于马尾打结这件事情。
    特意还拍了个特写。
    感叹的是,这类景点真是三分靠看,七分靠讲啊。
  •   编辑短信1或2发送到1069999301,通过中国红十字会,向灾区捐赠1元或2元,奉献我们的爱心。让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传递。请大家相互转发。
  •   因马护痛而引起惊车事故。
    原文如此,我以为一宵雨歇所说不错,护当动词解。
  •   长知识总是好事
    总比在那里纯粹感情用事胡乱猜测为什么空降不下去好
  •   还真是观察仔细啊
  •   长知识阿。。。
  •   知识啊!~!~~~~~
  •   。。。。“护痛”不是一个整体词么。。。不是代表马吃痛,条件反射产生自我保护意识之类反应的意思吗?。。。。。觉着护痛这词很形象贴切的- -
  •   原来一个字也有这么多学问啊 。
  •   马是古代主要的驮载畜力和骑兵乘骑,作为古代战争的重要装备,为了防止马在奔跑时马尾的披散,对邻近的马造成障碍,骑手通常会将马过长的尾梢绾起来,也就是一般所说的“打结”,有点像古人把自己头上的长发盘起来,那样可以不用经常给马打理过长的尾巴,在连年征战的古代,这是很实用的做法。还有一种说法,据说在马的尾巴上打结以后,这个结会在马奔跑时有节奏地拍打马臀,起到类似鞭策的作用,使马跑得更快。总之,这样的做法被骑马的人传承下来,以致于到后来,给马进行这样的打扮成为一种习惯,在许多以马为主题的工艺品上都体现了这种装饰性很强的绾尾。
    天马的尾巴上打结,大概也是这个原因吧!
  •   楼上真是太通俗了。
  •   我也没注意到
    长见识了
  •   为了漂亮~ 挖哈哈~
  •   为了让人知道这是一匹公马,就像扶桑人剃半秃扎发墼^^
  •    去兵马俑的时候,导游解释说是因为怕马尾巴与战车缠绕。
    是的,刚去过兵马俑,导游说的。
  •   主贴跟贴都很有意义
  •   直接剪掉是不是省心多了?嘿嘿..
  •   剪掉马就不好保持平衡了
  •   长见识了~
  •   马球运动中的比赛马现在的标准还是要把尾巴编成辫子状。这么做是为了防止比赛中马尾缠到球杆上。鉴于马球是起源于中国的,所以大概古时候的战马要缠尾巴也是为了防止缠到兵器上影响进攻。
  •   长知识了。从没有注意到。改天我也去看看。
  •   博物馆参观湖北九连墩
  •   是不是北师大的聂石樵?
  •   又是考据派唉
  •   长知识。以前还真是没有注意,学习了
  •   骑兵也打。
    印象中看到过欧洲骑兵的图像,上面的马尾是打结的。
  •   这还要翻本满是文言的书 googel一下不就可以了 什么治学当如是 很明显这样解决问题就和书法 唱k一样是娱乐方式 没效率
    不是针对作者 翻旧书 不是什么坏事 不过说什么治学如是 应该是上个世纪该淘汰的想法了 
  •   顶lz,好文,
    为了防止比赛中马尾缠到球杆上,怕马尾巴与战车缠绕
    冬季绾结以防马尾沾水结冰
    都似乎有些道理,个人感觉,古人的一些发明和工艺都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马尾打结应该也和古人编发式有些相似,就像古时候的枪上的红缨一样,即美观好看又可以扰乱敌人的视线,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   呵~~长见识鸟~~
  •   2008-05-14 15:17:42 Pluto*失子之城  
    顶lz,好文,
      为了防止比赛中马尾缠到球杆上,怕马尾巴与战车缠绕
      冬季绾结以防马尾沾水结冰
      都似乎有些道理,个人感觉,古人的一些发明和工艺都是兼具实用性和艺术性,马尾打结应该也和古人编发式有些相似,就像古时候的枪上的红缨一样,即美观好看又可以扰乱敌人的视线,分散敌人的注意力。
    =================
    红缨最大的作用是防止血顺着枪杆流到手握的位置引起打滑。
  •   马的尾巴到底是什么构造啊?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