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的真空

出版时间:2005.10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  作者:(波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  页数:235  译者:王之光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莱姆是欧洲最多才多艺的独创性作家之一,是国际公认的科幻小说天才作家。他的头脑具有大无畏的尖刻讽刺精神,在本书中,他凭借巧妙的构思和无孔不入的机智,用人们喜闻乐见、熟悉得令人不设防的发明来迷住我们——从“请你来写”的文学提神器,到“性爆炸”的社会被三家大公司驱赶入性福的大餐,到“小队元首路易十六”的纳粹战犯在南美的荒原里再造法国的黄金时代,他为模仿滑稽作品开拓子美丽的新世界。  安东尼·伯吉斯称赞莱姆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位”;库特·冯尼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作者简介

  莱姆是国际公认的天才作家。他的头脑具有大无畏的尖刻讽刺精神,在本书中,他为模仿滑稽作品开拓了美丽的新世界。本书收集了关于子虚乌有的书籍的纯想象评论,美不胜收。

章节摘录

  这些活儿,鲁滨逊是否替斯尼宾斯做过、又是怎么做的,作者根本没有解释,因为故事是用第一人称(以鲁滨逊的口吻)写的;然而,即使鲁滨逊暗中做了每件事(还能有别的吗?),后来又派交给了仆人,他当时也是全无意识,所以留在眼前的,就只有这一通努力的结果了。  一大早,鲁滨逊刚把睡意从眼上揉掉,一份他最爱吃的、精心烹制的小牡蛎就摆在了床边(由于加过海水,因此略带咸意,滴上红褐色酸草的酸橙味,味道好极了),软软的蛴螬,像黄油那样白,堆在雅致的石盘子里,算是一道开胃菜;再看一看左近,用椰子纤维擦过的皮鞋,锃明挂亮,他的衣服全摆好了,一律用晒烫的石头压熨过,裤子笔挺挺的,一朵鲜花插在上衣的翻领处。可就是这样,主人进膳更衣时,也不免要抱怨两句。午餐要吃烤燕鸥,晚饭得喝椰子汁,千万要冰过的。斯尼宾斯既是称职的司膳,大气不出地恭领钧旨,自然不在话下主子唠叨,仆人听着;主子发号施令,仆人恭奉如仪。多美的生活,宁静无澜,简直像乡间假日。鲁滨逊常去散步,遇到可心的鹅卵石便装进口袋,甚至为此建了收藏室;而此时的斯尼宾斯,则在准备着膳食--自己却点不吃:多轻松的预算,多便利的买卖!但渐渐地,主仆关系出现了一丝裂痕。有斯尼宾斯这么个人,这绝没有问题:怀疑这一点,就是怀疑没人看见时树木就不存在,云彩就不飘。可这厮老这么一本正经、循规蹈矩、哼哼哈哈的,日子久了也真叫人烦。鞋总是锃亮地候着鲁滨逊,牡蛎也是一早在他的硬板床边散着香气;斯尼宾斯矫舌不言--倒也不坏,仆人"如果"啦、"而且"啦、"但是"啦起来,主子反倒受不了--可要是这么着,就显然不能说岛上有斯尼宾斯这么个人。鲁滨逊决定得添点什么,好让处境--现在也太原始了,太朴素了--变得优雅一些。  让斯尼宾斯懒惰、犟头、生点小坏心,这办不到:他就是这么个人!他的生存作风,已是根深蒂固了的因此,鲁滨逊便雇了一个小厮、一个下手:打工仔。这是个邋遢但模样很俊的淘气包,脚底像是抹了油,带点痞气,可机灵得很,满肚子诡计,现在,忙不开交的是仆人,而不是主子了;但不是忙于伺候主子,而是忙于掩盖这个小混蛋整出的各种好事,免得主人看到。结果,由于整天忙着痛打打工仔,斯尼宾斯较诸以前便愈发地少露面;海风吹来了斯尼宾斯的打骂声,鲁滨逊时而在无意中听到(斯尼宾斯的尖叫煞似大海鸥的叫声),但他不想介入仆人间的吵闹!怎么着?打工仔要把斯尼宾斯从主人那儿拖走?那他得滚蛋--于是叫他抄铺盖走人了,在风里化成了碎片。这厮甚至还自作主张地去吃牡蛎!主人很想忘掉这个小小的插曲,可斯尼宾斯办不到,虽然他试过;他活儿也干得糟了,骂也没用,仆人还是一言不发,沉默者城府深,他现在显然开始有想法了。主子懒得去拷问一个仆人,叫他坦白--难道我是他的忏悔牧师?!事事不顺,叱责没效果--那好,你这个老蠢货,也从我眼前拿开吧!这是仨月的工钱,滚你妈的蛋!像天下所有傲慢的主人那样,鲁滨逊费了一整天的工夫,才攒起个木筏来,划到了"帕特里夏"的甲板,这艘破船爬在一块暗礁上:那些钱,幸好没有被海浪卷去。  账扯平了,斯尼宾斯不见了--只是他留下了数过的钱鲁滨逊受了仆人如此羞辱,简直不知如何是好。他觉得自己犯了错误,虽然这念头只是出于直觉。到底是哪儿出了问题?

编辑推荐

  安东尼·伯吉斯称赞莱姆是"当今活跃的作家中最智慧、最博学、最幽默的——位";库特·冯尼古特赞扬他"无论是语言的驾驭、想象力还是塑造悲剧角色的手法,都非常优秀,无人能出其右"。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完美的真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8条)

 
 

  •     
      
      科比强烈推荐我阅读这本书,据说这本书在国内只印了5000册,很难弄到,所幸学校图书馆有此书,读完后果然发现作者的想法很奇特,莱姆是个奇人。下面是读完此书后我的一些想法:
      
      1、小概率事件统治世界?
      在《不可能的生命》中,作者提到了一个人的诞生是一件概率极小的事件。拿我举例来说,如果我的父母没有相遇,也就不可能有我,即使他们相遇了,如果推迟一天结婚或者早一天结婚,那得到的肯定也不是我。从这里出发依次往上追溯,如果我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没有相遇,那也不可能有我,如果我爷爷的弟弟没有被国民党拉去当兵,说不定我爷爷的日子会过的好一点,那就不会有我。可以这样一直追溯到当初的那两只猿猴,如果他们没有相遇,那后面的一切都不会发生,那我就不会诞生。由此来看,我的出现是不是小概率事件?既然我是这样,那我们周围的人都是这样,所有的生命都是这样,甚至非生命也是这样,那是不是意味着小概率事件统治世界?既然如此,那概率论中的大概率事件在哪?
      首先不可否认,我们每个人的诞生甚至包括地球的出现都是奇迹,概率极小。但承认这一点并不代表概率论存在问题,所谓的大概率、小概率存在一个状态空间,在某个空间中存在大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较大,而把这个空间不断拓展,考虑的因素越来越多,集合越来越大,那任何事件都会变成小概率事件。
      一句话,相对的大,绝对的小。
      
      2、“我”的意识?
      在《恕不伺候》中,作者提到了造人,其实就是在计算机中模拟一个世界。我对人工智能不感兴趣,更感兴趣的是自己所在的自然界。一个想不通的问题,“我”这个意识的怎么形成的?
      显然,根本没有所谓的灵魂,科学家告诉我们那是因为生理化学等变化形成了意识。那为什么只有一个“我”,没有其他的“我”呢?或者可以说,假设一个人和我DNA完全一样,生理化学变化也相同,是不是意味着他也具有和我相同的意识,我相信答案是否定的。这个“我”独一无二,也许可以说是在受孕的时候产生的。这个“我”在前面这么多年没有出现,我相信在未来更长的岁月中也不会出现。
      精神可以独立于肉体,显然是扯淡,人类习惯于精神肉体这样的划分,这个“我”肯定属于精神层面,然后继而推出精神层面的东西是因为肉体的生理化学反应产生的。
      我觉得自己是搞不明白这个问题的,“我”就存在于这个肉体之中,生在此,死在此,罢了。
      
      3、超光速不可能?
      在《宇宙创始新论》中,作者提出了一个疑问,既然宇宙存在这么久了,为什么不会有高等生命存在呢?假设存在第一批高等生命,那么他们经过几亿年的进化,应该具有强大的能力了,这种能力甚至能改造宇宙,对整个宇宙建立新秩序的规划。这种规划可以通过下面两种方式来进行:
      一、光速限制。在现有宇宙中,超越光速所需的能量趋向无穷大,这使得宇宙中的信息传递和位置移动都有了不可逾越的极限。
      二、膨胀宇宙。莱姆认为,“只有在这样的宇宙中,尽管新兴文明层出不穷,把它们分开的距离却永远是广漠的”。
      他们的目的就是使得新新生命不可能撼动他们宇宙领导者的地位,于是我们人类作为新新生命成为了他们的玩具。
      光速无法突破?爱因斯坦证明如果存在超光速那么周围的世界将不可能存在,也许在现在他是对的,但看一看科学发展的历史,就知道科学是在不断推翻之前的旧东西建立新的理论。如今比较火的是量子理论,也就是把一个人量子化传输到其他地方就能实现超光速。或者是孪生光子,对一个光子进行操作,另外一个光子无论多远也会发生其他变化。再加上暗物质,他们是否存在,如果存在,那我们的天体处于他们的包围之中,就像在水中一样。暗物质是否会组成暗分子,暗有机物,暗生命呢?除此之外,还有平行宇宙等等其他理论。人类知道的还是太少了,真心觉得人类在宇宙面前太渺小了。
      所以,我期望再过几千年、几万年、几亿年,人类的后代会发现超光速是可能的。
      
      就此结束这本奇书。
  •      莱姆的这本《完美的真空》无疑是一本奇书,除了其独特的书评方式外,书中的几篇文章的质量,或者说文章所承载的主旨都是极其上乘的 ,而且莱姆这老头子真的是幽默到了骨子里。
       在我记忆里最早用“并不存在的作家”的是台湾作家九把刀,在《猎命师传奇》里的专写《X分钟学会XX》系列丛书的宫本喜四郎,刀大的这种写法不管在用 法上还是用意上都是极尽调侃之能,而这本《完美的时空》,作者则是一本正经,不管是政治的、科幻的、色情的还是文艺的,作者通用一种正统的腔调,读起来,那种暗讽和调侃真的让人笑爆了肚皮。
       若只强调娱乐性,那就完全忽略了这本书的真正魅力,单单拿出书中几篇虚构的小说提纲,读着也有一种振聋发聩的力量。
       《性爆炸》和《人精有限公司》完全是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和波兹曼《娱乐至死》融合后的产物,现代性和技术垄断将人逼到物种退化的境地,人不再是人,而成了社会组成的无关紧要的螺丝钉。
       《小队元首路易十六》更是有意思,小说讲一帮二战中的德国逃亡者,他们逃到南美企图创建一个翻版的巴黎,国家组成后,各种恶趣味和 带有所指的政治隐喻,最终逃亡者连同当地土著杀死了“国王路易十六”后发现自己也离不开这个虚构的小“巴黎”了,故事里蕴含的有关封 闭空间和社会、国家进化的思考,生活在苏联“共产主义”大潮下的莱姆假借他人之手虚拟这样一个故事,可谓幸苦、高明之极。
       《文明算作错误》、《<不能的生命>与<不可能的未来>》、《宇宙创始新论》可以说是莱姆的“本职”工作,作为一个科幻作家,他的想象 力绝对没有受到一点的制约,这不管是放在过去还是当下,这几乎都是不可匹敌的,《文明算作错误》和《<不能的生命>与<不可能的未来>》 都是借评论论文的形式来写的,前者说的是在进化中抬高无意识的作用,如文中所言:凡是有人认作罪恶灾难化身的东西,总有人在同时同刻 当作天赐之物,并把它提升到了完美的巅峰。至于这篇文章暗讽的矛头,不言自明了。后者则是借一种类似于程序中递归函数的用法来探寻一 个人可能存在的几率有多大,我认为这篇是这本书的最精华部分,不管是在搞笑上还是讽刺手法上,而且文章给我带来一种特别欢畅的阅读快 感,一路读来,每每被逗得哈哈大笑。而最后这篇压轴之篇有点熟悉,读过大刘《三体》后最令我着迷就是他的“黑暗森林”理论,而这里莱 姆也提出了他的宇宙理论—宇宙博弈论,他的大意是宇宙间的“玩家”存活与否都是机缘所致,在那个时代我不清楚有没有引起什么大的轰动,不过却结结实实的震撼了我一下,因为我又曲解出了新的意义,不知这是不是莱姆对马克思所云的历史必然性的一种讽刺?
      最后吐槽一下翻译。译者可能怕译得通俗易懂了有损莱姆先生的颜面,也可能译者不讲求翻译的流畅性,他追求的是“片段式效果”.
       2011.09.11
      
      
      http://blog.qiaoy.net/?p=17
  •     受到这清新的书名(每个人对于清醒的理解、定义和判断是多么的不同啊)和对称的封面所惑而买下此书。翻开一看吃惊不小。《完美的真空》并非一本你可以当作零食或茶的书。比方说,漫漫长夜,鼻炎迫使你瞪着眼睛从床上坐起来,你随手拿出本书,但那最好不是《完美的真空》。一本故事情节不那么复杂的小说,一本不用计算就能看懂的科普读物,一本跟现在保持一段时间上的距离的评论,都好。《完美的真空》不行。你随便看不下来。阅读这本书恐怕是要动脑子的,还须动用相应的记忆小阁楼。可惜我两者皆不具备。谨此将这本书介绍给更适合阅读此书的人,如果有人因为我的这番介绍接触此书并获得一些乐趣就很好。
      读这本书让我想到博尔赫斯,确实书刚开篇就提到他了。十六篇针对虚构的文章/书所作的评论。其中第一篇是针对并不存在的导言,连文章的分类都给出了。
      从体裁来看属评论,内容涵盖语义、社会和逻辑,文理兼容。对于我这样的头脑来说是难了些,只能草草浏览了事。我有自知,我对文学从未关心过,我总是沿着寻常的路走,我的思维不甚清晰明了,我无法评论这本书好或很好,我不知道怎样判断这本书好到多少。我并不完全因为自己看不大懂而且靠直觉给这本书打五颗星以表示佩服。
      
  •       如他所言,“见过作者的脸,就容易谈论一本书了。”他始终沉湎于即将写出一段妙论的前奏中,并不漫山遍野地开展批评家的步履,而是口是心非地把自身当成临时批评家——总在设法把被鉴赏的对象弄一个底朝天。以至于只好审慎地称十六篇短论(第一篇不妨当作这本书的序言)为“准书评”。尽管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们都是对子虚乌有的著作进行像模像样的点评。只要他乐意,每一篇准书评的字数就可以任意递增——毕竟他从一开始就没有做出篇幅方面的承诺。由此表明,他的立意并不在于引导读者完整地描绘出那些文学作品的原貌,以为他快要讲述被评对象的梗概时,他却更改了路线,随意地从当代社会生活的各项困惑中滑翔而过。也就是说,他在快要露馅之际,马上意识到没有必要因为给予读者充足的、严密的信息而作茧自缚,他才不愿意被自己说出的话限制,他要摆脱各种可能的“奴役”。
        他会转移话题,就好像为读者捎带一条口信,说是原著的心意,他只是代为转达而已。告诉你不要信以为真,你的赞叹围绕这类准书评的能屈能伸进行即可,不要奢望得太多,是的,他指出了在这个时代,“阅读”是一种不可能完成的使命,无数文学作品交织在一起,你没有充裕的精力与时间,只好妥协于如此观念之中:一篇书评胜似数篇原著——这也是当前一种经济原则的实现:通过书评读书,花尽量少的时间办尽量多的事。
        这些准书评正通过读者的气馁而一跃成为别致的文学作品,他的偏好无疑得到了一次畅快的展现,如果你跟不上他的语速,正好表明这本书并不适合一气呵成地读完,它允诺你可以反复打开并且次次有新发现。你称其为“微弱的异端”,他并不会拒绝你的称奇,但如果你说发现了他行文的奥妙——撑起这一系列连锁反应的脊梁已经找到,他会奉劝你最好还是做一位“溺爱的观察者”:他有一颗孩子般的心灵。要知道,“孩子的心灵不可企及,给观察者提供了巨大的自由”。请勿随口说出你特有的发明。
        对于一些跃跃欲试者,他还有其他的暗示,比如汇集在此的十六篇准书评相互之间存在哪些分歧?哪些说辞意在奋起反抗当代社会的人心险恶?哪些表述则是向人生的低潮致敬?他对决意仿效其做法的同行也有劝告:当他写道“现在人人可以充当叛逆者,只要面相上有凶猛的胡子就可以”时,并不是在为女性作者鸣不平,也不是为莽汉递出一张通行证。
        摆在读者面前的这些准书评中,既有对当时众多书评做派的戏讽,又有意加以示范,看上去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产婆在炫耀:惟有他才适合以如此方式行事,哪怕是写一篇务必讲究学术规范的正规书评,也敢于持有类似的语气。似乎表明“书评”这个行当仍然还有待发现新颖的工具,不妨夸下海口:“书评”惟有掌握了属于自身的繁杂姿态,才有能力与那些早已存在的书媲美。他的工作目标之一就是使“书评”成为“书”。于是,当他的读者再来为之撰写“书评”时,他的初衷就实现了——这一点他早就心知肚明。实际上,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还有一丝丝来自他的挑衅:针对它的任何“书评”如果不能真正做到“流于形式”,就不是诚挚的读者。
      
  •       该书共由16篇虚拟评论组成,莱姆在首篇《完美的真空》中提出关于文本的设想,在他的想象里,那些没有创造出来的文本,仅存在于他的评论中,就像阅读者和评论家莱姆一起走进他所创造的虚无的文本中,并通过莱姆的文字引导进入对文本的想象,而阅读者只能凭借作家提供的细节和论述去“整合”那些“虚拟的文本”。
      
        《鲁滨逊家族》是作家虚拟作者“马塞尔·科斯卡特”,并由“巴黎瑟伊出版社”“出版”的一部“小说”,在莱姆的评论中,马塞尔·科斯卡特对笛福笔下的鲁滨逊形象进行重新解构,叙写了鲁滨逊的社会生活,他的社会福利事业和他那艰巨的、熙来攘往的生存方式,一个初无人烟、到结尾却人满为患的岛屿上的大众文化。在孤岛之上,鲁滨逊成为新的造物主,这时的他就像亚当,他与他所创造的人共同生活在伊甸园似的荒岛上,我们仿佛看到一个王国,这是莱姆通过科斯卡特之口呈现于我们面前,那是鲁滨逊在荒岛上建立的一个“自由、疯狂”的假想社会。
      
        在《<不可能的生命>与<不可能的未来>》一文里,莱姆阐释了一个有趣的“概率”问题。评论从一个署名的误差开始,虚拟作家西撒·库斯卡所著两卷本《不可能的生命》与《不可能的未来》由“布拉格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封面上的作者是“西撒·库斯卡”,而引言的署名是“本尼狄克特·库斯卡”,对于“错误”的处理莱姆依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了后者,对于这种“错误”难道不可以看成莱姆对“概率论”的另一种有意思的“论据”?而且依此展开了库斯卡对“概率论”的怀疑。通过诸多例证的推演,得出“概率论”存在于宇宙之中的荒谬,更有意思的是,莱姆由此推演该书作者库斯卡为了出生,他要满足的条件,从物理学上看是极其不可能的,因此该的存在概率更是微乎其微。不难想象,莱姆在此篇中提出了一个由放大概率,在被一层层包裹起来的概率的偶合性组成的世界里,只能荒诞而滑稽地探讨生命个体的存在。
      
        《宇宙创新论》虚拟了阿尔弗雷德·特斯塔教授在诺贝尔颁奖典礼上的发言稿,本篇沿袭了荒诞的“概率论”思想,放大了宇宙的偶然性,提出革命性的宇宙新模型——宇宙博弈模型,描述了主法则互异的各种物理学冲突的那个宇宙时代。在这种过“博弈”过程中,可能会失掉一些“玩家”,“谁存续,谁灭亡的问题是由纯粹的机缘决定的,不同的文明具有不同的环境——完全是随机的。”文中处处流露着莱姆对于宇宙创新独特而大胆的想象,并通过特斯塔教授的演说表现出来。
      
        该书除第一篇《完美的真空》用了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署名外,其余15篇都是虚拟的作者和虚拟的作品。作为序言式的第一篇(包括创造者的署名)又何尝不是作家的另一种“虚拟”呢?
      
      20080416
  •     对莱姆的一次访谈(吕蕤冰译)
      
      
      蕤冰按:1、本访谈选自网络。从访谈内容看,Lem可以用德语写作,没有问题。但是,我不能判断,这是一次用英语完成的访谈,还是整理后译成英文。2、从Lem的某些回答来看,似乎是日本记者对他进行的这次访谈。Lem的言词有诸多不连贯处,我怀疑是记者在刊载访谈时做了较大删改。3、原文的英文非常简单,我在翻译的时候也尽可能口语化。4、我不想指出莱姆的这篇访谈与韩松的《态度是超越荒谬的一种武器》等等文章中表现出的精神气质是多么相似——这应当由读者您自己去体会。
      ——————————————————
      
      问:你的书不但显示出您的博学和想象力,而且还有幽默感。奇怪的是,很少有人从这一点来分析您的著作。
      莱姆:我使用幽默有很多原因。首先,一些题材不适合严肃地处理,比如遗传学问题。我在“星际旅行日记”中描写的那些古怪骷髅(蕤冰按,莱姆似乎非常喜欢骷髅。在他的画中,经常有骷髅的形象。)的丑态都是为了让这个主题不要那么吓人。当我写这部小说的时候还没有朋克,没人剪鸡冠头,年轻人也不在脸上涂油彩。不过我还是有这样的感觉,如果人们真的控制了人类遗传,这样的怪物就会出现。人类的不负责任会把我们领向一个疯狂的局面。为了表达这种疯狂局面,我不得不轻松点(create a pattern of levity)。
      另外一点就是我的大多数著作都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写成的,我得顾及审查制度。例如说,当我在《Edukacja Cyfrania》中写到第一个冷冻人的时候——那是一个管弦乐团,团员一个个地被野蛮的Goryllium吃掉,但是每个人都装作什么都不知道——我不得不用插科打诨作伪装,并且加入了第二个冷冻人的故事,后者没有隐藏起来的政治含义。这样出版这个故事就会更容易些。我不得不经常使用这样的花招。
      要是你试着分析我在特定历史时期的著作——斯大林……或是Krustschev的化冻期——你当然会发现一些联系。一方面,我总是试图尽可能的独立。很自然,我不喜欢极权主义,那些想让人类高兴起来的想法在我看来都是够疯的。我试着揭露这些想法是多么荒谬。这就是我的那些主人公失败的根源,他们在改造世界的路上死得很难看。有些人用昵称化名伪装起来了。Malapucyus Pandemonius就是卡尔马克思,《Wizja lokalna》中的Gengenx是恩格斯。有趣的是他们很少被认出来。《主人的声音》完全不是一个幽默故事,书中有一位负责监督科学家的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特工Wilhelm Eeney,他其实是Janusz Wilhelmi,当时的波兰文化部长。没人认出他来。这就是作家的乐趣:他可以在书中留 下这样加了密的信息。
      由此,在我的书中有两种幽默,一种是用来伪装的幌子,另一种是小规模抵抗,作者可以借此与周围的现实展开较量。我不得不加入一些我没明白的东西(蕤冰按原文I have to add something which I cannot understand.费解)。你看这个书架里有一些我著作的日文译本。日本人永远也没有办法理解我的幽默。对他们来说,我的书里没什么有趣的东西。“星际旅行日记”在日本印刷过,但是没有取得成功,因为这本书太严肃了。这是一个我们非常陌生的文化。
      另一方面,斯大林时期我曾经和妻子去过一趟布拉格。我们不懂,为什么在这个制度下你不能到你想去的地方,为什么不能住旅馆。所有的旅馆都“满”了。但是在Vinohrady有一个旅馆前台服务生,他告诉我们没有房间之后在我的护照上看到了我的名字。“您写过《伊甸园》?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然后他给了我们钥匙。在某些情况下外国读者可以非常好地读懂你的小说,因为他们来自铁幕的同一边。
      
      问:这可以作为另一此访谈的主题了:在多大程度上您的文章是可以翻译的?
      莱姆:唔,比起译者的功力,翻译更依赖于文化环境之间的相似程度。我不懂日语,我也不知道日本读者从我的书中读出了些什么。我的读者群是在移动的。以前有段时间我在东德非常流行,他们可以非常好地理解所有隐藏起来的政治信息,因为他们有着相同的制度。我可以自豪的说,我的作品没有随着共产主义的崩溃而失去生命力。
      我总是非常关心波兰语作品在世界上的传播。我成功地帮助两位波兰作者打入德国市场,但是他们现在用德语写作了。我只用德语写过几篇短文。其中一篇是与Leszek Kolakowski论战的文章,不得不发表在德语报纸上,好让他答复。
      不是每个人都有托马斯•曼那样足够的精力,他向译者口授了《魔山》的英译。前段时间我在奥地利有一位非常好的译者,崔墨茫先生。有的时候,会产生一些古怪的误读。美国有些受过教育的女人,从雅克德里达和后现代主义出发,在我的文章里发现了弗洛伊德主义的意味,其实不过是英语不同的表达习惯造成的罢了。
      地区差异有的时候很滑稽。德国的百科全书称我是“哲学家”,我在那儿比在波兰更流行。俄国出版了我的文集,感兴趣的主要是科学家。而在波兰我主要被人看成是一个儿童作家:《Pirx》和《机器人之书》被选作初中读物了。诺贝尔奖只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让一位作家广为人知【诺贝尔奖只有一个好处就是给大家理解一位作家提供了common way】。我不能说我会喜欢这样的处境,但是事情就是这样。一本书诞生了,然后就满世界乱逛,像个孩子似的。1987年以后我就封笔了,有的时候写写小故事,因为大家强烈要求我写。我现在为Tygodnik Powszechny和PC杂志写点散文。
      
      问:A propos PC:我没有在您的房间里看到电脑……
      莱姆:那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原因。我住的地方经常停电,依赖计算机对我没好处。现在我在花园里安了一部发电机,接下来打算配电脑和传真机。我12岁那年父亲给我买了一台安德伍德牌打字机,我一直用直到铅字彻底报废。我写的所有东西都是用机械打印机打出来的。我的朋友Slawomir Mrozek有一台电脑,但是他还是用笔写。你用什么东西写,这完全没关系,唯一重要的是你写什么。能代替作家写作的机器还没有发明,而且可能永远也发明不出来。
      
      问:但就没一点你不喜欢技术进步的原因吗?
      莱姆:我确实不喜欢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科技的惊人成就来满足自己猥琐的需要。就拿英特网上的裸体图片来说吧。我并不以裸体图片为敌,我自己就有妇产科执业经历,看到裸体女人我也不会震惊。但是网络本该用来链接各所大学,为迅速交换科学数据服务,实际上更经常被用来交换色情图片。其他技术呢?看看semtex:今天要炸掉一架飞机也太容易了!我不反对进步,但是我越来越觉得人类在用进步满足一些可耻的目的。看看那些bloodstained area,例如非洲。那里的所有武器都来自文明国家。我今天刚读了《先驱论坛报》,上面说俄国人向要卖给美国人几吨浓缩铀,那玩意只能用来制造核弹头。无论考虑到常识还是“国家理由”,美国人都该买下它们以防落入潜在敌人之手,但是美国人却说他们在别处买会更便宜。不管哪次,只要自由市场的利益和美国的国家理由发生冲突,市场都会赢。
      我想,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资本主义的基础,现在却成了资本主义的主要威胁。让我们以版权为例。我一直以为我已经出让了Cyberiada一书的所有权利,但是我的美国代理商突然打电话告诉我,他发现了法律空白。版权合同签定的时候还没有计算机,而现在我们还可以出售以CD-ROM为载体的Cyberiada的出版权。但是这没什么重要的。美国把毒刺导弹卖给阿富汗,用来打苏联直升机,现在全世界都是毒刺导弹,美国人吓坏了,(因为)它们也可以用来打美国的民航客机。市场规律无处不在。德国性工业女王比特•乌瑟每年要出售六百万个各种各样的性器具,这也是技术。他们说性交娃娃很快就要配备人工智能了,我不相信,因为性交并不需要智能。那些迷恋人工的男男女女现在还用人工手来手淫。只是现在还没有人工孩子。
      英特网或者万维网我不感兴趣。总的来说我认为一个人没必要知道太多信息。如果一个人在自家房顶上装了一个卫星天线他很快就会发现,世界上没什么在发生,除了强奸和杀人。(而且在)不断升级。以前犯罪显得很节制——看看Al Capone,不过杀了20几个人。现在我们有了《天煞》,外星人的飞船几乎把全人类都杀光了!一些美国制片人宣布他的下一部电影还会更厉害。厉害到哪去呢?把整个生物圈杀干净?这真叫我反感,所以我决定放弃科幻号街车,停下来去写散文。最近卫星频道里在放一部愚蠢顶透的系列剧叫“星际旅行”。我不明白,世界上实实在在的问题那么多,有必要去想象那些不实在的东西吗?
      
      问:十五年前你写过Wizja lokalna(蕤冰按出版于1985年,未被翻译成英语),说的是有一个星球被两种对立的超级力量所统治,一个是独裁的Kurdlandia,另一个是自由的Luzania,两者基于完全不同的观念体系。Luzania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对此您怎么看?
      莱姆:和你说的不太一样。我当时想描绘的是波普式的开放社会与封闭社会之间的对抗。看起来开放世界并不太开放,因为在那儿金钱统治一切。要是没有其他价值,这就不好。现在经济甚至能对艺术作出判决——你有时可以看见书上有这样的标志:“已售出一百万册”。这是哪种广告?我开书店就是因为有一百万人买了某本书吗?我不喜欢这样(的想法)。
      说到Kurdlandia(?蕤冰按),我喜欢这样一种想法,某种生物生存在巨兽体内。……受压迫者以受到压迫为荣。让我们以苏联和二战为例,许多英雄和将军直接从古拉格的集中营被拉上前线,比如Rokossovski(?)将军。最好的例子是著名火箭工程师谢尔盖科若洛夫,这个人把加加林送上了太空,他就是在苏联的劳改营里设计火箭的。著名物理学家郎道被救了下来,因为有诺贝尔奖获得者卡皮卡给他撑腰。事情就是这样——有的人,没有毛主席管着他就不快活,有些人又想要绝对的自由。
      金玉其外,必然败絮其中(Behind every glorious facade there is always hidden something ugly)。当你读到,是那些教养良好,作风民主的德国人卖给了Khaddafi(麻原彰晃?)整套生产沙林毒气的设备,你就不想再用William Wharton(?)的手法写什么浪漫小说了。我总是希望世界能够在正确的方向上前进,但是现在我放弃了希望。人们利用他们争取来的自由干着龌龊的事情。
      
  •     《完美的真空》
      这是作者自我解释的一篇么?是为了让读者能在随后的由15篇虚构书评构成的迷宫中找到出路而扔出的一根忒修斯的线头?我不敢这么想。大师的寓意不是我能掌握的,哪怕莱姆预知着我的谨小慎微而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我也只有乖乖上当的份。无论如何,我不敢说我理解作者这一篇的寓意。
      
      《鲁滨逊家族》
      这部小说有着《铁皮鼓》一样的风格。唔,当然是指虚构的《鲁滨逊家族》,而不是针对此小说的评论。君特·格拉斯的晦涩是我早就承认了的东西,所以我同样不能说自己理解作者这一篇的寓意,哪怕诸多针对本文的评论——是真实的、针对莱姆的这篇《鲁滨逊家族》的评论,而不是莱姆虚构的评论——都以为自己掌握了作者的意图。
      
      《千兆网络》
      从文中提及的《尤利西斯》和《完美的真空》中作者自己的表白,我也许有理由相信这篇评论是作者对于新小说的绝妙讽刺。但是正如我前面说过的,我不敢做出这样的判断。这里的关键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作者要写这样的一篇文章,仅仅是去讽刺新小说呢?
      
      《性爆炸》
      啊,性!人类一切艺术的永恒主题!即使人类不再产生性欲,这个主题仍然不会消失,最多便是如莱姆所描述的,会有食欲替代它的角色。而本质是永恒不变的。
      
      《小队元首路易十六》
      同样,我不清楚作者写这一篇的目的何在。虽然有人说“其实他的反讽并非仅仅源自他身处的国家,这种荒诞感基于欧洲的现实困境”,但是我对这句话到底表述着什么同样一头雾水。
      
      《虚无,又名后果》
      原谅我,我没能坚持看完。
      
      《逆默示录》
      为信息汪洋中的文明残片所作的挽歌,我只能这么理解。
      
      《白痴》
      仍然不理解作者的意图。
      
      《请你来写》
      强奸名著!这是多么耸人听闻的创意。然而可悲的并不是名著被强奸,而是没有人在乎名著是否被强奸,甚至没人知道名著是什么。
      
      《艾萨卡的奥德修》
      天才只有在历史哲学的意义上才会是天才。离开历史,天才永远也成不了天才。这就是作者说的,历史上最最伟大的东西,只有与它媲美的伟大才能辨认出来。
      
      《你》
      没能看完。
      
      《人精有限公司》
      绝妙的自指悖论!在一个由计算机满足人类一切需求的未来中,有人向计算机提出过一种不受安排的生活。我一定要将这个创意写成小说——不要鄙视我,既然西氏可以扩写《日暮》,亲王可以借用《1984》,为什么我就不能这么做呢?
      
      《文明算作错误》
      没能看完。
      
      《不可能的生命》与《不可能的未来》
      这是对概率论的攻击么?我觉得不是。整篇文章像是对创世论者的讽刺,尤其是对那些认为生命从概率的意义上不可能存在的人们来说,是个无法回避更无法反击的讽刺。
      
      《恕不伺候》
      没能看完。
      
      《宇宙创始新论》
      呃,还是没能看完。
  •     如何为子虚乌有的书写书评
      
      将书读完再写书评,这是写书评起码的要求,但我这次等不及了,书刚读一半,作者死了,无论如何都该及时谈及死去的作者,更何况对于一位读者、佩服那死去作者的读者来说,这样的书还是读慢一点好——不会再有这个人写的书了。3月27日,堪称天才的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去世了,他的两本著作《完美的真空》和《索拉里斯星》去年由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
      20世纪的东欧诸国见证了人类历史上一系列重大灾难,无论是两次大战还是和平时期,政治角力总在这方土地上空上演,位于波兰境内的奥斯维辛既是波兰的灾难,也是人力的灾难,个人、民族之痛与全人类之痛如此深刻地结合在一起。但磨难归磨难,波兰也有切·米沃什,有辛波斯卡,有亚当·米奇尼克这些优秀的知识分子散发着耀眼的光芒,即使在“弹丸之地”的捷克,也有赛弗尔特、赫拉巴尔等人组成的文学群星阵容,当然,还有最为硕大、至今闪耀的一颗——哈维尔。在此壮阔的历史大背景下,我们理应承认出现斯坦尼斯拉夫·莱姆这位世界赞叹不已的科幻作家实属当然,但更能以此观察到莱姆在那些天才式科幻作品背后的态度——作为东欧知识分子之一员,即使在“书评集”《完美的真空》里,也看得出莱姆广阔的思想景色。
      《完美的真空》一共评了16本子虚乌有的书——尽管开篇就是评论莱姆的《完美的真空》,却有理由相信此时写到的,绝非我们手上拿到的这一册,而是和《鲁滨逊家族》、《千兆网络》一样纯属虚无的书。作为科幻作家,莱姆在此书中散发的幽默感实在强烈,或许可以称他为最幽默的科幻作家。在那本步笛福《鲁滨逊漂流记》后尘的《鲁滨逊家族》一书里,我们借莱姆的评论得知,讲述的是“鲁滨逊的社会生活,他的社会福利事业,和他艰巨的、熙来攘往的生存方式”的“孤居生活的社会学”,以及这么一个大题目:“一个初无人烟、到小说结尾却人满为患的岛屿上的大众文化”。从莱姆先生煞有介事的诙谐笔下,我们读到这位“新鲁滨逊”受不了孤岛生活,决心造人,首先添了集义仆、司衣、司阍、司膳于一身的胖子斯尼宾斯(而不是传说中的礼拜五)。
      “初次造人,我们这位学徒期的造物者,倒也考虑过民主,但他先前容受民主只是事非得已,他肯定必定别人也是如此……斯尼宾斯蠢得恰到好处,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就拔擢了他的主人……”
      这就是莱姆独特的幽默,在想像斯尼宾斯蠢相的同时,恐怕我们都会想到莱姆这位始作俑者促狭的笑容。
      “新鲁滨逊”先生接下来在他的孤岛上继续造人,这是一本可以让读者笑颇肚子的小说——可惜查无此书。相比之下,《千兆网络》的评论则是对文学评论之恶意嘲弄的集大成之作,此举虽然已在《鲁滨逊家族》中牛刀小试,但都没有这篇来得轰轰烈烈。这部出于“觊觎詹姆斯·乔伊斯桂冠”的作品,可以想见有多少典故,比如莱姆对“千兆网络”这个单词的过度阐释:包含了“巨大混乱”、“某种划艇”、“意大利语的提琴”以及倒读呈现的种种含义——一方面让人心生厌烦,另一方面又会为莱姆的戏仿深深折服,他的确以滑稽的方式展现出一种原创的美丽,这一结果超越了戏仿本身。
      为莱姆所折服这似乎是一个顺理成章的事情,作为科幻作家,莱姆的作品诞生于“无”,百分之百的虚构,然而档我们细读他的小说,仍然能够找到深刻的现实痕迹,若干年前那个汽车装配工的命运感可能就寄托在了某个角色身上。当莱姆决心为这群同样属于“无”的书写书评,绝非仅仅博读者诸君一粲,即使作为文学研究的文本,《完美的真空》都堪称黑色幽默的绝佳范式,说不定还会被冠之以“后现代……”的名目。在这本书中不得不提的是《小队元首路易十六》,这本子虚乌有的小说讲小队元首陶里茨逃到阿根廷,在那里组建王朝的故事。巧合的是,在1960年,以色列特工的确曾在阿根廷抓获了纳粹战犯阿道夫·艾希曼,由此人受审的经过还促成了汉娜·阿伦特一系列作品的问世。如果细读莱姆这篇书评,其实他的反讽并非仅仅源自他身处的国家,这种荒诞感基于欧洲的现实困境,莱姆了不起之处的确在于他科幻作家的预知(如《性爆炸》),但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总结。
      莱姆是这样评价莱姆的《完美的真空》:“作家没有写的书,作家无论如何肯定永远不会动手的书,却可以假托给虚构作者的,这种书由于不存在,难道不是特别地像沉默吗?对于旁门左道敬而远之,难道还能把自己置身于更加安全的地位吗?断言这些书,这些学说属于他人,其实相当于不言而喻,尤其是这件事发生在玩笑的情形之下时。”
      的确,莱姆这本书充满了不言而喻的意味,大概从来没有一位作家像莱姆一样,一本“书评集”就可以承载真正的文学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莱姆是值得深入了解的作家,只是我们都知道得太少了。
  •     先要说明,如果你不是那种有志于看书评书乃至写书的读者,至少你不是尝试如此的读者,这本书就不适合你。
      
      lem的奢华在于才气和个性,这一点在书中尽显无遗。
      
      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写作方式:
      
      1、设计出10到20个趣味盎然而且饶有趣味的主题
      
      2、用每个主题设计一个创作提纲
      
      3、为这些提纲会成为的书写书评
      
      4、把每篇只有几千字的书评集合成书出版
      
      相信每一个卖字赚钱的人都会说,我靠,这不是他妈有病么?
      
      但是换一个角度,别人写出了这样的书,然后只用20块钱就卖给你一本,你买不买?
      
      想想吧,别的什么都不用说了~
  •   写的挺好嘛,没人评论?
  •   长姿势了
  •   靠……怎么老吕老吕着就成了正太了?
    不是CN译,CN译早找不着了
  •   我就看见了(?蕤冰按),老吕你太有creativity啦,崇拜!
  •   顶,我非常喜欢这个波兰老头
  •   这篇访谈的原文仿佛是从老莱子的官网上找到的。
  •   哈~胡子叔叔成正太了。
  •   顶,现在好的硬科幻实在太少了
  •   现在会去读这样著作的人不太多了
  •   大概是96年后的采访,莱姆垂垂老矣了吧。
    也许就像毛姆说的流行的流动,毛姆在天朝可能会变得流行起来的…(有点难)。。。
    LZ好眼熟啊。。。。
  •   《文明算作错误》、《宇宙创始新论》写得很赞,反而是《鲁滨逊家族》、《千兆网络》看得迷迷糊糊,估计和知识背景有关,怀疑lz文科,偶是理科~ 讲科学理论和故事情节有共鸣,一到文学相关的的东西就废了~
  •   鲁滨逊家族的关键词就是创世纪和伊甸园。
    莱姆笔下的作家虚构了“海岛伊甸园”,而虚构的人物鲁宾逊自以为是创世者,上帝和亚当与一身,“夏娃”和诸人类是他随意的产品。
    当女仆夏娃从自己虚构的背景中占到前景要求爱的主动,这个上帝和亚当的导演就觉得受到了威胁,这意味着自己不再有虚构他们的权利,而以此类推,其他诸人类都可以跃起享受自己独立的生命。
    于是,骨牌倒推,一切仍旧是虚幻,谁都不是谁的创世主。
  •   《完美的真空》 应该是对这本虚拟书评的书评,有类罗素悖论
  •   看完吧,每篇都很好看。
  •   靠,怎么贵了5块钱!
  •   1、设计出10到20个趣味盎然而且饶有趣味的主题
    咳咳,我只想问一个,趣味盎然和饶有趣味这两个词有什么不同含义?
  •   这个叫做技巧阿~
    技巧才是一切的根本,从物质到精神~
  •   看了半天看不完,我怎么是十块钱买的?
  •   是越来越多的概括,越来越多的形式,然而还是喜欢一些实质有内容的东西,什么都抽象了,或许是因为已经看透一切?“日光底下并无新事,神让已过的事重新再来。”还是喜欢看一些有料的书,或许是我太没劲了。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