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志林

出版时间:2007-9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宋)苏轼  页数:267  译者:刘文忠 评注  
Tag标签:无  

前言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寸,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杰出 的文学家,诗、文、词、赋都有很高的廖就,一生著述甚多。 嘉■元年(1056),二十岁的苏轼与弟苏澈一起出川赴京应举,次年与 弟同榜中了进士,不仅深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而且也得到当朝皇帝宋 仁宗的称赞,“仁宗以制科得斌兄弟,喜曰:‘吾为子孙得两宰相。’”( 《宋吏·后妃传上》)嘉■六年(1061),苏轼开始步入仕途,任大理评事签 书凤翔府判官。在凤翎刚满一任,其父苏洵病死京师,轼扶丧归里,丁父 忧后,于熙宁二年(1069)还朝,这时正值王安石执政为相,安石平素恶其 议论异己。仅给了他一个告院判官的官职。过了二年,王安石的新法得到 神宗的支持,并迅速向全国推行,苏轼连续上书反对变法。由于意见未被 采纳,又激怒了王安石,苏轼自感难以见容于新派,遂请求外放,通判杭 州。此后又徙知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了十年左右的地方官。在任职 期间,苏轼能关心人民的疾苦,重视农田水利及水、旱、蝗灾的救灾工作 ,特别是熙宁二年(1077)移知徐州时,黄河决口,大水汇于城下,又加大 雨日夜不止,城墙未被淹没的部分仅三版厚,“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 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宋史·苏轼传》)可以说在此次抗洪抢 险中,苏轼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时王安石已经两次罢相,彻底退出朝廷 。苏轼虽因反对王安石变法而外放,安石罢相后,他不但未得到丝毫重用 ,一场更大的灾难反而落到苏轼头上。元丰二年(1079)他刚徙知湖州不久 ,便被逮捕,原来是新进派官僚何正臣、舒宣、李定等,在享轼诗文中找 茬口,罗织罪状,弹劾苏轼“指斥乘舆”、“包藏祸心”,把苏轼投进监 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经过几个月的折磨,幸赖曹太皇太后亲 自向神宗求情(见《宋史·后妃传上》),苏轼才幸免于一死,责贬黄州, 为团练副使。被贬黄州的四年中,他躬耕东坡,自号“东坡居士”。元丰 七年(1084),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的途中,苏轼上书自言饥寒,有田在 常州,愿居常州。诏准,逐过金陵,会见了与他政见不合但私交尚可的王 安石。苏轼至常州后,神宗去世,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朝廷启用旧党 司马光执政,苏轼刚徙知登州,便被召回京,任礼部郎中,不久,迁起居 舍人、中书舍人。次年(元韦占二年),任翰林学士兼侍读,元■三年 (1088),权知礼部贡举。这时苏轼与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又产生了矛盾, 他不同意旧党尽变新法,不同意废免役法,由此引起旧党对他的猜疑。司 马光死后,旧党发生分化,苏轼遭到忌恨,恐不见容,请外拜龙图阁学士 ,知杭州。元■四年(1089),苏轼第二次到了杭州,在杭州近三年,为百 姓办了不少好事,杭州市民“家有画像,饮食必祝,又作生祠以报”(《宋 史》本传),足见他赢得了人民的爱戴。 元■六年(1091)苏轼又被召回京,原拟任礼部尚书,以弟苏辙除右丞 ,改翰林承旨。苏轼在翰林院数月,又以受谗请外,乃以龙图阁学士出知 颍州。次年,徙知扬州。元■八年(1093),高太后病死,哲宗亲政,时局 又发生变化,一些投机新法的分子如章悖、吕惠卿、曾布、蔡京之流,以 绍述熙宁、元丰新政为名,尽复高太后临朝时所废新法,大肆迫害元■旧 臣。这时苏轼正任礼部尚书,兼端明殿、翰林侍读两学士,知制诰。苏轼 已感到形势对他不利,又请求外放,以两学士出知定州。然而苏轼外放并 没躲过一场灾难。绍圣初(1094)御史论轼知制诰时所作制诰,有“讥刺先 朝”之处,以此罪名贬知英州(今广东英惠),寻降一官,未至,贬宁远军 节度副使,又贬为建昌军司马惠州安置,一月之内三次贬职。如此一贬再 贬,当权者犹不解恨。绍圣四年(1098)四月,又把苏轼贬至海南的儋州(任 州别驾),苏轼此时已经六十岁了,他只得只身携幼子苏过,浮海南渡,垂 老投荒,北归无望,真正是“海南万里真我乡”了。 元符三年(1100)正月,哲宗病故,其弟端王赵佶即位,是为徽宗。徽 宗即位后,宽赦元■旧臣,苏轼遂奉石内迁。建中靖国元年(1101)正月, 苏轼过大庾岭,四月经庐山,五月至金陵,闻朝内又有排挤元■旧臣迹象 ,遂决计定居常州,六月海倒在由金陵去常州的船上,七月二十八日,六 十六岁的苏轼不幸溘然长逝。 《东坡志林》所载各篇,相当一部分留下了写作年代,较早的是元丰 年间,较晚的是元符四年,前后历二十除年,大体上是从被贬黄州始,至 元符四年遇赦内徙止,共二百零三篇,内容相当丰富,正像万历二十三年 (1595)赵用贤《刻东坡先生志林小序》所言:“皆纪元■(当为元丰)、绍 圣二十年中所身历事,其间或名臣勋业,或治朝政教,或地理方域,或梦 幻幽怪,或神仙伎术,片语单词,谐谑纵浪,无不毕具。而其生平迁谪流 离之苦,颠危困厄之状,亦既略备。然而襟期廖廓,风流辉映,虽当群口 见嫉、投荒濒死之日,而洒然有以自适其适,固有不为形骸彼我,宛宛然 就拘束者矣。” 综观《东坡志林》,我们可以窥见东坡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的诸多 方面,东坡是位于学无所不窥的大学问家,他对于经学、史学巧至诸子百 家都很有研究,而且特别重视经世致用和以史为鉴,尽管他所总结的历史 经验有些是片面的、不足取的,但可以看出他的用心是古为今用,是欲垂 戒于后世。苏轼不是纯儒,他对儒、道、释三家颇能兼融贯通,关于这一 点不仅在《志林》中的“佛教”、“道释”类中各篇可以看到,在“修养 ”与“异事”类中亦可以看到。他的佛学修养很深,与众多的和尚、道士 交往密切,叉读过不少佛经,对佛典之熟悉,如数家珍,但他并不是一个 虔诚的佛教徒,他的谈佛论道,有时近于戏谑。如卷一的《论修养帖寄子 由》篇,即可看到此点。《志林》涉及道家者,主要不是道家的哲学观点 ,而是道家的养生、导引、炼丹、辟谷等。苏轼对《易经》颇有研究,他 不仅有《东坡易传》九卷传世,而且精通占卜,卷三之《记筮卦》,是用 《周易》为其弟子由占卜的,他自以为“考此卦极精详”,昔口传授给小 儿苏过,又“书而藏之”。苏轼有点迷信,且相信命运。“命分”类的三 篇,可见其一斑。他认为“人生自有定分”,韩愈以磨蝎星为身宫,他自 己以磨蝎为命,所以“平生多得谤誉,殆是同病乜”。又说友人马梦得与 他同年同月而生,生日比他晚八天,“是岁生者,无富贵人,而仆与梦得 为穷之冠。”东坡又颇通医术,《修养》、《疾病》、《技术》三类,不 乏此类记载,从《志林》一书可以看出,苏轼是一位杂家。 苏轼的思想比较活跃,也比较解放,他的思想虽以儒家为主,但儒家 经典并不能拘束化,评价历史人物,议论古人古事,多所创见,发前人之 所未发。如巷五之《武王非圣人》,提出武王伐纣是以臣弑君,并连及汤 之伐桀,认为如当时有良史董狐,必以叛、弑书。对孟子所言“吾闻武王 诛独夫纣,未闻弑君也”,苏轼指出这是乱了孔子的家法。在封建时代, “薄汤、武而非周、孔”往往成为名教之罪人,苏轼公然指责汤、武之篡 弑,这是非常大胆的。在《摄主》篇中,苏轼强烈反对母后临朝摄政,他 举出许多例证说明因母后摄政而使国家乱亡以至江山易姓的事实。其实这 个问题在宋代是较为敏感的,北宋出现四次母亏临朝听政,除苏轼提到的 曹、高、向三皇后、皇太后外,就在他遇郝的元符四年徽宗刚即位时,也 是皇太后临朝,他虽然说宋代几位临朝的皇后,都是千中挑一的好皇后, 但他的前提却是反对太后于政,为此,他引用了孔子“惟女子与小人为难 养也”、“牝鸡之晨,惟家之索”,这是相当有刺激性的话,也很容易被 人抓住把柄罗织罪名。他数次获祸,与此是有关系的,其个性可以说至晚 年一点未改。 《志林》一书,可略见东坡鲜明的个性,他是一位百折不挠,坚韧不 拔的人。卷一之《涝沙湖》,写于被贬黄州时期,当他下临兰溪,看到溪 水西流时,高唱一首充满豪情的歌:“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其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卷二《书杨朴事》,叙述了隐士杨朴的故事, 杨朴以能作诗被召进京,及召对时,自言不能作诗,皇上司他:“临行有 人作诗送卿否?”杨朴回答说:“惟臣妾有一首云:更休落魄耽杯酒,且 莫猖狂爱咏诗。今日捉将官里去,这回断送老头皮。”上大笑,放还山。 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捕于湖州,妻子送出门,自觉无生还希 望,皆哭。轼却回头对妻子说:“独不吨如杨子云(实即杨朴)处士妻作诗 送我乎?”妻子不觉失笑。在皂死关头,苏轼尚能如此旷达,又如此诙谐 ,这是常人所不能做到的。卷一的《措大吃饭》、《题李岩老》,读之让 人捧腹大笑,可入《笑林》。 众所周知,苏轼是反对王安石的变法的,他为何反对新法,晚年对新 法的看法有无改变,我们可以在《志林》中找到答案。苏轼对法家人物, 对严法峻刑,对革新派,可以说都没有好感,而且不时地对他们进行口诛 笔伐。卷五《司马迁二弋罪》,把司马迁论商鞅变法之功及汉代桑弘羊设 平准法、实行盐铁国有,使“民不加赋而上用足”的功劳,目为战国游士 的邪说诡论。司马迁颂扬二人之功,是司马迁的二大罪过。卷四之《王嘉 轻减法律见梁统传》,言梁统上书说“高、惠、文、景以重法兴,哀、平 以轻法衰”,请增重刑法即用严法峻刑治国。苏轼说梁统“一出此言,遂 获罪于天”,梁统的两个儿子皆死于非命,至孙子辈梁冀梁家秽灭族,这 都是梁统造下的孽,可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在卷四之《柳宗元敢 为诞妄》中,批判柳宗元极力称赞吕温、吕恭兄弟(王叔文革新集团的成员 )是诞妄,并把柳宗元与王■、王叔文交友,视为与恶名昭著的裴延龄联姻 一样的耻辱等等,可见苏轼的固执与偏见,是不可讳言的。卷二的《唐村 老人言》,写于元符三年被贬海南时,篇中叙述了一位老农对“青苗法” 和均贫富的评论,这位老友认为:贫富之不齐,是天经地义的,“民之有 贫富,由器用之有厚薄也”。如“欲磨其厚,等其薄,厚者未动,而薄者 先穴矣”。苏轼称赞这位“负薪”者“能谈王道”,可见他对王安石新法 的看法至晚年也未改变。 有些研究者指出:“元丰七年,苏轼改贬汝州,离黄州北上时,路过 金陵,曾拜会退休宰相王安石,两人政治见解虽有分歧,但依然保持了良 好的私交。他们共游蒋山,互相唱和,翰墨友谊又有了发展。”这虽然是 有据的,但也不过是表面的应酬而已,苏轼对王安石的看法,至晚年也并 无改变。卷二之《记盛度诰词》中,苏轼提到“论周■擅议宗庙”事,为 了注释的需要,笔者从苏轼的《奏议集》中,查到了《论周檀擅议配享自 劾札子二首,看了之后不免有点吃惊,周檀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原 为江宁府右司理参军,经苏轼举荐,做了郓州的州学教授,在王安石死后 ,他曾上表请求将故相王安石配享神宗皇帝。苏轼自劾札子云:“谨按汉 纪,擅议宗庙者弃市。……窃以为安石平生所为,是非邪正,中外具知, 难逃圣鉴,先帝盖亦知之,故置之闲散,终不复用。今已改青苗等法而废 退安石党人吕惠卿、李定之徒,……而先帝配享已定用富弼,天下翕然以 为至当。■复何人,敢建此议,……谨自劾以待罪。”从苏轼对王安石的 评价看,是带有个人成见的,虽曰自劾,但“擅议宗庙者弃市”一句,未 免令人毛骨悚然,由此我们不能不怀疑王、苏之间的“翰墨友谊”了。 《志林》中有些文献资料弥足珍贵。卷一之《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 ,说明北宋时民间艺人所说的“三国语”已带有尊刘抑曹的正统倾向,常 为文学史家所引用。卷四的《筒井用水鞴法》,是北宋重要的科技史料, 其他各篇,可史料价值的亦不在少数。记述人物故实的篇章,亦有足资参 考考。 《志林》各篇,虽大多篇幅短小,但由于作者是大手笔,往往随手挥 洒,涉笔成趣,实为晚明小品之滥觞,其影响是较大的。 迄今为止,笔者还未看到《东坡志林》的注本。我所用的白文底本, 是1919年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校印本,它的母本是明万历乙未的赵刻本,中 华书局1981年出版的王松龄校点本,亦是以涵芬楼校印本为底本,我吸收 了王松龄先生的不少校刊成果,在此对他表示感谢。由于注释的需要,笔 者标出了部分《志林》中涉及的人物、事件的出处,为读者提供了方便, 同时也发现了苏东坡的一些张冠李戴的误记。 以笔者的知识结构,深感注《东坡志林》的困难,缺点和错误定然存 在,恳切欢迎海内外专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刘文忠 2007年4月

内容概要

《东坡志林》是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苏轼历时二十余年撰写的,共二百零三篇,内容丰富,从中可以窥见他的学养、思想、世界观等诸多方面,尤其展示了他的鲜明个性。

作者简介

作者:(宋)苏轼

书籍目录

编选说明东坡志林卷一 记游   记过合浦   逸人游浙东   记承天夜游   游沙湖   记游松江   游白水书付过   记游庐山   记游松风亭   儋耳夜书   忆王子立   黎稼子   记刘原父语 怀古   广武叹   涂巷小儿听说    三国语  修养   养生说   论雨井水   论修养帖寄子由   导引语   录赵贫子语   养生难在去欲   阳丹诀   阴丹诀   乐天烧丹   赠张鹗   记三养   谢鲁元翰寄暖肚饼   辟谷说   记服绢   记养黄中 疾病  子瞻患赤眼  治眼齿  庞安常耳聩 梦寐  记梦参寥茶诗  记梦赋诗  记子由梦  记子由梦塔一  梦中作祭春牛文  梦中论左传  梦中作靴铭  记梦  梦南轩  措大吃饭  题李岩老 学问   记六一语……东坡志林卷二东坡志林卷三东坡志林卷四东坡志林卷五

章节摘录

插图

编辑推荐

《东坡志林》中有些文献资料弥足珍贵。卷一之《涂巷小儿听说三国语》,说明北宋时民间艺人所说的"三国语"已带有尊刘抑曹的正统倾向,常为文学史家所引用。卷四的《筒井用水鞴》,是北宋重要的科技史料,其他各篇有史料价值的亦不在少数。记述人物故实的篇章,亦有足资参考者。《东坡志林》各篇,虽大多篇幅短小,但由于作者是大手笔,往往随手挥洒,涉笔成趣,实为晚明小品之滥觞,其影响是较大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东坡志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6条)

 
 

  •   中华书局版的《东坡志林》我买了两本,一种是史料笔记,竖排本,另一种是插图本,有注解。两本我都喜欢。装帧、品相都很好。竖排本最适合晚上靠在床上看,随手翻读几篇,很有古韵。插图本就放在案头,也是随时翻翻,因为有注释,读起来很轻松。东坡的文章耐读,随手挥洒,涉笔成趣。其中有大趣味,有大境界。顺便说说,当当的服务也不错,发货很及时。在此说一声谢谢
  •   总把苏东坡、辛弃疾两位古代名人归划到一类,就像自己在远远地欣赏这样的男子,才华自不必说,他还有坦荡的胸怀,老夫之豪气,更具前行的胆气。而《东坡志林》,就像是自己推开了东坡营地之门,仰视,看他一捋长须,听他讲,某年某月读史之感受,思考后观点的提出,人生交友之情谊。他有些观点也许偏颇,不过不影响我对他的崇拜。近日看一部介绍《黄帝内经》的片子说,当时朝鲜把《黄帝内经》的《灵枢》部分贡上宋朝,以换宋治国之制,苏轼当时任礼部尚书,上五道奏折极力阻止,最后的结果是《灵枢》回归中原,使得《黄帝内经》完整。这一段,《东坡志林》里没有记载。每个人都会处在自己的立场去做一些他认为应该做的事情。照旧理解加崇拜。每回想起《东坡志林》里东坡讲“黎檬子”的故事,就忍不住笑起来:其友因性格质朴木讷,被戏称“黎檬子”,不知当时有“柠檬”这一水果。一日,经市忽听有果贩卖叫道“柠檬子哎”,东坡大笑,几落马。这个画面没多大文学价值,但,一想起来,我便笑了起来:卿狂老夫,如此,可爱可爱。嗯,忘了推介:雅雅的设计,疏落有序的排版,再加纸质的手感,如书以人物级别来论,当属“东坡”级。
  •   东坡志林(插图本)(中华经典随笔)很满意
  •   就说下里面的内容吧,首页有个选编说明,所以我想应该是选集,没有包括东坡志林全部

    里面是一段原文+少量注释+点评,总的来说里面还算精美,但字偏小。
  •   苏轼是豪放,又具有情趣的人,这一点在《东坡志林》一书中可以体现。谈天说地,出游交友,入仕致仕,他的洒脱豪放,在这本书上体现得淋漓酣畅。《东坡志林》不失为一个文人眼中的另一个世界。
  •   苏轼的诗词很有意境,他的这本东坡志林很有内容
  •   一直都想看这本《东坡志林》,喜欢苏轼的文风
  •   超爱东坡,故东坡志林必看,苏轼的日记耶,每天看点,悠哉悠哉
  •   东坡学士是贯通儒、释、道三家的大学者。在他的笔记中,无不透露出对于人生的豁达,再加上插图,更生动丰富,闲读或研读皆可。
  •   中华书局的书,包装、纸张什么的都是有保证的~书的内容也还可以,注释很详细,点评是点到即止类型的,插图带一点土黄色,还蛮有感觉的~
  •   只能说人生如梦,如东坡般才华横溢又一声坎坷才能有如此随笔,读来想象人生或繁华或无常,才觉自己所受又怎样呢,大笑一场,心宽过此生矣。
    这套书打算全部入手,印刷很好。
    不过这本没有全文注解,不过古文觉得不要全注释的好,多多体会,有注释足以。
  •   喜欢东坡这位奇男子的喜怒哀乐,这本书就是最好的证明。中华书局出的书,内容还是有保证的,就是装帧不太喜欢,花哨了点。
  •   东坡的随笔,好读
  •   能独到东坡的随笔文章是自己的福气,书本干净漂亮,读起来赏心悦目
  •   一直都喜欢东坡先生的文字,并且一直认为他的才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他的诗词,他的书画,他的这些自然的随笔,都是极喜欢的。喜欢先生的那份不羁、洒脱,以及超然。也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深陷荒地,朝云却始终在先生身边,不离不弃。
  •   这本书就是东坡先生写的日记,与大师近距离接触,感觉很好。书的质量也很好,点评也还可以~
  •   东坡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位大家、全家,文思隽永,文采斐然。此书作为他的精品短文,短小精悍,说理透彻,言尽而意不止。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   本书的装帧很好,另外,完全是对东坡先生的敬仰支持着本人去看这本书。
  •   本来是人家林语堂先生写给外国人的。
    后来应广大中国读者的要求,被翻译回来了。
    可悲,可叹,用我们家乡的话叫放屁脱裤子。
    不过也可以看出其价值非同小可。
    林语堂的风格在书中也可见一斑。
    推荐读者读读。
  •   对此书神交已久,不愧中华书局的书,封面清淡,留白较多,纸质亦是不俗,东坡的文笔更不用说,文章虽短,神形具备,如沐春风,读大家文字,赏风雅古画,一大乐事。
  •   东坡的小品文,短小精悍。内容覆盖面广。很好的枕边读物~
  •   内容太少,只能了解到东坡先生的片段,要想全连了解还是买东坡全集吧
  •   喜欢东坡这样的奇男子,这本书就为这种喜欢大开方便之门。中华书局的书我也很喜欢,两全其美。
  •   苏轼的笔记小说,章节篇幅适中,是很好的枕边书。
  •   最崇拜东坡居士,拿到他的书,爱不释手。
  •   东坡一代天才,书当然好。旧版寒碜,终于找到了这个图文并茂的本子。
  •   这书里尽显东坡先生的智慧
  •   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则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茶余饭后的消遣读物,当然,也有研究价值。
  •   从字里行间感受东坡的魅力。值得好好品读。
  •   东坡,天纵之才,文章诗词书画,无一不能,常人不及矣。
  •   东坡一代文豪,文笔自是极佳,本书的装祯也不错,很值得一读!
  •   想了解苏轼其人,就仔细品味他写的这些随笔,把自己活灵活现的展现出来了。此公的人格魅力不可挡啊。
  •   历代文人,最喜欢苏东坡,该随笔慢慢欣赏吧
  •   喜欢东坡大人,他永远是遗世独立、风华绝代的,他的文章和思想亦是如此,少有人可比。
  •   了解东坡必不可少!
  •   我想,千年一东坡,一点也不为过。文人的诗书画词策论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皆有着不凡的造诣和独特的体悟。他的才思敏捷,他的诙谐幽默,他的倜傥不羁,他的宽阔旷达,他的儒释道非凡修为,他的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的一切都那么的吸引人。苏东坡的人格魅力,让人不禁神往感叹。本书可窥得一斑。
  •   以前零星读过一些,这个版本很好,印刷、装帧质量很好。
  •   内容很杂,苏东坡涉猎很广,好言谈。能展现苏轼更多面的性格。文后点评带有作者个人倾向。
  •   喜欢东坡的人,必买。
  •   经典的作品!有注释,有简单评价!
  •   我很喜欢这本书,书的版面设计我很喜欢,看来很舒服;内容安排也很好,征文下面既有注释,又有点评。
  •   质量不错,纸质古朴,不同内容按不同字体区分。
    把苏轼的作品按内容分类,并有注解和翻译,对进一步了解苏轼有很大帮助。
  •   欣赏东坡先生的情怀和胸怀……
  •   东坡先生学问人品都是我们的典范
  •   平生最爱东坡的性格为人。
  •   好书享用一生,很喜欢东坡的为人。
  •   很喜欢。东坡充满灵性的哲思*^_^*
  •   东坡先生的名著,很有风采
  •   学东坡,做居士
  •   东坡给我们留下了多少精神财富呀。
  •   本来就喜欢东坡的文风
  •   说不上来爱老苏什么,喜欢他的不阿权贵,喜欢他的潇洒达观,喜欢他的骨梗。这本书虽然都是老苏的一些生活中点滴拾遗的小文块,更见老苏真性情。书的装帧很美,图精,纸良,字体适中,解释也不罗嗦,很凝练。
  •   喜欢他的一切尤其是笔记类的作品更见他的真性情
  •   这个版本看得比较轻松,插图和文字赏心悦目
  •   插图美,内容更美!
  •   有插图,很适合青少年阅读
  •   很喜欢苏轼,很好的一本书,阅读精品,走近苏轼。
  •   纸张很好,大小和顺手,只有注释没有译文,也是一特色
  •   小品文还是挺有意思,注释较少,议论性的东西不太能看得懂
  •   明清时代小品散文,很值得读。
  •   翻译较少,读懂需要自身功底。但书的装帧风格我很喜欢。
  •   本书全方位反映了苏轼在关于人生、命运、生活、宇宙等方面的观点。很值得一看。
  •   非常欣赏苏轼就是点评不是很好
  •   很好,印刷和书都不错
  •   这套书的包装正如中华书局的其他书一样,古朴典雅,光看看封面就爽心悦目了
  •   每个篇章都很短,基本上就几行就结束了。不过从中可以了解古人的所思所想。
  •   内容、设计、印刷都堪称精良
  •   很好的书 非常美观 内容丰富!
  •   笔记体最能反映作者真实的一面。很好
  •   经典好书,不可不读。
  •   古文经典,读之使人心静
  •   内容丰富,史事人物皆有所表
  •   印制精美,字迹大小也行,文言文的,有注释,不错。
  •   很喜欢这套书。中华书局用心了,内容很好,质量很好。
  •   书很雅致,编印、纸张都是上乘,内容更是有益,可以给孩子讲的好书,欢迎有更多这样的好书出版
  •   苏轼啊苏轼 嬉笑怒骂 买这本书就是为了苏轼
  •   国学国人都应该懂一些,尤其是下一代,别让他们被汉堡、迪士尼们教育了。
  •   我最喜欢的现代文人,去点评我最中意的古代文人;一个温和的连刻薄话说的都口下留情的老实男人去,坐观多少年前那个叛逆的先进的现在看来都天才的可以的伟大文人。你可知,这有多带劲 ····
  •   一直想买的书,中华书局的书值得信赖,趁当当搞活动之机拿下,收藏起来慢慢读。
  •   作为苏轼粉丝,买来后藏的,这个必须点赞
  •   很喜欢苏轼的文章,豁达的人生观让我叹服!
  •   找个细碎时间看就够了,很短,反映的苏轼人生某个片段,觉得很真实。文字果真不死的
  •   纸张很舒服,字体也合适,有苏轼的平易近人的感觉,很好~
  •   不错 经典的名著 以此共享
  •   高中及以上的同学读会比较好,初中生除非是文言文阅读能力很强的。
  •   打发时光的精致闲书,这种书可以看看古人们的闲情雅致,闲暇中也学得了不少东西,挺好的!
  •   中华书局在古籍普及方面功劳很大,让我辈得以享文化盛宴
  •   内容精彩,很不错的选择。
  •   不错,内容很好,读起来很有意思。注解少了点。
  •   这一段时间很想多了解一下苏东坡。
  •   装桢很不错,质量比较好。而且内容齐全,从内容和价格方面比较来说更是相当不错。
  •   内容丰富,文辞优美,值得细细品味
  •   喜欢苏东坡不需要理由,喜欢他的豁达,喜欢他的宠辱不惊,更喜欢他的旷世奇才。这本书收录了苏东坡平日的一些小品文著作,是了解苏东坡日常生活的重要著作。
  •   偶然发现的一本书 希望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   点评也算简练。好书!很喜欢
  •   很好的书,纸质也非常好
  •   书都破了,收到包装是开的,就差丢书了,书还可以吧!苏东坡,好!
  •   很不错的书,送给长辈的礼物。
  •   书是好书,只是纸张一般,不太适合收藏。
  •   很好的书,速度也很快。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