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说文学批评

出版时间:1989.3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法)蒂博代  译者:赵坚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六说文学批评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9条)

 
 

  •      蒂博代的《六说文学批评》薄薄一册,二百余页,短短两三个时辰就可以读完。大师笔调轻快,译者亦力求简洁明了。
       蒂博代在书中谈及批评应该是批评者与作品之间的一种“热情的相遇”,是一种“趣味”的诞生。好的批评的诞生,是两个灵魂之间的相遇和搏斗。
       从这种角度看,“自发的批评”、“职业的批评”、“大师的批评”中貌似“职业的批评”是最无趣也最匠气的批评了。
       自发的批评的优势在于言论者的思路和阐释受“规则”“条理”束缚较少,更多的对于阅读对象的一种最直观鲜活的感受。大师的批评因为有自身的创作做支撑,并在思想上呈现出一种深度,便也能诞生好的批评。
       由于专业的原因,也会阅读一定量的批评文章。但某某翻阅《XX评论》、《XX论坛》,总有满目苍夷之感。或是满溢肉麻之词的吹捧文字,或是枪药味十足的檄文,更为可怖的是,往往忍受各种晦暗各种歪曲阅读之后,却难以明白“评论家”们到底想表达什么?
       于是,不免自省自我理论修为着实不够,难以参透大佬们文中玄机。再然后,就是把《xx评论》抛掷一旁,不修正业的拿起《城市画报》或是《大众摄影》。
       去年怀着小卢瑟的心态参加某某论坛,台上温拿正襟危坐。听了一个上午,腹中饥饿眼冒金星,聚餐的释放铃一响,便恬不知耻的速速冲向餐厅,大快朵颐去了。
       为嘛都不讲人话?小卢瑟心中腹诽。
       倒是有几个作家发言愉快简短,幽默中不乏深意,令人回味许久。
       或许这就是目前当代文学评论界的现状。
       进入九十年代后,网络评论和媒体评论的兴起,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允许更多普罗大众参与到过去貌似无比崇高的文学评论的环节中。要知道,纵然是“自发的批评”,发生的场合更多是中产阶级的沙龙中,或是“太太们的客厅”。而如今,我们能脱离学术期刊或被学院派评论家控制的话筒,肆意发表自己的看法。而这些看法往往是最原始的,最有热血的,当然也可能是最粗糙和最不合逻辑的。
       北岛的《城门开》里说到:纵然我说出来的将要伤害你,但是我仍将说出我要表达的一切。
       我很悲观的看到我的身边有一个巨型的“谎言制造场”,许多人想表达的往往并不是一个灵魂和一个灵魂的“相遇”,而是一个灵魂想借另一个灵魂发声,强迫读者接受某些腐烂的观点。我看到在讲座上,在课堂上,在讨论会上,每个面孔都带着坚韧的表情,大段的提问有冗长乏味的铺垫,来自最后被问者都要疑惑:不好意思,可以把你的问题重复一遍吗?
       从某种程度上,我趋向认同作家们对于评论家们的反击。具有理想主义情怀侵染的图景是,在灵魂相遇或搏斗之后,两个灵魂之间仍有心心相惜的情愫。傅雷对张爱玲有不认同,但并不妨碍他发现张爱玲作品中的灵气。
       以这样一个略显“郭敬明45°仰角味”的标题卖起狗肉。
       是因为我怀念的,
       是无话不说,
       是争吵以后还有爱你的冲动。
  •     中肯、幽默。作者所强调的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有赖于多元化和共容性的观点开拓了我的眼界,让我这个“述而不作”的批评者摆脱了卑微感。这位著名文学批评家这些作于20年代结集于30年代的讲演文稿通达宽容得让现代文人自相形惭,或许是现代的生活方式让人们的目光越来越狭隘了。
  •     三联的这套书超级好!
      
      以前语文老师在作文课上总说我:你能不能不给别人的作文挑刺?
      
      现在想想,那时还真是可爱啊。
      
      也算是最初级、最狭义的文学批评了~
  •     “其实,批评缺乏新意并不是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老老实实地把别人的意见转告给不知道的人,也是一种正当的行为,不光彩的倒是没有新意却要装得颇有新意,而打开箱子一看,货色全是舶来品。我们当然需要有新意的批评家,但我们也需要虽少新意却多诚意的批评家,因为‘文学贸易’(内销和外贸)也是要有人去做的。”
      《六说文学批评》2002年第1版,郭宏安序言,第16-17页。
      
      陈思和教授在2005年第2期《中国比较文学》曾经发表过一篇题为《研究生论文是否需要有“原创性”》的文章,文章一口气列举了八个似是而非的所谓研究生论文中的“原创性”:
      
      1,为了讲清楚某个问题,需要借助别人早就提出讨论的某些理论,这本来是不错的,但为了显示自己是“原创”,就故意不提别人的理论,改头换面地变一个说法,成了自己的“原创”;
      
      2,看到别人的理论探索在前,不是吸取其合理的一面,不是在总结前人的经验上再往前一步,而是先指责前人全都错了,然后宣布自己才是唯一能够解决问题的人,才是“原创”;
      
      3,许多论文在叙述自己的研究课题之前根本不屑提及前人有没有相关的研究,仿佛自己是从真空中来的,从真空中发现问题的,是为“原创”;
      
      4,运用外国的理论,明明依据的是译文,却偏要注明原著的洋名字,以示自己能读原著,以代原创;
      
      5,有许多论文的题目,早已经被人反复议论,譬如现代文学研究中关于张爱玲的论题,比较文学中关于“现代主义在中国”之类的论题,我每年参加论文答辩都会遇到相似的题目,当然作者研究对象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但主观感受不一样不代表学术上就能有新意,不过是一个结论的多种说法,自己以为是“原创”,其实从学术的角度看来只是炒了别人的冷饭;
      
      6,大段引用他人的学术观点,都不加引号,最后挑一句无关紧要的话,漫不经心地加了一个注,好像是注明了引文的出处,却掩盖了大量非引文中的抄袭,冒充原创;
      
      7,有的论文所研究的题目早几年就有人做过,可是作者根本就不知道,不是故意隐瞒前人成果,而是出于无知,自以为是原创;
      
      8,前人分别做了甲部分、乙部分或者丙部分的研究,他就来个甲乙丙综合论述,拼凑前人成果却以为是原创。
      
      陈思和总结的这八个“原创性”弊端,很有代表性。现在那个文科的研究生不活在“原创性”的阴影下,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文章看起来有创新呢。正如黄子平说的“大家都被创新这条狗追的连撒尿的功夫都没有了”。可惜,在行家眼里,自己的创新基本上也就是个改头换面的“舶来品”而已。
      
      陈思和一向认为,研究生也是个打基础的阶段,要慎谈创新。老老实实的看书,扎扎实实练好基本功才是当务之急。而现在的研究生却到处宣扬自己的文章有多少创新点,这把创新看的太容易了,本身就是浮躁的表现。
      
      那无法真正创新却想写点文章出来怎么办呢?《六说文学批评》序言里这句话说的好,可以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知道的写出来,态度认真些,贩卖给不知道的人也是可以干的嘛。写文章还是要做老实人,玩炫不可取。全中国人民都在好大喜功了,挺乱的,别跟着瞎起哄了。
  •   相关问题何止在论文上呢,遍地都是。
  •   受教了
    如果能在做大学毕业论文的时候看到此文,态度就会更诚恳了
    当时老师就一个劲要我们的创新点,当时我就怀疑这个的可能性
    哎!
  •   记得在硕士论文答辩的时候,基本班里每个人会被问到“你的论文的创新性在哪里。”
    还有一个必问的问题是“这篇论文的应用价值在哪里”。
    这是一个上梁不正下梁歪的问题。
    硕士论文的创新性要求只是这个浮躁社会的创新性要求的一个体现。
    众人皆醉我独醒,需要怎样的见地和清高啊!!
  •   我们老师倒是仅仅“说你的论文与他人观点不同的地方”
    感觉低调严谨的多
  •     7,有的论文所研究的题目早几年就有人做过,可是作者根本就不知道,不是故意隐瞒前人成果,而是出于无知,自以为是原创;
    --------------------------------
    这条应该不能算吧?别人研究过的题目,再研究就非原创?估计是表述有问题
    其他几点很有概括性
  •   目前中国大学有几所有正真的学术氛围?教授忙着评职称,学生忙着玩乐,怎么可能静下心来做学问?独立之思想,难矣!
  •   我觉得有空好好看看台湾作家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
    就不会感到意外啦,很独到,很值得回味,但是改变却很难。
    没有这个大环境啊!
  •   哎,这样我又多了一个理由原谅自己无能了。
  •   不管三七二十一,喘口气儿占了位儿再好好看
  •   有道理~~~
  •   2008-05-30 16:07:21 塑料戴    7,有的论文所研究的题目早几年就有人做过,可是作者根本就不知道,不是故意隐瞒前人成果,而是出于无知,自以为是原创;
      --------------------------------
      这条应该不能算吧?别人研究过的题目,再研究就非原创?估计是表述有问题
      
      其他几点很有概括性
    我个人认为这句话的意思是,论点论据都差不多,结论也差不多,也为自己的结论很有新意,其实早就被别人讲过了,而且还可能讲的更好,可他不知道,在那里洋洋自得。钱钟书在《诗可以怨》(收《七缀集》)里说一个“穷乡僻壤的土包子”下雨时用身上的一根木棒撑起一块方布遮住头,居然没淋成落汤鸡。他至此以为自己搞了个了不得的发明,忙不迭的申请专利,他不知道其实世界上早就有了一种叫做“伞”的东西,结果自然是闹笑话。陈思和在这里提到的这种人就类似于钱钟书说的“土包子”。
  •   日本人善于创新,更善于模仿!
    创新不是无中生有!
  •   支持一下转贴了
  •   还得有创新的要求啊。不过作为硕士阶段,创新性有多大空间那是需要客观对待的。。
  •   创新不是凭空想出来的。天才和火星人除外。
  •   哈哈 看以前的论文好多就是这些“原创型”的,不能保证自己的写成什么样。。。
  •   我狂赞。
  •   从这个意义上,
    文科的突破比理科难得多,
    但一旦突破就对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不是几天研究生生活就弄得来的。
  •   为创新而创新,结果是引出了一堆“创新”的字符,失去了创新的真正内涵。尤其是文科,硕士不硕,博士不博,学术素养尚欠缺,没有广博的阅读面和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创新难度很大。
  •   学风不古……
  •   周兄所言甚是。赞一个!
  •   俺们这儿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时就要陈述自己的创新在哪里了,真是想破头皮也想不出来
  •   我刚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写到后期,我跟老师说,我就是写不出创新点,我做一个全面的综述好不?我觉得也是有意义的,因为从一些文献的情况来看,很多针对此问题撰文进行研究的“学者”,连已有的研究文献的观点还没有清楚,
    老师说不行,于是我就只能编故事,结果大好。
    老师是不错的老师,但是他有来自学校方面进行论文评定的压力,只写成文献综述是不行的。大家似乎都认为,一篇文章,没有“创新点”就连写出来见人的意义都没有了,这说明很多人对学习做研究,和做研究的意义都认识的不清楚,要知道一篇好的文献综述也不是容易写的,不是象某些人那样复制粘贴出来的,写综述过程中,对已有研究进行穷尽性的搜集,对观点有透彻的了解,最后清晰地表达出来,这个过程于写的人,是基本功的训练,是视野的拓展,于读的人来讲,是一份参考教材,有助于从不同角度理解旧有的研究成果,这样的深入和创新的意义,最起码也是同等重要。
  •   顶ls,我的情况和你差不多,才大二写基础课论文,老师就跟我们喊新意新意,我当时想新意个鬼,大一才熟悉论文这个东西,大二能把书看透就不得了了,走都还没学会你就要我飞,你应该穿越回四年前教我
  •   …………没写过论文的高中生,飘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