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基层文官

出版时间:2008-05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赖瑞和  页数:344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精选唐代最常见的几种基层文官,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研究和讨论。全书共分七章。前五章分别探讨了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等若干种唐代基层文官,第六章则综合讨论这几种文官的共同课题,诸如俸钱、任期、办公时间与假期等,最后一章描绘出两幅唐代基层文官的“理念型”,可与史书所见真是唐史人物做比较。 本书虽为研究官制的专著,然征引了大量唐史人物作为例证,读来生动有趣,既可为研究唐代基层文官制度之工具书,又对理解唐代士人之仕宦生活大有助益。

书籍目录

自序导言第一章  校书郎  一、唐代诗文和唐史上的校书郎  二、校书郎的设置、分布、定员和官品  三、起家之良选  四、任校书郎的十种途径  五、中晚唐的“试”校书郎  六、校书后出为诸使从事  七、校书郎的三种型态  八、校书郎的“校勘”职务和相关工作  九、校书郎的生活  十、公卿之滥觞  十一、结论第二章  正字  一、正字和校书郎的比较  二、唐代诗文和唐史上的正字  三、任正字的九种方式  四、正字的职务和生活  五、中晚唐的“试”正字  六、正字的仕途前景  七、结论第三章  县尉  一、唐县的等级和县尉的官品与人数  二、县尉的来源和入仕方式  三、赤畿县尉的特殊地位  四、释褐为上、紧、望、畿及赤尉  五、县尉的仕途前景  六、县尉的职务和别称  七、以县尉作阶官充馆职  八、结论第四章  参军和判司  一、参军的起源和种类  二、州府参军  三、亲王府参军  四、都督府和都护府参军  五、判司用作释褐官和再任官  六、判司职掌  七、京兆河南等大府判司  八、“试”参军和“试”判司  九、参军和判司用作阶官  十、判司卑官不堪说?  十一、结论第五章  巡官、推官和掌书记  一、使府的由来和幕职的演变  二、幕佐的辟署和礼聘  三、幕佐依附幕主的关系及其仕宦前景  四、幕佐的官衔  五、巡官  六、推官  七、掌书记  八、结论第六章  文官俸钱及其他  一、俸料钱  二、任期  三、守选  四、宦游  五、办公时间和休假第七章  总结  一、天宝年间的基层文官并合图  二、会昌年间的基层文官并合图参考书目附录  本书封面和《朱巨川告身》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校书郎  幸逢大平代,天子好文儒。  小才难大用,典校在秘书。  三旬两入省,因得养顽疏。  茅屋四五间,一马二仆夫。  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  ——白居易《常乐里闲居偶题》  白居易这首诗,是他在长安京城的秘书省(皇室图书馆)任校书郎时写的。“小才难大用”当然只是谦词。实际上,他二十九岁考中进士。贞元十八年(802)冬,他三十一岁时,又参加吏部的书判拔萃考试,次年春上榜,接着马上被授以校书郎,不必守选。唐代进士及第,又以书判登科的人极稀少,绝对是当时最卓越、最杰出的精英,不能说“小才”。校书郎的生活很舒服,可说是美职。他有“茅屋四五间”,有一匹马和二个仆夫服侍,足以羡煞许多今人,还有“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这是他的第一个官职。  大略而言,唐代士人释褐任第一个官职,主要有两条路可走:(一)到州府任参军,或在外县任县主簿或县尉。中晚唐更有人到外地幕府任推官、巡官等职,如韩愈;(二)留在长安京城任校书郎、正字。第一条路比较普遍。第二条路则可能需要更高的资历,如白居易的例子。在这几个释褐官职当中,校书郎和正字都属京官,掌校理典籍等工作。唐人一般重京官,轻外官。因此,校书郎和正字的地位,又比外州府参军、外县主簿和县尉等更为清贵。  在唐代史料中,校书郎又比正字常见。比如,贾岛(779—843)的集子中,只有一首诗是送给某正字的:《送董正字常州觐省》,但寄送校书郎的,却有七首之多:《送张校书季霞》、《送裴校书》、《过唐校书书斋》。《酬姚校书》、《送韦繇校书》、《送李校书赴吉期》以及《滕校书使院小池》。这种现象也见于其他文人如姚合、白居易和韩愈等人的集子。笺注这些唐诗的现代学者,一般只引《通典》或新旧《唐书》职官志中的简短描写来注解此官,仅止于平板、静态的考索。至今为止,笔者也没有见到有任何学者对校书郎做过通盘的考释。因此,本章打算结合唐代诗文、正史材料、石刻碑文以及《通典》、《唐会要》等政书,全面探讨校书郎的各个面貌,以求做个周全、动态的研究。一般而言,史书上的材料大多枯燥无趣。唐代诗文则比较生动、立体,正好可以补史书的不足。

编辑推荐

  研究官制的专著,然征引了大量唐史人物作为例证,读来生动有趣,既可为研究唐代基层文官制度之工具书,又对理解唐代士人之仕宦生活大有助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唐代基层文官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1条)

 
 

  •   作者功力深厚,把唐代基层文官组织写得很明白
  •   作者详细阐述了一个唐朝官场新丁的头几步路。一个新的视角看唐朝的官职。符合现代人的想法和思路。看一个人是如何从士人升迁到高官。推荐和唐代中层文官一起读。期待作者的唐代高层文官。
  •   作者有关唐代文官制度的书都不错。
  •   作者赖瑞和先生能甘坐冷板凳,从大量的原始资料中整合,令人佩服。本书澄清了很多我以前模糊的问题,并有很大启发。配合《唐代中层文官》,当为更佳。
  •   算是我买的唐史资料书籍里面最喜欢的一本,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语言很平实,讲得也很细致不枯燥,看起来一点都不费力。

    希望大陆也赶快出作者的那本中层文官,台版太贵了
  •   学界对有唐一代职官制度有不少成果,但未见其时文官制度的系统研究。赖先生的书在方面做了极为细密的功夫。
  •   如果学习历史,必备此书!
    只是还有的中超和高层文官这两本什么时候会有呢?!
  •   此书对喜欢唐史,爱看唐代史藉的人非常有用,文字浅显,受益匪浅
  •   好书,唐代官职制度的 入门级!
  •   对于官制方面的研究,赖瑞和先生可以算是另劈蹊径,从小处着手,虽不是全面讲述,但由浅入深,颇为初学者所必须。
  •   制度型的书,写得一点不枯燥,太棒了。
  •   似乎重来不曾真正弄明白过古时候的官制,买来学习
  •   非常好。一些比较不容易理解的地方都有细说,期待作者其他的书。
  •   作者以前没有听说过,一看介绍觉得不错,书买到后翻了一下,真是不错,由此又搜索作者的其他书,想都买下来。
  •   此书为今后关于官僚体制的研究奠定基石
  •   除了感觉跟同类书比贵了点,但是作者写的很不错,很值得买。内容很详尽,划分很细,看起来也不觉得枯燥。
  •   非常喜欢这本书好看非常满意
  •   很少能从其他正史类书籍找到这些知识。这本书很合我胃口。不过,官职数量还是略显少了些。
  •   这个商品不错真心好书,长见识
  •   看海外的学术著作,你会感到国内学术风气太浮躁,没有根基。
  •   古代文学老师推荐购买的,内容很好
  •   很好,就是价格有点高。
  •   好 正品 便宜
  •   受益匪浅,中国本是官本位的社会,看了这本对自己日后的学习阅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对史料或是作者的背景知识有了新的认识。
  •   好书,符合期望
  •   作者论证严密紧凑,行文一丝不苟,属严谨派学术著作,做到普及怕有点困难,但确实不知除了这样写这类专题还该怎样写。
  •   真佩服作者的閱讀能力!
  •   按理说很枯燥的学术内容,却写得很易懂,说理很清晰
  •   绝对是经典之作,强烈推荐。
  •   有助于初步了解唐代官制
  •   好书,难得研究得如此深入细致。
  •   作者很用心,读起来很有意思。
  •   一定要仔细研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功力
  •   一本资料集吧,至少以后看唐书能读出其他的味道
  •   兼具学术性和可读性
  •   内容很好,生动活泼,但是书太旧,可能是库房管理的原因吧?
  •   视野很好,不囿于单纯制度史的范畴
  •   中华书局的书永远是经典 值得收藏
  •   下过电子版,觉得还是看纸本比较好
  •   这本是是一本实实在在的好书
  •   看起来有点意思
  •   挺好的~~~感觉不错
  •     唐代官制是其政治史研究上的热点,职官作为重要研究课题,为学者们所关注,成果颇丰。若将唐代职官大体分为高层、中层、基层三类,研究重点则多偏向于高、中层职官,基层职官在学术领域中鲜有问津。而《唐六典》、《通典》等工具书中有关职官的记载,多疏于简略,不利于读者深刻、系统得了解唐代基层官僚队伍。基于此,赖瑞和先生作《唐代基层文官》一书,详考唐代基层文官的各个面貌,力图还原唐人初为官的实况,弥补几近空白的研究现状。
      诚然书中部分内容,前人已有研究,但关注重点在于唐代文官的某一两个侧面。而赖瑞和先生所著《唐代基层文官》,以几种常见的唐代基层文官为研究对象,在参详前人成果的基础上,提出新见或补其疏漏。此书不仅在研究方法、学术观点等方面有独到之处,更是精于史料爬梳,言之凿凿,细致入微。以下从篇章结构,研究方法,观点及论证模式等角度对此书作一简要评介。
      分总结合,脉络明晰
      《唐代基层文官》一书采用“先分后总”的框架组织,前五章先对几种文官分别探讨,可视为此书第一部分。随后第六章综合讨论这几种文官的一些共同课题,书尾第七章总结唐代前后期基层文官合并图,浓缩前文精华,是全文主要论点的直观体现。后两章都是在表现“文官共同性”。尤其第七章分别描绘唐前期、唐后期基层文官的并和形象图,塑造出“理念型”的文官形象,令读者即使不看前文,亦可从这部分了解当时基层文官仕途的基本境况。六、七章可谓总写部分。
      这种“分总”的行文安排看似简单,实则作者缜密的逻辑线索贯穿章节内外。前五章的讨论对象依次为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和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这种顺序并非作者随意安排。
      有关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和判司的研究相对匮乏,讨论空间比巡官、推官和掌书记要大。故巡官、推官和掌书记合为第五章,位置靠后。而校书郎、正字都属京官,可能需要更高的资历,唐人一般重京官、轻外官,故校书郎和正字的地位比外州府参军外县主薄和县尉等更为清贵。校书郎、正字虽然往往散官阶、俸禄一致,但校书郎职事官阶要高一等,并且唐代史料中校书郎比正字常见。至于参军和判司,既不是清要官,也比不上县尉里的赤、畿尉。由此可见,如果将这几种文官按“由重至轻”的标准排序,恰恰是此书前四章的篇章顺序。
      有趣的是,不止探讨一种文官的四、五章,则体现出一种 “由轻至重”的写作逻辑。参军较之判司,巡官较之推官,推官较之掌书记,都位轻。四、五章内部各节的讨论顺序恰好分别是参军——判司,巡官——推官——掌书记。
      无论是“由重至轻”还是“由轻至重”,都是作者精心为之。这种书写脉络,一则使看似分散的内容在逻辑上章章紧扣,节节递进;一则使这几种文官间的轻重对比从目录上即可一目了然。
      除此之外,作者分别探讨文官时,几乎都会涉及这些文官的起源、设置,职务,官品,入仕途径,前途等。使得几种文官的区分鲜明有序。
      先分后总的框架、轻重有序的脉络,是作者运筹全书的表现,也是此书值得称道的地方之一。
      考掘传记,文史互证
      丰富可靠的材料依据是进行研究的源泉。作者搜集史料颇费心力,为之后的论证打下良好基奠。《唐代基层文官》参考书目近400种,种类涵括传统古籍、墓志、电子资料库、近人论著、海外论著等。史料数目多、范围广,使此书显得扎实、厚重。但这只是较学术的史学著作的通有特点,比如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同样体现出深厚的学术功底。
      真正令人耳目一新之处,在于作者“在传记中考掘制度史”的研究方法和“文史互证”的研究思路。
      过去研究一般以《唐六典》、两《唐书》职官部分、《通典》等传统史料所记为主,描述沦于平板,空泛。缺乏具体事例的制度运作令人感觉艰涩难解。作者推陈出新,从唐人生平经历、官历入手,梳理出具体事例,在传记中考掘制度史。以考掘“传记”为思路,此书将原本分散的不同类的史料组合在一起。
      作者对两《唐书》列传、《唐会要》以及《册府元龟》诏敕和奏疏等的分析,扩大了关于基层文官的传统史料中可利用的范围。以第一章《校书郎》为例,首节列举唐代由校书郎起家仕途通达的知名人士,所列张说、张九龄、李德裕等人皆出自两《唐书》列传。论证校书郎乃起家之良选时,参用了《唐会要》中的诏令、奏疏。“任校书郎的十种途径”一节,所举实例近半数以上皆来自两《唐书》列传。虽然每一种途径仅举两至三例,但作者明确指出史料中用该途径的大致人数,比如以进士入仕的有四十多人,以明经入仕的约十人。可见作者对相关史料的熟稔掌握,又说明传统史料的传记部分关于职官确有不小挖掘空间。与第一章类同,对其余几种文官的讨论,委实离不开传统史料中传记、奏疏等作出的贡献。
      而两《唐书》所收,大多是中、高级官员。故作者对大批低层唐官员的考察,大多来自出土文献,即各种唐代墓志和神道碑文。对出土文献的搜掘,作者亦是力求完备。仅墓志方面,就参考了《千唐志斋藏志》、《全唐文》、《全唐文新编》、《全唐文补遗》、《唐代墓志汇编》、《唐代墓志汇编续集》、《唐代墓志铭汇编附考》七种。通过对墓志、碑刻等的细致爬梳,弥补了两《唐书》的不足。
      此外,作者亦通过文学史料发掘基层文官的传记。据王凤翔统计,此书共引用唐人文集25部(不含敦煌诗集),引诗达48首之多。文学史料中关于唐代诗人的官吏资料详实清晰。其引用增强了可读性,与正史资料相映生趣。全书几乎每一章都体现着“文史互证”的方法。
      将古诗放在开头以引出问题,基本上是每一章的写作范式。比如第三章开头引用了高适、杜甫、李商隐三人的诗,展现出唐代文学中县尉的不佳形象。继而提出历史上县尉其实很多元化,尤其是赤、畿尉其实地位崇高。然后再展开全章的具体论证。古诗范围广瀚,作者仅取其中若干首放在置于章头,想必也是经过精心筛选,择最合适者而用。
      古诗在书中的应用并非仅限在放在章头做引子。作者细致挖掘诗句中的重要信息,用以佐证正史的记载。《正字》一章中,作者引白居易“俸钱五六千,月给亦有余”来证《新唐书》所载的俸钱资料非虚文。
      诗句除外,作者还利用文集中的文、序、铭,唐小说等文学史料考掘制度史。在《唐代诗文和唐史上的正字》一节,作者用《柳宗元集》中柳宗元对太学诸生写的信、给从祖父柳浑写的行状还有韩愈为柳宗元写的铭,来论证柳宗元担任过正字,没有任过校书郎。驳斥了两《唐书》中关于柳宗元“出身校书郎”的记载,并且指出两《唐书》经常将性质相同的官弄错官名。在这段论述中,作者引用三段史料,并且都比两《唐书》更早、更原始,也更可靠。可见作者并非摆出一则文学史料与正史简单对应,而是用多重文学史料来小心求证,谨慎论断,令结论更加可靠。
      比较而言,此书所引唐传奇数量较少,但所引之处,仍使论据充实不少。如《正字的职务和生活》一节,作者举刘晏的故事来说明唐人小说对正字的工作,描写不不同于正史典志,指出从故事中可以看出当时人对正字的一般理解,丰满了正字的形象。《赤畿县尉的特殊地位》一节以“一枕黄粱”的典故以及《续定命录》里的故事等来证赤畿县尉的优越地位。
      由上述可见作者在使用文学史料时比较侧重诗文、跋、序等,唐传奇则作为辅证偶尔引用。较好得规避了“大量运用虚幻文学作品而使文章不够严谨”的隐患。认真加以甄选,文学史料可以提供很多有用信息。就如王凤翔所说:“目前的官制研究多利用传统的典志材料,很少使用所谓的文学史料。今在读完该书后看来,未免失之偏颇。唐人诗文中隐含的信息量很大,史料价值很高,如何对待和使用这些史料,值得我们深思。”
      赖瑞和先生在自序中提到,台大的王秋桂老师引导其走上汉学研究的道路,习得中国书目、版本和考证之学的精粹。故作者著此书,除了研究方法上创新外,在史料的使用版本上同样讲究。作者在书中提到自己引书的惯例是尽可能引用最佳版本。唐人的诗文集,如果有现代学者整理过的校点本,尽可能引这些校点本,没有现代校点本者始引自《全唐文》或《全唐诗》。关于电子资料库,作者用的是陈郁夫教授开发的《全唐诗》、《太平广记》,因为这一套最合乎学界需要,校对精细,且以繁体字制作。
      论证灵活,观点鲜明
      《唐代基层文官》的论证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体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其一,提出问题后,同一类型的史料举多例正面论证。比如证初唐有人从校书郎起家或任官时,共列举敬播、文昭、王玄度三人。其二,不同类型的史料互相佐证。这种模式主要是表现为文史互证,史料具体运用情况可参见上文。其三,反面论证突出所论主题。如第一章,作者论证校书郎为起家之良选,先是以行状、诏令等从正面凸显其清贵地位。之后,以奏疏来论证“流外官”被打压、轻视的境况,反面衬托出校书郎“流内官”身份的荣高。再如《校书郎》的生活一节,作者通过古诗解读出校书郎的生活轻松悠闲。但论证并没止于此,继而作者以古诗解读县尉生涯的复杂和暴力,对比出校书郎的安逸自得。
      上文提到,此书某些课题承续了前贤成果,在这些课题上,作者与学术史充分对话,或是对前人观点加以评述,或是提出自己创见。此处不一一列举全部论点,仅以第三章《县尉》为例,管窥作者与其他学者的互动。
      与其他章节一样,作者首先进行了有关县尉研究的学术史梳理,我们可以清楚看到日本学者砾波护的《唐代の县尉》除外,关于县尉的专门研究几乎空白,但各别相关小课题已有研究。在这种背景下,赖瑞和先生对前人论断加以评述,不仅指出自己的观点倾向,而且用列举史料的方式论证自己的理由。
      第一节关于唐代州县的等级划分,作者认同翁俊雄《唐代的州县等级制度》中的观点,即州分八等,县分十等,并且唐州县等级并非一成不变。并从欧阳詹的《同州韩城县西尉厅壁记》及其生存年份推出“七等说”是将赤县和次赤县混合为一,进而说明翁结论的道理所在。有关赤、畿、望、紧四县的官员设置,作者对王寿南、黄修明等人的看法吸纳总结后,认为次赤县、次畿县可能分别属于赤县、畿县,望县和紧县则同为上县,《唐会要》中“赤、畿、望、紧等县,不限户数,并为上县”的记载是单就户口而论。此外,作者通过制作表格,补充了“县尉是所有唐代官员中人数最大的一批”以及“实际的施政往往和《唐六典》等政书上的规定有所出入”的结论。
      吸纳概述前人成果,进而在细节上予以补充,也是与学术史对话的关键。在“县尉”课题上,作者对县尉入仕途径及赤畿县尉的特殊优越地位进行考察,补充了“捕贼尉”的材料,丰富了砾波护的论点,并且延伸讨论了县尉捕贼不需要亲身出马这个无人问津的话题。
      而对前人论断提出不同意见,体现了作者咀嚼史料的功夫。第四节通过《旧唐书》及墓志中的几则史料驳斥了砾波护“似乎畿县尉等不能用作初任官”的观点,证明出身良好的士人,可以释褐为赤、畿尉。又如针对唐代士人以县尉任集贤校理等职的案例,砾波护认为这些士人是去担任县尉,得到史馆修撰等“加官”。赖瑞和先生则认为这是以宋代的“帖职”制度看待唐制,史馆修撰等职“没品阶”无疑,但并非“加官”。作者以大量史料论证集贤校理等职是实职,以县尉作阶官充馆职正是唐代职事官阶官化的倾向。阎布克先生也曾提到这种阶职转换。这些史料中不乏两《唐书》等传统史料,说明作者并非仅靠 “有新鲜出土史料”的优势进行研究,更有着深度考掘已有史料的功力。
      故聚焦《县尉》一章,可见作者在进行学术史对话时,以史料为基础,甄别、评述前人观点,延伸补充空白课题,或反驳他人论断。而建立在学术史对话前提下的《唐代基层文官》可谓推动了唐代官制史的研究,为我们细化或纠正了关于唐代文官的认识,在弥补唐职官研究空白的同时,启发人们对基层职官更加关注。王凤翔亦提到此书的学术价值,并总结了此书的其他重要论点,比如中晚唐以来的“试衔”不是正官,只是唐人顶着一个朝官的头衔,在地方使府中担任幕职等,可供参考。
      言而有征,注释规范
      赖瑞和先生此书学术性极强,既体现在正文部分,又体现在注释上。正文部分,每一章开头都有相关学术史回顾,令读者清楚了解当前研究现状。而注释部分更是提供着大量信息,表现在如下几点。
      此书注释达1300余处,引用的史料、观点一一表明出处,使读者清晰掌握版本信息。
      注释中标有某些课题的研究现状。比如此书第四十五页注释四,即交代了有关“散试官”的研究成果。类似注释还有很多,比如第二十六页注释一,第一百页注释三等,作者在注明观点出处时,还标示了相关的主要论文,尽可能得多展现相关研究动态。
      注释全面,可见相关版本信息。如第七页注释三对“出版的墓志”有所概述,使读者在选择墓志时可以参考。第二十六页注释二,亦不只注出一个出处。第三十八页注释三对所引事例标有不同版本间的比较,指出洪迈所记最详细。
      另外,此书中的大量表格,展示了作者依据史料进行的数据统计,直观明了,也表现了作者花费精力时的不遗余力。
      若干反思
      以上内容皆从正面对《唐代基层文官》进行评价,限于阅读深度有限,想来没有全面展现本书亮点,还望指教。下面,本文将从若干方面对此书提出一些反面性思索,如有不妥之处,以后续加讨论。
      书名往往是全书内容核心,昭示出作者的研究对象。《唐代基层文官》即是“以书名见主旨”的代表作,但细观全文,作者始终没有给出“基层”的定义。作者在书中提到计划写《唐代中层文官》、《唐代高层文官》,将文官划分为基层、中层、高层三等,表面上自然不过,但对于介乎基层中层,中层高层之间的文官来说,则界限模糊。此书并非讨论所有基层文官,而是选取其中的典型,但书名却是“唐代基层文官”,严格论起,书名貌似比内容所指范围颇大一些。
      继续就书名而言,《唐代基层文官》无疑是一本政治史研究著作,作者写作初衷也是想解决官制研究上的若干问题。但“唐代基层文官”这一书名,发散来说,则不只涵括仕途、官品、职务等官制内容,加上文官的精神面貌、社会生活甚至家庭婚姻等方面,或许才是更加多维、立体的“唐基层文官”形象。当然,这是吹毛求疵的说法,果要实现,工作量必定十分浩繁。但作者在书中写到的正字的生活,以及文官的办公时间、休假等,其实都可归为其“工作之外的生活情况”。
      从史料角度看,王凤翔指出此书忽略了敦煌吐鲁番文书,里面涉及很多基层官府运作的信息,这方面的疏漏是此书的遗憾。此外,作者著此书使用了大量墓志,但多是直接分析引用的这些官吏自身的墓志铭。而关于墓志中基层文官妻子的墓志,似乎相对忽略使用,从中或许可以找到这些官吏的仕途运作与其婚姻间的联系。
      此外,在正文部分,作者论证校书郎不负责校勘而是校对时,其中一点理由是校书郎是属于年轻人释褐的官职,从年龄看没有足够学养从事古籍校勘。从年龄推论有一定道理,但是并没有可靠的史料支持。正文第一百零三页,作者认为王寿南“赤、畿、望、紧都是上县”的决定是单就户口而论,县官人数和官品方面,赤、畿、望、紧显然不等同于上县。却在后文说望县和紧县设员置官的状况与上县等同看待,问题不大。似乎有点矛盾。
      在论述幕佐和慕主的私人关系时,作者说其形成很强烈的人身依附,举了刘三举和李德裕的例子,认为刘三复是其私人随从,李德裕待其也如知己。作者主要想表达的是其“依附关系。而原始史料是:
      “有刘三复者,长于章奏,尤奇待之。自德裕始镇浙西,迄于淮甸,皆参佐宾筵。军政之余,与之吟咏终日。”
      这段史料反映了二人的亲密关系不假,但这种关系更是在工作之外的,二人交情良好的表现。换言之,形成这种情形的更多原因可能是二人脾性相投。而这种情况未必见于所有的幕佐和慕主。
      翻阅全书,正文第三十三页最后一行,“凸显地的不平凡”,疑似错字,应为“凸显他的不平凡”。这或许是此书最明显的小瑕疵吧。
      有唐一代,文官浩繁,或位列高位,或凡碌一生。燕过留痕,基层文官体系留下的史痕,是唐史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赖瑞和先生笔下,基层文官亦有血肉,回溯千年,他们为涨俸禄沾沾自喜,为职务轻松怡然自得,重视与同事、上级的关系。他们当中有些人的生活可谓“奔波谋得柴油盐,侥幸偷得半日闲”,而时人的官制运作真是“要么晴空一鹤排云上,要么潭中四季浅水游”。回顾历史,关怀当下,此书的现实意义或许就是能够给当代人在某些方面一些共鸣吧。【转发国学数典】
  •     今天逛厦大海滨,在书店顺了一本书,赖瑞和的《唐代基层文官》。49元,不过酒吧一瓶喜力的价格,就买了。
      在餐厅等菜的时候翻完了。作者说构思22年,但写作只用了一年多。姑且听之,也可以翻译为,22年前想写,22年后写之。
      本来这个地球我唯一向往的只有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了。但读了赖先生的书,觉得没去也不是什么遗憾。所谓名师未必出高徒,再一次证明。
      杜希德本就想师从陈寅恪,但因文革未成行。杜公大作,只读过剑桥中国史,确实是外国人研究中国的一流著作。
      第一个想法,既然是中国人研究唐史著作,为什么不用文言文,一看那些台湾腔的白话文,就觉得不雅。
      陈寅恪先生评价史学著作,有3点,史才,诗笔,议论。
      史才,首先没看到用任何出土资料的地方,即使极少数地方出现,都是二手资料。第二,陈先生最得意的考据,即长编考据之法,在赖先生大著中丝毫未见功力,有的只是谷歌可以搜索到的官名在史料中的搜索。这在网络时代如果说这叫考据功力的话,只能说,坑爹。
      诗笔,ZERO。每章都有引唐诗,但是只是引而已,陈寅恪的以诗证史的绝技赖先生的著作中只能遗憾的说没有。
      议论,ZERO,史记中的太史公按是何等精彩。但赖先生的议论几乎没有,有的只是像党的代表大会一样的照本宣科。
      当然用陈寅恪先生的标准评价赖瑞和的著作未免过苛。那么就用赖先生同门的云中君的著做比较就好啦,云中君的解读鸠摩罗什是我读过最精彩的今人写的历史论文。如果说陈寅恪的两稿是唐史研究第一流著作的话,云中君的是第二流著作,而赖先生的唐代基层文官无疑是第三流的。
      要说你妹的是,赖先生居然连博士生的对他的书评都不容许,这就像一个歌手,听众如果要评论她唱得好不好,居然要问你,你有教授资格吗?我是买了你书的读者,居然没有资格写书评,只能说两个字,你妹。
      我这篇当然是酷评,赖先生不用费心人肉了,我既不是学者,也不是作家,不用担心没了出版开会出国升迁资格,也不用担心得罪欺世盗名的前辈。所以此文留此,赖先生要是看不顺眼,可以请往复高层删掉,或者封我ID。本人的个人博客网站网友留言评论已达十五万,更不会在乎区区注册会员只有3千的往复论坛。
      
      
      由 NADA 于 05-10-2012 01:42 AM 最后编辑
      http://www.wangf.net/vbb2/showthread.php?s=5201b311e943befa645f9f0507593e65&threadid=26521
  •     作者性格应该是很和气的那种,虽是学术文章却也透露出真性情,把官制也写的富有人情味,是这个领域里难得的可爱之作………………………………………………………………………………………………………………………………
      
      
      
  •     赖瑞和先生是酒徒兼火车迷,这是他在《杜甫的五城》里承认的。他也同样承认自己当年读书看不懂唐人一连串的官名,于是略过不读。当时他就希望有一本能说明白这一长串官名的著作,可惜没有,只好等他自己在毕业二十年后写一本出来。
      
      这本书的优点确实不少,抓住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掌书记这几个基层文官职位,从地位、品级、执掌、收入、前途等角度逐一剖析,用大量书传碑铭和诗文作证,让整书文字都扎实可靠,是可以拿来用的历史著作。一些所谓学者,动辄就搬出放之四海皆准的格式来写历史专著,貌似大而全,实则嘈杂简陋,什么问题也没说清楚。
      
      我喜欢作者笔下时时流露出的好恶与叹赏,某人官儿做的精彩,某书精彩渊博,发现王绩以隋朝六合县丞的官资担任唐朝门下待诏时的惊讶,发现无人点出白居易身处藩镇时代竟然一路未任幕职的一点点自得,以及最后一章对宦游生活的描写等等,当然这是因为作者不是所谓“成熟的成年人”,更因为作者对历史学和他所书写的对象有诚挚的热爱。
      
      从一个外行的角度看,这本书有些让人不满意的地方。士人释褐之途繁多,一头扎进制举、吏部考和斋郎挽郎之中,难免有些丈二摸不着头脑。细节部分,封演的仕途八儁说引用了几次,但是要到《唐代中层文官》才承认对其中的“不入”也搞不清楚。至于为什么在一百多个基层职位中只挑选了这八个,到底如何界定基层职位和中层职位的界限,在本书中也缺少详细的阐述。
      
      
  •     基层政府力量很大。
      对于了解基层有一定的帮助,目前正在看。
      作者算是写得比较细致的,只要唐朝制度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可以看得懂。
      但是有的官职名称还是不大明白,如果使用百官表或职官志对照来看,应该会收获颇丰。
  •     
      虽然还有很多不足,但这样的官制书多一些就好了。
      接下来的中层和高层,会越来越难写,水平不要下降就好了。
      
  •       --《唐代基层文官》读书笔记
        
        1. 半天办公制。日出而作,但不是日落而息,是“既午而退”,中午就可以回家了。只上半天班,天啦,难怪这么多人哭着喊着要梦回唐朝。当然,办公室下午要排人值下午班和晚班。
        
        2. 中午吃食堂。食堂经费开支来自于“食本”,即政府放高利贷的利息。中午这顿饭和工作时间有关系,平常时间,是吃完回家,如果经费不足开不了饭,那可以改变办公时间,隔一天再上班。哈,这不是共产主义是什么?
        
        3. 州县情况有所不同。上面说的都是国务院这层的机构。州县有两衙制度,早晚鼓声一响,就要坐班,但是午饭到晚上上班之间,也还是休息。上班时间总体也不会很长,早上,五点或七点上到十一点,晚班下午五点到七点开始,九点回家。
        
        4. 假日。汉代五日一休,唐代十日一休,即“旬休”,工作九天,第十天休息。感觉工作天数比现在长?不要紧,唐代的假期很多正月、冬至分别七天长假,清明四天,中秋、夏至、腊月各三天,还有春秋分、立夏、立冬、重阳、端午等等都还有假期一天。总共假期是四十七天。还不算两个特别假期,五月有个田假,九月有个授衣假,各十五天。所以,一年休息七十七天。
        
        5. 请假。除了上面的正常假期,婚假、丧假、病假、事假都可以请。
        
        6. 任期。一般一任四年,不得连任。但有例外,技术官僚,象司天台、尚药局、太医署,或翰林待诏等皇室亲近职、内侍省各署内官,任期可达十年;警卫、巡捕;史官,可能是因为编史费时间,不能经常换。
        
        7. 宦游。由于任期短,迁转频密,一生做的官多达十几个,这也意味着,经常要远行。半生漂泊之说,并不夸张。“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现代人没什么“宦游”的感觉,交通太方便了,古诗中的羁旅之愁,现代人都没有太深刻的体会了。
        (1)路上时间。宦游途中花掉几个月、大半年,是很寻常的事。
        (2)路上住所。宦游期间,居住在哪里?官驿或官舍。官驿不仅设在陆路,水路也有,一站一站换官船前去。坐船的好处是省了住宿费。就象现在驴友穷游的话,总是想把火车当旅馆一样。
        (3)宦游可以带家眷。士人在外做官,常有家眷或亲戚相伴,庶几可以减轻思家之苦。有点比较奇怪,作生意的人通常出门不带家眷,所以才有那么多牌坊。这点我还没想明白,为什么做官就带家眷,做生意就一个人在外呢?汪曾祺有篇晚年小说《薛大娘》,提到“这些淮安人一年有一个月假期,轮流回去,做传宗接代的事,其余十一个月吃住都在店里。他们一年要打十一个月的光棍”。是因为生意人没钱,无法象官员那样拖家带口?好像也不全是,富商好像也是一个人在外的。真是想不明白。
  •     且看台版内容介绍即可明了:
      
      唐代士人如何做官?他们的入仕资历要求如何?职务和仕途前景任何?俸料钱多少?办公时间及假期又如何?这些问题在许多唐史专书和教科书中都没有答案。
      
      本书是第一本探讨唐代基层文官的专著,分章讨论校书郎、正字、县尉、参军、判司、巡官、推官和掌书记,解开了唐代许多官名的谜团,让现代读者也能轻松解读这些官名的深层意义,在阅读唐代诗文之时不必面对众多官职堆叠而茫然不知所措,填补了唐代职官研究的一大片空白。
      
      作者文笔生动,把这些疑难问题当成“悬案”来叙述和逐一破解,且与唐代士人的仕宦生涯紧密联系,呈现出中古唐代社会有趣的一面。
      
  •   外行人能评点得如此到位,老兄真是过谦了。
  •   要找来读读。
  •   真是爽啊!
  •   共产主义嘛
  •   长见识,真不知道以前的古人有这么些假期。
  •   哦。。。。
  •   妈妈的
  •   富商在故乡有家业,需要老婆去打点。
  •   商人不带家眷一方面可能是中国传统社会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反应,另一方面,明清徽商在致富之后大多有在外纳小妾或逛妓院之类的习俗,这方面已经有不少研究,带家眷就不太方便了。
  •   当然,可能也是不带家眷,长期性压抑导致了致富后的此类习俗,应当是互为因果吧。
  •   淮安人 表示压力很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