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奥格威自传

出版时间:2008-5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作者:[美] 大卫•奥格威 (David Ogilvy) 著  页数:163  译者:高志宏 徐智明 译  
Tag标签:无  

前言

一段快乐的旅程读书十几年,贩书十几年,养成了一股无可救药的书生意气:崇敬大师的经典之作。1992年第一次读到大卫·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时,完全未曾预想,日后会有幸参与奥格威和他所创办的奥美公司的所有著作在中国大陆的出版,而且有机会亲手翻译这位广告大师留给世人唯一的一本传记。这样的幸运,真让人感叹!一段快乐的旅程也从翻开第一页那一刻开始。其实这本书的英文原版,我并不陌生,上一个中文版出版时,作为编辑兼校译,就已经精读过一遍,中英文对照,也差不多在脑子里做了一次粗粗的翻译,只不过那时是看别人的译稿,得谨守本分,不敢越俎代庖。这次自己动手,乐趣自然远超上次。我一直觉得,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和作者进行一次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不但要理解作者的意思,还要从字里行间,体味作者写下那些字句的彼时彼刻的情绪甚至表情,尤其是对自传这样的作品。他平淡的词句下,可能掩藏着刻骨铭心的沉痛,偶尔的跳脱,又是霎那间的神采飞扬。译者不解之处,可能要花上一两个小时费心捉摸,灵光乍现,又仿佛和作者相对会心一笑。奥格威生于1911年,这本自传写于1978年。所有的记述从童年开始。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想起童年,仍旧是那么可爱。他写自己慈爱的奶妈,奶妈叫他“sweet master”;写家里恶毒的保姆每次都大喊大叫:“看让我抓着我怎么收拾你!”;写因为家里穷,被施舍着上了一所寄宿学校,结果在那受尽屈辱,后来自己拿了奖学金,上了一所更好的寄宿学校,自己在校五年,生活得如同一只“fighting cock”。可惜,译者终究只能是译者,只能尽力揣摩作者的情感,几乎永远达不到与原文一般的神韵。这也是我们绝大多数情况下必须依赖语言间的转换来完成阅读的无奈之处吧。也正因此,译者每每会感受到一种无形的责任,要尽一切力量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最好。一路随着奥格威走过童年和少年时代。就是这样一个日后将成为被所有广告后辈敬仰的“广告教皇”的男孩,和所有人一样,正在童年和少年的喜乐悲伤中跌跌撞撞。我们看不到任何不同,那段辉煌的路途,将在他38岁以后开始。读自传,让人感慨之处也正在这里。你知道结果,然后再去回溯过程,然后,你就会发现命运。它完全不是某种冥冥中已被确定的东西,而是生命中一连串的变数。像他的广告从不花哨却引人入胜一样,他的回忆也直截了当,娓娓道来,却每每引人莞尔。他说母校常常请人去演讲,“这些人之所以被选中,好像完全是因为他们演讲中令人无法抗拒有趣瑕疵”,而轮到他自己被请回去演讲,他居然对着台下清一色的男生大力抨击自己的母校不应该是所男校,结果第二年学校就开始招收女生。他说自己在牛津上学时,每天晚上都被哮喘病折磨,“但是我却并没有疲惫到第二天早上不能打网球,下午不能骑马,…… ”他抱怨自己年幼时学的低音提琴又笨又重,“搭乘英国火车时,低音提琴要跟三轮脚踏车付同样的行李费,而大提琴则只相当于缝衣机。”你会随时与他的幽默感不期而遇,当然,偶尔还有奥格威自己说学自他母亲、让他花了四十年才改掉的“唇枪舌剑”。比如他说自己17岁时写了平生第一个广告,也是自己的求职广告:“年青男性求男秘书或游伴之职”,结果招来一个同性恋美国佬,他的房间里弥漫着“一股香水味和鹦鹉粪味混合在一起的刺鼻气味”。果真有尖刻!1999年以88岁高龄在法国的私人古堡中去世前,奥格威人生变换过很多角色——厨师、推销员、情报专家、农夫和广告人。最后,在广告生涯中,大卫·奥格威达到了自我实现的顶峰。在自传中,职业生涯中的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完整、生动、深情的记述。如果说,在第一章对童年和学生时代的回忆中,奥格威充分展示了对他日后成功至关重要的叛逆个性,那么其后各章对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回忆,则更加真切地展示了这位“广告教皇”的艰辛历程。当然,呈献给读者的,仍旧是愉悦会心的阅读体验。在世的时候,奥格威就得到了人们崇高的评价,包括“当今广告业最抢手的广告奇才”(《时代》)、“现代广告最具创造力的推动者。”(《纽约时报》)、“奥格威以他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传统观念的抨击照亮了整个广告行业,令任何广告人都无法企及。”(《广告周刊》)、“工业革命以来最有贡献的人士之一”、“现代广告的教皇”(法国《扩张》)杂志)。虽然斯人已去,相信这种尊崇将在未来的岁月中仍将延续,因为他所创作的杰出广告、他所创造的奥美、他留给全世界广告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奥格威谈广告》、《大卫·奥格威自传》和《广告大师奥格威——未公诸于世的选集》。在1978年写给董事会的一张便条中,奥格威说:“我发明了一个新的譬喻。著名的医院会做两件事。一为照顾病人,二为教导资浅医生。奥美也在做两件事,一为照顾客户,二为教导年轻的广告人。在广告的领域里,奥美就好比一所教学医院,也因此,我们比其他代理商赢得更多外界的尊敬。”奥美仍旧是广告界的教学医院,而奥格威自己,就是一所学校。通过他的四部著作,他对广告丰富深邃的见解影响和教育着全球的广告人和商界人士。这本写于1978年,又在85岁时重新修订的《大卫·奥格威自传》,严格说来,并非一本“专业”著作,但它所记录的人生和事业传奇仍旧充满着能够给今天的广告人和所有希望在商业上有所成就的年轻人以启发和教益的内涵。无论世代如何变迁,总有些古典的价值是不该被忘怀,而且会一直有益于世人,就像是奥格威在自传和自白中讲到的那些关于广告和广告职业的基本信条。奥格威曾被问到有什么是他想要但没得到的,他回答:“骑士勋章,和有十个孩子的大家庭。”(他只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养女)他得到了其他一切,包括他可能未曾预想的后世的敬仰,他也留下了一切,包括仍旧欢迎奥美全球董事们去开会的古堡以及由他的广告哲学和经营思想支撑的无形的“广告大学”。高志宏、徐智明(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创办人、“龙媒广告选书”总策划)

内容概要

一个天生的广告人,一个开创性的人物,一个执广告界牛耳的巨人。一个贫穷的英国小男孩,一个巴黎饭店的厨子,一个苏格兰的炉子推销员。纷繁绚丽的麦迪逊大道上最闪耀的人物,在广告界触及巅峰之前的经历和奇遇,还有不平凡的一生中,令人惊奇的一个个转折点。为你揭示不为人知的奥格威传奇!

作者简介

高志宏,北京龙之媒广告文化书店总经理、创办人。1998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今中国传媒大学),现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研究生在读。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与徐智明合著《广告策划》、《广告方案写作》等广告专著,译著有《广告的艺术》。“龙媒广告选书”总策划人。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乖乖小祖宗第二章  巴黎的大厨师第三章  纽约与好莱坞第四章  秘密任务第五章  广阔的乡村修道院第六章  名与利第七章  隧道尽头的光亮第八章  奇迹森林向50位挚友致敬最喜欢的字眼最喜欢的食谱最喜欢的花客户名单

章节摘录

阿米什人最令人羡慕的地方之一是他们对长者的尊敬。我从未听到过任何一个阿米什小孩顶撞父母。一位父亲年纪大到无法耕种时,就把农场传给最小的儿子,然后搬到预备自己死后留给妻子的房子去住。但是他的儿子们继续听取他的意见,而他的妻子继续履行在家中带小孩的永久职责。在阿米什人的社会里,根本就没有养老院这种东西。阿米什人认为,既然他们的孩子注定终生务农,那么除了阅读、书写、算术外,学别的东西是完全没用,孩子14岁后,父母就拒绝让他再上学。在这方面,他们的根据是《圣经·哥林多前书》第3章第19节的说法:“在这个世界的智慧,在神看是愚拙。”这让他们常常与宾州或其他州的法律发生冲突,有人还因此入狱。我曾听一个阿米什农夫说过:“年轻人读完高中就什么都不想做,除非能坐着做事。他们会被惯得不爱做农活。女孩子要是读完大学,就想着靠罐头食品生活,男人娶到的可能就是个开罐器。”1971年,威斯星州将这一问题提交高等法院审理。因为阿米什人的教义禁止他们卷入任何诉讼,他们不能为自己辩护。但是一些好心人,我也是其中之一,请哈里斯堡(Hsdsburg)的威廉·鲍尔(William B.Ball)代表他们出庭。这个案子后来变成要判定:与宪法第一修正案的宗教自由条款相抵触时,威斯康星州的强制义务教育法是否生效。鲍尔先生告诉法庭,阿米什人的教育目的并不是要让孩子在人世中出人头地,而是为了要上天堂。陪审团全体赞成阿米什人,大法官伯格(Berger)宣布:“强制阿米什人16岁的孩子接受义务教育,的确伴随着一种非常真实的威胁,那就是损害阿米什人的社会与宗教信仰。”(经久不息的热烈欢呼。)阿奇伯尔德·麦克雷什(Archibald MacLeish)曾写道:对阿米什人的普遍看法是,他们是个不合时宜的民族,一个伴随着马和马车、旧约中的上帝以及其他一些年代久远的事物,如农艺、用很长时间都习惯不了的家务技艺,还有和谐的生活……生活在过去的历史申的民族。阿米什人有理由相信他们自己、他们的父亲,以及父亲的父亲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比那些笨拙的观光客的祖先要睿智得多……当我们仍天真地相信轧棉机、火车、飞行器以及内燃机,认为我们知道它们将去向何处时……阿米什人已经决定不加入这个行列。如果有一天你成了一个流浪汉,四处游荡,我建议你到兰开斯特去。阿米什人决不会拒绝给你一顿饭吃,还会让你睡在他们的谷仓里。有些流浪汉在救济院过冬之后,会一个夏天接一个夏天地回到兰开斯特,像老臭(Old Stinky),他用皱纹纸折出一束束玫瑰花作为我们供给他食物的回报。他在我们的农场待得很久。在他再次上路流浪之前,我们的每一个房间都变成了充满玫瑰花的闺房。不过,现在睡在谷仓中已经不像以前那么舒服了,因为现在的农民都把干草捆起来。在干草上打滚已经是过去的事了,在一捆一捆的干草上是没法打滚的。同样,如果你是个黑人,很不幸地陷入城市贫民窟中,并且失业了,你可以搬到兰开斯特去。我保证你可以在那儿找到份工作,而且阿米什人会纷纷来帮助你。他们知道什么是基督徒精神。他们从不为金钱与权势所动。有一天我带葛莱德温·吉伯(Cladwyn Jebb)去拜访一位看起来像圣彼得的上了年纪的阿米什人,这位老先生正在吊床上打盹儿,吊床吊在两棵繁花满树的苹果树之间。他躺着不动,问吉伯,“你是谁”。“我是英国派驻联合国的大使。”这位老先生想了大概一两分钟,然后说:“你还是个大人物嘛,对不对?”阿米什人从不多愁善感。男孩子在结婚安定下来之前,非常野性、鲁莽。他们从赛马场买来快步马,骑着它们以极危险的速度飞驰。他们还在星期天傍晚,在因特考斯的大街上举行轻便马车比赛,伴随着令人心惊肉跳的大喊大叫。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通常在结婚不到9个月时就出生。整个教会被分成不同的教区,每个教区大约包含40个家庭,由一位主教、两位牧师以及一位赈济员管理。这些神职人员都是农夫,同样14岁就离开学校,但他们中有许多人可以把圣经新约倒背如流。阿米什人通过抽签的方法,由上帝决定谁来担任神职。神职人员用铁腕管束教徒。任何人拥有拖拉机、通奸或偷窃,就会被神职人员祭起本教戒律,用法铃、书本和蜡烛逐出教会。被逐出教的罪人,不仅不能参加圣礼,还会遭到整个阿米什社会的遗弃。即使是他的家人,也不允许与这名罪人同桌吃饭(“不可跟那自称信徒,却淫乱、贪婪、拜偶像、辱骂别人、酒醉或窃盗的人来往,就是与他同桌吃饭都不可。”——《圣经·哥林多前书》第5章第11节)。我还听说连他妻子都不能跟他共睡一张床。这种可怕的教义,是保护阿米什人生活方式的一种强大力量。身为阿米什人也有实际的好处。如果你断了腿,离你家最近的邻居会帮你耕种。如果你的谷仓失了火(许多谷仓的确毁于火灾),邻居们会帮你盖一个新的。如果你死了,家人陷入贫困,教会的赈济员会照顾他们。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本于1978年首印出版的《奥格威自传》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为我们讲述了他通往成功路上难以置信的经历。                                                                                                                                                                                  ——亚马逊网站  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每一个商业人士或者投资者的入门书首选。                    ——《福布斯》   与众不同的性格。奥格威,当代广告的创造力。                                                                   ——《纽约时报》   让人拍手鼓掌的写作方式。每一页都让人欢欣雀跃。                                                                            ——《华尔街日报》     广告巨人奥格威以其创造性的写作方式,描述了他高低起伏的冒险人生。这有可能是20世纪商界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                                                                                                                                                  ——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

编辑推荐

《大卫·奥格威自传》自传于1978年首印出版的《奥格威自传》如同《爱丽丝梦游仙境》一般,为我们讲述了他通往成功路上难以置信的经历。——亚马逊网站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每一个商业人士或者投资者的入门书首选。——《福布斯》与众不同的性格。奥格威,当代广告的创造力。——《纽约时报》让人拍手鼓掌的写作方式。每一页都让人欢欣雀跃。——《华尔街日报》广告巨人奥格威以其创造性的写作方式,描述了他高低起伏的冒险人生。这有可能是20世纪商界中最具传奇色彩的经历。——约翰·威利父子出版公司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卫·奥格威自传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6条)

 
 

  •   大卫奥格威是广告界的鼻祖,作为广告人或者想成为广告人的,可以读一下这本书
  •   广告大师大为奥格威的自传,了解名人的机会!
  •   广告~公关~销售不看奥格威行吗???
  •   作广告的一定要读,不但能学到专业知识也可以看到一个“平凡”的天才!!
  •   该书比较简练的叙述了奥格威的一生,精彩纷呈,分析了家庭以及自己的个性对成长的作用,而工作的每个阶段都有所收获,每个职业生涯的取舍也对后来者指引了一些启发,值得一读。
  •   很好的一本书,喜欢奥格威。
  •   请读广告的注意 DAVIDE 的书 本人觉得这本的价值是最低的 但是也很有价值。
  •   再现了大师传奇的故事
  •   这本与《广告人的自白》相比专业性差了点,但仍值得一读~
  •   书当然不必说,广告人必读书目,不过这个版本的封面设计很难看
  •   买了来,留着慢慢读来。
  •   送得挺快的。
  •   专业书,老师推荐的,乘当当活动的机会买了一些~
  •   多看看大师走过的路对自己也是很有帮助的
  •   书的质量挺好的 送货很快
  •   想尽奥美的必须看,一个公司的文化与领导人是一样的,奥格威挺好的一个人,
  •   超级喜欢大卫奥格威!书还不错!内容很有趣,是个很风趣的人,大师风范
  •   大卫的故事很好,但文笔差点
  •   还行,不过《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更好
  •   要懂得他的理念,最好是从他的自传开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   发货速度快,包装和排版设计不太满意。还好是书,就凑合看吧。
  •   就是纸张和排版差了点
  •   文字轻松自然,读起来很通俗,不错
  •   比较喜欢,这本书读起来很有趣,很喜欢大卫·奥格威
  •   感觉主要是他的成长经历,广告类的还不是说的很多,不过也有助于学习他的思考
  •   这是老了的奥格威写的,颇有些自省的味道
  •   对于了解奥格威本人来说还是有一定益处的。
  •   翻译的不好,还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更经典
  •   前半部分很无聊。后面讲到管理的部分刚有点意思,又没有事例,只是在讲些大道理和小规程。说实话,有点失望。
  •   快递挺快的,就是书皮有点脏,好像被人用脚踩过一样,旧旧的。
  •   书被人拆开过了 不爽 不过质量不错
  •   很喜欢他的一些方式但是书本内容很空没什么我觉得只能当休闲类书看看
  •   感觉写得简略了
  •   建议购买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的这本书之后的朋友,最好不要购买。没有什么新东西,主要讲述的一些生活琐事,而且还是一笔点过。
  •   基本上没有什么有用的东西,像是在自吹自擂。虽然我很佩服这个人,但是他这本书写得确实不咋地。广告方面还是推荐乔治.路易斯大创意。回忆录方面还是推荐蛤蟆的油。
  •   “我今年38岁,失业。大学中途辍学,做过厨师、推销员、外交官,也当过农夫。我完全不懂营销,也没写过任何广告文案。我只是有志于广告业,希望在这一行闯出一番事业(以38岁的年龄),而且也准备接受每年5000美元的薪水。”我不确定是否会有广告公司愿意雇用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学历、没有经验,还是个看似对金钱没有野心的大龄青年。招聘启示上的每一个要求,他都不符合。当然,说这段话的人最终还是进入到广告界,并用了三年时间征服了这个行业,摇身一变成英雄。这就是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的故事。传奇都是不可复制的,并因此而不朽。但是,我想,每个人都会好奇,这个广告门外汉的智慧火花到底从何而来。如果你也同意“天才需要锤炼”这句话,那么无疑,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将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如果你知道,“现代广告教皇”、“工业革命以来最有贡献的人士”、“现代广告最具创造力的推动者” 、“当今广告业最抢手的广告奇才”、“品牌形象之父”这些尊荣至极的称号都得益于奥格威那丰富繁多又稍显杂乱的前半生的经历的话,那么你也就能领会,摆在你面前的这本书具有何等非凡的意义。如果你有意想要成为“第二个奥格威”,这本自传无疑位列必读书目之中;如果你一心只想要做“第一个自己”,那么大师的经历也弥足珍贵,如若觉得鞭策不够,那再推荐一本《乔治?路易斯大创意》,总有一条路能指引你通向成功。
  •   当时上学的时候,老师推荐的几本书之一。还记得当时满世界找。前几天在西单图书大厦看见出了新版,翻了下,翻译还不错,感觉比第一次看的时候更多了些感受。总之,好书。呵呵。
  •   OD的作品就一个字“绝”
  •   洒脱自如的英雄的人生轨迹
  •   买回来,还没看呢~但是自己对奥格威这个人的感觉还是很好,一个很有追求和目标的人!
  •   经典之作,很喜欢。书很薄,价格贵了点。
  •   是我喜欢的书,关于奥格威的!
  •   书纸质量一般,很轻, 有个别翻译的不是很好,有些地方不太通顺,不过整体内容还是值得商业人士一看,从大卫这个传奇人物的生活作为镜子,反省自己哪些地方要向他学习。
  •   上学的时候,广告学的老师极力推荐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说是经典必读。一直没读过,看看名字误以为是自传!结果就被带到茄子地里去了,这本和《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半点关系都没有!估计很多人是冲着《一个广告人的自白》买的!
  •   一本薄薄的一百多页的书,字又疏,感觉出版社有些坑人啊。比起一同买的林语堂的美国的智慧英文版真是差太远了。之前看了中国人名大学出版社出的霍普金斯的《我的广告生涯》,觉得挺好的,再看手上这本,真是对这个出版社失去信心了。
  •   有趣的人和有趣的书,这本书让读者更能明白,他成功中的点滴,他的为人 能更为贴近这样一位大师
  •   翻译得很乱,让人看得不知所云。
  •   奥格威在广告界是一个重量级人物,他的地位当然无与伦比,当然,有人也说他过于保守。实际上,评价一个人,不应当如此简单。奥格威自传的特点,书里的前言都已经说了,就不多谈,但读起来的却是感觉很好啊。虽然没有什么激情四射,也没有豪言壮语。但是很真实,很有味道。也着实让人心向往之。... 阅读更多
  •   感觉书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一点也不名不符实.
  •   全文感觉列出的名字比内容多,闲聊比广告方面的经历介绍多得多。很少可看之处,只要记录一些自己的琐事。
  •   实在一般,如果想了解广告行业、或运作内幕、在此行业发展,则此书没有帮助,只能作为休闲读物
  •   一本雅俗共赏的好书。
  •   广告教皇的自传,闲来无事拿来品读!
  •   广告大师的经典之作啊,必读!
  •   大卫·奥格威自传
  •   不要自己是谁
  •   发货速度快,包装好
  •     说实话,我是刚踏入社会的新人,又想从事广告业,但是看了他的自传,并没觉得他给出多少精辟良言,唯一就是在书的后半部分,有了几个管理广告企业的见解(也很浅!)
      
      作者的经历以及思想可能让他在广告业立足,而身在中国的我,肯定是不同的广告道路,而在本书中,作者只是简单报流水账,只看到他顺利的认识了一些人,顺利的做到了一些事,我不相信他没有坎坷,没有吃安眠药,没有焦虑……
  •     你想打算从政,就必须听一听奥巴马的演讲;你若童心未泯,就必须对奥特曼家族史和战斗史了然于胸——因为我现在身处广告圈,所以就必须看一下奥格威的书。刚刚步入这个行当的时候,一位师兄给我看完了《一个广告人的自白》,引发了我对广告浓厚的兴趣,我甚至开始对着CCAV里的各种广告以一种专业的口吻去评头论足,俨然是个有些内涵的资深广告人。
      
      虽然我经常冒出些怪念头,但我干的不是创意,于是很悲哀。引用奥格威的一句话,“在广告中,最重要的必然是创意。但是广告公司中只有十分之一的人在创意部门工作。业务代表是文案人员的两倍。如果你经营的是个奶牛场,试问你会雇用是奶牛数两倍的挤奶工人吗?”喔天哪,当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简直是遗憾透顶。不过挤奶工至少不用被人挤,而且还能拿别人的奶去卖钱,哈哈。
      
      我要说的书不是《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而是《大卫·奥格威自传》,这本书分八章,内容如下:
      
      第一章 乖乖小祖宗
      第二章 巴黎的大厨师
      第三章 纽约与好莱坞
      第四章 秘密任务  
      第五章 广阔的乡村修道院
      第六章 名与利   
      第七章 隧道尽头的光亮
      第八章 奇迹森林
      
      我最喜欢的是第六章,这种自己奋斗出来的名与利令人着迷。从这本书里,几乎看不到奥格威多么勤奋的一面,看到的只是他那比正常人略低的智商和老实巴交如小学生一样的叙事风格。不不不,我很尊敬他,这是一个相当可爱的老头儿。他居然能做得一手好菜,这简直可以和他在奥美的成就媲美了。
      
      乡村修道院里的阿米什人同样吸引人,这让我想起了《百年孤独》里的马孔多人和《桃花源记》里的桃花村人。都是一种隐居世外的生活,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而且还跟延边人民抗战那会儿是完全两码事。我想,光在这里生活一段时间的人,经历就可以算丰富了,但是奥格威居然还去情报局干过间谍!三百六十行,干的越多才越强。
      
      说说这本书的功效吧,它又给我带来了三分钟的热度,我甚至将未来的目标定位在将来可以去奥美工作。因为通过他的书,我感受到了一种很frank的精神与人格魅力。一切以真诚为本,就像我现在在看的另一本书一样,《人性的弱点》,太受教了。
      
      总之,这是一个足以震撼世界的人,关于他的一切荣誉和传说,在日渐发达的互联网上随处可见。大师一词,绝非浪得虚名。
      
      与之类似的另外一本书叫《爱情是这个样子的-蒙巴那斯的吉吉》,一样的天马行空式写作手法,一样的思维跳跃想到哪写哪,一样的看似平淡却充满人生的乐趣。区别在于,一个是广告大师,一个是人体模特。扯远了,大家都想做大师,模特的故事,看看就好。
      
  •     读这本自传,完全是因为对广告行业的兴趣。
      
      其实我一直不相信自传。也许是我过于较真,我认为自传应该是一个单纯忠实反映作者一生或某一生命阶段的镜子。但看到过的大部分自传,都远非如此。就自传纯粹性而言,由低到高是:
      
      1、政客的自传:此类自传是充斥着最多迷魂烟雾的。也许身不由己,作为政客,他们并不能仅仅代表自己。他们代表一种理念,一种政治观点,而且他们要同钢丝上的杂技演员一样,平衡各方面的利益。特别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客的自传里,都会提及一个incredibly excellent的黑人杰出启蒙老师,或是忠诚的朋友。然后大谈这些黑人曾经给了自己有多么大的影响等等等……此类自传,totally bullshit.
      
      2、企业家自传:此类自传通常看起来很平易近人,他们会比较坦诚地讲出自己某一阶段的困惑,但这并不足以抵消他们为了凸现当日成就,而刻意夸大的曾经的困难。这些自传可以借鉴的,最多是作者在管理公司或运营生意上的一些理念。而他们在商界上如何跨出那至关重要的一步的内容,他们大都是讳莫如深的。
      
      3、文人艺术家类自传:此类自传看得并不多。并不是没有兴趣,而是市面上此类书籍相对较少。也许文人艺术家类的人,已经有足够的途径去表达自己,也有足够多的路标见证自己,所以再没有必要去成书了。
      
      现在慢慢学会用平和的心态去看待所有这些自传。其实什么是truth,什么又是bended truth, 本身就没有明显的界限。更何况每个人,名人更不例外,在对待自己内心时,写一本关于自己的书时,能做到60%坦然诚实,就已经很是圣人了。
      
      David Ogilvy这本自传,是介于企业家和艺术家之间的一个自传。读的时候,你可以感觉,是在实实在在触摸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他对自己很坦然,承认自己做厨师时,因薪金微薄,每天会偷一些芝士回家。看到这里,读者会不由自主会心一笑。
      
      David的处事方式,可以从他总结出如下三条可见一斑:
      
      1、不敢拒绝的事情,就大大方方的答应;
      2、不知道答案时,就想办法混淆题目;
      3、把别人洗手间弄得臭熏熏的时候,划根火柴,臭味就会消失
      
      一个狡黠幽默的人,就此跃然纸上。呵呵。我喜欢。
      
      
  •     
       “我今年38岁,失业。大学中途辍学,做过厨师、推销员、外交官,也当过农夫。我完全不懂营销,也没写过任何广告文案。我只是有志于广告业,希望在这一行闯出一番事业(以38岁的年龄),而且也准备接受每年5000美元的薪水。”
      我不确定是否会有广告公司愿意雇用这样一个人:他没有学历、没有经验,还是个看似对金钱没有野心的大龄青年。招聘启示上的每一个要求,他都不符合。当然,说这段话的人最终还是进入到广告界,并用了三年时间征服了这个行业,摇身一变成英雄。这就是广告教皇大卫•奥格威的故事。
      传奇都是不可复制的,并因此而不朽。但是,我想,每个人都会好奇,这个广告门外汉的智慧火花到底从何而来。如果你也同意“天才需要锤炼”这句话,那么无疑,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将是这个问题的最佳答案。如果你知道,“现代广告教皇”、“工业革命以来最有贡献的人士”、“现代广告最具创造力的推动者” 、“当今广告业最抢手的广告奇才”、“品牌形象之父”这些尊荣至极的称号都得益于奥格威那丰富繁多又稍显杂乱的前半生的经历的话,那么你也就能领会,摆在你面前的这本书具有何等非凡的意义。
      如果你有意想要成为“第二个奥格威”,这本自传无疑位列必读书目之中;如果你一心只想要做“第一个自己”,那么大师的经历也弥足珍贵,如若觉得鞭策不够,那再推荐一本《乔治•路易斯大创意》,总有一条路能指引你通向成功。
      
  •   那你现在还在经历坎坷,还在吃安眠药,还感到焦虑吗
  •   没有了,已经妥协了
  •   路过 因为不在广告行 感受还不深。
  •   恩 你说得十分有意思
  •   其实呢,他是一个有着很强大家庭背景,对世界敏感无比的人。广告仅仅是一个平台,生活中的一切,都是广告,只是被他用到了极致而已~~卖弄的文笔很可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