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书》学与理学

出版时间:2009-12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朱汉民  页数:41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系统地研究、论述了《四书》学的渊源及在两宋时期的演变与发展,探讨了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思潮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对濂学、关学、洛学、荆公新学、蜀学、湖湘学、象山学在《四书》学的诠释与理学建构方面的学术特色与思想创新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尤其是对朱熹理学思想与《四书》学之间的互动关系作了颇为深入的探讨。作者着重从经典诠释学的角度阐发了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学术成就与思想贡献,并从儒家的人文信仰、实践工夫的角度探讨了朱熹《四书》学的学术成就与思想特色,试图通过上述分析,揭示儒家思想及其知识形态的历史特质与文化特色。

作者简介

朱汉民,湖南邵阳人,湖南大学岳木麓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获首届“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从事宋明理学及湖湘文化研究,出版学术专著《宋明理学通论》、《湖湘学派史论》、《圣王理想的幻灭》、《中国学术史·宋元卷》、《湘学原道录》等。担任湖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肖永明,湖南武冈人,历史学博士,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002年入选湖南省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从事宋明思想文化史研究,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独立或合作出版著作五部。

书籍目录

上篇 导论第一章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的研究状况第二章 《四书》、《四书》学及汉唐四门之学流变第一节 《论语》、《大学》、《中庸》、《孟子》概况第二节 “四书”之名的确立及《四书》学第三节 汉唐《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门之学渊源流变一、汉代的四门之学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四门之学三、隋唐时期的四门之学中篇 宋代《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体系的建构第三章 宋代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第一节 宋初社会特点及儒学的时代课题第二节 宋代儒学的内外危机第三节 宋初的儒学复兴活动及《四书》学的兴起一、治学方法的变革与义理之学的形成二、排斥佛道与辟佛新思路的寻求三、北宋心性之学的发展与《四书》学的形成第四章 北宋《四书》学的形成与理学思想体系的初步建构第一节 对《四书》的阐释、利用、发挥是理学思想体系建构的重要基础一、周敦颐之学与《中庸》、《孟子》、《论语》二、张载之学与《四书》三、二程之学与《四书》第二节 从《四书》学看北宋中后期儒学诸派的分歧一、荆公新学及其《四书》学二、苏氏蜀学及其《四书》学三、从《四书》学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及理学的特质第五章 湖湘学、象山学与《四书》学第一节 湖湘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一、湖湘学的形成与发展二、湖湘学派对《四书》的阐释、发挥和利用三、湖湘学派与朱熹的学术分歧在《四书》学中的体现第三节 象山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四书》一、象山学的形成与发展二、象山学理论体系建构中对《四书》的阐释、发挥、利用下篇 宋代《四书》学定型与理学体系完成第六章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与治学特点第一节 朱熹《四书》学的形成过程第二节 朱熹《四书》学的治学特点一、注重义理阐发而不废章句训诂二、取众家之长而尤重二程一派之说三、力求经文本义,避免穿凿杜撰四、力辟佛说而注意吸收、利用其理论思维成果第七章 朱熹《四书》学的诠释方法第一节 《四书》诠释的两重进路第二节 “文献-语言”的《四书》诠释方法第三节 “实践-体验”的《四书》诠释方法第八章 朱熹《四书》学与儒家人文信仰第一节 《五经》时代及其信仰第二节 《四书》:儒家人文信仰的奠基第三节 朱熹的《四书》诠释:儒家人文信仰的完成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人文信仰的特征第九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儒家工夫论第一节 作为儒家工夫论的《四书》学第二节 《四书》学工夫论的体系构架第三节 圣门第一义:“行”的工夫第四节 圣门第二义:“知”的工夫第十章 朱熹的《四书》学与理学体系的确立第一节 以《四书》为核心的新经典体系的理学旨趣第二节 《四书集注》中的理学道统论第三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天理论建构第四节 朱熹《四书》学中的心性论建构第五节 朱熹的格物致知论附论 宋代理学《四书》学的传播与理学的社会化第一节 理学《四书》学思想向最高统治集团的传播与渗透第二节 理学《四书》学向士人的传播与渗透主要参考及征引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西汉时传《古论语》的只有孔安国一人。何晏《论语集解序》云:“《古论》唯博士孔安国为之训解;而世不传。”皇侃《论语义疏序》亦云:“《古论》为孔安国所注,无传达其学者。”孔安国,字子国,孔子十二世孙,汉武帝时曾任谏议大夫,为博士。当时,鲁恭王从孔壁所得诸书,后来又悉还孔氏。孔安国承诏作《书》传,又作古文《孝经》传,亦作《论语》训解。但由于孔安国在汉武帝末年遭遇巫蛊事件,其《训解》后世不传。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史记》、《汉书》均未提及孔安国注《论语》之事,孔安国的《训解》亦仅见于何晏《论语集解》所引,《隋书·经籍志》及新旧《唐书》均不载,清人陈鳢《论语古训》、沈涛《论语孑L注辨伪》、丁晏《论语孔注证伪》皆以为伪作。西汉时传《鲁论语》者有龚奋、夏侯胜、韦贤、韦玄成、萧望之等人,皆各自名家;传《齐论语》者有王吉、宋畸、贡禹、五鹿充宗、庸生等。此外,西汉末年还出现了兼习齐、鲁两《论》的学者。《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张禹(公元前?-前5年)所作的《安昌侯论》二十一篇,即为以《鲁论》为主而兼采《齐论》之作。皇侃《论语义疏》中引刘向《别录》云:“晚有安昌侯张禹,就(夏侯)建学《鲁论》,兼讲《齐论》,择善而从,号日《张侯论》,为世所贵。”其兼采齐说的情况,《汉书·张禹传》中有明确记载:“禹先事王阳,后从庸生,采获所安,最后出而尊贵。”

后记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作为一个基金项目虽然已经结题,但是作为一个研究课题,却仍然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有待我们去解决。这里呈现给读者的,只是这一研究课题的一些粗浅的思考,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专家的进一步指教。朱汉民、肖永明共同完成了本课题的研究。朱汉民承担了各篇导言及第七、第八、第九章的撰写,其余章节均由肖永明完成。衷心感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对本课题的多方鼓励、支持与帮助,也衷心感谢那些我们至今仍不知其名的项目评阅人的种种指导。

编辑推荐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是由中华书局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宋代《四书》学与理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