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历史的迷雾

出版时间:2010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岳立松编著  页数:196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史论原指史家在“本纪”、“列传”之后评述所记事件和人物的文字,后把凡是关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论文,皆称为史论。史论对事就人而论,题旨鲜明,有的放矢,针对性较强。这种文学作品伴随着古代史学的兴盛而发展,渗透着古人的史学观念,兼具史学和文学的一些特征。  史论是古代论说体中的重要一类。论说文体起源较早,如先秦诸子散文,都是就事而论的论说体。刘勰将论说之体的文章分为数类,有四品(陈政、释经、辨史、铨文)八名(议、说、注、传、赞、评、叙、引)。据内容而言,论说主要有政论、史论、学术论文三类。单就史论而言,针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明辨是非,深入研探。从现存文献来看,最早的史论文为贾谊《过秦论》,此文探究秦朝亡因以劝文帝更变国策,具纵横家捭阖之势,染有“说”的劝诫色彩。而后代的史论,“论”的题旨愈加鲜明,大都围绕一个论点而展开,重在阐释作者的见解,而游说的味道逐渐淡化。如苏洵《六国论》议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将之归咎到六国赂秦行为,纲举目张,反复佐证论点。而苏轼《范增论》立论新异,认为范增被疑已久,其离去是必然之事。文章层层剖析,深入研探,表里粲然,引人入胜。  纵观历代的史论之作,或可归纳出如下的一些特征:  第一,藉史明事,借古鉴今。  历史的兴亡衰替,人事的变迁移易,为后世提供了借鉴,有助于后人知古而明今。故唐太宗曾言:“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鉴今的角度而言,史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内容概要

本书收录了中国古代影响较大的著名史论十余篇,采取逐篇题解、逐段注译形式,展示古代思想者对著名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独特观察分析。除完整选入公认的史论名篇如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外,还选入涉及大众关注的历史人物如曹操、诸葛亮、朱元璋等的史论,对其作出了不同世俗看法的分析。此外该书配有插图30余幅,结合正文人物故事,使读者能在生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前人纵观大历史的智慧。

书籍目录

贾谊  过秦论曹植  汉二祖优劣论嵇康  管蔡论卢照邻  三国论权德舆  两汉辨亡论刘禹锡  华佗论白居易  汉将李陵论苏洵  六国论苏轼  留侯论苏轼  范增论曾巩  唐论方孝孺  豫让论康海  史论唐顺之  信陵君救赵论王世贞  蔺相如完璧归赵论廖燕  明太祖论管同  蒯通论周树槐  汉高帝论

章节摘录

  前200一前168),洛阳人。少年才俊,“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二十余岁,即被汉文帝召为博士,诏令议下应对自如,因此颇受文帝赏识而升为太中大夫。贾谊志向宏远,纵论国事、指陈弊端,显示出卓越的政治才能。后为廷臣所嫉,贬为长沙王太傅。故又称贾长沙、贾太傅。后任梁怀王太傅,因梁怀王坠马而亡,贾谊内疚自责,伤神而逝。  《过秦论》是贾谊最著名的作品,也是史论文的典范之作。其文分上、中、下三篇,总结秦之兴亡盛衰。上篇叙秦国自孝公以迄始皇间的发展壮大,备叙秦国山川形胜的条件及历代谋略促进秦国强盛的史实,并总论秦亡原因;中篇介绍秦统一中国后的失误政策,废王道立私权,“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最终导致统治失策,自取灭亡;下篇叙说陈涉揭竿而起,秦朝迅速覆灭。文章意旨并不在罗列秦朝故实,而在于以史为鉴,兴发感慨,正如文中所云:“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过秦,顾名思义乃言秦之过,“过”字乃文章之枢要。贾谊陈说秦代兴亡之变,藉以警当世之政,劝谏汉文帝广施仁政,以期长治久安。满怀壮志的贾谊,却没有施展才能的机会,在朝遭人嫉妒,外任又横生枝节。三十余岁,便因自责伤感而亡。  诵读贾文,能自然感觉到一种充沛气势。《过秦论》三篇有机组合,相得益彰,环环相套,层层递进,诚如方苞所评:“古文之法,一篇自为首尾;此论则联三篇而更相表里,脉络灌输。”文章铺陈渲染、夸张对比、气势如虹、笔肆雄健,分析战国形势,纵论历史风云,堪为战国纵横家之遗响。从文章可以窥探贾谊之见远识卓、才华横溢,从中可以体味他的炽烈情感与生命脉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拨开历史的迷雾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虽然出版时间长了,但是内容还是很好,史论可以很好地辩证的看待历史~
  •   这套丛书选得都是名文,量小而精,适合一般读者。如果想深入了解学习的话,最好还是配别的书。
  •   这套书选材不错,收藏一下,有空看看古人怎么写应用文。
  •   大致翻了一遍,看到节选的太史公自序,没忍住,找出《史记》好好看了一遍,感觉不错
  •   不是很喜欢,没什么新意,有负中华书局的名头!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