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中华书局  作者:张晨怡  页数:358  字数:15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吾诗已成,无论大神的震怒,还是山崩地裂,都不能把它化为无形!”这是作家王小波在写完小说后,引用的奥维德的《变形记》里的一句话。但是,在完成书稿后,笔者却不敢有这样的自信,反而有几分忐忑。  因为本书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部历史类著作。“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但以史为鉴,前提是要竭力挖掘“不虚美、不隐恶”之信史,而不是醉心于制造各种历史“禁区”与修辞,更不是进行娱乐至上的“戏说”、“演义”与“穿越”。因此,出版社虽将本书定位在通俗读物,笔者仍然殚精竭虑,遍查考证相关史实,但因为资料所限,或许更多的是力有不逮,恐怕仍会存在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故忐忑。  忐忑之外,也有一些感想。  书稿写作期间,正值《建党大业》放映。许多观众观影之后,都发出“民国原来如此”的感叹。的确,民国虽然军阀林立,常年战乱,却不乏一身正气与追求真理的学者、报人与学生。章太炎大闹总统府,被袁世凯幽禁于京城却赢得“民国祢衡”的美名,其门下弟子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等,虽然没有“四千万的资产”却天下闻名。而报界双雄邵飘萍、林白水敢于批评时政的勇气更是让媒体不负“无冕之王”的美称,林白水的一句“新闻记者应该说人话,不说鬼话;应该说真话,不说假话”,掷地有声,至今让无数同行敬佩。  除了那些让人赞叹的历史先辈之外,走进历史深处,原来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反面的人物也并非一无是处,而围绕着他们的历史评价也充满争议。世人曾日袁世凯为“窃国大盗”,而一些当代学者则详举其社会贡献为其进行“学术翻案”,但围绕洪宪帝制,无论当初抑或当代,指责为个人逆反历史潮流者多,却鲜有人去思考其中折射的社会心理与政治体制问题。书生杨度,或许是少数几个例外。他担心中国民众一时无法真正理解共和、法律、自由、平等为何物,如果贸然由专制直接进入共和,只能是“以人民的名义专制统治人民”的军政或党治制度,宪政无望。而君主立宪则可以通过君主之名义,行宪政之实质,反而可以避免为争夺统治权力的内乱,同时确保实现民权。而今我们回顾历史,杨度拥护的君主制固然是一厢情愿,但反观民国的军阀统治更是一种专制。  杜月笙是号称“三百年帮会第一人”的黑帮大亨,这个污点斑斑的黑社会头子的另一面人生却是讲究忠义,曾经效力抗战,在他担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期间,更是个人捐资创办医院、学校无数,并且对困难者费用全免,其公益之心即使在今天也会让一些人汗颜。皖系军阀段祺瑞长期担任民国总理,“挟北洋以令总统”,虽然权倾一时,却始终严于律己,素有不抽、不喝、不嫖、不赌、不贪、不占的“六不总理”之美誉,“三一八”惨案发生后,段祺瑞面对政府卫队打死的徒手请愿学生,长跪不起,从此终身食素,以示忏悔。“傻子将军”曹锟,虽然因为“贿选总统”一事而臭名昭著,但面对拒绝受贿并且当面斥责自己的议员,却只是面露尴尬,并无打击报复,晚年更是立誓宁肯喝稀粥,也不给日本人办事,让人看到了一个“贿选总统”的做人底线。  2011年,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举国同贺之余也有人感喟“大师不再”。而何谓大师,余以为,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学识,更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格魅力。在这里,文者,乃指意义之载体;文化,则是“文”对于世界和人之“化成”;而文人,即为“文”所“化”之人,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文人不一定都是大师,但大师却一定都是文人。回顾民国的知识名流,无论是“疯癫”大师章太炎、文化怪杰辜鸿铭,或者清华国学院的四大导师,虽然术业有专攻,却无不具有崇真、自由与独立的文化追求与学术人格。可以说,成就一代大师的基石,不仅是丰富的学识,更是对“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执著追求。遗憾的是,巨变之下,道义失落,军阀专权,文人命运多艰,而王国维更是在乱世之秋,用自杀的方式保持了自己人格的完善。王国维的自杀,名为“殉清”,实为“殉文化”,更精确的说是“殉道”。这里的“道”,可以是传统道义,也可以是科学真理。这里的“殉”,则彰显了一种唯“道”是从的学术风骨。  五四时期,思想解放。人们纷纷认为,人性解放首先是个性解放,个性解放首先是爱情解放。不过,新文化运动的领袖胡适却特立独行,与包办的小脚妻子白头偕老。所谓“胡适大名垂宇宙,夫人小脚亦随之”。胡适因此博得“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代表”之美誉。但胡适的这种旧式婚姻,也被追求爱情自由的张爱玲称之为“盲婚”。历史的吊诡之处在于,胡适被张爱玲称之为盲婚的包办婚姻却善始善终,而张爱玲自己的婚姻却极不如意。不过,近年来随着新资料的不断出现,人们对民国名人的婚恋也有了新的了解。胡适,这位一向被认为情感专一的“道德楷模”,日渐呈现出与前截然不同的大众情人形象。而在张爱玲的“自白小说”《小团圆》出版之后,围绕着张爱玲情感世界的争论也再起波澜。  清宫戏退潮之后,民国往事已经成为影视的热点。《梅兰芳》、《拉贝日记》、《让子弹飞》、《建党大业》、《金陵十三钗》,近年来的国产大片纷纷与民国接轨。不过,影视中的民国,既有史实,也有虚构。被认为是真实再现艺术大师传奇一生的《梅兰芳》一经问世,就因为其中梅、孟恋的虚构叙述而饱受争议。而颇具后现代色彩的《让子弹飞》貌似荒诞,但查阅史实,中国早期的火车居然真的有用马拉的,而在民国,也真的发生过土匪制造的火车大劫案。观影之余,再去阅读相关历史资料,相得益彰,不亦乐乎。  以上感想,仅是个人书写中的即时触悟,零碎、散乱,不成体系,却是笔者的真实感想,同时也可算是写作过程中的少许收获。史实勾陈,鉴往知来,愿以此与读者共勉。

内容概要

  本书主要写的是一般通俗历史读物、特别是历史教科书里向来欠缺的内容:写人物,重点是写人物的性格、人物之间的关系。如写杜月笙,除了写这个流氓大亨网罗黑暗势力,在上海滩上纵横驰骋,胡作非为外,还写他在日本人威逼利诱下坚守作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民族气节的可贵之处。写事件,重点不是说故事,而是填补空白、揭示真相,写辛亥革命,原来是一场意外导致的必然的胜利。
  《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由张晨怡编写。

作者简介

  张晨怡,1976年出生,女,浙江绍兴人。汉族。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博士后。现任教于中央民族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等方面的研究,开设中国近代经济思想史、中国近代社会史、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国现代文化概论等课程。已发表主要学术论文《罗泽南与晚清理学复兴》、《罗泽南及其弟子与“同治中兴”》、《略论清同治年间的理学复兴》、《罗泽南理学思想论略》、《清道光年间理学士人在京交游述论》、《困而知学——湘军理学家罗泽南的早年历程》、《抗战文学的区域特征与主题演变》等十余篇论文。

书籍目录

前言
故事人物
是谁害了袁世凯
“疯癫”大师章太炎
杨度:从“帝王师”到共产党员
民国四公子
张自忠:从“千夫所指”到“抗战英雄”
汉奸末日——汪精卫死因之谜
谍影重重——川岛芳子与李香兰
暗杀大王王亚樵
杜月笙:“一百年帮会第一人”
神秘的戴笠之死
林琴南:不懂外语的旷世译才
辫子和小脚——文化怪杰辜鸿铭
新文化运动中的“一个兔子”
国学院四大导师——清华园里的学术名片
南社二僧:苏曼殊与李叔同
“东有启明,西有长庚”——鲁迅周作人失和始末
月亮、星星和兰花草——胡适的情感世界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从梅兰芳夫人到杜月笙太太——一代名伶孟小冬的两次婚恋
胡蝶与中国电影史上的第一
“人言可畏”还是“入戏太深”——阮玲玉为何自杀
百事杂说
“意外”成功的辛亥革命
中华民国的国名、国旗与国歌
中华民族一词的由来
民国时期的纪念日与节日
从跪拜到鞠躬握手——民国的礼仪之变
民国总统知多少
名如其人——从绰号看军阀
八大胡同与民国政治
西餐、西服与洋楼、洋车
谁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
民国的交际舞会
大师的师生恋
民国文人的自杀现象
《啼笑因缘》双包案
让子弹飞——民国土匪与火车大劫案
最后的太监与紫金城的大火
民国的“鸦片战争”
东陵大盗为什么能逍遥法外
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失踪之谜
南京大屠杀中的“辛德勒”
沧海桑田“大世界”

章节摘录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项城的一个官宦家庭。生来颈粗腿短,其貌不扬,民间传说他是“西山十戾”中的“癞蛤蟆”转世。早年也曾学诗作文,但数次科举无不名落孙山,于是愤而弃笔从戎,投奔淮系将领吴长庆的庆军,结果在平定朝鲜“壬午兵变”与小站练军中崭露头角,成为各方面政治势力争夺的对象。此后,由于在戊戌政变中站对了队伍,袁世凯在政治上飞黄腾达,不久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成为晚清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  其时,袁世凯一方面通过增练新军、网罗培植政界党羽等活动,逐渐形成了以自己为首脑的北洋军事政治集团;另一方面,开始大力支持改革,获得新派人士的赞誉与信任。科举无名的袁世凯还非常在意教育改革,曾日:“凡一国之盛衰强弱,视民德民智民力之进退为衡。而欲此三者程度日增,则必注重于国民教育。”在袁世凯、张之洞等人的建议下,清政府谕令从1906年丙午科起,停止所有乡试、会试和各省岁试。这样,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从而为新式学校的发展扫除了障碍。同时,袁世凯在直隶推行新政,使当地工商业得到很大的发展,这让很多工商业者都把袁世凯视为自己的保护者。就连曾和袁世凯长期不和的状元实业家张謇,在参观了南洋劝业会直隶馆后,也不禁对袁刮目相看,在日记中写道:“袁世凯确能干事,此人与别人毕竟不同,在工业上尤有擅长过人之处,远远胜过了江苏。”  随后,在立宪运动声势浩大的时候,袁世凯向清廷上奏,要求“考求各国宪法,变通实施”。虽然袁世凯在这个时候积极倡导“立宪”可能有投机的成分,但是此举毕竟是顺应时代潮流,也使他赢得了立宪派领袖杨度等人的好感和信任,为他在辛亥革命中争取立宪派的支持奠定了基础。  不过,正当袁世凯在仕途上踌躇满志的时候,随着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1908年的先后去世,袁世凯的政治生涯忽然急转直下。摄政王载沣担忧袁世凯权大压主,本想下诏诛杀之,却遭到群臣的反对,最终采纳了张之洞的意见,让其“开缺回籍养疴”。此后三年,袁世凯被迫从权力舞台上“退休”,成为一介草民。  但是随后爆发的武昌起义让袁世凯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局势动荡,清廷却无人可用,只好授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和统制全部兵权的钦差大臣。至此,袁世凯已集政权与军权于一身,成为左右政局的操控者。  此后,袁世凯一边宣扬效忠清廷,一边与革命派进行谈判。最终,革命党人答应,在清帝退位和袁世凯赞成共和的条件下,可以把政权让给袁世凯。看到目的达到,袁世凯迅速政治变脸,从支持立宪变成赞同共和,并且胁迫皇帝退位。  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隆裕太后被迫颁布了清帝溥仪的退位诏。中国最后一个王朝——清王朝268年的统治至此寿终正寝。  次日,袁世凯正式声明“赞成共和”。为了兑现革命党人答应袁世凯的条件,2月14日,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并举荐袁世凯以代之。15日,南京临时参议院以17票全票通过袁世凯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当天,孙中山亲自致电袁世凯:“民国大定,选举得人。”一切似乎尘埃落定。  1913年,国会选举袁世凯为中华民国第一任大总统。同年10月10日,袁世凯在紫禁城太和殿举行隆重的就职仪式,并且面向议长、议员席宣誓:“余誓以至诚,谨守宪法,执行中华民国大总统之职务。”  由一介布衣荣登民国开国总统,袁世凯一时赢得万众期待,有媒体更是冠之以“中国之华盛顿”的美誉。但随后的事情却让世人大跌眼镜。袁世凯把限制自己权力的政党和国会一脚踢开,独揽大权之后,开始积极为复辟帝制创造条件。  从胁迫清帝退位到谋划自己登基,先前一直以锐意改革的新派政治家面目出现的袁世凯,忽然拉起了历史的倒车,露出了其“窃国大盗”的狼子野心。不过,此刻的赤县神州已经今非昔比,“洪宪”帝制一登台,便遭国人痛击,最终草草收幕,成为闹剧一场。而经此一变,袁世凯的一世英名也毁于一旦,即使迫于压力脱下龙袍,却也众叛亲离,成为事实上的“孤家”与“寡人”,并且最终郁闷而死。  “一着不慎,全局皆输”。一向老谋深算的袁世凯为什么会在他人生最辉煌的时候,犯下如此举国共愤的致命错误呢?袁世凯弥留之际曾经说:“他害了我。”后世的学者据此认为,后悔莫及的袁世凯其实也是为人蛊惑与利用的受害者。那么,到底是谁害了袁世凯呢?  最流行的一种说法是袁克定。  身为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并没有遗传其父的雄才大略,反而在父亲强大的气场下显得懦弱无为。民国成立的第二年,35岁的袁克定更是倒霉,居然在骑马时把腿摔坏,在落下终身残疾的同时还获得“袁大瘸子”的绰号。对于这样一个能力平平并且行动不便的官宦子弟而言,如果民国就这样延续下去,那么随着袁世凯的去世,他也将堕入庸常的人生。不过,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对于袁克定来讲,如何更好地利用父亲这棵参天蔽日的大树,成为他在民国成立以来面对的最大课题。而按照中国传统思维,有所谓子承父业一说,因此,身为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也一直有当皇太子的强烈愿望。  在看到父亲的统治逐渐稳固之后,袁克定便开始在父亲的身边精心营造帝制的氛围,他联合一贯醉心君主立宪政体的杨度等人,发起组织筹安会,大力宣传“君宪救国”,为袁世凯称帝制造舆论基础。  袁世凯家族在近代官宦辈出,却鲜有长命者。袁世凯14岁的时候,养父袁保庆突然死于任所,袁世凯只好告别阔少生活,和母亲一起回到了老家。不久,不幸再度袭来,袁世凯的生父袁保中,又病死于项城故宅。养父和生父相继离世,袁世凯只好和母亲相依为命。  亲人相继去世,让袁世凯惊讶地发现了自己家族短寿的传统。在袁家祖上,第一位以科举入仕的袁甲三算是高寿,也只活了57岁。他的后辈袁保恒、袁保龄、袁保庆,则分别只活了52岁、48岁和44岁,可说都是死在壮年。而袁家的其他先辈,也都寿命不长,鲜有活过60岁的。  袁家这个短寿的传统,成为袁世凯一生都无法愈合的巨大心病,也多少造成了他的迷信。后来袁世凯做总统时,已经50多岁,他就非常担心自己已经来日无多了。正是看到了父亲对生命迷信的恐惧,袁克定就乘机向父亲灌输新的迷信。他告诉父亲,只有做皇帝,做“真命天子”,才能够以“万岁”的龙体突破他们袁氏家族的短寿传统。而袁世凯后来决心称帝,多少受到了袁克定灌输这个新迷信的影响。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教科书里没有的民国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只是人物传记,不能叫民国史
  •   很不错的一本书,帮我爸买的,挺满意,就是到的时间太长了
  •   这个系列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出齐,打算收齐它!
  •   比较有意思。想了解民国另一面的朋友可以看一看
  •   告訴你一個你不曾知道的民國
  •   通俗读物,尽管作者强调是历史学术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