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中華書局  作者:張岱年  页数:167  字数:12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最重要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整理中国哲学史的丰富史料,探索中国哲学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而发现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这其中有许多复杂的问题。张岱年编著的《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所讲,大部分是个人的管窥之见,思虑未周,难免偏失,希望得到同志们的批评指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方法论与世界观的一致性
(二)促进中国哲学史的科学化
第二章 哲学与哲学史
(一)哲学的性质
(二)哲学史的范围
(三)哲学史是理论思维发展的历史
(四)哲学的基本问题与基本派别
(五)如何处理哲学史上的一些复杂情况——马克思主义处理哲学史上复杂情况的范例
(1)亚里士多德
(2)培根
(3)斯宾诺莎
(4)康德
(5)黑格尔
(6)赫胥黎
(7)费尔巴哈
(六)中国古代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名义和特点
(七)正确评价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八)辩证法同形而上学的对立在哲学史中的意义
(九)“哲学史”的两重含义
第三章 对于哲学思想的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分析的理论根据
(二)马克思主义阶级分析的范例
(1)马克思论一个阶级的理论代表与所代表的阶级的关系
(2)恩格斯论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3)马克思、恩格斯论康德
(4)马克思论蒲鲁东
(5)列宁论托尔斯泰
(三)在中国哲学史研究中如何正确运用阶级分析方法
(1)考察思想学说的阶级意义
(2)注意阶级关系的复杂情况
(3)正确认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阶级基础
(4)正确认识劳动人民对于哲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5)关于历史上的爱国主义
第四章 对于哲学思想的理论分析方法
(一)理论分析的必要性
(二)如何分析哲学的概念范畴
(1)名词、概念、观念、范畴
(2)普遍、特殊、个别
(3)概念、范畴的演变
(4)概念和观念的理论意义和阶级意义
(三)如何分析哲学命题
(1)哲学命题的普遍意义和特殊意义
(2)哲学命题的多层意义
(四)如何考察分析哲学体系
(1)注意一个哲学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2)考察每一思想家哲学理论的基本倾向,确定其基本性质
(3)注意考察哲学体系中概念范畴的层次
(4)“好学深思,心知其意”——理解哲学学说的真谛与所达到的深度
第五章 历史的与逻辑的之统一
(一)正确理解“历史的与逻辑的之统一”
(二)总结中国哲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研究中国哲学固有的概念范畴
(四)哲学思想的螺旋发展
第六章 哲学遗产的批判继承
(一)认识的发展与思想的继承
(二)真理的具体性与普遍性
(三)古代思想的历史检验
(四)批判继承的基本原则
第七章 整理史料的方法(上)
(一)史料的调查与鉴别
(1)史料的广泛调查
(2)辨伪与证真
(3)辑佚与“集语”
(二)校勘
(1)校勘的必要
(2)校勘的主要方法
(3)校勘应注意的问题
(三)训诂
(1)“训诂之学”的源流
(2)训诂的基本原则
(3)误训误释举例
第八章 整理史料的方法(下)
(四)史事的考证
(1)关于历史事实的考证方法
(2)全面考察每一时代不同学派的关系
(五)史料的诠次
(1)史料的区分与会综
(2)釐定史料的次序
(3)发扬实事求是的学风
附录
(一)关于哲学史研究方法论的几个问题
(二)开展中国哲学固有概念范畴的研究
(三)谈学术论文的基本要求
(四)谈中国哲学史的学习方法
(五)怎样学习中国哲学史
(六)梁启超论辨伪方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到了宋明时代,哲学家们着重讨论了“心物”问题和“理气”问题。张载坚决反对佛教“以心法起灭天地”,肯定“理皆在物”,以“气”为最高概念。程颐、朱熹宣称“有是理则有是气”、“理在事先”,以“理”为最高概念,又肯定“天下之物莫不有理”。陆九渊、王守仁则强调“心即理”,宣称“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应该承认,“心物”问题即是精神与物质的关系问题,而理气问题是与西方哲学中“思维与存在”的问题非常接近的,不过用语不同罢了。 所以,我们认为,精神与自然界的关系问题,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不但是西方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中国哲学的基本问题。不过中国占代哲学有自己的独特的概念名词,有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 (五)如何处理哲学史上的一些复杂情况 ——马克思主义处理哲学史上复杂情况的范例 在哲学史研究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对于这些复杂的情况,应该如何处理呢?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基本著作中处理哲学史上复杂情况的范例得到一些启发。 (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是比较复杂的。他一方面对柏拉图的唯心主义进行了批判;另一方面又接受了柏拉图的唯心主义的深刻影响。列宁批评黑格尔对于亚里士多德的论述说:“亚里士多德在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之问动摇的一切地方,都被掩饰起来了。”(《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一书摘要》,《列宁全集》第38卷第317页)又指出:“亚里士多德紧密地接近唯物主义。这里的关键是‘外在’——在人之外,不以人为转移。这就是唯物主义。”(同上书第318页)列宁明确指出亚里士多德是动摇于唯物论与唯心论之间,这个结论是正确的,也是有重要意义的。 (2)培根(Bacon)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指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是培根。……在物质的固有的特性中,运动是第一个特性而且是最重要的特性,——这里所说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和数学的运动,而且更是趋向、生命力、紧张,……。”“唯物主义在它的第一个创始人培根那里,还在朴素的形式下包含着全面发展的萌芽。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对人的全身心发出微笑。但是,用格言形式表述出来的学说本身却反而还充满了神学的不彻底性。”(《神圣家族》,《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第163页)这里肯定培根唯物论中的所谓物质“带着诗意的感性光辉”,物质的运动不仅是机械的运动,这一见解对于我们分析和评价中国古代唯物论思想有深刻的意义。

编辑推荐

《大学用书: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是大学用书,由张岱年著。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7条)

 
 

  •   张先生的书,很棒,很经典
  •   也算是求学之门径
  •   这本小书言简意赅,简洁,但说出了研究哲学史的方法-阶级分析和理论分析。
  •   烂书,大烂书,还是一个烂人写的。
  •   《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凡》装帧朴素大方,内文字体大小适中。书不厚。算是小册子。张岱年作为中国文化学界的泰斗,其思想应是博大精深,小书未及细读,只翻了翻“序”,和“附录”。各摘一小段,供欲购者参考: “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哲学史,最重要的,是依据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整理中国哲学史的丰富史料,探索中国哲学的具体发展过程,从而发现中国哲学发展的基本规律。……关于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我至今坚持三点:第一,马克思主义关于“哲学基本问题”与“哲学基本派别”的论断也适用于中国。第二,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是实事求是,我们必须掌握全面的丰富的史料,对于具体问题进行具体的分析。第三,要明确肯定中国自周秦以来有一个唯物主义的传统,必须理解中国古代唯物论的理论内容,充分认识其历史的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各门社会科学,只有在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下,才能真正成为科学。哲学史的研究,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为指导,才能成为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史。……我们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研究哲学史,应该坚持哪些原则呢?我以为应坚持四点:第一,坚持哲学基本问题的普遍意义,注意考察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斗争与相互转化;第二,重视唯主义的理论价值及其在哲学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对于阶级社会中的哲学思想进行切合实际的阶级分析;第四,坚持发扬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学风,对于哲学史中的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   作为课外读物是一本很发人深省的书。
  •   专业用书,正在努力研究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