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大箴卷-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  作者:邵大箴 著  页数:366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批评家在艺术史上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中国美术的现代进程中,活跃在当今艺坛的批评家,关注着当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发表批评意见,同时力求借鉴美术史的经验和艺术的普遍原理,从学术层面提出问题,引起美术界同行的关注与讨论,对美术创作的走向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本文丛集结的10位批评家都是在美术史和理论领域某个方面有研究的专家,他们的学术出身、理论体系、研究方向、关注的侧重点、采用的方法论均不相同,但是他们共同关注着中国美术的发展。本文丛集中展示批评家们对中国现当代美术的不同的观照与思考,是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从不同角度的梳理与总结,读者可以从中看到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清晰脉络以及发展过程中的争论、探索与开拓。
  邵大箴先生长期从事西方美术史和中国现当代美术的研究,其中对西方现代美术的发展及中国当代美术研究尤为深入,成就卓著。邵大箴先生作为20世纪50年代被派往苏联学习的留学生,接受了美术史论教育,知识体系涵盖世界各个民族的古今建筑、绘画,雕塑和实用美术等。回国后,除进行西方美术史教学外,还不断翻译介绍西方美术史,尤其是“文革”后,对西方现代美术的介绍,为当时如饥似渴的知识青年开拓了视野,带来了新鲜空气,《美术》杂志主编的职务,更把他推到当代中国美术的思潮和走向的思考上。当代中国美术与世界美术特别是西方现当代艺术的联系,以及中国画的创作问题,成为他长期关注思考的课题。深厚的西方美术史学养以及长期对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关注与思考,使其在面对诸多思潮及敏感问题时,总能保持客观的认识,在大潮的波动中不动私心,泰然处之。在涉及当代中国艺术与西方艺术关系的司题上坚持“要走自己的路”,在文人画的“复兴”司题上,主张走“借古开今”的道路。力促中国美术形态从传统走向现代。50多年来,作为新中国美术理论与研究的风雨历程的见证者与亲历者,邵大箴先生以其睿智的思想、客观冷静的态度、深厚的学养,不停思考,笔耕不辍,发表了大量的重要文章,主持和参加了各种国际、国内的学术讨论会,时时关注着中国当代美术的创作与发展。本文集集结了邵大箴先生几十年来的创作心血,分为新局与问题、新潮与批评、借古开今、史论与美育四部分,反映了他对新中国以来中国美术发展的敏锐观察与冷静思考,是其学术观点的集中体现。

作者简介

  邵大箴,1934年生于江苏镇江。1955-1960年在俄国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列宾美术学院艺术学系学习,1960年毕业后至今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曾任《世界美术》杂志负责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美术》杂志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学研究所所长,《美术研究》主编,中国美协会理事,第2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学科主编,李可染艺术基金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北京师范大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特聘教授,俄国列宾美术学院名誉教授。著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欧洲绘画简史》(与奚静之合著)、《西方现代美术思潮》、《雾里看花·当代中国美术问题》、《西方现代雕塑十讲》、《艺术格调·邵大箴论艺术》、《美术,穿越中西》(北京社科名著)等。译有《论古代美术》([德]温克尔曼)。多年来在《人民日报》《光明口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美术》《美术研究》等报刊上发表有关中国当代美术和两方美术的评论文章。曾多次在国内外参加和主持有关当代艺术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和讲学。

书籍目录

总序
自序
一 新局与问题
 关于人体模特
 裸体艺术引起的风波与思考
 谈美术创作的几个问题
 苦闷?思考?探索
 更上一层楼
 有感于“半截子美展
 城市雕塑:宁缺毋滥
 提倡与保持艺术生态平衡
二 新潮与批评
 要走自己的路
 析一种思潮
 美术:在传统与西方文化冲击面前
 探索性的美术和其他
 有破有立
 痛苦的思考
 当前美术界争论之我见
 自觉的选择
 当代中国艺术与文化自觉性
三 借古开今
 理论争鸣和内地水墨画的发展
 还是要走自己的路
 水墨画与社会变革
 中国画和中西文化交融大背景
 移步不换形和移步换形
 借古开今
 传统绘画体系与多元发展趋势
 写实主义和20世纪中国画
 写生与李可染的山水画
 在西方现代思潮冲击下的中国画革新探索
 油画的民族色彩问题
 我们拥有的和我们缺少的
 光辉而曲折的历程
 无愧于时代的艺术
 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液
 当代中国油画三题议
四 史论与美育
 邵大箴简历及学术年表

章节摘录

  有深度的人物形象会给观众留下难忘的视觉印象,能产生深刻的心理效果和艺术感染力。王式廓的《血衣》、秦征的《转移》、罗工柳的《毛主席在井冈山上》(描绘主席在革命受挫折以后在井冈山上的思考)、潘鹤的《艰苦岁月》、罗中立的《父亲》等,形象都很有深度,很有时代感。在这次展览会上,罗中立的《金秋》也是很引人注意的,是这位年轻画家通过老年农民的肖像描绘农村变革可喜与必要的尝试。但从形象塑造这一角度来要求,似乎不如《父亲》洗练、概括,也没有像《父亲》那样在内容和形式上取得高度的统一与和谐。  大力提倡人物画,重视人物形象的塑造,绝不是轻视和贬低山水花鸟和风景画,这是不应该被误解的。在山水、花鸟、风景画的领域中,同样能出现反映时代面貌和精神的大师,而且一个画家在一个方面要真正迈出革新的一步,也都要花费毕生的精力。我们之所以要特别提倡和强调人物画,是因为人物画能直接地反映当代生活,能表现当代人们最关心的切身问题,能激起人们深刻的共鸣,能鲜明地体现深沉的历史感和时代感。还因为,由于近二三百年来在我国文人画的发展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薄弱的环节。毫无疑问,我们提倡的,绝不是没有感情的、冷漠的照相式的人物画,不是没有生活气息的学院派的人物画,而是充满着生命力的、富有个性的人物画。  四川美院的师生们的作品在描绘风土人情方面有独到的成就,人物画也不乏新作,但是在描写当代生活的矛盾和冲突、塑造有深度的人物形象方面,还略嫌不足。人们期待他们更上一层楼。他们是不会辜负人们的期望的,因为他们是探索者,而探索者是艺术上的强者。  ……

编辑推荐

《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支持艺术多元化(不要把文艺观念的多元与政治上的多元混为一谈)的提法,多元是指艺术观念,多样是指风格面貌和形式技巧。    邵大箴认为艺术走向现代有多种途径、多种形态,而且各民族、地域的艺术走向现代形态必然带有自身的特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当代艺术,我们可以有分析地参考和借鉴,而对它顶礼膜拜肯定是一种奴颜婢膝的行为。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邵大箴卷-中国现代美术理论批评文丛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条)

 
 

  •   对自身的美术理论有很好的提高!值得研习!
  •   邵先生从实践走向理论,有说服力
  •   理论营养丰富,专业提升必备
  •   我相信他理论的含金量!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