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芳曲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作者:刘育熙,冯国瑞 主编  页数:461  

内容概要

  刘北茂(1903-1981),原名寿慈,半农三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二胡演奏家、作曲家、教育家,是刘天华事业的忠实继承者和发展者。
  刘育熙等编著的《流芳曲——刘北茂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收录了大师风范,丰碑永存——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纪念、布衣而为百代师——纪念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在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刘北茂先生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论刘天华最优秀的继承者——刘北茂(上)——纪念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先生诞辰105周年等内容。

书籍目录

旧序一我的思念
旧序二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
新序一在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
新序二在学术研讨会上的致词
一、学术论文、纪念与回忆文章
 1.大师风范,丰碑永存——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纪念
 2.布衣而为百代师——纪念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
 3.在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4.在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发言
 5.刘北茂先生的开拓精神与创新意识
 6.论刘天华最优秀的继承者——刘北茂(上)——纪念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先生诞辰105周年
 7.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的音乐批评与美学思想
 8.历史的回眸无尽的思念——忆父亲北茂先生
 9.民族之魂生活之音——浅谈刘北茂先生的创作
 10.刘北茂是刘天华艺术道路杰出的继承人
 11.大师艺业学者风范——简论刘北茂民族音乐文化生涯中的人文精神
 12.刘氏兄弟与二胡江阴学派——纪念刘北茂先生诞辰一百周年
 13.深切怀念刘北茂生生
 14.学习刘北茂先生的人格精神
 15.为渊者——纪念刘北茂先生
 16.浅谈刘北茂之音乐思想
 17.刘天华与刘北茂二胡作品之比较
 18.刘北茂二胡乐曲之分类
 19.北茂精神——刘北茂先生二胡教学成就探源
 20.高风遗韵千古垂范——民乐大师刘北茂人格底蕴略论
 21.管见微言——学习北茂先生作品散记
 22.千虑一得话音诗
 23.刘北茂二胡作品研究
 24.《小花鼓》之要提析述——为刘北茂先生诞辰百周年而作
 25.从《小花鼓》说起
 26.花鼓咚咚六十年——浅评刘北茂的二胡曲《小花鼓》
 27.弃文从艺继承天华志德高艺精喜育后来人
 28.烛光颂——纪念恩师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
 29.永恒的民族音乐家刘北茂
 30.我们永远怀念您——纪念我的二胡老师刘北茂诞辰百周年
 31.刘北茂早期音乐生涯二三事
 32.深切怀念三叔刘北茂先生
 33.为了这份牵挂——纪念姑父刘北茂先生诞辰百周年
 34.再忆北茂先生
 35.伟大出自平凡——忆北茂先生
 36.怀念北茂先生
 37.忆著名二胡艺术家刘北茂教授
 38.迟到的追忆
 39.大师不朽——北茂先生百周年祭
 40.在“刘北茂百周年诞辰学术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41.忆姑丈北茂先生
 42.妹倩刘北茂逝世(四首)
 43.过年中的《小花鼓》
 44.我在老年大学教《小花鼓》
 45.手手相传情感依存——怀念刘北茂先生
二、相关资料,总结与体会文章,相关函电,新闻报道
第一部分——相关资料
 1.“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
 2.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在我院开幕
 3.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音乐会——刘北茂作品专场(节目单)
 4.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方案
 5.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将在北京隆重举行(新闻稿)
第二部分——总结与体会文章
 1.人民音乐家刘北茂——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综述及
 2.刘北茂先生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对我的启发
第三部分——相关函电
 1.严良垄先生传真信
 2.苏扬先生来函并题词
 3.张亮先生来函
 4.周荫南先生来函
 5.刘育熙致堂姐刘育敦的信
第四部分——新闻报道
 1.北大将隆重纪念刘北茂诞辰100年
 2.永恒的大师——记音乐教育家刘北茂
 3.刘北茂一生光明行
 4.民乐声声纪念刘北茂诞辰百周年
 5.胡琴声里思茂公
 6.江阴纪念刘北茂诞辰100周年
 7.风流文乐皆上品——读《刘北茂纪念文集》
 8.刘北茂,一座刚开启的艺术宝库——民族音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纪实
 9.空前盛会轰动乐坛——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获巨大成功
 10.刘北茂百周年诞辰纪念活动综述
 11.站在巨人兄长的背后——写在民乐大师刘北茂百周年诞辰之际
 12.刘氏三杰故居行
三、汉中人民纪念刘北茂百年诞辰的文化活动
 1.刘北茂城固时期音乐活动初探
 2.刘北茂在汉中(音乐电视片剧本)
 3.汉江潮——音乐电视片《刘北茂在汉中》主题歌
 4.激情澎湃汉江潮——国乐大师刘北茂纪念音乐会系列演出散记
 5.汉中市纪念国乐大师刘北茂活动综述

章节摘录

  9.赤诚待友生死之谊  熊乐忱先生是父亲的老朋友,天华先生的入室弟子,也是我国音乐界的老前辈。父母亲与熊伯伯一家从抗日战争前在北平就建立了友谊,到“七·七”事变后,父亲与熊伯伯等人一行,历经艰险奔赴大后方,从重庆时期到抗战胜利后在南京一直来往不断,新中国成立后又在北京相会,几十年的友谊结成莫逆之交。“文革”期间乐忱先生在江西蒙冤,被发配到农村落户,他虽有众多子女,却多自顾不暇或与他“划清界限”。老人的妻子去世,只身在农村贫病交加。唯一能与外界沟通的半导体收音机,常因买不起电池而“断听”。当时父亲不断写信鼓励他要坚强面对暂时的难关,同时又让母亲定期买好成打的电池和农村买不到的生活用品给他寄去,当周总理去世后,熊先生怀着巨大的悲痛,写信到北京请父母亲寄一帧总理遗像给他,因一时没有买到,父母亲恭恭敬敬地把家中唯一一张悬挂在墙上的总理像摘下给熊先生寄去。  粉碎“四人帮”后,熊乐忱先生80年代初经落实政策获得平反,父母亲闻知喜讯,兴奋得彻夜未眠。熊先生重新焕发了青春,虽已年过古稀,但以充沛的活力奔走于江西、北京之间,又利用他的旧关系,热情为海峡两岸牵线搭桥,为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做出贡献。1981年5月,熊先生来京与我父母亲重聚,并拜见恩师天华先生的夫人。几位老人愉快相见,共叙友谊并乐观地展望祖国美好远景,其乐融融。不久,父亲病重住院,熊先生又专程前来看望、陪护。父亲弥留之际,熊先生急忙赶来,因心情沉重,不慎在医院走廊摔得头破血流。父亲去世后举行告别仪式的第二天,乐忱先生执意要亲自陪同我们弟兄俩赴八宝山殡仪馆取回父亲的骨灰,不但如此,他还恳切提出希望让他来购置骨灰盒。我们考虑再三,又怕挫伤了他的一片诚心,最后父亲的骨灰盒是由熊伯伯和我们兄弟俩共同购置的。  父亲的一生,对人赤诚相待,他也得到了同样真诚无价的友情回报。父亲与老友乐忱先生历经半个多世纪的生死之谊,为我们留下感人的篇章。  10.无尽的爱心  1981年春,患病多时的父亲身体越来越衰弱,到六七月间他的恶性腹泻症一天内竟达二十余次,这对于年轻健康的人都无法承受,何况父亲的久病之躯。到七月中旬,父亲的病情日益加重,全家人束手无策,只好送他去医院抢救。我们拆除了筒子楼房间的房门,用担架抬父亲上了救护车,他老人家再也没有能回到度过人生最后10年的中央音乐学院三号楼。  我们送父亲住进了位于北京西郊玉泉路的解放军307医院。在两个多月的日日夜夜里,我和哥哥轮流陪护在父亲的身旁。医院对父亲的治疗虽尽了很大努力,还组织了专家会诊,但无法控制父亲的病情。父亲很难正常进食,更多靠输液维持生命。他的身体日渐消瘦,清癯的面庞上,一双大大的眼睛总是慈爱地看着我们。即使在这种状况下,父亲也没有悲观绝望过。他在神志清醒时,总要和我们交谈,他从来不谈自己的病,而是像过去的正常日子里那样,和我们谈的更多的是音乐、文学和他创作中的体会。时时有在京的亲友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子来医院看望他,父亲总是努力地以微笑面对他们,以免他们太忧虑。他还特别牵挂着一些忠厚善良而又屡遭坎坷与磨难的远方弟子们,时时向我们念叨着他们的名字,关注他们的近况。那时电话不像现在这样方便,有时父亲在病榻上思念心切,就会嘱我们弟兄代他写信问候。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流芳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