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回鹘社会

出版时间:2007.4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作者:(德)茨默  页数:228  字数:226000  译者:杨富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全书篇幅不大,但价值很高,作者以其敏锐的眼力,渊博的学识,兼通多种语言的优势和直接占有柏林藏吐鲁番出土回鹘文文书的有利条件,将回鹘文佛教文献的研究推进到新的高度。但由于作者对汉文文献不够熟悉,无疑妨碍了他对汉文史籍有关记载及中国学者的研究成果的利用,为了弥补这一缺憾,译者随文做了大量的注释,此举不仅有利于国人的阅读与理解,而且对原著本身也是一种完善与提高。这一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难度很高,若不同时兼具回鹘文与汉文文献的双重优势是难为其事的,故而显得尤其难能可贵。    相信本书的出版将为人们了解古代回鹘民族的佛教信仰情况、他们的思想意识与宗教观念,进而了解回鹘社会、佛教与回鹘民族的社会生活、文化状况的关系提供方便,也必将推进中国学者对回鹘历史和宗教文化的研究。

作者简介

桂林男,汉族,1957年生,江苏沛县人。1983年7月毕业于西安外国语学院德法西语系德语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于1988年9月、2005年11月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和德国歌德学院柏林分院进修德国语言文学,2006年博士毕业于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学专业,现为兰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

书籍目录

序译者前言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  第一节 写经概况  第二节  中亚传统经典  第三节 译自汉文的经典  第四节 伪经  第五节 译自藏文的经典  第六节 译自梵文的经典第三章 题跋  第一节 概况  第二节 时代  第三节 功德主  第四节 动机  第五节 功德回向  第六节 愿望和目的  第七节 跋尾套语第四章《观音经相应譬喻》授记第五章 结论附记 附录一 柏林收藏的回鹘语文献及其研究概况 附录二 1970年以来吐鲁番敦煌回鹘文宗教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附录三 回鹘板刻佛本生故事变相 附录四 玄奘与弥勒——回鹘文《玄奘传》研究 附录五 柏林“吐鲁番收藏品”蝇的古代印本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佛教与回鹘社会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相比较回鹘文字的生涩与资料的匮乏,这本书是目前市面上看比较严谨的了。
    如果能把回鹘文原文的影印资料附加一些效果会更好。
  •   了解那段我们陌生的地域与历史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