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才能

出版时间:2006-4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作者:吉尔福德  页数:170  字数:138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创造性才能》一书汇集了吉尔福德教授在各研究领域中累积起来的才智,集中探讨了创造性才能的性质、用途和发展的过程。可以说,这本册子是吉尔福德教授一生研究成果的结晶。 本书不仅介绍了创造性才能这一研究领域的各种背景材料,而且对智力结构模式作了补充,并以此为基础阐述了创造性才能的各种构成因素、测量方法以及培养的途径。

作者简介

吉尔福德(J.P.Guilford,1897—1987),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心理物理学家。1922年、1924年先后获内布拉斯加大学文学士学位和文硕士学位,1927年获康奈尔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内布拉斯加大学和南加州大学心理学教授。曾任精神分析学会主席(1938)、美国中西部心理学会

书籍目录

序前言第一章  问题  一、一些定义和问题  二、对创造力研究的忽视  三、创造力的社会重要性  四、有关创造力性质的某些一般的理论  五、创造力的发展  六、因素分析研究设计  七、有关创造性能力的若干具体的假设  八、提要与结论第二章  创造力研究的其他背景  一、从高尔顿到1950年  二、1950年以来对创造力的研究  三、一些技术性问题第三章  创造力的参照系  一、智力的本质  二、多变量的智力观  三、智商与创造性才能的关系  四、智力结构模式  五、模式的描述  六、各种能力的象征性符号  七、定义  八、智商与教育的局限性第四章  从假设到创造性才能  一、关于因素分析的性质的一些情况  二、假设及其命运  三、对问题的敏感性  四、观念的流畅性  五、思维的灵活性  六、观念的首创性  七、创造力中的重新界说  八、分析与综合的假设  九、一些一般的结论第五章  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性加工  一、处理单位的种种能力  二、处理门类的种种能力  三、处理关系的种种能力  四、处理系统的种种能力  五、处理转化的种种能力  六、处理含义的种种能力  七、发散性加工能力的发展  八、组织信息第六章  创造性思维中的转化  一、与转化有关的各种运演——转化的认知  二、对转化的记忆——把转化置入记忆贮存  三、辐合性加工的转化  四、转化的评价  五、对评价的一些回想  六、决策与创造力  七、从事转化的倾向  八、范围更为广大的创造性能力第七章  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  一、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的本质  二、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  三、关于创造性思维与问题解决阶段的传统观点  四、智力结构问题解决(SOIPS)模式  五、总结第八章  有助于创造性的其他特性  一、认知风格  二、思维中-的智力的执行功能  三、思维中兴趣的因素  四、气质的一些因素特性  五、提要第九章  如何促进创造性思维  一、促进或阻碍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二、策略与计谋  三、引起转化  四、一些结论第十章  一个更有创造性的社会  一、创造力训练的早期尝试  二、创造力的教育  三、开明的形式训练  四、教育面临的全面挑战  五、计算机能从事创造性思维吗  六、一些结论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问题我在探讨创造力这一课题时相当犹豫,因为心理学家,无论他们是否是天使,一般都害怕研究这一课题。但是,对创造力作一番调查研究,长期以来一直是我的志向。近来的种种环境因素,使我有可能实现这一志向了。不过,这项研究工作只是在去年内才开始的。因而,倘若读者期望得到基于新的实验研究的答案,那肯定会感到失望的。我现在所能做的,只是描述这项研究的种种计划,报告大量思考的结果,包括我和我的学生在对这一领域及其问题的普查之后提出的种种假设。这项研究设计,尽管实质上并不是全新的,但还是饶有趣味。我还将指出创造力的问题在职业和教育实践中的某些实际意义。一、一些定义和问题从狭义上讲,创造力是指最能代表创造性人物的特征的各种能力。创造性能力决定个体是否有能力在显著的水平上显示出创造性行为。具有种种必备能力的个体,实际上是否能产生具有创造性质的结果,这取决于他的动机和气质特性。对心理学家说来,这个问题就像种种显然归因于创造性生产力的品质一样广泛。换言之,心理学家探讨的问题,也就是创造性人格的问题。作为调查研究的预备工作,我们在给人格和其他概念下定义时,比较倾向于采用操作性定义。我常常把个体的人格(personal—ity)定义为是个体特性的一种独特的组织方式。特性(trait)是指使一个人不同于他人的任何一种相对持久的方式。心理学家尤其感兴趣的是那些在行为表现中显示出来的特性;换言之,他们感兴趣的是行为特性。

编辑推荐

《创造性才能:它们的性质、用途与培养》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创造性才能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这是一本比较小的书,值得一阅,是吉尔福德的经典之作。主要是围绕智力三维机构进行论述,讲的是比较早的一些研究。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