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大师

出版时间:2006年11月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奥] 托马斯·伯恩哈德  页数:353  译者:马文韬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托马斯?伯恩哈德(1931一1989)是奥地利最有争议的作家,对他有很多称谓: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作家、死亡作家、社会批评家、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夸张艺术家、语言音乐家等等。  托马斯·伯恩哈德是奥地利最有争议的作家,对他有很多称谓:阿尔卑斯山的贝克特、灾难作家、死亡作家、社会批评家、敌视人类的作家、以批判奥地利为职业的作家、夸张艺术家、语言音乐家等等。伯恩哈德是一位真正富有个性的作家。  目光深邃,直面人的生存危机;笔锋锐利,穿透任何的掩饰和禁忌。确切地说,他是位夸张艺术家,擅长在无法讲述故事的边缘讲述故事,懂得用夸张使生存变为可能,以幽默使世界变得可以忍受。  本文集收了伯恩哈德两个短篇作品集、两篇小说。

作者简介

  托马斯·伯恩哈德(1931-1989),奥地利小说家、剧作家,二十世纪后半叶德语文坛风格最独特、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称为“阿尔卑斯上的贝克特”、“海德格尔思想的实践者”、“专事批判奥地利的作家”、“灾难和死亡作家”等。

书籍目录

译序声音模仿者事件历代大师 水泥地附录:托马斯?伯恩哈德生平及创作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历代大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5条)

 
 

  •     一星全给伯恩哈德。
      
      下面让我们来谈谈翻译。
      
      搜了一番,伯恩哈德的作品似乎只有这个译者的翻译版本,此公在前言里言辞恳切,隐隐有将这样一位西方文坛重量人物介绍给中国的含辛茹苦之感,译者笔风流畅,文白比例得体,没有老辈文人和一些台湾翻译家常带的浓浓遗老味儿,于是我感觉很良好,嗯,不装。
      
      然后我怀着朝圣之心翻开了《声音模仿者》的第一篇。开篇文风就将我唬住了,我反反复复地来回读了几遍,感觉在做分析句子结构的语用题。然而,作为一个资深装逼犯,我认为这样僵直不分句的的长句子很有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在密不透风的词语堆叠中,营造一种让读者无法喘息的张力,摒弃流畅,措辞,重心等方面字斟句酌的考量,只留下文字单纯表意的功用,让一口气看完长句的读者体验到一种从梦魇中归来的窒息感,以及其背后的荒诞与虚无。我继续看了好几页,然后跳去了《历代大师》那一篇,看看伯恩哈德老爷子在正儿八经的小说里说不说人话。
      
      我很快就发现了,这完全就是翻译的问题啊,娘的。
      
      译者已经忠实原文到了这样一种境界:虽然我没学过德语,可看着中文我都能看得出原文的全尸。这一段奇怪的应该是插入语,那一段是定语从句无疑了,还有文中频频出现的“自然”这个词,一句话有三个“自然”。大量句子出现成分残缺,直白点说,大量句子读都读不通顺。书现在在图书馆,我没法逐一摘抄。各位,看着这本书的中译本打分的各位,摸着你们的良心,如果没有良心就摸着索尔仁尼琴俄罗斯的良心,或者手边的康德和维特根斯坦,说点良心话好么,这个译本你们真的看得下去么?看得下去么?伯恩哈德或许佶屈聱牙了点,但这个简直是笔瘸。
      
      话虽这么说,该闪光的地方,依旧有闪光点,伯恩哈德发射出的愤世嫉俗电波,我还是接收到了。只是当我在强迫自己读下去的时候,我仿佛能看到老爷子在纸背后朝我戳指头:看不下去了吧,叫你装逼!我憎恨你们所有人!尤其是喜欢装逼的小贱人!
      
      于是我忽然想到也许我对译者的愤慨只是误解,伯恩哈德写作的原本目的就是写一部他自己都看得想吐的玩意儿。然后他看着好评如潮,人人对着一堆垃圾若有所悟,就像皇帝的新装一样。于是他愈发憎恨所有人。考虑到他甚至憎恨自己的作品,这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活生生的后现代行为艺术。
      
      然而我还是更愿意相信这种阅读的恶感是由糟糕的翻译带来的,因为恐怕没有几个作家会喜欢和世人开这样的玩笑,即使玩笑成功了,也不会有任何快感,只有恶作剧轻易得手的悲哀。
      
      
  •      在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的诸多身份中,最有名的大概要数“敌视人类的作家”。他的中文传记封面上白纸黑字触目惊心地印着:“我痛恨你们所有人!”
      
      关于获奖,最刻毒的说法是……
       无论你对伯恩哈德的作品有何评价,他都会嗤之以鼻——不光是嗤之以鼻,说不定还会恶毒攻击你的贫乏词藻、智性低下,以及你可悲的小资产阶级存在。伯恩哈德 的作品译成中文的还不多,常见的只有《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上海人民出版社)和《历代大师》(三联书店)。与当代德语作家三杰君特·格拉斯、艾尔弗里德· 耶利内克和赫塔·穆勒相比,伯恩哈德的国际影响力尚不成气候,尽管他一定会恶毒地咒骂这些所谓的德语名家只会耍些雕虫小技。
      伯恩哈德专门写了一本《我得的奖》,痛骂奥地利艺术、文化与教育部长“对文化艺术一窍不通”,可能对教育也一窍不通,但“可能”他知道一些“牛啊羊啊…… 猪啊”的事情。当然,伯恩哈德对自己也有清醒的意识:“所有的一切都很讨厌,但我觉得我自己是最讨厌的一个。”
      他得过很多文学奖,不过要么因为在颁奖词中污辱文化官员,要么因为污辱奥地利国民性,恶例太多,后来文学奖只把奖金和证书直接寄给他,再也不敢请他参加颁奖典礼。
      他几乎每次都把奖金火速花光,一次买了跑车,一次买了豪宅,他觉得“胡乱挥霍是处理阿堵物的唯一可以接受的办法”。“我觉着吧,要是我想把家里已经完全烂 掉的防风窗全换新的,我就得接受那个奖,然后又得决定挪屁股去那个破沙龙接受颁奖。我老想,拿点钱能别那么大惊小怪么,一定得谈谈为啥拿了、从哪儿拿的, 这些狗屁反思虚伪得要死,所以我就从本地木匠那儿订了新窗……正常人都喜欢天上掉下来25000先令,不管谁愿意白出这么多钱你还不拿啊。可是行业协会应 该觉得丢死人了,资助个文学奖才出可怜巴巴的25000先令,他们当场拿个500万先令出来也没感觉的吧。”
      伯恩哈德的粉丝看到类似的吐槽一定乐坏了,就像被他骂的人心里定会回骂他“杂种”一样。他发表声明拒绝接受将来任何可能的奖项(包括诺贝尔奖)之后,爱说 风凉话的人就说因为他已经赚够了,不需要钱了。关于伯恩哈德的获奖,最刻毒的说法是引用了弗朗索瓦·欧容的《池畔谋杀案》中的一句台词:文学奖就像痔疮, 迟早每个屁眼混蛋(Asshole)都会得一个。
      
      无尽吐槽大师
       伯恩哈德的小说《历代大师》真正让人见识了什么叫无尽吐槽。对祖国奥地利,伯恩哈德可以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奥地利国家、奥地利人、奥地利博物馆乃至奥地利的公厕都是他的攻击对象。
      “天才和奥地利不相容。在奥地利,你得做一个平庸的人,才能有发言的机会,才能受到重视,得做一个一知半解、狭隘虚伪的人,一个绝对只有小国思维的人。真正的天才,尤其是杰出人物迟早有一天会被人以极不光彩的方式灭掉……”
      《历代大师》的场景基本上发生在博物馆里,主人公雷格尔说:“那些整天卖弄所谓通晓艺术的人天天到这里来,用他们那些艺术史的胡说八道充塞参观者的耳朵, 他们每天赶着十几个班的学生经过博物馆的展厅,用他们那些喋喋不休的蠢话去毁掉幼稚孩子们的一生。研究艺术史的人实际上是消灭艺术的人,他们鼓唇弄舌谈论 艺术,直至把艺术谈论得寿终正寝……”
      还有更狠的,是骂老师:“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博物馆,对学生的影响是毁灭性的,这些老师用他们那狭隘的教训,扼杀着学生在参观艺术史博物馆时心中对绘画及 其作者所产生的任何柔情和敏感。这些老师一般来说麻木、迟钝,会很快把学生心中对绘画艺术的感觉毁掉,不仅如此,他们带领的学生最终都将成为无辜的牺牲 品……老师毁学生,这是事实,是几百年来的事实,而奥地利老师尤其如此……”如果你神经坚强,能够坚持读下去,还会发现各种关于莫扎特、歌德、海德格尔等 历代大师的穷凶极恶的吐槽。
      那么伯恩哈德自己对艺术到底什么态度呢?据苏珊·桑塔格儿子的前女友西格丽德·努涅斯说,伯恩哈德是个滑稽的“不与人分享的思想家”,他沾沾自喜于自己异 想天开的想法,认为他喜爱的每一本书、每一幅画或每一首乐曲,都是单独为他一个人创作的,且单独属于他一个人,而且他的这种“艺术上的自私”使他无法忍受 旁人欣赏或赏识他所崇尚的天才之作。
      
      
      时代哀歌
       “想到死亡一切都是可笑的”,这是伯恩哈德最著名的名言。一个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的人,很难再继续保持对人性的盲目乐观。一次愚蠢的战争已经够了,何况没 过多久又重蹈覆辙?各国都声称是为文明而战,狂轰滥炸、横尸遍野的时候还有什么文明可言?为了在战争中鼓励士气,政客们不断增加筹码,承诺战争结束后会有 一个更好的世界。无法兑现的承诺,只会让人更幻灭。
      伯恩哈德曾这样写道:“我们站在所有历史中最可怖的领地上,一切都在向我们解释,我们却什么也不懂。我们倚仗词语,因为我们的无能令我们错乱,错乱又会令 我们绝望。这些词语只会感染、忽略、模糊、恶化、歪曲、玷污,使一切变得幽暗。”个体的存在似乎毫无意义,因为整个世界很快会被撕成两半。
      所以伯恩哈德的作品,不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自传,都充满了无穷无尽对所有人、一切事物的憎恶。据说强迫症摄影大师盖瑞·温诺格兰德晚年的拍摄只是为了看是否还有任何东西值得拍摄,同样,伯恩哈德长篇累牍地痛恨一切可能也是希望探索痛恨本身。
      的确,伯恩哈德的痛恨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悲哀。无穷无尽的不满、谩骂、厌恶、无聊、绝望,似乎是时代留给我们的唯一遗产。贫穷让你的生活备受煎熬,富裕一样 让你空虚绝望。过去的时代可以带给人们满足的东西,今天的人们不屑一顾。优美的艺术被世俗的商业拖下了水,崇高被解构成了理想化的幻影。人的自由意志被架 空,因为那“不可逃脱的框架”。你以为你选择了合适自己的服装品牌,直到约翰·伯格告诉你那都是品牌包装塞进你脑子里的幻象,你自以为穿出了风格,其实不 过是服装公司市场分析报告中的某一类“目标人群”而已。这是一个个体自我认知无限膨胀而实际功能无限渺小化的时代。
      时代的永恒不幸正如伯恩哈德所描述的:“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我想,现在有50亿人,就有50亿条正确的路。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那条路,总是想走别的路。”比这永恒不幸更不幸的是,人们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却没有解药。
  •     在伯恩哈德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里,在所有像伯恩哈德这样的作家的作品里,我读到一种得意。他们那种虚无反抗的姿态使他们成为他们时代即时的一部分,时代有这能力——他们的姿态就像油那样浮在他们的艺术上,成就了他们的艺术个性,时代吸纳这个性,它确实需要这样的艺术家。作为消费现象,时代回报屈身俯就于他者,也回报这些艺术上的姿态者。
  •     《历代大师》与《水泥地》
      展示了BORNHARD深刻的笔下功力。大段大段的独白或者引述,依然引人入胜。
      夸张的表述,过度的批判性,甚至全盘否定。然而事实和原委却要在大段大段地叙述和不断地重复用语中找到。
      不知道是我拒绝了他人,还是他们都拒绝了我。主人公无不孤独又疾病缠身,敏感又优柔寡断,敏感又极端。然而坚硬的外表下是对精神和本镇的坚持,是对理想的坚持,是对完美主义的追求。是对世俗,物质和委曲求全的谎言的拒绝。篇幅长短也恰倒好处。
      德文原文更是读起来让人不忍停下,甚至不时为其语言的幽默大笑回味不已。不愧被誉为德语文学里最好的作家。
  •     抱去虚伪的衣裳,剩下的除了鸡巴就是阴道。
      生命黑暗的本质应该是虚无与死亡。我理解黑暗,所以我就懂得光明。
      
      所有的人与事都值得批判。
      
      留下来的东西都具有恶心的气质。
      ——吴昊昊
      
      
      生下十三亿臭虫。
      ——《批判中国》中的王老三。
      
      
  •     
      
      
      能够遇见一本好书是一种缘分。与书的邂逅这种故事都是开始于一个庸懒的午后,好像那时书的灵魂会苏醒,过程是坐下休息时发现书架最底层的这本书,并被书后关于”路“的睿智摘抄所吸引(每个人都有他的路,每条路都是正确的。我想,现在有五十亿人,就有五十亿条正确的路。人的不幸在于他们不想走自己的那条路,总是想走别的路。),随手翻了一翻,结局呢,这个邂逅需要结局么?
      
      
      读伯恩哈德的书是一种享受。
      
      
       初见的就是《声音模仿者》这个集子,零碎却又散发着光。这里面叙述的每一个事件,尤其是有关死亡的短篇,都像是黑洞一般,初时引人发笑,但笑着笑着却感到万般压抑,一如网上疯狂流传的各种不可思议的案件一般荒诞,但是它确实发生了。作者报道了多年法院案件,对于人心的不可思议有着不同寻常的见识,而最让人心寒的却是有关人性的事后认知!例如《失望的英国人》当中,谋杀之后的报道是遗憾杀人犯的畏罪自杀。《成见》也同样的描述了这种心理,“我们”认为致死的是罪犯,而毫不犹豫的不施救,不认罪,当得知死者的真实身份后,守口如瓶和些许的遗憾让粉碎面具的力度更加强烈!这些是带有时代地域特征的么?很显然不是,就拿今天的一则新闻作为例证:同伴落水,4个小伙伴不仅没有呼喊求助,当有成年人询问时,还撒谎称没人落水错失救援时机。害怕死者家人追究责任,4人订立攻守同盟隐瞒实情,使用死者小利生前的QQ号上网聊天,制造死者离家出走的假象。
      
      
      
      时空的转换并不对人性有所改变,而伯恩哈德自认的任务是,引起人们注意那些司空见惯的事物,挑衅种种习惯的力量,揭示他们的本来面目。很显然他成功了!片段式的描写,内心简略的描白与不添感情口语叙述的笔法,让极端,绝对,普遍这三个印象灰暗的笼罩读者心灵,而一篇篇片段慢慢组成了人性阴暗的一幅图景,就像是编织了一个网将全部展现在读者面前!荒诞,冷冽,深邃,足以形容他和他的文章!
      
      
      
      
      
      
      
  •     读实验派的文学,如佩雷克《冬日之旅》之类的书,转身再去读伯恩哈德,——他的《水泥地》(Beton)或《伐木》(Holzfällen),你就分辨得出,到底哪个书是真好的,哪个不是;哪个书能以人呼吸的余地,哪个不能,或还将要你窒息,将你拉入洼地。尤其是如今,这类文学变得稀少了,纯度也降低,人在地底的贮藏室停留了很久,始终没有足够的氧气吸入,是不能只凭想象来存活的。
  •      最初阅读每一行文字,回应目光的是一根一根尖锐细密的小刺,它们戳破梦幻城堡,点啄每根神经,柔软床、温暖灯光不再舒适,你如坐针毡,你心情不爽。
       这是一本捣毁所有阅读心情的书。你读的是故事,你读的不是故事,你读的是爱情,你读的不是爱情,你读的是政治,不,你读的不过是文学作品。
       痛苦——今日阅读者最为缺乏的体验。太多的作者想讨好、慰劳,为了把读者老爷伺候舒服,绞尽脑汁,搜肠刮肚。可惜,犯贱的阅读者根本不买账。他们腻味了。
      他们需要一点苦,很多苦,一点刺激,很多刺激,让他们重拾久违的敏感与触觉。
      
      
  •     奥地利国异人伯恩哈德氏记云: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请仿诸物之声。术人于幕后作风雷咆哮,客皆震悚。转而莺呼犬吠,人嘶马鸣,惟妙惟肖。众人如沐春风夏雨,赞者不绝。又请仿诸名士声音。有在场者莫不神色肃然。其余者则倍感奇绝。俄而群响毕绝,撤幕视之,一术人一抚尺而已。四座皆服,掌声雷动。稍之,主人出,请曰:"先生可以真声示人否?"术人[齿斤][齿斤]然,曰:"此难甚!某不能仿也。"而其音绝肖主人。
      
      这是我根据伯恩哈德《声音模仿者》和古文《口技》而戏作的一篇短文。我在德语文学课上干的第一件与课堂有关的事,就是把伯氏这本中文的小说集看完了。比起面前不知所云的卡夫卡德语原文,我更能接受伯恩哈德。在奥地利文学史上他和汉德克真是非常有个性的一对,后者以《骂观众》一举成名。伯恩哈德则是自始至终以夸张为艺术表现手段,毫不避讳地痛斥人类的渺小、国家的卑微、大众的愚蠢,他对人民的斥责更超过《骂观众》,可见他对世界的爱也更深。
      
      不过老先生好像非常的失望,乃至于像爱情故事里的常见桥段一样“因爱生恨”了。说到他的短篇集《声音模仿者》和《事件》真有点惨不忍睹,一百多篇故事竟有五千多人死亡。这是一个关于他者死亡的大汇总,从中衍生的话题成千上万。然而他着力鞭笞的却是看待这些事件时人们的冷漠。一个不关心他人死活的群体,在这死亡的五千多人背后像幽灵一般浮现出来,其数目超过五百万、五亿、五十亿甚至是我们每一个人。比起《声音模仿者》来说《事件》好像更灰暗、更绝望一些。这些故事看起来很像新闻报导,那是因为作者自己曾做过很多年的记者。可能正是这些年的阅历让他充分感到世界的荒谬,并最终发出沉默的呐喊。而有些看似不现实的故事又好像似曾相识,如果它不是出现在一本文学读物上,而是出现在一份报纸上就不由人不信了。就如他在《榜样》一章中所说的一样“记者与人间的不幸及其荒诞的表现离得最近”。
      
      深入的探讨就省去了,不少短章很值得人们拿出来作为文学讨论,比如《声音模仿者》中的《搬运工郝默尔》《大获成功的音乐会》(这两篇的主题都是“聋哑”)《断言》(一个很有趣的篇目,一个人因为断言歌德死前说的不是mehr Licht而是mehr nicht,被送进了疯人院)《不管不顾》,还有《事件》里的《几个黑影》(现代人工作心理的隐喻)《优秀生》《校长》(这两篇的主题都是“教育”)《独裁者》《总统》(这两篇讲的是“权力”)。以上的每一篇都有所侧重,拼成了一幅痛苦世界的众生相。但这种文字好像不太适合一口气读完,连番的精神崩溃和自杀让人喘不过气来,我想作者也不可能是一次写成的。
      
      黑冷冷的世界。人,无意义地死去,就如他无意义地生存着。这样的调调,如果是日本人来写,又会是何种风味呢?人间已成修罗道,大概他们会这样总结。
  •     一开始阅读《声音模仿者》的时候,我根本不理解Bernhard的写作意图。贯穿他两个超短篇作品集的主要题材有两个:一是伤害与死亡,一是政治生活的荒诞。一开始我是坐在床上看这些小故事的,所以觉得很难理解为什么Bernhard要以全然客观的态度像书记员一样简略地写下一个个关于毁灭的故事。但是有一天,当我在拥挤的地铁里阅读这些作品的时候,这些小故事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面对生活,充满了如此多痛苦的生活,我们确实就是这样冷漠。他人的死亡和伤痛在我们面前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内心活动确实就像Bernhard表现的这样无情和漠然。地铁就是一个社会的缩影,虽然在物理空间上我们跟周围的人如此接近,但是我们的内心却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每个人都自足地在封闭的自我中生活,丝毫不将孤独视为一种痛苦。Bernhard写的就是这个。
  •   伯恩哈德说得太好了
  •     黑冷冷的世界。人,无意义地死去,就如他无意义地生存着。
  •   在帕默克的一篇“在不幸时读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指引下发现了他,同时也发现了你的幽默和才学。谢谢。
  •   因为每个人也都只关注自己的事情。所以当被发现在关注别人的事情时,其他人如此惊叹。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