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的神话

出版时间:2009.7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英]史蒂文斯  页数:331  译者:薛绚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我们凭科学和技术已经在有形物质世界缔造了出色的成绩,在探索意识与人格发展方面却才刚起步。科学家将逐步确认意识的神经医学根据,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以何种态度处理自己的意识才是对人类和地球最有利的,这件要务是必须借梦的帮忙才办得成的。  荣格的论点其实就是可供建构心理学这门科学的一个基础概念。它潜在的重要性不输于物理学之中的量子论。  梦是我们“最后的莽原”,我们应该用保护雨林、臭氧层、鲸鱼的热忱来维护它。梦既是我们仅余的心灵活力的天然绿洲,是我们最宝贵的资产,如果有人贬低它的价值,我们岂能甘休?

作者简介

安东尼·史蒂文斯(Anthony Stevens),有二十年以上的荣格学派分析实务经历,是经验丰富的精神医学研究者。他毕业于牛津大学,除医学博士学位之外,亦有两个心理学学位。著作包括《原型:本我的自然史》(Archetype:ANaturalHistoryofSelf,1982)、《论荣格》(On Jung,1991)、《两百万岁的自我》(TheTwo Million-Year-Old Self,1993)以及《荣格》(Jung,1994)。

书籍目录

第一章 诗的机器第二章 从吉尔伽美什到弗洛伊德 梦的理论 原始社会 古早的文明 古典梦学 预卜未来的梦 宗教意味的梦 孵梦与疗病 早期的梦研究 早期教会先贤 潜意识第三章 弗洛伊德,荣格,后继者 自由联想 梦的本质与效用 梦的运作 给伊玛注射的梦 评判弗洛伊德 荣格的探索 海关稽查与武士 诠释 评估弗洛伊德与荣格 后续发展 阿德勒与斯塔科尔 罗伊 霍尔 弗伦希与埃丽卡·弗洛姆 乌尔曼 皮尔斯 博斯 里克罗夫特 希尔曼 结论第四章 梦科学  做梦状态 梦的生物学 梦过即忘 原型在大脑的地位优先 原型是梦境的要角 两种基本的原型模式:笑容与皱眉 幼儿期的原型梦境 原型与神经系统科学 记得现在:巴特利特与艾德曼 从梦到意识 结论第五章 意识与潜意识,个人的与集体的 原型假说之兴起 原型与生物学 与原型论并行的类似观念 心理学的“量子论” 生命的原型阶段 原型的集结作用 发现综合情结 从原型到情结:“出头的典范” 原型,情结,梦做梦的目的:个体化与意识第六章 梦的运作 心灵二元论:梦与语言 梦与诗:梦之形成 梦与故事 梦与记忆 梦与游戏 梦与心理疾病 魔法,仪式,转化第七章 象征 活的与死的象征符号 象征的由来 原型的象征符号 原型的蛇第八章 梦与心理治疗 心理防御说梦,听梦 情结与转化 个人的神话 客观与主观的心灵 阴影 人格面具 相反性情结 “本我” 移情与反移情 意识的道德规范第九章 实行梦的运作 记忆与记录 联想与放大 解读 想象的仪式第十章 常见的梦 争胜与享乐 焦虑梦与梦魇 儿童的梦 诊断与预后 从高处跌落与飞行 梦见风景 清明梦 预示未来的梦 性欲的梦第十一章 梦与创造力第十二章 名人的梦 希特勒的幻象与梦 笛卡儿的“大梦”第十三章 梦与意识之艺术 伊卡洛斯之坠落 起与落 自然的心智 生命存在的巨链 意识的本质 灵魂究竟怎么了? 造灵魂 追求完整 神圣的根状茎第十四章 科学与灵魂 梦生态学

章节摘录

  第一章 诗的机器  大多数人至死不曾发挥自己的能力。他们生时带来万贯财富,却一贫如洗过完一生。  ——奥尔雷奇(A.R.Orage)  我策划本书进入最后阶段之际,做了一个梦。梦中有卡罗勒斯·奥德菲尔德(Carolus Oldfield)、约翰·鲍尔比(John Bowlby,1907—1990),以及一个穿着白外套的男子(我当他是研究科学的人或实验室的技师),三人正指着一件仪器在争论。那仪器看起来像是脑电图仪(EEG),因为仪器上有电极头,可以接在受检测者的头皮上,还有电线连接着记录笔,在滚筒转出来的纸上,画着有尖锐起伏的记录曲线。但是卡罗勒斯说那是一架“诗的机器”。隔壁房间有位年轻的女子在唱歌,我受歌曲的纯朴之美感动而醒来。这梦是什么意思?这些人为什么在我即将提笔写书之前在我梦中出现?梦中的人又为什么说脑电图仪是诗的机器?读者也许很想知道梦中的这几位是何许人也。  卡罗勒斯·奥德菲尔德是我于1950年代先后就读的两所大学——瑞丁(Reading)和牛津——的心理学系教授。他是位亲切而对学生倾囊相授的好老师,我懂得用科学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大多来自他的教诲。我修毕医学课程后,他又鼓励我根据在雅典梅特拉婴儿中心研究婴儿依恋行为的结果作博士论文,并且请约翰·鲍尔比指导我,鲍尔比同意了。    当时我是初出茅庐的心理分析师,这样的安排是天赐的良机。鲍尔比先前发表了母亲与子女情感联系的研究,不但广受国际推崇,而且促成了心理分析理论的变革。我能适时受教于他这样的良师,何其有幸。他最令我景仰的是将心理分析带入生物科学主流,实现了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心愿。可惜响应热烈的分析师不多,一般人仍是言必称祖师爷的神圣经典——虽然它已威信大减。结果是,心理分析一直带着宗派色彩,不像一门科学。  我拥护荣格(Carl Jung)学说的立场虽然与鲍尔比的不同——他是受克莱因(Melanie Klein,1882—1960)学说熏陶的,我将荣格的理论与他的“依恋理论”(Attachment Theory)相连,并且与动物行为学(ethology)并论,却获得他的支持。我于1982年发表第一本探讨这个议题的书《原型:本我的自然史》(Archetype:A NaturalHistory of the Self),也得到他的热切回应。这都是令我铭记于心的。  我回想梦的内容,明白这是因写书的准备作业引起的。这梦要表达什么讯息呢?我觉得它在提醒我谨记奥德菲尔德和鲍尔比象征的科学传统,同时又告诉我,梦的创造者是一位诗人。隔壁房间的年轻女子乃是荣格派任何男性分析师的常在伴侣,是他的安尼玛(anima),他的女性情结,为他在潜意识沟通中斡旋。她是站在爱欲(Eros)、音乐、诗、生活那一边的。荣格曾说:“安尼玛乃是生命的原型。”她唱的歌是要点出卡罗勒斯给我的讯息。  穿白外套的男子在我梦中忙着操作“诗的机器”,以保持记录正确。过去四十年中,以科学方法研究梦很倚重脑电图仪,第四章会再谈到。脑电图仪记录提供了极重要的资讯。可惜的是,有关解读梦的著作都不大重视这些研究记录。以梦为题的科学研究书籍大都把焦点放在神经生理学上,很少提及心理层面,而且往往认为心理因素无关紧要。这种短视的看法如今已不可取了。  解梦学(oneirology)发展至今,再要把梦当作纯粹心理学或神经生理学的现象来讨论,都是行不通的。显然梦既是心理现象,也是神经生理学的现象。我们必须往整合心理学及神经学两方面既有知识的路上走,才对梦的研究有益。梦原是心理的活动过程。而我希望证实,梦的起源与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历史之相关。不逊于与个人经历之关系。  正当心理分析欠稳固的科学基础招致各方批评的时候,我们刻意用系统化方法研究梦,格外具有意义。近年来弗洛伊德的科学威望暴跌,染有浓厚弗洛伊德色彩的各派心理治疗法都遭受严重打击。因此,对我们这些为心理治疗的前途着想的人而言,当务之急即是将假设构架为可测试的型态,说明我们的实际做法,以便世人公开评估其合理性。同时我们也应切记,会做梦的大脑不只是负责“处理资讯”的一个电化学系统而已,就算它是一部机器,也是一部“诗的机器”——卡罗勒斯对我梦中那部脑电图仪的说法,这样才是对科学有益的。心理治疗和梦的解析都是——也永远会是——艺术成分甚于科学的,我们把研究工作放在可检证的立足点上之后,没有必要舍弃个人的治学宗旨与长久经验培养的洞察力、同情心与见识。  自我走入心理学的专业生涯以来,一直怀有的抱负是:为成就条理清晰的人类本性的学说贡献一份力量。在鲍尔比的影响之下,我渐渐明白,必须用比较的方法,将深层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演化生物学、社会科学、人类学的数据资料汇整,才可能规划出这样的理论。梦的比较研究是达成这目标的根本要件,因为,梦使我们与人类自古以来的关怀产生直接的联系——这一点也是我希望能证实的。如今,心理学、分析方法、动物行为学、神经科学的研究发现都已经相当进步,可以综合其成果,开启解梦学史上可能是最令人振奋且具有创意的时代。  20世纪后五十年的各项发展之中,动物行为学的革命和脑电图的研究,使我们对于梦的本质及功能的理解彻底改观。这种改变也大大有助于肯定荣格在本世纪提出的临床直观:人类血源的根本相通,不但从身体和基因可以明显看出,而且流露于我们的神话、梦境、精神病症、工艺品。从儿童的游戏和语言能力,从各个文化中的人们都喜爱的故事和叙事诗歌,从人人随时感觉需要做的仪式行为、歌唱、吟诵、舞蹈,都明显可见人类发展所依凭的基本结构——荣格称之为“集体潜意识的原型”。人类学、精神病学、神经医学.深层心理学。都能导引我们领悟这深层的原型真实如何影响个人的现实面。荣格称这深层的真实为“两百万岁的本我”,认为它必然蕴含在我们做的每件事、说的每句话、转起的每个意念之中。这个从远古留存下来的元素,在我们做梦时最为活跃。神经系统科学的研究也证实,梦使我们与大脑中最古老的结构相连。我们每天夜晚进入一个神话的疆域,一个原始的迷宫,那儿居住着我们先祖的鬼魂和众神祗。我们从那儿撷取人类的古老智慧。梦中的鬼神往往以现代的相貌出现,我们的梦拿这些人物编排新的神话,其实那只是改穿时装的人类旧神话。这个原始的本我正是人类演化遗产的体现,也是梦的根本生命力。  我梦中的人有两位(卡罗勒斯和约翰)是我认得的导师型人物,是荣格所说的“智慧老人”的化身。第三个人——穿白实验衣的男子——又代表什么呢?我思索了一阵才明白,他是代表现代的“英雄”人物,一位纯科学的研究者,一心一意要用实验方法或以可复制可证明的数据为依据的逻辑演绎的方法来开拓新知。在梦中遇见不认识的人,可以想象自己和他对话。我和他交谈后发现,这位科学家认为梦是无聊的猜谜游戏,都是可以用神经化学解释的。我告诉他,他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他从不把自己的梦当作真实的心理活动看待过,没法亲自领会它。只要他肯和自己的梦密切联系,很快就会发现梦的意义有多么丰富。他却没好气地回答说:他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这种事上。  从事梦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却否认梦的心理学意义,这样的人还不在少数。他们就好像只关心电视机科技,却对播出节目不感兴趣的工程技士。一般不是专门研究梦的人,大概不至于对梦不屑一顾,但有许多人会把梦当作电视机——摆在房间一角开着,却不注意看它,对于播出节目的内容听而不闻、视而不见。他们既不清楚节目内容,也就懒得花时间去留意,心态和我梦中那位科学家一样。但这无异于暴殄天物,因为梦也是一种资源,弃之不用只会造成自己的损失。梦带我们走进人类经验的深层。可以促进身心健康发展,也能使我们更敏锐地自觉活着的意义。梦不是只有受过高度专业训练的分析师才能懂的神秘现象。我要在本书中证明,只要是真心想学的人,都能学会这样一门艺术,善用梦的功能。  因为做梦的状态对于人类各式各样创造活动都有助益,本书的探讨范围自然相当广泛。第二、三章从史书最早的梦境记载讲起,逐步讨论各种理论之形成与演变,以及从狩猎采集时期直至现代的各种解梦方法。第四章检讨梦的科学研究,按弗洛伊德和荣格的心理分析理论、麦克莱恩(Paul MacLean)的大脑三体(triune brain)的神经学论点、埃德尔曼(Cerald Edelman)的记忆与意识的“神经系统达尔文主义”主张等进行析论。第五章概述荣格的原型概念和情结概念,并且就生物学观点检视它们如何影响梦之形成。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私密的神话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4条)

 
 

  •   荣格学派,同弗洛伊德解梦不同
  •   了解梦,了解自我
  •   非常不错,建议喜欢释梦的购买。
  •   私密的
  •   三联的新知文库选书很好,不过有的书已经不新了,在国外都已经出版几十年了。
  •   喜欢,有趣
  •   是否值得一读看个人,不过到货书籍确正版,到货速度超快。
  •   译本的题材、深度没的说
  •   说的象回事
  •   作者是荣格派系的,对梦境的分析很细致,也少了些弗洛伊德的偏激的观点,很喜欢
  •   这本书的翻译很难,但是翻译的不错。关于梦和做梦的分析,开卷有益。
  •   还没有细看,但是有一个朋友对他的理论提出了异议,所以存疑中。
  •   路过
  •   本想看着玩的,不想内容对我来说有点深。
  •     “神话是公众的梦,梦是私人的神话。”约瑟夫·坎贝尔这句并不十分严谨的话,或许是神话学著作中被引用最多的金句了。这句话也堪称梦和神话的伟大辩护词,高度概括了荣格派学者对梦和神话的基本看法。本书由此题名,内容对于了解荣格和坎贝尔理论的人来说,自然是最熟悉不过的了。在介绍了从古至今各派析梦理论的观点后,作者高标梦乃原型心理之集中体现的大旗,充分强调梦在个人生活和社会文化中应有的崇高地位,论述了梦从其运作到发挥巨大影响力的方方面面。
      
      简单说,梦体现了个人和集体那个最深层的、两百万岁的本我,是潜意识和意识之间不可或缺的桥梁。梦具有规整人心,为困顿中的人指明出路的巨大作用。这种作用,在作者看来,今时今日也惟有梦才真正具备。但是,梦并不通过逻辑语言把道理直白地告诉你,而是让原型在具体的文化环境中找到象征和意象。所以梦经常让人迷惑不解,但如果用正确的方式去解析,信息便会明白无误地传达出来。解梦既非科学也非玄学,而是一门艺术。进行这项工作不是要把丰富的意象转变成几个理智公式或者让人疑神疑鬼,而是让人能充分理解、感知梦的意涵和魔力,从而找到生命的终极意义,促进“个体化”的全面实现。对于不熟悉相关理论的读者来说,那样的思路还是太玄,但其论证和举例过程,却是异常清晰的。
      
      这种清晰感,得益于本书的一大特点,即打通了原型心理学和当代神经科学之间的联系。之前看作者安东尼·史蒂文斯写的《解析荣格》(牛津通识读本系列),发现他同时拥有医学博士和心理学学位,就想这样的作者讲起相关问题来肯定更全面一些,不会在身心理论之间过分偏于一隅。而在读本书之前,我看了牛津通识读本系列中Allan Hobson写的《梦的新解》。Hobson从脑科学和神经科学的角度,全面批判了弗洛伊德“性欲-伪装”的梦理论,并提出了自己“激化-整合”的梦理论,这一理论在《私密的神话》中也有介绍。Hobson在《新解》的最后为梦科学的全新进展欢欣鼓舞,我看完之后却还是一头雾水。从根本上看,“激化-整合”理论完全没说出什么新东西来。然后对弗洛伊德的批判我已经看都不想看了,那么荣格呢,在梦科学的视野中如何看待?当我翻开史蒂文斯的这本书,所有这些问题都引刃而解了。本书第四章全面介绍了当代梦科学的研究成果,指出了荣格理论跟这些成果之间的高度契合。这一点着实令人惊喜。生命科学和原型心理学之间,完全可以互为印证,互相促进。想起坎贝尔在发展自己神话学理论的过程中,就受他丰富的生物学知识影响不小。他早年正是在研究潮间带植物时,发现了生物本能和神话之间的联结。
      
      此外,作为一位有着丰富实务经历的心理分析师和精神病医生,史蒂文斯在书中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通过析梦进行心理治疗和实现“个体化”的具体方法。这一点我读来却还是有一些疑问。梦的作用固然巨大,其中的信息固然丰沛,但我们作为个体,是不是非要揪着自己做过的梦进行条分缕析不可?或者梦自行在睡眠中发挥其作用(梦科学已经证明,人在睡眠中大半时间都在做梦,不过梦过即忘),我们醒后却不必非得去回溯分解?不然的话,岂不是跟梦过即忘的生理机制对着干,让对待梦这种大自然伟大产物的方式变得很不自然?况且我们的梦零零总总,并非每一个都具有原型意义,加之个人在感受和析解过程中难免自以为是误入歧途,一如书中所说希特勒和笛卡尔对待自己的“大梦”那样,在那条路上太过较真,可能并不是最好的方式。析梦确实能在治疗心理问题时发挥重大功效,但我们个人却或许有比紧抓私人梦境不放更好的方式。而如果随心而动,不是太过刻意地记忆和拆解自己“私密的神话”,那么多去亲近“公众的梦”和已成经典的私人神话,适当涉猎一些原型心理学、神话学、比较宗教和文学艺术,应该是不错的选择。荣格就是在对人类文明的广泛体认中找到出路的。
      
      本书的最后部分,作者回到了荣格派学者诊断当今世界病症的经典论述:如今的时代在本我和自我、梦和现实之间断了联系。很多人如断线的风筝,迷失在内心和外界的迷宫之中。梦却是我们“最后的莽原”,“是我们仅余的心灵活力的天然绿洲。”想起在刚看过的一部并不十分出色的片子中听来的一句歌词:“人说人生如梦,我说梦如人生。”人生如梦,是重拾离散的灵魂,重新感受和看待人和世界的温柔方式。梦如人生,却是说梦所指示的,才是人生最好的模样。炼金术名言说:“大自然留下的不完满,艺术使之圆满。”梦、神话、艺术,本都是同一个东西,呈现的不是这个世界真实的样子,而是其应该的样子。
  •     虽然《私密的神话》原书只分章,未分部分。但我阅读时大致把它为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梳理了历史上不同时期人们对梦的探索,主要流派及主要观点。
      其中着墨最多的人物当然是弗洛伊德和荣格。作者对弗洛伊德可以说是毫不含蓄地予以了批判。
      (看看作者简介就知道了,作者安东尼•史蒂文斯的知名著作大多都是关于“原型”和“荣格”的。)
      第二部分阐述了梦的运作机理并串起大量案例介绍了梦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等,作者的观点基本是对荣格的精华加以延伸。
      第三部分,最后的最后,短小却极其有意义,暴露了作者真正的观点:期冀现代社会坠落的人类借由自我的整合重归灵性,真正意识到什么才是对自己和地球有益的。另外,既然题目叫做“Private Myths”作为一本关于梦的书,作者多次引用坎贝尔的观点就丝毫不显得奇怪了。
      
      书中引述的学者和术语很多,读一遍很难记住,但文风绝不晦涩。因此前两个部分可以作为对梦的了解的基础入门,为读者搭建一个便于记忆和使用的理论体系。比如下面摘录了作者对“梦”和“人格”的解释,倒谈不上创新,但值得一提的原因是他的生动和贴切。
      【P183
      人的心灵可以比为一栋房子,我们大多数人住在阁楼里,以下的房间连看也不看。所以我们过着本不必那么受限的生活,我们的能力也大都荒废着不用。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当不止于此,把未能如愿归咎于外在环境——没钱或没机会,却不知道必要的资源都可从自己内在取得。如果我们跟着梦走,梦回带我们到楼下的房间和地下室去,也能带我们去看房子外面的风景。阁楼以外的事物未必都是我们喜欢的,但是只要能走出去,就能体验冒险、发现、惊奇。这个想法实践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梦不用自我能轻易懂得的语言来表达智慧。我们得从经验中学会理解这些传递讯息的隐喻、寓意、梦境,并且欣赏这些以人类生存永恒主题新编的边走。我们基于这一点可以说心理分析是一种教育步骤,接受分析者借此学会如何避开遗忘之树和天使在鼻子上拍的那一记。
      这个步骤对某些人而言可能是艰辛且痛苦的经验,因为他们住的那件阁楼根本就是个要塞,是有坚强防御工事的城堡,城堡的法号司令官叫做“压抑”与“否认”。这两个生命的亡命者在不容潜意识和外在世界进入的城堡里躲着,慢条斯理地在安全的幽禁中用例行琐事填充日子。】
      【P193
      人非但不是一元的个体,而是一堆群众——一群根本各异的人格同时存在一个心理、生理的个体之内,大家各说各话、各有自己的需求、愿望、意图,各有不同的过往历史。我们为了要在这种混乱中整理出秩序,会把这一大群人格极化成彼此相对的阵营,如好的与坏的、男性的与女性的、熟悉的与陌生的。这些各式各样的阵营又发生冲突或结盟关系,有的得到支持而发展,有的被排斥而压抑,能发展的分子构成了人格面具(persona),被压抑的形成了阴影(shadow)。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房东,把房子分租给形形色色的房客,有的人性情随和亲切,有的爱挑毛病而不易相处,有的根本就是不可理喻,相处之道教我们认清每个房客的为人,设法和他们相安无事,因为这些房客都是一辈子不解约的。我们必须学会欣赏矛盾,运用智慧和圆融的手腕,拿出诚实态度,在异中求同。】
      
      令我有点惊奇的是最后一部分的张扬,最后两章颇有些檄文的意味。
      【P318
      “上帝之死”与三种世俗神话的兴起是同时发生的。这三种神话既是达尔文主义、马克思主义以及进步永无止境的神话(此乃是科学唯物主义的灵感)。
      达尔文提出自然淘汰的进化论,等于给了我们一个非宗教的开天辟地神话,它解释“一切怎么开始”的功能比它以前和以后的其他神话都明白。不幸的是,进化论发挥不了神话的任何精神的或仪式的功能,反而把就有神圣意义的神话色彩消除了,也颠覆了神祗的宝座,让灵魂找不到生存的空间。此一举使笛卡尔创造的心灵、物质分离大功告成,宇宙涤清了精神成分,变成将死。
      因为我们不再认为盖亚是活着的,所以我们不觉得自己正在杀死她。我们已经就笛卡尔的分裂人格怀疑主义完成最终的结论。被他合法化的左大脑半球独裁下的思维至尊地位,只有用逻辑和数学语言规划的心灵事件,才是有普遍永恒合理性的。】
      
  •     看了这本书,关于梦的解析看法有了颠覆性的转变。梦,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些奇怪的、恐怖的意向,也不是犹如异类般的解梦者神经兮兮的言语。解梦学,不是纯粹的心理学,也不是神经心理学。
      梦原是心理活动的过程,梦的起源与人类这个物种的进化史之相关,不逊于与个人经历之关系。
      
      在荣格看来,梦是“超乎有意识的心智所能控制的一种不由自主的、潜意识的心灵过程的表现。梦揭示病人的内在真相与事实的本来面目,不是我所能猜度的那样,也不是他所希望的那样,而是它本来的样子……”。梦表达的总比自我知道的多。我们在意识的层面上或许以为自己知道问题的真相,但我发现,只有潜意识真的明白。
      
      犹太族有这么一个传说:人未将生之前,天使会让灵魂看见天地间的一切事物,也看见日后在人世的一切遭遇。可是,到了要降生人世的那一刻,天使在你的鼻子上轻拍一下,原先看见明白的一切,全部忘记。以后灵魂只能在夜间跳出肉体,升入上天,再带着新的生命和智慧回来,准备过新的一天。
      
      西非的民间信仰也表达了类似的概念:人降生之前要与天上的另一个自己拟定契约,降生后一切按契约行事——要活多久、在社群中担当什么任务、嫁娶什么人、生几个孩子等,无一例外。拟好契约后,你就被带到“遗忘之树”面前,你拥抱此树,立刻把契约的内容忘光了。可是你在人世间做的一切都必须与契约相符,否则你就会生病。所以,你得求占卜者帮忙,他会用各种方式联系上天的另一个你,问清楚有哪些项目是你没有做到的。在现代西方社会里,占卜者的职务就由心理分析师代劳了。
      
      人的心灵又可以比为一栋房子,我们大多数人住在阁楼里,以下的房间连看都不看。如果我们跟着梦走,梦就会带我们到楼下的房间和地下室去,也能带我们去看房子外面的风景。阁楼以外的事物,未必都是你喜欢的,但是只要能走出去,就能体验冒险、发现、惊奇。这个想法实践起来并不简单,因为梦不用自我能轻易懂得的语言来表达智慧。
      
      所以,心理分析就是一种教育步骤,接受分析者借此学会如何避开遗忘之树和天使在鼻子上拍的那一记。
      只要观察自己的梦一段时间,就会明白人非但不是一元的个体,而且是一堆群众——一群根本互异的人格同时存在一个心理、生理的个体之内,大家各说各话,各有自己的需要、愿望、意图,各有不同的过往历史。我们为了要在这种混乱中整理出秩序,会把这一大群人格极化成为彼此相对的阵营,好的与坏的、男性的与女性的、陌生的与熟悉的。这些各式各样的阵营又发生冲突或结盟关系,有的得到支持而发展,有的被排斥而压抑,能发展的分子构成了人格面(persona,表露给世人看的人格),被压抑的形成了阴影(shadow,不给世人看的人格)。
      
      我们每个人都像是房东,把房子分租给形形色色的房客,有的人性情随和和亲切,有的爱挑毛病而不易相处,有的简直就是不可理喻。相处之道教我们认清每个房客的为人,设法和他们相安无事,因为这些房客都是一辈子不解约的。我们必须学会欣赏矛盾,运用智慧和圆融的手腕,拿出诚实态度,在异中求同。
      
      这就是这本书,随便拿出几段就是很精妙的论断,就能让人信服。其中还有很多作者的比喻,还有他关于宗教的理解,关于病人的案例的解析,都是很精彩的。
      
      特别说明如果看了这本书,再去看《穆赫兰道》和《禁闭岛》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电影了,因为其中的情节构造都是可以从关于梦的解析中就可以加以解释的。
      
  •     没看全书,仅仅翻看了几页。
      p91 “短期记忆如何经选择而转移到长期记忆之中储存,……,但这显然与做梦有关,也与温森称为神经原栅门的机制有关”。
      我是不是应该像brain tracy所说的在每天睡前做好第二天的计划,以使潜意识在睡眠过程中就帮助我们去完成计划呢?
  •     我前几天做了一个梦,
      我梦见我到类似柬埔寨这样一个国家旅游。
      导游找了一只船,场景是在茂密的森林河流中。
      不知道怎么就被一群土著绑架了。
      他们也没捆住我,但树林里到处都是他们的人。
      他们赤裸着上身,在月光下亮白。
      我准备逃跑,趁他们睡着的时候。但我似乎看见还有移动的亮白,我随即又躺下。
      不知道过了多久,
      我开始狂奔。
      其实只是冲出了树林,就出现了一个平坦的泥地广场。
      原来是该国总统在广场集会,正在发表演讲。
      我大叫救命。总统过来了解情况。听后叫来一位不苟言笑的部长。
      安排我回家,给我路费和机票。
      然后我就醒了。
      
      荣格发现,梦有固定的结构。
      第一个环节是提示说明,表明事发的地点,有时也有时间和人物。
      第二个环节是情节展开,情况变得复杂,且一定会产生紧绷张力,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环节是高潮和突变,发生左右大局的事或事情骤然大变。
      第四个环节是缓解,梦运作出结局。
      
      多年前我做的另外一个梦,也完全吻合这个结构:
      我在一辆停止的火车上惊醒,车上的人都往下走,我跟着,很多白色的感觉;
      下了火车,大家朝着一个方向,进入一片硕大的工地,钢筋暴露,水泥粗糙,破洞断墙,灰暗,一种不详的预感;
      似乎大家去见什么人,见了之后都很危险;
      我看见四个人从一个房间出来,走下一个地洞,我跟着,黑暗潮湿无比,他们好象不再出来,他们原来是去自杀;因为见了那个人;
      我爬出来,去找那个人,我看见一扇门,我顺手拣起一根坚硬的硕大的木棍,走进去;
      我看见一个女人,背对着我,我强烈的意识到,我不能看她的眼睛;
      我抄起木棍,狠狠的砸去;
      我记起那四个人说,世间所有的不幸都汇集在那女人眼中。
      然后我惊醒了。
      
      梦是赤裸的潜意识,荣格认为,借梦汲取潜意识内涵,促进人格完整发展。
      潜意识是自然的即时反应,没有社会俗成的束缚,更接近于原始的人性。
      而突发事件能够促使潜意识暴露。
      所以梦境常制造突发事件,尤其是让你置身于非日常之处境。
      “怀疑是首要的科学美德,怀疑一切未经科学证明的事,成为知识界的风尚。
      这个立场导致直觉与感觉在公认的领悟模式之中没有了立足之地。”
      正因为如此,梦是我们保持人格的途径,无论你记不记得你做过的梦,做梦本身就是一种对人性的养护。
      “梦是我们最后的莽原,我们应该用保护雨林、臭氧层、鲸鱼的热忱来维护它。”
  •   这个梦,做得多超现实的~~~囧
    我做的梦,都能在现实中找到原型。
  •   你的第二个梦好色情哦
  •   有人说,他几乎不做梦,难以想象哎
  •   荣格发现,梦有固定的结构。
      第一个环节是提示说明,表明事发的地点,有时也有时间和人物。
      第二个环节是情节展开,情况变得复杂,且一定会产生紧绷张力,不知道下一步会发生什么。
      第三个环节是高潮和突变,发生左右大局的事或事情骤然大变。
      第四个环节是缓解,梦运作出结局。
    ==============
    经常在第二、第三阶段就被叫醒
  •   接触你的无意识,就会有正视那个女人的勇气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