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蒙札记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三联书店  作者:陈乐民  页数:19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启蒙”是一个多么响亮的名词呀,对自然界来说,它是与黑暗相对立的;对于人世间来说,它是与愚昧和专制相对立的。启蒙的社会现象发源于欧洲中世纪的后期,它的历史渊源甚至可以上溯到希腊时期。然而,现在经常把“启蒙”时期比较集中在十八世纪的法国,这是有它的道理的。但是,如果经过历史的考察,这样的说法却是不完满的。下面,我准备把欧洲的“启蒙”分成若干个问题,做一些考察。    十八世纪的“启蒙”是一种在欧洲社会从萌芽而扩展到社会上的精神现象,人们习惯地把它称作“启蒙运动”。“运动”两个字其实是用得不恰当的,尤其是用在中国的语言文字上,常会使人产生误解。因为,中国由于历史的原因,对“运动”两个字时常有一种特殊的理解和情结,所谓“运而动之”。我看到的一些西方人写的著作和文章里,在谈到“启蒙”的时候,都没有“运动”这个定语。

作者简介

陈乐民,国际政治与欧洲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前所长。前欧洲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战后西欧国际关系,1945—1984》、《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东欧剧变和欧洲重建》、《战后英国外交史》(主编并主要撰稿)、《西方外交思想史》(主编并主要撰稿)、《欧洲文明的进程》、《十六世纪葡萄牙通华系年》、《冷眼向洋——百年沉浮启示录》(主编并作者之一)、《欧洲文明十五讲》、《从一滴水看宇宙——莱布尼茨读本》、《文心文事》、《徜徉集》、《有关神的存在和性质的对话》(译并作序,马勒布朗士著)、《对话欧洲——公民社会与启蒙精神》(与史傅德对话,晨枫编译)等。

书籍目录

前言:“启蒙”札记  一 何谓启蒙   讲一点十八世纪以前的历史     科尼斯堡的圣人    ——康德与启蒙  康德论启蒙    ——读康德“何谓启蒙,答复这个问题” 启蒙在苏格兰    启蒙的进程——以英国为例  英国启蒙的近代意义  二 伏尔泰与启蒙   伏尔泰与启蒙——伏尔泰诞生三百年     重读伏尔泰《哲学通信》 理性·人性·文人   跟伏尔泰去英国   “理性”在历史的长途跋涉中 伏尔泰与爱尔维修     伏尔泰:“铲除卑鄙”     《论宽容》中译本问世——兼及译家蔡鸿滨   伏尔泰的一篇讽寓小品    伏尔泰的大脑   从迷信到理性——伏尔泰为什么写“历史哲学”     闲说“伏尔泰与中国”    “大杂家”伏尔泰     敬畏思想家   三 论其他启蒙思想家   说说狄德罗    狄德罗的一篇小说:《女教徒》   狄德罗的“沙龙随笔”    卢梭是怎样一个人     论卢梭     思想巨人约翰·洛克   大卫·休谟何许人 伏尔泰笔下的卢梭与休谟 弗朗西斯·培根   四 启蒙与中国   瞎子摸象——启蒙时期欧洲哲学家眼中的“中国哲学”     莱布尼兹与中国——兼及“儒学”与欧洲启蒙时期 启蒙在中国     市民社会的经验在欧洲     李慎之去世五年祭     即使是一粒沙子,也该是一粒有“灵性”的沙子(代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卑鄙”二字何所指呢?在当时对社会影响最大、最严重的便是王权的专制和宗教迫害,而这两者是结合的。孔多塞说,十八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辈出的时代背景是两个“暴政”,即政治暴政和宗教暴政。伏尔泰提出“铲除卑鄙”的一七六二年,在巴黎刚刚接连发生了几件“卑鄙”的事。我的上一篇文章“伏尔泰与爱尔维修”写了一七五八年以来的几年,爱尔维修、伏尔泰、狄德罗等的书前后脚被焚被禁的事,就像我国历史上的“文字狱”,所谓“避席畏闻文字狱”。与这些“文网”事件同时发生的,还有骇人听闻的多起“宗教迫害”的事情。最集中的表现,是当时使整个社会震惊的“卡拉事件”。“卡拉事件”,是了解法国十八世纪社会史的人都知道的。简略说来,就是让·卡拉一家是一个新教家庭。一天,老卡拉的小儿子小卡拉不明不白地死在厨房里,脖子上挂着一根绳子,是他杀还是自杀,猜测四起;由于据说小卡拉正想改宗旧教天主教,杯弓蛇影,办案者做出有倾向的先人为主的判断,判定是老卡拉残杀了自己的儿子。旧教掌权的宗教法庭依此判处老卡拉死刑,其他成员也受到了不同刑处。社会上虽有抗议的声音,老卡拉仍难免一死,并且死后残酷地被车裂。若干年后,老卡拉虽被平反,但整个事件不能不在全法国乃至欧洲留下令人发指的阴影。伏尔泰在他蛰居的弗尔奈得知老卡拉被残杀的消息,立即奔走呼号,指斥这一宗教残杀的行为。在老卡拉被平反后,伏尔泰写了这本《论宽容》匕首般的小册子,透过“卡拉事件”,揭露各种教派的你死我活互相残杀的史实,特别是长达三十年的旧教和新教之间的“宗教战争”。

后记

我的父亲陈乐民先生临终前正在写一组“启蒙札记”。他在最后的笔记中写道:“人老了,有时难免想到死;兴致来了,便立即觉得肯定那一刻还远得很。现在写‘启蒙札记’,已完成了二十四篇,还要继续写下去。也许直到‘那一刻’到来,怕也写不完。写出来的东西,有谁看?说不上来。这真叫只求耕耘,不问收获”。“那一刻”比他预期的时间提早了。他还来得及校对《对话欧洲》(2009年,北京三联出版)却没有看到书的出版。在《对话欧洲》之后,他写了二十六篇札记,陆续发表在《万象》杂志上。《对话欧洲》是在为这组札记做铺垫,他要和读者一起继续关注这个时代。这次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启蒙札记》之际,我把父亲散见在各处的关于启蒙话题的文章一并收进来。这不是一部系统的学术著作,而是他阅读启蒙思想家之后产生的一些思想火花,是关于启蒙的散论,是他尚未来得及正式启动的新的工程的前奏。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  ——伏尔泰《哲学通信》

编辑推荐

《启蒙札记》是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启蒙札记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1条)

 
 

  •   近日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原西欧所所长陈乐民先生的《启蒙札记》(三联书店,2009年一版一印),先生开篇卷首语称“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只弄明白了一个简而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

    什么是“启蒙”呢?我们这一代人似乎只有在学习西方历史的时候,听到过“启蒙运动”这个词汇,给我们的假象是,只要一场不长时间的群众运动,我们便可以启蒙了,便进入了文明时代。因此,现在经常有人高呼:我们赶紧开始启蒙运动吧!其实,怎会这么简单。

    康德说:“从迷信中解放出来叫做启蒙。”这里的“迷信”不是我们平时简单理解的封建迷信。康德说“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这种不成熟状态就是没有别人的引导,就不会运用自己的理智思考和行动。”为此,康德大声疾呼:“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听着这位哲学先哲的语言,启蒙似乎很简单,不就是用自己的脑子想问题,办事情么?这真是个“简而明”的道理,我们知道,其实真理永远是简单、明确,不需要复杂的论证并具有普遍适用性的。但是,实践起来却永远是那么的难!有时需要几百年,有时甚至要付出鲜血和生命。

    看看我们身边:从房市的冷与热;从股市的涨与跌;从征婚节目的雅与俗;从郭德纲的红与黑;从袁腾飞的香与臭,再从周立波的臭与香。这其中的猫腻,你能够做到独立思考么,或者说人家允许你独立思考么?

    其实,一些冲破旧桎梏的明智见解,总是首先从少数人的脑子里产生的。当这些有独立思想的人,把新思想传播给公众,就会启蒙公众。但是“他们要提前预言一个时代的真理,就必须承受时代落差造成的悲剧命运。(引自朱学勤《我们需要一场灵魂的拷问》,选自《风声雨声 读书声》三联书店)”可见,启蒙不是一次简单的运动,他是一个思想进化的时代。

    康德说:“通过一场革命,或许可以首先推翻个人专制,以及贪婪心和权势欲的压迫,但却绝不能实现思想方式的真正变革。因为新的偏见也会和旧的偏见一样,成为驾驭缺少思想的广大人群的圈套。(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想想我们自己,在痛斥旧社会的万恶的时候,是否已经被另一种偏见所驾驭了呢?因此,康德说:“以权势为中心的专制主义和存在于民众中的愚昧主义是启蒙的两大敌人。”

    话说回来,费了这么多口舌,我们为什么要“启蒙”啊?有什么好处呢?我们现在很好啊!我们有自己的国情啊,人家的东西我们不适应啊,水土不服啊。柏拉图给我们讲了个故事:过去,有许多人长期生活在一个黑暗的洞穴中,他们习惯了周围的黑暗,忽然,有几个人爬出洞口,阳光骤然射着他们的双眼,以至于一时什么也看不见,等到慢慢的习惯了,他们才发现:原来有阳光的地方是这么美啊!
  •   在看这本书之前,对启蒙运动就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
    就好像改革开放一样
    似乎是之前死气沉沉,一跃进这个阶段突然一切就都光明了起来
    看过了才知道,或者说早应该想到,历史的渐进和变化是逐步而缓慢的
    启蒙的开始是千丝万缕,水到渠成的

    启蒙真的是对人类很重要的一个时期,
    人类从诞生开始,本就拥有相当的本能,足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然而蒙昧的思想使人类在各种不同的时期受到过了各种不同的苦难,
    自此开始,人类终于清晰地认识到了,科学,实践,以及遵从真理的重要性,认识到了人本的重要性;
    就好像是一个人本就如此,经历了青春期又再一次认识和认可自己一样;

    是反思,再认识,再学习的重要过程。

    而且对于中国目前的发展也有相当的启示,是一本相当不错的书
  •   人类的文明发展的启蒙运动,很有教育意义
  •   对于启蒙运动本身,我们也是需要启蒙的。
    启蒙这个词很熟悉,但什么是启蒙,让作者告诉我们把。
  •   启蒙乃当下,最急迫之大事,没有好的国民,何谈好的制度
  •   关于启蒙的很好的读物,可以和资中筠先生的书对比阅读。
  •   作者和他的夫人都是很好的知识分子,也是中国为数不多的真正知识分子,这是他最后的著作吧
  •   基本讲清了,英国是鼻祖
  •   当然,一定程度上,认识上帝也同等重要。
  •   书是陈东民先生之作。
    先生去了,其精神永恒。
  •   作者和资中筠老师这对伉俪写的书,没话说,该知道点了
  •   文科的学生必须看的
  •   作者、出版社、内容、印装质量都不错。
  •   陈先生的书,家父喜欢。
  •   导师推荐的一系列书,很好
  •   内容还没阅读,感觉不错。
  •   Exellent
  •   适合阅读,还不错,推荐学
  •   本书是陈乐民先生几十年的思想成果,当然,只不过是一些思考随笔罢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适合那些希望了解那段历史又不习惯大部头系统论述的读者,“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只希望我辈能让这个国家走向理性与法治,愿陈乐民先生在天安息!
  •   先前买了几本阿兰德波顿的书,其中一本哲学的慰藉就是陈先生的妻子资中筠女士翻译的,译文我很喜欢,爱屋及乌就对陈先生颇有好感。一直以来我都认为解决世上纷争的方法有很多种,不存在什么万精油似的以一解百之法,但首先要开思考之门,就像苏格拉底终身坚信并以身实践的那样,用思考审视我们周围的一切,尤其是所谓“常识”。启蒙在这里就显得尤为重要,曾经看过一篇文章说道现在西方的困局其实是他们过分的对自由民主科学的追求,文章不无道理,可是却不能抹杀启蒙对整个世界开新风之影响。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我相信狄更斯的那句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所以我们更需要对思想进行启蒙,接受新想法,进行新思考,不能总是让一家之言充斥我们的大脑。
  •   中国需要启蒙!

    “五四”算一次,可惜时间短。

    还需要继续。
  •   看看过去!了解启蒙的含义!增加个人对启蒙的了解!
  •   因为是札记,所以不可能有系统的论述,但字里行间尽见陈先生的真知灼见
  •   还行吧,很有趣味,娓娓道来,也算是讲故事的好方式
  •   受益了!能获得许多在教科书上学不到的东西!
  •   深入浅出,不多说,不错!
  •   启蒙札记,名字很好听,百度百科的介绍也很有诱惑力,买回来看了之后,感觉一般般,能够让你知道启蒙阶段,有那么几个人,虽然著名的人物,早就知道,不过通过看这本书,让我知道了几个非著名人物,也许这是这本书勉强的收获!
  •   还没怎么看就送人了,因为不喜欢它的语言,所以对内容不评价,仅供对语言比较敏感的人作参考。
  •   写得不独特,有些流于形式。
  •   一般般,尽管作者很有思想.
  •   曾在好像是《世界知识》还是什么杂志上看到的评语,说陈大叔的贡献很大,但看过此小书,是一些相关的文章,凑在一起的,杂感之类,比想像中差远了,有些失望
  •   作者以渊博的知识,老道的文笔,为我们描绘了源于欧洲的启蒙的全景图。我是逐篇读过了。感觉就是我们国家的所谓现代化建设,缺少了类似公民的启蒙的重要环节,导致我们经济大步腾飞的同时,而在人文精神建设方面乏善可陈。荒唐的特色论,现在又成为拒绝接受普世价值的借口。我们需要真正启蒙。
  •   陈老先生的书,通俗的看了好几本,谈的都是我感兴趣的西方文明,特别是欧洲文明的历史。老先生晚年在透析维持生命的同时,乐观面对,坦然处之,依然有“谈话”,有“札记”,怎么不让我等感动。
  •   很浅显的一本书,但是讲出了很深刻道理。在我们这样一个国度里,启蒙依然是一个沉重的主题。循着历史的足迹,或许我们可以寻找到些许的光亮,照亮我们艰难的道路。
  •   书中记载了启蒙的点点滴滴。没有太多高、大、全的道理和人物。作者充满感情记述让人体会到社会发展对于一国、一人的重要性。
  •   陈乐民先生三十年才读懂,我反复读才有一些初步的理解,好书好书。多谢卓越亚马逊。
  •   陈乐民先生以真正中国知识分子的良心与担当在启蒙着我们,是的,即使是一粒沙子,也要做一粒有灵性的沙子!此书所启,小至个人素质,大至民族发展,善莫大焉!
  •   清理和揭示文明发展的轨迹、共性。
  •   陈老是研究西方近代启蒙史的专家,这本随笔,虽然看似很散,却于些许文字中,流露出大家风范。读这本书得有些基本的西方近代史做底子,要不然就看不出所以然了。
  •   与资中筠老先生同为夫妇,在中国人文学者中是对杰出的伉俪。
  •   该小册子内容很好,可惜单价过高。洛阳纸贵,嘿嘿。
  •   其实用“很好”形容陈先生的书,显得无比的苍白。但其他词汇在这位大学家面前也只是多余而已。全书从启蒙的概念开始,有历史的追溯,有现实感想,印象最深的对当今大学老师的担忧,因为在他老人家看来,大学在“启蒙运动”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大学是老师主导的。... 阅读更多
  •   文如其人!真正一位朴实,简单,但又博厚的老学者!为数不多的一位既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而又吸收了西方思想的大师级老师!而且文章中表露出老先生对国家,民族的强烈感情!!当今社会还有多少这样的老学者?现在的教育体制能培养出大师吗?以下的一篇讽刺小言是对当今教育的最好写照- 学术行政化-... 阅读更多
  •   一口气买了好几本书,卓越发货挺快,书也不错,值得作为枕边读物,有空时就翻翻!
  •   这是作者的随感和研究体会,少书面气,比较通俗,值得一看。
  •   看書一本 值得擁有 包裝也可以
  •   一如既往,挺好的,
  •      启蒙~我们在历史课本上多少有些涉猎,但是并不知道其中的精髓。陈教授的这本薄薄的一本书,以通俗的言语,抓住典型的代表人物伏尔泰、洛克、康德等,介绍其思想,使读者对启蒙运动有了新的认识,并可以引发自我探寻的意愿。
      
  •     一. 纠正与更新
      1. 启蒙的基本知识
      作者指出启蒙运动乃是中文的习惯,实际上启蒙不适宜称为“运动”。运动者常运而动之,表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活动,且常搭配政治运动,给人以一种不寒而栗之感。事实上启蒙是一群哲学家(彼时称“文人”)自发地行为。非为自上而下之举。
      且夫启蒙乃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实难以划分准确的标准。历史教学欲使人明晰亦给人造成成见。
      2. 启蒙中的英国
      历史教材将启蒙运动的重点集中在法国,对英国的作用仅着一句。在本书中作者为英国鸣不平,指出法国四贤(其实可以把卢梭排除在外)从英国经验主义处获得诸多营养,进而指出英国之所以十分吸引当时欧陆学者的原因乃是法国王权专制且充满宗教迫害而英国自由且宗教宽容。
      作者甚至专列一章《启蒙在苏格兰》指出当时苏格兰及爱丁堡大学的宽松气氛为英国的启蒙发展厥功至伟。某种意义上讲,历史课本闭口不谈休谟、洛克确有懒政之嫌。
      3. 对事物理解的态度:哲学与宗教的各自作用、阅读经验主义著作的方法
      国人久经无神论、唯物史观洗礼,时常难以理解西方科学巨子为何仍信仰宗教,更难以理解’08年美国大选共和党的一位参选人为何竟坚持创世说。对此伏尔泰指出宗教与哲学的分工:宗教管信仰的事,哲学管理智的事。“基督教只教给我们朴素、人道、慈悲;要是使它降为形而上学,那就是使它变成错误的源泉。”“如果哲学家受了(上帝的)感动,他就不再是哲学家而是成了一个预言家。”
      作者指出,洛克、休谟等经验主义哲学家但是说的常理,阅读经验主义的著作不可死抠概念,而应重视“经验”,否则将误入歧途。
      这两个例子给我一个启发:在思维领域对待不同的事物理应有不同的观点、做法,设若坚持所谓“普遍”、“永恒”的范式实在是画地为牢。因而认为自己的一家之言乃是“科学”、“真理”者实在是害了这学问的叛徒。
      4. 政治家与政治理论互动
      作者在谈及卢梭(不幸给了不高的评价)时,批判罗素的话“希特勒是卢梭的结果”过分尖锐。指出虽则卢梭在当时亦可视为文人之异类,然而其《社会契约论》尤其深刻地思想来源与社会来源。政治家对于所谓理论,总是得其可用者而用之。一般说来,理论家或思想家是不能为政治行为负责的。
      我未曾读过《社会契约论》,不知罗素之言究竟如何过火。然而作者之言亦实应加上限定条件
      (1) 思想家之思想应是相对中性的。有些思想家思想实在错综复杂,不排除存在问题的可能。
      譬如,恩格斯曾在《新莱茵报》上公然宣称对巴尔干地区某些生产力落后种族出于革命计应予以屠灭(perish)。赤柬的确为这句话加了一个论据,如是共产暴政未必与之无关。
      (2) 思想家应自外于政治家的身份。苏联之列宁、斯大林,中国之毛泽东、邓小平确乎是思想家,然而他们的身份与象牙塔内与现实决策无涉之学者固然不同,他们是将思想付诸实践的第一人。设若成功,必然会引得后人师法之。如是我们怎么能否认当今印度之内乱与毛主义毫无关联。
      5. 理论之出现与时代之背景互动
      作者在评价后现代主义结构启蒙价值时指出大凡一种思潮的出现姑且不论其正确性,总是因时代的大变迁、社会出现前所未有的问题或困惑而产生的。
      这个观点从某种意义上讲同唯物史观对所谓上层建筑之所以产生、嬗变的经典分析是暗合的。譬如对存在主义之所以产生,唯物史观指出是西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大战之后的萧条日子中由于矛盾的激化引发苦闷与虚无感而起。这大战带来的萧条实在是时代的大变迁,这矛盾激化而起的苦闷与虚无实在是前所未有的问题与困惑。
      然而也不可忽视两者实际上具有不同。马克思生活在资本主义早期,他的视野格外偏重经济的所谓决定作用,论述不离阶级成分与阶级斗争,难免失之空泛。我长期以来觉得历史之发展应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之结果,未必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决定因素。作者在此与我观点相和。
      二. 启发与思考
      1. 英法两国国民性的成因分析
      在英国时曾与唐桥公学老师谈及英法两国国民性之异同。同是隧道乱收费,英国人多是交费了事,法国人则倾向示威游行;伦敦人常在周末驾车绕环城高速一圈以为赏心乐事,英格兰人乘火车亦少人搭讪,而法国则罕此异闻。要之,英国人彬彬有礼、能忍耐,性情萧简,沉默寡言,更理性;法国人开朗烂漫,团结好反抗,更感性。
      同是西欧强国,一衣带水,这一对欢喜冤家国民性为何有此差异?
      作者在书中指出英国经验主义传到欧陆——最先当然是法国——法国文人诸公尤其是伏尔泰对英国宽松的政治、宗教、文化环境钦羡不已。这又引得我对两国差异原因的思考。
      地理成因上,英国纬度较法国高,物产、景观均不如法国丰富、优美,因而潜移默化的法国人的性格更加奔放、浪漫。这种差异实在数见不鲜,斯堪迪纳维亚半岛之于伊比利亚半岛是更加鲜明的例子。
      历史地讲,法国在9世纪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后独立存在,欧陆之上势均力敌之国环伺,使得法兰西民族从很早就不得不时刻保持高度地警惕,团结的精神、悠久的民族主义传统也就不足为奇了。相反英伦三岛远离欧洲大陆,战时可作壁上观,和时可插手欧陆,无论和战均能拥有良好的机动性,加上自成一派的圣公会自可独立于欧陆而风度翩翩。
      历史进一步地推进,英国早在13世纪就有了限制王权的自由大宪章直到光荣革命平平安安地开启现代国家的形制,人的各种权利、自由不断彰显;相反法国王室权力巨大,专横顽固,充满政治与宗教的迫害,直到法国革命开启了有民主无自由的多数暴政时代,内战连连而后又出了个拿破仑,走了一条迥异于英国和平发展的高代价道路。在法国你方唱罢我登场、斗争冲击着人的理智与情感之时,英国用理性训练着国民并且用理性在议场中博弈,拥有一段高歌猛进的殖民时代。
      政治上看,法国失去的不仅是国王(恰巧法王的统治又是那么深远与固执)更是国王存在时姑且还有的秩序,后来血腥的清洗又一次次地消灭了残存的贵族精神;而英国通过光荣革命不仅开启了现代国家的形制更对内起到了“公平竞争(fair play)”的示范作用,至今仍在的王室与贵族制度更濡染着英国人服从、讲究贵族气质的性格。如是积累,两国迥然不同的国民性亦是意料之中。
      2. 英国崛起成为殖民领袖的原因
      作者指出荷兰语英国在启蒙时代是欧洲最自由的、发达的国度,荷兰还一度是世界金融贸易中心。然而,英国这个后起之秀是如何通过战争战胜荷兰、西班牙最终确立起霸主地位的?荷、西两国为何会失去主动权?
      我曾经看过一个观点认为荷、西两国没有强大的文化体系统御其殖民地体系。我以为这个观点有些似是而非,三国同是基督宗教文化区,且最初出海的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传播基督宗教。且西班牙语之于拉美,荷兰语之于台语、南非当地语言非影响甚巨即保留至今,何言英国文化体系更胜荷、西一筹?值得深思。
      三.评价
      作者虽为国内欧洲问题专家,其实并不深信马克思主义,宗派味道很淡。字里行间可以感受到一位老学人的认真与真诚,忧国忧民的情怀是当代所缺乏的。
      本书的缺点——也是特点——作为“札记”难免不够系统,作品时间前后不统一难免有重复龃龉之处。然而不难看出本书是作者几十年学养的结晶,求真之心拳拳如赤子。
      
      
  •     至此,我经过几十年的反复思考,只弄明白了一个简而明的道理,我挚爱的祖国多么需要一种彻底的”启蒙“精神。
      
      ------------------------------
      
      这样的”小“书更应该一篇一篇的敲成字在互联网上广泛的传播,让更多的人能读到它。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生活在我们的祖国的每一个人,都应该知悉它其中所包含的”真味“。当越来越多的人都能运用”哲学“来生活,则”政治“也将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习以为常的部分,生活的规则,也会更趋于《启蒙札记》中所描述的那些。
      
      这才是我们所需要的。
      
      ”要有勇气运用你自己的理智!这就是启蒙运动的口号。“
      ——康德
      
      
      什么是真正的宅男:
      
      科尼斯堡,十八世纪普鲁士的一个小地方,一座普普通通的房子,它的主人康德生于斯、死于斯,八十年没有离开过,终身未娶,好像也没有什么“红颜知己”,从不攀附什么名门贵族。一辈子读书、写书和教书;一辈子思考人世间真善美问题,但他丝毫没有孤独感,因为他的大脑装着天下,他的智慧覆满整个欧洲。他“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科尼斯堡自从有了康德就不“寂寞”了。学富五车的康德有一颗伟大的良心,有评论说他是一个“道德至上”论者。一生足不出乡里的康德墓碑上刻着《实践理性批判》结论的第一句话:“有两件事,令人敬而畏之,久而弥新:在上是宇宙星空,在心底是道德法则。”
      
      ——《启蒙札记》陈乐民
      
  •   看了陈乐民先生的这本书,想到了鲁迅先生的话:少看或竟不看中国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