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墨者黑

出版时间:2011-1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鲁光  页数:368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八十年代初,他曾写出过令中国人激动不已的报告文学《中国姑娘》、《中国男子汉》,“新闻”和“文学”顺利地为其定位,他在体育圈、文学圈工作得风生水起。
  四十几岁时,他授命担任正局级干部,仕途光明,而此时他却选择了急流勇退,决心不再奔向仕途的高处。从此,他转身投入丹青墨海,与书画界的师友们朝夕相处,“浑身沾染的皆是彩与墨”,“再也上不了岸,而且再也不愿意上岸”。

作者简介

  鲁光,1937年9月生,浙江水康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画学会创会理事、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名誉委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香港亚洲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苏州大学和内蒙古大学兼职教授。
  历任国家体委政治部秘书处处长、《中国体育报》社长兼总编辑,人民体育出版社社长、党委书记等。已出版文学作品十余部,其中《中国姑娘》和《中国男子汉》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世纪之战》获全国长篇纪实文学奖。
  鲁光师从李苦禅、崔子范,1996年受到刘勃舒的邀约,在中国画研究院首次举办个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后在中国美术馆、荣宝斋,台湾、澳门以及新加坡、日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其大写意作品画风独具,拙朴浑雅,用色大胆,善于“计黑为白”,为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注入了现代色彩。

书籍目录

“上帝”李苦禅
吾师子范先生
难忘一见李可染
邂逅王朝闻
“普通人”吴冠中
华君武“同志”
大智若愚宗其香
“老少年”卢光照与“寄情小屋”
雨中荷花周思聪
长安寻访方济众
赖少其“补缺”
山野禅人王乃壮
汤文选画虎
能写善画是高莽
色彩斑斓刘勃舒
我所认识的范曾
“赤身裸体”韩美林
聪明人徐希
周韶华的孤独与“大爱”
张立辰的笔墨功力
子武不怪
张桂铭领军新海派
漂泊李世南
石虎画册页
意笔吴山明
李延声的正气歌
何韵兰的女人世界
官布来自大草原
“粉头”杭鸣时夫妇
张广如牛
王涛踏歌行
邓林其人其画
杨明义的香格里拉
豪放何水法
古干的现代情结
詹忠效不变的“情人”
画坛苦行汉李冰奇
送别沈老虎
“三不留神”邢振龄
八十染指何君华
吴迅的自家山水
山水一虹
宋维成的西域泼彩
寂寞致远是介堂
大匠之徒王超
南溪和他的母亲
杜世禄现象
日记中的画家朋友
(周怀民、亚明、汪曾祺、尹瘦石、杨仁恺、钱绍武、贾平凹、朱育莲、牟成和余魁军、刘大为、谢志高、冯向杰、杨守春、韦品高)
后记
半路出家醉丹青
我们眼中的姥爷(周墨、李砚旭)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他喜欢摄影,而且拥有一台不错的相机,但他弄不清光圈和速度的关系,外出游玩,遇到阴天,往往是乘兴而去,扫兴而归。有一回到了国外,在一个边境山区访问,中国文化代表团团长茅盾先生见一条又高又大的狗,欲与它合影。华君武作为团员,手里又拿着相机,自然成了摄影师。回北京洗印出来一看,狗成了画面的主角了。原来他拍摄时心里慌乱,构图乱了套。他本想把这张照片压下来不送,但茅盾却惦着这张照片,他不得不硬着头皮送去。华老说,直到今天他还记得茅盾看到这张照片时的那种痛苦表情。为此,他专门写了一篇自我揭秘的文章(《拍照出丑记》。在音乐上,他会拉二胡,喜欢听交响乐,但在延安时也出过一次洋相。他被拉去参加过一次《黄河大合唱》,唱男低音,指挥是冼星海。他站到台上,看到台下那么多人,尤其是冼星海站在面前环视大家时,他慌张了。当冼星海举起指挥小棍要大家集中注意力时,他误以为要唱了,他憋足气率先喊出了第一句“嗨……呵哎唷”,全场愕然,冼星海很不满意地瞧了他一眼。他把自己身上发生过的丑闻一一亮给大家,一点也不遮遮掩掩。不仅生活中的丑自己揭,即使政治思想上的教训,他也毫不留情地袒露于世。在50年代,为了配合政治需要,他画过丁玲、胡风、浦熙修的漫画。康生见了大加表扬,可也传来了邓小平同志的意见,以后这样的画最好不要发表。他还画过艾青、萧乾、李滨声等人的漫画。到了晚年,每当想起这些政治漫画,他就深深自责。虽然画这些画都有其历史背景,但他不原谅自己。他说:“他们遭到不白之冤,掉到井里了,我却投过石头,心里很负疚,负债感很重啊!”他还提到,配合“大跃进”,他也画过歌颂的漫画。他说:“历史的教训应总结吸取啊!”每当想起1950年初在《文艺》表文章对高莽漫画倾向的批评,他就感叹不已:“我扼杀了一个漫画家啊!”我将华老的歉意转告高莽时,高莽笑道:“说真的,我应该感谢华君武同志救了我一次命。要不,到了1957年我非被打成‘右派’不可……”他们并没有因此结怨,反而成为很好的朋友。

后记

半路出家醉丹青    “像你这么没日没夜地画,傻子也能成画家。”夫人见我得空就挥毫写画,就这么调侃。    我自己也没有想到,画画会成为我此生的最大爱好,到了后半生居然成为我的“职业”。    看来,人生之路的变数是很大的,几乎无法自我设计,只能抓住机遇,顺其自然。    读中学时,由于我当了上海《青年报》的通讯员,就梦想当记者。大学,读的是上海外国语学院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理想的职业是文学翻译。谁知到了1957年,俄语人才过剩,我转学到华东师范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当一名教师变成为我的人生目标。谁知大学毕业后却没有走上教师岗位,因工作需要又当上了记者——《体育报》驻华东站记者,中学时的梦想又变成了现实。坎坎坷坷,最后还是圆了记者梦。    我喜欢记者这个职业,决心一辈子当一名普通记者。谁知,命运之神又把我推到这家报社的社长兼总编辑的领导岗位,我毫无选择地开始了“从政生涯”。    接触体育,激发了我从事文学创作的欲望,接连写出报告文学《中国姑娘》和《中国男子汉》,并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我又跨进了作家队伍。无心栽柳柳成荫,头上多了一顶作家帽。    大师领我进绘画大门    如果碰不到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师,也许我会爬一辈子格子,在文学和新闻之路上走下去。与两位大师相识,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    三十年前,苦禅先生对我说:“你对画画有悟性,文人画本来就是我们文人画的,你画画吧!”而且还说:“以我的教授经验,你能画出来。”一次“神聊”,几句鼓励的话,点燃了埋藏在我心灵深处的那团火焰。苦禅大师是领我进绘画艺术大门的恩师。1985年,苦禅先生仙逝后,我又结识了花鸟画大师崔子范先生。上世纪50年代他已任职多年正厅局干部,仕途光明,部级位子指日可待。但丹青胜过乌纱情,他不奔仕途奔艺途。崔老的人生态度深深影响了我。1985年,当四十七岁受命担任正司局级干部时,我的仕途宽阔光明。历经政治沧桑,我悟透了许多,已暗下决心,不再往仕途高处奔。工作尽心尽力,业余时间多与丹青高手为伍,结识的书画朋友遍及全国,难怪我的夫人说:“怎么来家看你的尽是画家啊!”    当年,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有两个。一个是中国画研究院,因为我的至交好友刘勃舒在那儿当院长,我便成了那儿的常客。李延声、龙瑞、邓林、谢志高、王迎春、欧阳中石……都是在那儿结识的。还有一处是人民美术出版社,那儿有一个创作组,石虎、徐希、张广、林楷是这个创作组的中坚。得空,我便去看他们泼彩泼墨,久而久之,我们便成了知交。当时,交往多的还有范曾、古干、吴山明、詹忠效、李世南、王西京、何韵兰等画界朋友。当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提议我国举办体育美术展览时,国家体委领导便把筹备工作重任压给我。这样,我又有机会结识了华君武、吴冠中、周思聪、卢沉、郁风、靳尚谊、刘开渠等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名家。    俗话说“近墨者黑”,长年累月与书画界的师友们相处,浑身沾染的皆是彩与墨。我渐渐地沉人丹青墨海,再也上不了岸,而且再也不愿意上岸。    上个世纪80年代,我两度荣获文学奖后便从文坛“蒸发”了。十年之后,我突然又从画坛冒出来。我用了十年时间从文学转身绘画,完成了人生的一次大蜕变。    1994年冬,“中国作家十人书画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我与管桦、冯其庸、秦兆阳、梁斌、汪曾祺等,每人展出十幅作品。这是我在画坛的第一次亮相。    刘勃舒一直邀请我去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个展。这次十人展后,我的胆子也大了,作了将近两年的准备,1996年10月9日我的首次个人画展终于在中国画研究院开幕。中国美术界领导及画界师友数百人出席,给了我巨大支持和鼓励。美国摩托罗拉公司看中了我的画,买了十五幅作品的版权,出版了1997年我的写意作品挂历。荣宝斋副总经理米景阳先生也邀我拿作品挂进这个百年书画老店。在1 996年的这个展览前言中,我高调宣布:“人生六十从零开始。”到了1998年年底,我从岗位上退下来,便全身心投入绘画。2000年,我在老家公山筑屋,建造了自己的创作基地。作为画家的人生之幕正式拉开。    人都会涂鸦。随意涂涂画画,绝对是一大乐事。但将绘画作为一种事业,那就艰难了。我在荣获文学奖的感言中说:“文学是一个苦海。”而当我从事绘画后,才发现“画画也是一个苦海。”从文学转身到绘画,其实是从一个苦海跳进了另一个苦海。此生真是苦海无边啊!我却心甘情愿在艺术的苦海中艰难地向前游动。    从小鸡到牛图腾    我学画,是从画小鸡起步的。上个世纪70年代,我与几位画家住在怀柔水库的一个半岛上,采写我国登山队勇攀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的英雄事迹。我常去为书稿画插图的几位画家屋里串门,求教画写意的秘诀。他们为我画了几只水墨小鸡,说“这是齐白石的画法”。我选择了三个姿态,反反复复画。画着画着就不知足起来,去找来黄胄、潘天寿、李苦禅先生的作品临摹。熟能生巧,居然有了几个自己的造型。有人求画,我便画几只小鸡相送。后来,范曾见到了我画的小鸡,居然题字鼓励:“白石真传。”刘勃舒见到我的习作,也题了字:“此画确有意味。”这是当年徐悲鸿题他的画马习作上的字,他说“转送给你。”我的水墨小鸡,常被朋友要去,挂在他们的居室。我常在那大不盈尺的鸡画上题写:“画鸡千窝,补壁不多,永长不大,请君一乐。”    我小时候放过牛,对牛情有独钟。结识画牛高手张广之后,我就画起牛来。我得空就去紧邻我办公室的美术组串门,来情绪时便信手涂头牛。漫画家法乃光是美术组组长,他说我的“牛头画得好,牛屁股有点像猪”。我开始观察牛。无论坐火车还是坐汽车,我的双眼总盯着窗外一晃而过的牛屁股。有一回,在黄山脚下,我看到了几个牧童和一群牛,喜出望外,拿着相机就拍,而且主要拍牛屁股。一个牛童对同伴说:“这人真怪,不照牛,也不照我们,专照牛屁股……”回到太平湖住处,我反反复复琢磨,才悟出其中道理,牛屁股有骨架,猪屁股圆浑。用羊毫笔,容易把屁股画得湿润圆滑,用兼毫才显得出笔力和骨架。黄山人送来一刀刀上好的宣纸,我不吝惜纸墨,涂了一张又一张,终于画出了像牛的牛画。谁来求画,就挑像牛的画相送。回北京时,一幅牛画在崇文区的绘画展览中获奖。乃光兄挥毫在一幅牛画上题道:“鲁光兄攻牛屁股达两年之久。”评论家孙克后来在一次座谈会上说:“从专业角度看,鲁光兄画的牛,无论结构、造型和笔墨,都是老到的、成功的。”    悟出了一条道理,画画得师法自然。我去西藏观察牦牛。在珠峰的绒布寺大本营,我见过牦牛与狼的搏斗,那勇猛之情景,让人惊心动魄。我还听登山队员讲述过牦牛运送物资上山,领头牛掉进冰裂缝的故事。当牧民用绳索将领头牛救上来后,它浑身是伤,但依然带领牛群在冰雪山道上前行,真如一位轻伤不下火线的英雄。    在云贵高原旅行时,我路过一个大牧场,见成百上千头牛自由自在觅草、撒欢,我拍了许多照片。回到贵阳后,心仍想着那些牛。第二天,又驱车数百里,回到那牧场,与牛相处了一天。旅伴调侃道:“你这头牛归队了,回到你的队伍中去了。”    在广西资江畔,我为了拍摄一头可爱的小牛犊,走近些再近些,突然横里冲出一头老牛,用犄角顶我,我一直往后退,差点掉进身后的江中。可见,舔犊情深。我还见到被拉向屠宰场的老牛,边走边流泪,眼里充满着悲愤。    我不再满足于像与不像,而是追求神似。不管黄牛、水牛、牦牛、野牛,到了我笔下都只不过是一种符号,寓寄我对牛的理解,对牛的情感,也是诠释人生理念和追求的一种艺术符号。画牛时,我更倾向于写意,着眼于变形夸张,以达到神似的境界。我常在牛画上作题跋:“老牛匆匆,不问西东,只顾耕耘,管它耳风”;“站着是条汉,卧下是座山”;“牛有二劲,任劲诚可贵,犟劲更难得”。际上已把自己归入牛类,与牛为伍了。在与牛的审美关系中,在他与创作对象的双向交流中,他不断地把自己的情思、人格、精神,对象化到作品中去,同时也把对象主体化,达成某种物我混一的境界。一个个牛的意象,带着画家所赋予的灵动之气,跃然纸上,各具风采。我曾有感于鲁光大写意画牛之独步画坛,对他说,当年黄胄画驴,冠绝一时,人称‘驴贩子’。老兄画牛,亦少有出其右者,援例该称为‘牛贩子’才是,但这就落套了。古代伯乐相马,重骨相而轻皮毛,吾兄运笔写牛,去凡俗而得神魂,还是叫‘牛伯乐’为好。”(何西来:《梦里丹青牛伯乐》,2010)    中外喜牛者甚多,故吾之水墨牛也成了人们的宠爱之物。属牛的香港前特首董建华先生通过友人向我求牛画。我在钓鱼台作了一幅奔牛以赠,并题了“一往无前”四个大字。我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恒少年时放过牛,一生爱牛,嘱我为使馆中式宴会厅画六尺整纸《师牛图》一幅,并赋诗一首:“日出勤耕犁,月下濯清溪。洗去疲与累,明日又奋蹄”,嘱我题到画幅中。如今这幅牛画已高挂在使馆中式宴会厅墙上。今春应邀为北京人民大会堂创作了一幅丈二匹的《五牛图》。挂在荣宝斋的牛,也一头头被喜爱者牵走……如今是牛画债台高筑,一时还不清。    ……    范曾以此诗为题跋,作四尺整纸高仕图一幅,并配了一副对联,上联“唯理是求人称陈亮”,下联“遗形而索我爱鲁光”。此画此联就挂在二楼书房。山居多次失窃,所幸字画没有丢失。    凡来山居的书画家,好像把“画价”忘到脑后,只顾挥毫泼墨,只顾谈艺聊天。在这个物欲横流的年代,这种氛围实属难得。也许正是这个原因,他们留在山居的都是神来之笔,是经得起品味的妙品。    体育界的朋友,何振梁、张彩珍、邱钟惠、庄则栋,还有台湾的书画同仁也不远千里万里来此看望我,我国驻新加坡大使张九恒夫妇还专程拨冗来访……    我托朋友从江西深山溪谷中寻来巨石二十块,将师友们送我的字刻在这些石头上,置放在庭院中,成了故里的一道亮丽文化风景。    家乡的书画家、文人们把山居作为他们相聚的文化会所,只要我在山居,每天都宾客如云。有时为了潜心作画,我只好保密行踪。只有这样,山居才能门庭冷落十天半月。    在山居,难免思念京城。因为北京毕竟是中国文化的中心,那儿有太多太多文化艺术的信息,还有居京半个世纪交下的文友、画友。回到京城,又思念山居,思念故里的文友、画友和亲人。住在山居,就如艺术接上地气,我的绘画艺术才有了旺盛的生命。    2010年12月22日冬至

编辑推荐

《近墨者黑》如果碰不到李苦禅、崔子范两位国画大师,也许我会爬一辈子格子,在文学和新闻之路上走下去。与两位大师相识,改变了我的人生之路。——鲁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近墨者黑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是书见到已经很久了,就是太贵,点了几次又都放弃了,这次DD做活动,打了对折,埋下了
  •   书的质量很好!物流也非常给力!
  •   文学家写艺术家,别一种风味
  •   文笔流畅,印刷精美,不错
  •   书中所记,恐怕同好者不多。不过作者写作是认真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