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铸成新闻评论集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徐铸成 著,贺越明 编  页数:31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本书由贺越明(作者学生,现任澳门商讯杂志社社长)编,经作者审定。主要内容分为作者1949年前在《大公报》和《文汇报》的六个不同时期担任主笔时写的社论190篇;有作者撰写的前言和贺越明撰写的编后絮语。
上述版本中,有部分重要文章未收入。如刊于1946年1月25日《文汇报》的社论《文汇报的精神》,文汇报史研究者郑重先生(《风雨文汇》一书作者)认为这篇文章是《文汇报》的“定盘之作”。
参加《大公报》和《文汇报》的编辑,是作者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特别是在两报主持笔政期间,撰写的大量社论和评论,既是作者自身思想观点的表达,又是两报政治立场的表现,也是“文人论政”的重要实践。张季鸾、胡政之、王芸生、储安平等都有此类文集问世,研究这些对于研究两报的历史,中国新闻史和近代史都有重大意义。同时还可供后人学习,也是对作者最好的纪念。

作者简介

徐铸成(1907-1991),江苏宜兴人,中国著名记者、新闻评沦家和新闻学家。

书籍目录

前言
第一辑 (1938年2月~l939年4月)
 上海并非孤岛
 日本之门户开放政策
 告若干上海人
 教科书问题
 敬告上海青年
 难民工作问题
 周凤岐之死
 中山先生逝世纪念
 西北大战之展望
 历史的重演
 一唱两和
 近卫之言
 以牙还牙
 无题
 可怜的孩子们
 胜利不会动摇
 何来和平空气
 “五九”杂感
 良心的麻醉
 勿逃避责任
 票友尤菊荪
 喝彩与帮忙
 做“人”的代价
 教育者的责任
 小丑口吻
 孤军绝食
 献金与做人
 吊日本灾民
 寻找自己的岗位
 张伯伦在深渊旁
 火与过火
 平沼之当头棒
 汪与吴佩孚
 失足恨
 多此一问
 喜神方?
 新艳秋不朽!
 勉沦陷区民众
 英法又一失着
 出卖民族的汪兆铭
第二辑 (1939年8月~1941年11月)
 慰勉文化前线的战士
 英美的对日禁运
 意大利做什么梦!
 三国同盟与中国
 文化食粮亟须调整救济
 美国人今天怎样抉择
 华北是我们的
 战争与和平
 春寒料峭
 维希当局严重的试验
 囤积与居奇
 日荷新协定
 日本的“双簧”
 希斯之出奔
 邱吉尔之声明
 汪口赴日
 畑俊六之言
 从近卫到近卫
 培养中国之新血液
 后门开不得!
 不与侵略者谈和平——读罗斯福总统之广播演词
 光荣的苏联战绩
 勿自轻、勿自满
 幽默的一问
 如何提倡国防科学
 藕断丝连之美日谈话
 祝中苏文协港分会成立
第三辑 (1942年2月~1944年9月)
第四辑 (1945年11月、12月)
第五辑 (1946年5月~1947年5月)
第六辑 (1948年9月~1949年1月)
编后絮语
徐铸成生平简表

章节摘录

版权页:第一辑(1938年2月~1939年4月)上海并非孤岛从华军撤退后,上海又成了一切堕落颓废者的乐园。租界上表面的繁荣,又恢复了原状;歌场舞榭,满坑满谷,其他消费的场所,也多忙于接应;这两天正值春节,一片熙攘往来的街景,使人不相信这里曾有过战事,更不会相信数百里外还有成千成万的人,在那里拼性命流热血,为大家的生存而苦斗。“上海是一个孤岛”,这一句话,成了三百万市民的口头语,仿佛一切罪恶,一切良心的谴责,多因此赦免了!上海究竟是不是一个孤岛?请大家平心静气的想一想。战事的确已暂时离开了上海,但战神的魔手是否已放弃了上海呢?我们且慢看租界以外的一片断墙残壁和租界以内五十万冻馁失所的难民,单就租界内暂可苟安的一般民众来说,你们哪一件事能不为上海以外的环境所影响?你们的祖宗坟墓在哪里?你们的亲戚故旧现在又成了什么景象?上海的生命,本来全寄托在内地的农民身上,现在环境已成了一片焦土,上海的繁荣究竟能维持到什么时候?你们的职业、生活,究竟能不能长此不生问题?不错,你们目前是安全的,但这两个月来,哪一天没有人在那里苦心孤诣、制造事实、制造恐怖,想把你们的安全加以危害呢?现在的环境,已不是鲁滨孙神话时代的环境了!地球上没有一个真正的孤岛,上海尤其不能和内地脱离关系;四周的巨浪,随时可以把你们吞没;天空的铁鸟,随时会震伤你们的心弦;你们应该时时刻刻紧紧把握住你们的灵魂,应该时时刻刻记住你们所处的地位;为了你们自己,不应该再这样苟安逸堕;为了你们的子孙,更应该时时有所警惕。

编辑推荐

《徐铸成新闻评论集》是徐铸成作品系列之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徐铸成新闻评论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可以了解逝去的年代中,前辈们怎样写评论
  •   一般,而且贵
  •   还可以,三联书店出版的老报人徐铸成的作品,希望能够搜集到完整的一套,因此,必须购买。
  •   徐铸成新闻评论,值得学习。
  •   老先生的作品,确实是那个时代的呐喊,很有思想性和时代方向感。
  •   从中可以了解作者的思想。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