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薯人的故事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作者:张光直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作者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品。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书中记述其家世和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北京度过的孩提时代,重点追忆了18岁作为“政治犯”入狱一年的特殊经历。这段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一生的志向,也由此引发了“人之所以为人”的科学兴趣。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张光直  张光直(1931—2001),华裔考古人类学家。祖籍台湾,自称“番薯人”。1950年代在台湾大学读人类学,师从李济。后负笈‘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系研究生院毕业。曾任哈佛大学人类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台湾中研院副院长。为美国科学院及美国文理科学院院士,台湾中研院院士。张光直一生致力于中国考古学与考古学理论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他通过一系列有影响的专著和大量学术论文,把祖国古代文明的丰富考古材料介绍给世界。更倡导以世界性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及其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力求通过中国文明进程和发展模式的建立,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科学理论的内涵做出原创性的贡献。

书籍目录

前言 父亲、母亲和他们的朋友们 北京的生活 师大第二附小和男附中 回 台 40年代的板桥 建国中学 二·二八事件 建国中学(又一章)  四六事件 监狱生活 回到情报处 内湖 回家 后记 附录一 老兵的佛像 附录二 伐檀 附录三 小人物的速写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张光直先生生前曾以吴襄笔名创作小说《小人物的速写》,刊在美国波士顿发行的华文刊物《秋水》11、12期(1982年秋季、1983年春季)。今征得李卉先生同意附刊于本书,以飨广大读者。——编者 杨老师 这天看到邮差送来的信件里,有一封从中国来的航空信,信封的左上角赫然写着“西安杨寄”,心里便为之一震。一个多月以前,辗转地打听到了三十多年前我在基隆送上船去的一位中学国文老师杨树芳在西安的现址,便连忙写了封短信去与他取得联系。这封信想必是他的复信了。杨老师当年在台湾与我很是接近,对我的影响很大,这三十多年来我对他一直很想念,所以我打开这封信时,心跳动得特别快,而且手是发颤的。但我把这封信看下去时,先是感觉失望,然后又感到震惊。这封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吴襄先生: “你的老师杨树芳是我的父亲;他现在身体很坏,所以让我先复你的信。 “事实上我的父亲的身体已经是残废了。他自五七年被划成右派以后,吃了二十多年的苦头。他最近虽然恢复了教书职务,可是实际上已做不了什么事了。他表面上还是拥护政府拥护共产党的,但我知道他的心理上已经接近毁灭了,因为他这一生不是已经白白地浪费了吗? “我是学物理的,最近我有一项惊人的发现。你能替我在美国介绍发表我的一篇论文吗?科学院的学术权威们,我对他们是不佩服的。这篇研究的成果如果在国外发表,你看会不会得到诺贝尔奖金?我希望将来到美国去研究。那时我要向美国的朋友,向全世界的朋友,控诉中国×××的×××暴行!

编辑推荐

《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的作者张光直回忆早年生活的自述作晶。因祖籍所在的台湾岛形状像个番薯,故岛上两三千万汉人自称“番薯人”。《番薯人的故事:张光直早年生活自述》是张光直的系列丛书,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图文并茂。

名人推荐

在张先生的回忆录中我们发现,他是一个乡情浓厚,再普通不过的中国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是个既会说“标准的京片子”,“也会说台湾话”……自认为是台湾人,但也是闽南人和中国人的“番薯人”。他对他的故土北京和台湾,对他的父母、老师、同学和朋友,一直有诗一般的魂牵梦绕,又透着淡淡的哀伤。 ——李零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番薯人的故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书印得确实好,但100页(6万字)的作者小传,定价40元,太贵太贵,有点离谱!
  •   内容还用得着说吗一等一啊,硬壳精装。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