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甘蔗学

出版时间:2010-1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作者:李杨瑞 编  页数:602  

内容概要

  过去国内出版的甘蔗书籍均以水田蔗为主线,对现代以旱地为主的甘蔗生产参考价值有限。《现代甘蔗学》由我国甘蔗主产区广西和云南的甘蔗科技工作者合作编著,系统总结了我国特别是广西、云南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甘蔗科技成果,以旱地甘蔗为主线,对当前的甘蔗生产、科研和教学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作为农业院校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科研、生产单位科技人员参考。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甘蔗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意义及其栽培简史第二章 中国的宜蔗地区与优势产区第三章 甘蔗生物学基础第四章 甘蔗生物固氮第五章 甘蔗种质资源及利用第六章 甘蔗选育种第七章 甘蔗良种繁殖与推广第八章 甘蔗健康种苗生产第九章 甘蔗栽培土壤第十章 甘蔗整地与下种第十一章 甘蔗营养与施肥第十二章 甘蔗水分管理第十三章 甘蔗田间管理第十四章 甘蔗化学调控第十五章 甘蔗连轮间套种第十六章 宿根甘蔗栽培第十七章 甘蔗主要害虫及其防治第十八章 甘蔗病害及其防治第十九章 甘蔗杂草及其防除第二十章 甘蔗自然灾害与防控第二十一章 甘蔗生产机械化第二十二章 甘蔗收获与原料蔗管理第二十三章 甘蔗综合利用与糖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第二十四章 能源甘蔗第二十五章 饲料甘蔗第二十六章 果蔗栽培第二十七章 生物技术在甘蔗上的应用第二十八章 甘蔗及其制品检测第二十九章 蔗糖产业经济

章节摘录

  关于中国古代甘蔗栽培技术,汉代以后才开始有文献记载,摘述如下。  (1)魏晋南北朝(公元3~6世纪)曹丕(187-226)在《感物赋·序》中提到要趁“阳春……甘雨”掘圃栽种甘蔗。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约写成于533-544年)引《家政法》说,“三月可种甘蔗”(古人均用农历,下同);“土壤肥沃,偏宜甘蔗”。陶洪景《名医别录》提到“广州一种数年生”是指广州的甘蔗栽培可宿根数年。  从这些记载看,当时主要栽培春植蔗,并能因地制宜地选择土壤进行甘蔗栽培以及利用甘蔗的宿根特性。  (2)唐初至元末(公元7世纪前期至14世纪中期)宋代王灼《糖霜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介绍甘蔗制糖方法的专着,其中对甘蔗栽培技术也有系统的阐述,“藏种法择取短者(芽生节间,短则节密而多芽),掘坑深二尺,阔狭从便,断去尾,倒立坑中,土盖之(不倒则雨水入夹叶,久必坏)。几蔗田十一月后深耕,杷搂燥土,纵横摩劳令熟。如开渠,阔尺馀,深尺五雨(馀?),傍立土垄。上元后二月初区种,行布相儳,灰薄盖之,又盖土不过二寸。清明及端午前后两次以猪牛粪细和灰薄盖之,盖土常使露芽。六月半再使溷粪,馀用前法。草不压数耘,土不厌数添,但常使露芽。候高成丛.用大锄翻垄,上土尽盖。十月收刈。凢蔗最因地力,不可杂他种。而今年为蔗田者,明年改种五觳,以休地力。田有馀者,至为改种三年。”  13世纪前期(宋朝)谢维新《古今合璧事类》提到甘蔗要“畦而种之”。元代《农桑辑要》有关甘蔗栽培技术的描述更进一步,在深耕整地、蔗种处理与下种、施肥、灌溉排水、田间管理、收获、蔗种贮藏、轮作等方面都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如在耕作制度方面采用与谷类作物轮作为主的轮作制,有的地方种谷三年再回复种蔗,以恢复地力和抑制病虫害;种蔗土地强调“深耕”、“多耕”;选种强调“取节密者”,以利多出芽;在灌溉方面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如提到栽蔗后必须浇水;但应以湿润根脉为度;不宜浇水过多,以免“濞没栽封”,即要防止浇水过多,破坏土壤结构。  (3)明朝至鸦片战争(公元14世纪前期至19世纪中期)到明代时,在浸种、除分蘖、追肥、剥叶除虫、防风抗倒、间套种等甘蔗栽培技术上认识又更进一步。关于这个时期的蔗糖发展,周正庆(2006)作了较全面的总结。此时期标志性的成果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此书写于崇祯七年(1634)至十一年(1638)间,对明代的生产和工艺,特别对甘蔗种植和制糖技术的理论作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屈大均(1630-1696)晚年所写的《广东新语》,也对明末清初的甘蔗种植作了重要的介绍。此外明末清初的许多著作中,如成书于15世纪上半叶朱权的《臞仙神隐》,成书于17世纪上半叶的《群芳谱》等书,均对明末清初的甘蔗种植技术有所总结,明末清初的这些著作,基本对前代的甘蔗种植在理论上作了阶段性的总结,清中期以至清末的著作,关于甘蔗种植的介绍均没有超出这个时期总结的成果,也没有太大的发展。通过明末清初甘蔗种植的理论著作,可以得知明末清初甘蔗的种植栽培技术主要在以下方面有所继承与发展。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现代甘蔗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