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组织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机械工业  作者:(美)唐E.沃德曼//伊丽莎白J.詹森|译者:李宝伟//武立东//张云  页数:44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们在从事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和产业组织理论教学过程中,一直希望能够把理论与经济实践间这种相辅相成,相互推动的演进过程在教学材料中给予很好地考虑和设计。产业组织问题也是我们关注的研究和教学领域,当获悉获得授权翻译《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书时,欣喜异常。在与翻译小组成员详细阅读和讨论本书原著的同时,我们仔细比较了国外其他产业组织教材,对本书的特点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说,产业组织学已经不再主要依赖经验主义,而是更依赖反映基本规律的理论模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这本书把博弈论当做分析厂商和产业行为的基本方法。作者在重视理论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有价值的经验传统。在长期实践中,作者发现把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一系列经验案例结合起来讲授时,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对此,作为经济学教学者,我们也深有同感,并对两位作者深表钦佩。与目前引进的其他同类教材相比,沃德曼和詹森两位教授的这本《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具有以下优点:一是结构设计紧凑。作者从分析厂商行为理论开始,分析了完全竞争和垄断。随后讨论不同市场的市场结构问题,接着讨论垄断行为和与可识别的垄断权力相关的问题。二是运用了简单的博弈论方法分析寡头垄断行为。将博弈论作为一个基础分析框架,能够帮助学生们理解不同的寡头垄断模型之间的动态关系。三是作者将大量现实案例与理论介绍充分融合起来,让学生获得了充分的感性认识。产业组织是一门充满精典研究案例的学科。作为年轻的经济学学者,我们非常钦佩作者能在本书中系统安排了许多案例,这对于学生体会理论和经济现实发展将会大有裨益。这些案例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会更好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使他们获得大量的厂商行为和公共政策的知识,如反垄断、管制、解除管制和国际贸易等内容。作为译者,我们在翻译过程中,也受益匪浅。

内容概要

本书分析了厂商行为,检验了各个市场结构中厂商行为的不同,以及讨论了对于垄断行为和与可识别的垄断权力相关的问题。全书完整地介绍寡头垄断理论体系,并用博弈论等理论知识分析了寡头垄断行为,还讨论了许多反垄断案例。特别是通过对石油、汽车、航空、计算机和食品产业等案例的分析,学生们不仅可以对产业组织的理论及实践加深理解,还会认识到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学习和研究产业组织理论的重要性。    本书适合本科生、研究生使用,在涉及到数学知识的地方都采用具体化而非抽象化的形式来讲解,便于学生领会。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唐 E. 沃德曼 (Don E.Waldman) (美国)伊丽莎白 J.詹森 (Elizabeth J.Jensen) 译者:李宝伟 武立东 张云

书籍目录

推荐序译者序作者简介前言第1章 导言  1.1 学习产业组织的两种方法    1.1.1 结构一行为一绩效法    1.1.2 芝加哥学派的研究方法  1.2 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  1.3 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  1.4 政府和产业组织    1.4.1 反托拉斯法的内容    1.4.2 强制执行程序  1.5 经济全球化和产业组织  1.6 本书的总体方法  小结  关键词  讨论题  参考文献第2章 厂商和生产成本  2.1 新古典厂商  2.2 厂商理论  2.3 现代企业结构    2.3.1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    2.3.2 经营目标    2.3.3 利润最大化的可能性    2.3.4 管理者的约束  2.4 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  2.5 成本概念:单一产品厂商    2.5.1 会计成本与经济成本    2.5.2 产品的短期成本    2.5.3 长期成本和规模经济  2.6 成本理论:多元化生产企业  小结  关键词  讨论题  应用题  参考文献第3章 竞争和垄断  3.1 完全竞争经济    3.1.1 完全竞争的假设    3.1.2 厂商的供给曲线    3.1.3 市场供给曲线和均衡    3.1.4 竞争性均衡的性质  3.2 福利经济学简介  3.3 垄断经济    3.3.1 边际收益和价格之间的关系    3.3.2 弹性、市场力、勒纳指数  3.4 福利比较    3.4.1 市场力成本的测量    3.4.2 注意  3.5 现值和折现 ……第4章 市场结构第5章 垄断行为第7章 博弈论:理解寡头垄断行为的框架第8章 寡头垄断理论的发展第9章 共谋:一个显著的囚徒困境第10章 运转中的卡特尔联盟第11章 寡头垄断行为:进入和阻止进入的定价第12章 市场控制:行业外来进入及阻止进入的非定价策略第13章 产品多样化和广告第14章 技术变革和产品研究与开发第15章 价格歧视第16章 垂直兼并及垂直关系第17章 管制和解除管制附录A  奇数问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插图:3.资本成本高资本成本——第三个结构性进入壁垒,可以包含在上文讨论的绝对成本优势壁垒中。通过专门关注高资本成本,我们可以强调与前面讨论的绝对成本优势的不同之处。如图4—3所示,其他的绝对成本优势与产品规模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水平平均成本曲线说明已进入企业在任何产量下的单位成本优势都是相同的。相对来说,资本成本与规模经济紧密联系。一般而言,MES越大,潜在进入企业在MES水平进入时,对资本成本的需要越大。资本成本与进入联系越紧密,一个企业家(即使从朋友那里得到一点帮助)可以自筹进入资本的可能性越低。因此,一个高资本成本行业的潜在进入者必须向资本市场筹集资金。现在来看与绝对成本优势的联系。如果新进入企业不得不比已进入企业支付更高的利率来借入资金,那么它们面对着进入壁垒。此外,新进入企业以有效规模进入所需要的资本越多,这种利率的影响越大。为什么新进入企业与已进入企业相比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利息来借入资金?经济学家认为至少有三个原因:风险、交易成本和借贷市场的不理想。债权人可能向新进入企业索要高利率来补偿高破产风险和借贷的拖欠。邓恩、罗伯茨和萨缪尔森已经发现新进入企业的失败率是很高的。他们的研究也说明新进入者与行业内的企业的联系较小。风险和企业大小的关系是金融市场向新进入者索要风险费用的另一个原因。理论表明这样一种关系:较大的企业更能分散风险,在不利的情况下如价格战、重要投入成本提高或者需求下降时保护自己。较大的企业分散风险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包括多样化生产和地域市场、产品市场的变化。交易成本同样也与企业大小相联系。较小的企业比较大的企业要支付更高的利率。固定的交易成本与发行新证券相关。大企业可以通过一系列证券分散这些固定成本,因为它们倾向于发行较大数量的新证券。通过较大数量的证券分散固定成本减少了单位成本。理论表明借贷市场的市场控制力也可能导致大企业与小企业的利率不同。这里需要两个假定。第一,假定地方区域银行的市场集中度比国家市场集中度更高。尤其是在过去,因为利率分歧的调整限制,这种情况很可能是确实存在的。第二,假定大企业倾向于从国家或国际市场借入资金,而小企业更有可能在地方区域市场寻求资金。就这种情况来说,地方银行将用它们的市场控制力来向小企业索取的利率要比向大企业索取的利率高。

编辑推荐

当获悉获得授权翻译《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一书时,欣喜异常。在与翻译小组成员详细阅读和讨论《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原书第3版)》原著的同时,我们仔细比较了国外其他产业组织教材,对《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原书第3版)》的特点也有了更充分的认识。正如作者所说,产业组织学已经不再主要依赖经验主义,而是更依赖反映基本规律的理论模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这本《产业组织:理论与实践(原书第3版)》把博弈论当做分析厂商和产业行为的基本方法。作者在重视理论发展的同时,也没有放弃有价值的经验传统。在长期实践中,作者发现把现代产业组织理论和一系列经验案例结合起来讲授时,学生学习的效果更好。对此,作为经济学教学者,我们也深有同感,并对两位作者深表钦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产业组织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条)

 
 

  •   内容很充实,好书!
  •   偏简单,例子挺多,仅此而已
  •   感觉编排的一般般,还是推荐使用《现代产业组织》第四版。
  •   刚拿到书,看包装得很严实,打开看也有塑料包着,认为书就是新的了。结果打开一看,封面后的第一页是缺了一大块,好在也是封面,不影响阅读,不过还是有点不爽。买书真是费尽呀。
  •   这本书应该算是介绍产业组织理论较好的一本教材,内容很新,有点深度,值得拥有。我是去年网购的,应该是正版的,但美中不足,书的味道有点重,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这本书不太适合经济学初学者,且对数学要求很高,不适合只想初步了解产业经济的人使用,里面一些点深究的比较细,但阐明问题时比较让人费解,可以以更好的方式讲述,里面有一些小错误!不知道是不是印刷还是翻译原因.....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