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起承转合

出版时间:2008-6  出版社:书脉工作室 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书脉工作室编  页数:220  

内容概要

  《生命的起承转合:真实记录“5·12”大地震中感动我们的片段》是几个网友大学生,义务收集了一大堆抗灾中感人故事资料编辑而成的。对于生命来说,它可以看作磨难(起)、应对(承)、抗争和转机(转)、提升(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暗合了这次抗震救灾,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历经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必将走向辉煌,走向勃勃生机。

书籍目录

多难兴邦,天佑中华不拋弃,不放弃众志成城,希望永在悲痛与力量同行人间大爱——地震中值得记录下的人(部分)天籁强音——地震中值得记录下的声音(部分)附录:北川中学幸存者日记(部分)后记:灾难带给我们的感谢与说明

章节摘录

一个15岁的少年,在灾害来临之际,表现出非凡的冷静和勇气,短短2分钟的时间,他两次返回教室,带领7名同学脱险。当他连抱带推把最后一个惊吓过度的女生送出教学楼时,楼梯在他的前方垮塌……“我要回去救同学”“叔叔,能不能帮我们联系一辆志愿救援车?我要到安置点去找我的同学。”在彭州市行政中心广场上的救援指挥部,一个身穿红色T恤的少年跑来向成都晚报记者求助。这个少年名叫雷楚年,今年15岁,是彭州市磁峰中学初三三班的学生。小雷酷爱足球,曾经代表彭州拿过全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第七名。他颇为得意地告诉记者,他踢的是中锋,马明宇曾想收他去足球学校。5月12日下午,小雷刚下化学课,“我当时在走廊上,教学楼突然晃起来,老师在喊,地震了,同学们快跑!”小雷的教室在二楼第二间。老师喊过后,身手敏捷的小中锋两三步就冲到了一二楼之间的楼梯拐角处。就在这时,他迎面碰到了班主任陈冬,陈老师正从楼下往楼上冲,小雷意识到陈老师是要回去救还没跑下来的同学。“我当时想,我还有几个好朋友在教室里呢,我得回去救他们!”危急时刻抱起同学冲下楼小雷跟着陈老师跑回二楼,跑到自己的教室,发现还有7个同学全部蹲在教室的墙角边。“我跑进去喊他们跟我走,因为当时地摇得很厉害,站都站不稳,我就让他们用力扶住楼梯的护栏,过了几秒钟,地摇得不是很凶了,我就带着他们往楼下冲。”跑到一半,小雷突然发现,跟着他下楼的只有6名同学,还少一个!他又赶紧又往楼上跑。留在教室的女孩叫欧静,是小雷的好朋友,由于惊吓过度,女孩蹲在门口一个劲地哭。“我去拉她,她可能是吓傻了。怎么拉她都拉不动,我就干脆抱起她往楼下冲。”出门的时候,这个〕5岁的男孩特意选择了相反的方向,他想去看看另外两个教室里还有没有同学。第一间教室没有。第二间教室没有。10米的走廊比任何时候都显得漫长,不到1米6的小雷有点力不从心,女孩终于回过神,说自己可以走。小雷放下她,护着她往楼下跑。这个时候,教学楼楼顶的预制板开始在他们身后噼里啪啦往下掉。“当时我在她后面保护她,她跑到最后几步的时候,我面前的楼梯突然垮了。我让她别管我,赶快跑下去!”垮塌了一半的楼梯阻断了小雷的逃生之路,他立刻返回了二楼。“走廊前面有树,站在走廊上就可以摸到,我上楼找欧静的时候就想好了,如果楼房垮了,我就让她抱着树往楼下溜。”返回二楼的小雷抱着“救命树”逃出了大楼。几秒钟之后,整栋教学楼在小雷身后垮塌。勇敢少年成为最年轻的志愿者几分钟后,磁峰中学的老师和赶过来的村民赶紧冲到废墟上营救埋在楼里的少部分师生。从树上跳下来伤了脚的小雷又悄悄地跟了过去。晚上7时,小雷的妈妈找到学校,看见儿子安然无恙,激动地哭了起来,要带他回家。没想到小雷执意不肯。“我不想回家,因为还有很多同学的家长都没有来接他们,我想和同学们呆在一起,要和大家共渡难关。”随后,回家仅仅睡了几个小时的小雷又从家里偷偷跑了出来,跑到彭州市行政中心广场的临时救援点,报名当了志愿者。“那天的志愿者还很少,我的主要任务就是给救援的人带路,帮他们搬运救援物资。”灾后第二天,雷楚年奔波在受灾乡镇,彭州、九尺镇、银厂沟……他来来回回不知道跑了多少趟。在参与救援的人群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之后的几天,小雷拿着妈妈给的零用钱,开始奔波在各个灾民安置点,还乘出租车跑到新都、新繁、甚至成都的各个医院,努力寻找受伤的同学和老师。“在新都一个军医院找到一个同学,又在新繁陆军医院找到一个同学,但是成都没找到。”经过3天的努力,小雷已经基本掌握了全班同学的情况。“我们班53个人,7人受伤,1人死亡。我把他们的情况全部记下来,他们的爸爸妈妈来找的时候就放心了”。现在,小雷又开始协助学校老师在各个灾民安置点登记全校师生的去向。这个15岁的小足球中锋告诉记者,不管多辛苦,他一定要把学校里的所有同学和老师全部找到,让他们都能与家人团聚。

后记

2008年5月24日0点23分,我在天涯网上发了一个帖子:我是北京一家出版社的编辑。说实话,平时忙,累,灾区的一切往往只在新浪网上看了看报道的标题。像陈坚、郎铮的故事我还是今天才知道,看完他的报道后一个人在厕所里流泪不止。陈坚说他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前半句他说错了,后半句也许他说对了,天堂的福音一定延绵不绝,直到千万年以后。“5·12”以来。除了写了一篇文章,跟全国人民一起默哀了三分钟哀悼了三天,除了参加了单位组织的捐款和自己偷偷为一个信任的机构捐了点钱,好像这场大灾难与我无关了。因为我不是新闻记者,不能给他们那些镜头,不是医生不是志愿者,我还要谋生,丢不下的这份工作。但我发现,这场灾难不是再和我没关系了,我可以做的更多,在我的职责之内。组织了几个网友大学生,她们义务帮我收集了一大堆抗灾中感人故事资料,本来是想做一本完全公益性书的,收益捐给灾区孩子,也为这次灾难和爱心的人民有个记载,留个永恒的纪念,从下班看到现在,反而不知道怎么编排这本书了,感觉可以做的东西太多了,难以取舍。书的审批应该不是大问题,已经跟领导沟通获得了初步同意,但我希望做出的东西真正是可以留住纪念的,是对得起灾区人们的,希望能集中网友们集体智慧,帮我出出主意,现在的难题有这么几个:过12点了,眼睛睁不开了,整个出版社就我一个人了,大楼一片安静。刚才觉得饿,现在也不觉得了。不管这件事情能不能做成,我都要把它写下来,给自己一个鞭策一个鼓励,因为我知道到了明天,也许我又懒了,又有别的借口让自己放弃这件事情了,宁愿躺在床上睡觉。我一定尽努力,我今年27岁,将来也会有自己的孩子,会为今天的努力而微笑吧……帖子里的“这件事情”就是指的编写这本书。我在帖子末尾留下了自己的QQ号,两天以来,不少的人加我做好友,无数个原有的好友在QQ上帮我出主意。是他们给了我更大的信心和动力。今天是5月26日凌晨3点27分,从24日发帖子以来,我已经工作到现在了,中间大概总共睡了9个小时。是那些坚强的人们、有爱心的人们给了我勇气,我这点小辛苦小勤劳,根本算不了什么。写下来是因为我要坚持几个小时,这本书,还有最后一部分没编完。头脑越来越沉重,内容的架构却在脑海中渐渐清晰,那就是:生命的起、承、转、合。对于一篇精彩的文章来说,“起承转合”就是文章的节,如同竹节一样,少了它竹不成竹。我想对于生命来说,它可以看作磨难(起)、应对(承)、抗争和转机(转)、提升(合)的过程,这个过程既暗合了这次抗震救灾,同时也预示着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在历经这样一个过程之后,必将走向辉煌,走向勃勃生机……日出之前将书稿完结。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这本书最终能不能出版,即使出版了,如果不是“真正是可以留住纪念的”又会让我心有愧疚。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很聪明的,聪明得不能再聪明,没有结果的事情,不会去做;做事情之前总要尽可能地把条件谈好把收获预计好,但在策划、组织、编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更多。我想多年以后当我们再看到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会今天的收藏而欣慰。这些爱还会温暖人心,这些坚强还会感动我们,这些爱和坚强,它们具备长足的生命力,将贯穿我们的始终,贯穿我们人生的风风雨雨。无论遇到什么样的艰难险阻,我们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到坚持的勇气。灾难带给我们的,不仅是苦痛,还应该有苦痛之后更多的思考,这种思考不会有最好成绩。我们相信,只要人人都付出一点爱,只要对灾区人民特别是灾区孩子们多一点关怀,并且能把这种关怀长久地进行下去,他们一定能够重建心灵家园,在坚强与自信中前行;而每一个人——不分你我他——都将在这种爱的传递、温暖的互动中收获更多,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也是我们——一个普通出版工作者的心愿与祝福,我们希望能用书香传递爱心,这本书的收益将直接捐助给灾区孩子,愿他们幸福快乐,乎安成长,早点长成参天大树,带给这个世界更多的清凉。书香堪比花香,书香聚成心香,爱心传递着心香!传递爱心的活动,我们大家一起来参与吧!梦遥站车文化·书脉工作室编写小组2008年6月

编辑推荐

《生命的起承转合:真实记录"5·12"大地震中感动我们的片段》所得收益将直接捐献给灾区孤儿。中国铁道出版社以最快的速度爱心推出。与重建家园一样重要的是重建心灵!《生命的起承转合:真实记录"5·12"大地震中感动我们的片段》献给坚强的灾区人民!收集我们的心灵阳光,为坚强和爱留下永恒的纪念……我们用书香传递爱心!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生命的起承转合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