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剂分析

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焦学瞬、张春霞、张宏忠、 等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9-10出版)  作者:焦学瞬 等 著  页数:328  

前言

表面活性剂在化工、轻工、食品、石化、纺织、医药、塑料、建材、皮革、造纸、洗涤用品、化妆品、农药、采油、选矿、涂料、工业乳化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用途,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和检测也常遇到这类化合物。为了满足并提高我国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水平,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和有关高等院校师生的迫切要求,我们撰写了这本书。考虑到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技术和仪器的迅速发展,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本书是作者在长期教学和科研实践的基础上,参考最新国内外文献资料编著而成。本书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表面活性剂分析的基本技术,混合物分离,各类表面活性剂的系统化学分析方法、以及现代色谱分析和波谱分析技术在该领域的应用。体现了基础性、学术性和前沿性的统一。在内容上力求给予启迪性的论述,使读者在科研思想和方法上获得收益,以适应各个领域分析学科迅速发展和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这也是我们组织编写这本书的愿望。参加本书编写的有:郑州轻工业学院李超(第8章的8.3~8.4,第9章),朱学文(第1、4章),张勇(第5章,第8章的8.1~8.2,附录),刘应凡(第10章,第11章的11.1~11.2),李皓(第3、7章),苏春瞳(第11章的11.3~11.5,第12章),张宏忠(第11章的11.6~11.8,第13章的13.1,第14章),安阳工学院石蔚云(第2章的2.1~2.5,第6章,第13章的13.2~13.4),河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马俊军(第2章的2.6~2.8);郑州轻工业学院张春霞参加了本书的修改、核对工作,全书由焦学瞬统编定稿。限于作者水平有限,出现的疏漏和不妥之处,还请读者批评指正。

内容概要

  《表面活性剂分析》系统介绍了表面活性剂的分析分离方法与技术,针对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混合表面活性剂给出了一般性测试方法,同时对于每一类表面活性剂又举出了大量的实例给出特殊物质特殊的测试方法;对于四大波谱在表面活性剂分析中的实际应用也以专论的形式给出了大量的实例及分析技巧。最后一章介绍了环境分析中表面活性剂的分析方法。  方法实用,内容翔实,对于从事表面活性剂产品分析、日用化学品分析、石化产品分析、环境分析等领域的分析与应用人员有很好的参考与借鉴价值。

书籍目录

第1章 绪论1.1 为什么分析表面活性剂1.2 表面活性剂分类1.2.1 概述1.2.2 表面活性剂的一般类型第2章 基本技术2.1 表面活性剂的提取2.1.1 固-液萃取2.1.2 用分液漏斗进行液液萃取2.1.3 用萃取柱进行液液萃取2.2 酸碱滴定2.2.1 终点测定2.2.2 弱酸、弱碱及其盐的测定2.3 电位滴定法2.3.1 原理2.3.2 应用2.4 酯、胺醇和不饱和脂肪物的测定方法2.4.1 酸值、酯值和皂化值的测定2.4.2 强碱值和弱碱值2.4.3 羟值的测定2.4.4 碘值的测定2.5 两相滴定法2.5.1 ISO 2271:滴定原理2.5.2 ISO 2271:滴定方法2.5.3 两相滴定方法的差异2.6 用表面活性剂传感电极对具有相反电荷的表面活性剂进行电位滴定2.6.1 电位滴定的优点2.6.2 表面活性剂传感电极的结构和性能2.6.3 滴定过程2.6.4 自动滴定仪中表面活性剂传感电极的使用2.7 直接电位分析法:结果计算2.7.1 标准曲线2.7.2 标定滴定液的方法2.8 元素的分析2.8.1 金属2.8.2 N的确定2.8.3 S的确定2.8.4 磷的测定第3章 表面活性剂的分离3.1 离子交换3.1.1 概述3.1.2 离子交换树脂的使用3.1.3 离子交换的实际应用3.1.4 柱流出液的分析3.2 基于相平衡的表面活性剂分离3.2.1 气-液平衡3.2.2 液-液平衡3.2.3 液-固平衡3.2.4 排阻色谱法3.3 其他分离方法第4章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4.1 概述4.2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常规分析方法4.2.1 两相滴定法概述4.2.2 用海明1622进行两相滴定4.2.3 用海明1622进行电位滴定4.2.4 对甲苯胺沉淀/滴定法4.2.5 单磺酸的提取4.2.6 中性油的提取4.2.7 无机盐的测定4.3 烷基硫酸盐、烷基醚硫酸盐和烷基酚醚硫酸盐的分析4.3.1 酸解中酸度的测定4.3.2 由脂肪醇测定阴离子活性物含量4.3.3 由醇和烷基酚乙氧基化物测定阴离子活性物含量4.3.4 由硫酸根离子测定阴离子活性物含量4.3.5 烷基醚硫酸盐和烷基苯酚硫酸盐中活性物的提取4.3.6 烷基硫酸盐和烷基磺酸盐的区别4.4 单烷醇酰胺和乙氧基化单烷醇酰胺硫酸盐的分析4.4.1 海明1622滴定法和水解作用4.4.2 酸解后的脂肪酸和烷醇胺的测定4.5 单甘油和二甘油硫酸酯(盐)的分析4.5.1 酸水解游离酸的测定4.5.2 酸或碱水解后脂肪酸的提取4.5.3 硫酸根的测定4.5.4 甘油的测定4.6 烷基苯磺酸盐的分析4.6.1 烷基链长分布4.6.2 烷基苯磺酸中硫酸的测定4.6.3 短链磺酸盐的测定4.7 烷基磺酸盐的分析4.7.1 总磺酸盐的测定4.7.2 烷基单磺酸盐平均分子量的测定4.7.3 烷基单磺酸盐和二磺酸盐的分离和测定4.8 α-烯基磺酸盐的分析4.8.1 组成4.8.2 海明1622滴定法4.8.3 总磺酸盐的测定4.8.4 烯基单磺酸盐和羟基磺酸盐的测定4.8.5 二磺酸盐的测定4.8.6 磺内酯的测定4.8.7 α-烯基磺酸盐混合物分离方法4.9 油溶性磺酸盐的分析4.10 酰基羟乙基磺酸盐的分析4.10 .1 活性物含量的测定4.10 .2 羟乙基磺酸盐的测定4.11 .α-磺基脂肪酸酯的分析4.11 .1 组成4.11 .2 未磺化酯和脂肪酸皂的测定4.11 .3 磺化表面活性剂种类的测定4.11 .4 α-磺基脂肪酸酯的测定4.11 .5 未酯化的羧基总量的分析4.11 .6 低分子量烷基硫酸盐的测定4.12 磺基琥珀酸单酯和双酯的分析4.12 .1 组成4.12 .2 阴离子活性物和天门冬氨酸酯盐的两相滴定4.12 .3 磺基琥珀酸单酯盐、天门冬氨酸酯盐水解产物和脂肪醇萃取物的分析4.12 .4 天门冬氨酸单酯和二酯的分离测定4.12 .5 磺基琥珀酸单酯盐和双酯盐的分离4.13 磺酰胺的分析4.13 .1 脂肪酸、牛磺酸和甲基牛磺酸的分析4.13 .2 磺基琥珀酸酰胺盐中的磺基琥珀酸和脂肪酸的分析4.13 .3 脂肪酸盐和游离脂肪胺的分析4.14 羧酸化合物的分析4.14 .1 用海明1622滴定4.14 .2 溶剂萃取4.14 .3 酸碱滴定4.14 .4 脂肪类产品中脂肪酸盐的测定4.15 烷基磷酸酯和烷基醚磷酸酯的分析4.15 .1 组成-4.15 .2 有机磷酸酯盐总量的测定4.15 .3 烷基磷酸或烷基醚磷酸的转换4.15 .4 电位碱性滴定(单、双酯含量测定)4.15 .5 用混合酸酐试剂降解4.15 .6 配方产品中磷酸酯的测定第5章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5.1 概述5.1.1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主要化合物5.1.2 一般内容测试步骤5.1.37 .氧基化物活性物的分析5.2 脂肪醇聚氧烯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脂肪酸聚氧乙烯酯5.2.1 组成5.2.2 用两相滴定法测定5.2.3 用电位滴定法测定(方法1)5.2.4 用电位分析法测定(方法2)5.2.5 硫氰酸钴比色法5.2.6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乙二醇的总量测定5.2.7 聚乙二醇的容量分析5.2.8 乙氧基的测定5.2.9 通过HI裂解测定乙氧基化表面活性剂中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量5.2.10 脂肪酸乙氧基化酯:聚乙二醇、游离脂肪酸和单双酯的测定5.2.11 两相滴定测定游离脂肪酸5.3 环氧乙烷和环氧丙烷嵌段共聚物5.4 多元醇脂肪酸酯和乙氧基化多元醇脂肪酸酯5.4.1 合成和组成5.4.2 失水山梨醇酯中失水山梨醇的测定5.4.3 多元羟基化合物——蔗糖酯5.5 烷基糖苷5.6 烷醇酰胺及其环氧乙烷加成物5.6.1 组成5.6.2 脂肪酸总量和乙醇胺总量的测定5.6.3 酰胺总量和胺总量的测定5.6.4 游离乙醇胺和酯胺的测定5.6.5 游离乙醇胺、酯胺、游离脂肪酸和甘油的测定5.6.6 乙醇酰胺、酰胺酯、甲酯和甘油酯的测定5.6.7 乙氧基化烷醇酰胺(活性物)的测定5.6.8 乙氧基化烷醇酰胺(活性物)重量法测定5.6.9 乙氧基化烷醇酰胺的分离5.6.10 通过水解分析烷醇酰胺5.6.11 烷醇酰胺的柱色谱分析5.6.12 乙氧基化酰胺中乙氧基化胺分析5.7 乙氧基化胺5.7.1 伯、仲和叔胺5.7.2 乙氧基量5.8 氧化胺5.8.1 氧化胺和未反应胺的检测5.8.2 烷基链分布的GC测定第6章 阳离子和两性表面活性剂分析6.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概述6.1.1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测试方法6.1.2 表面活性剂离子同指示剂的反应6.1.3 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显色指示剂滴定6.1.4 用四苯基硼酸钠/显色指示剂的滴定方法6.1.5 其他方法6.1.6 仪器检测终点6.1.7 非水滴定6.1.8 滴定剂选择6.2 季铵盐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析6.2.1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两相滴定6.2.2 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电位差滴定6.2.3 用四苯基硼酸钠进行两相滴定6.2.4 四苯基硼酸钠的单相滴定6.2.5 用四苯基硼酸钠进行电位滴定6.2.6 测定游离胺和胺的盐酸盐6.3 胺6.3.1 分子量、总胺、伯胺、仲胺、叔胺的测定6.3.2 伯胺和仲胺的测定6.3.3 脂肪二胺的测定6.3.4 乙氧基化胺和二胺6.3.5 氧化胺6.4 两性表面活性剂分析6.4.1 概述6.4.2 活性物6.4.3 未反应的组分和副产品6.4.4 在最终产物中的两性表面活性剂6.4.5 羧基甜菜碱6.4.6 含有弱碱性氮(ww)的两性表面活性剂6.4.7 磺基甜菜碱分析6.4.8 咪唑啉衍生物6.4.9 卵磷脂第7章 未分离混合物的分析7.1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7.1.1 引言7.1.2 具有其他阴离子的磺化烃7.1.3 非磺化烃类的混合物7.1.4 任何三组分混合物7.1.5 具有任何羧基的硫酸盐或磺酸盐7.2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混合物……第8章 气相色谱法第9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第10章 红外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第11章 核磁共振(NMR)光谱法第12章 质谱测定法第13章 薄层色谱、毛细管电泳和超临界流体色谱法第14章 环境分析附录 代表性表面活性剂的红外光谱图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插图:第1章 绪论1.1 为什么分析表面活性剂这本书目的是告诉读者关于怎样分析表面活性剂及含表面活性剂的产品。表面活性剂的种类繁多,主要的化学类型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应用十分广泛,除了人人皆知的洗涤剂外,表面活性剂在化工、轻工、食品、石油工业、纺织、医药、塑料、皮革、金属加工、化妆品、工业乳化、印染、采油、选矿等行业都有重要的用途。此外,也像其他化学工业部门一样,随之而来的环境保护与检测也常遇到这类化合物。为了满足提高我国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生产和应用水平,满足广大科技人员和高等院校师生应用要求,我们选写了这本书。表面活性剂产品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它们都不是一个纯净的化合物,而是有一定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范围的同系物混合物。例如,在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盐或烷基季铵盐工业产品中,烷基链长有一个分布范围;烷基苯磷酸盐存在烷基与苯基连接位置不同的异构体;至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如最常见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由于工业原料和生产工艺的缘故,烷基可能为C8、C9、C10,甚至更宽的范围,氧乙烯(EO)的聚合度从零到几十,随产品的用途和工艺变化更大。所以表面活性剂的分析,不仅有总含水量的测定,还有分子量分布范围的测定问题。

编辑推荐

《表面活性剂分析》一书借鉴了国内外科研文献成果和作者的科研实践经验,对表面活性剂的分离和分析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介绍,指导性强。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表面活性剂分析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