潞商文化探究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天津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宏波,高春平  页数:27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早在先秦时期,我国就出现了“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商业交易模式。中华先哲在长期经商实践中总结出了诸多富有东方智慧光芒的商业经典格言,如春秋战国时计然的“农末俱利、平粜其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白圭的“人弃我取,人取我与”,“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武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知矣”等。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晋南的盐池是中国商业文明的起源地,晋东南的煤、铁、潞绸、药材是明清山西商人,特别是潞商的主营产品。

作者简介

孙宏波,1959年12月生,河北省灵寿县人,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农业经济学在职研究生学历。1982年从山西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晋东南行署工作,历任长治市政府干事、主任科员、团市委副书记、市青联会主席、团市委书记、潞城市委副书记,.2000年7月经公选担任郊区区长,2004年至今任中共长治市郊区区委书记。任内提出“建设民营经济区”战略,通过挂靠引资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郊区民营经济连续5年在长治市排名第一。并获全省党的基层建设先进县(区)称号,2002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民营经济发展十强县(区),2007年全区财政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位居全省第三。本人先后荣获“中国改革百名优秀人物”、“全国农村科普工作先进个人”、山西省抗击“非典”二等功等荣誉称号,近年在《山西日报》发表有关“农村创业带动就业”等理论文章,其中“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推行‘双议双考’制度”荣获省第七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泽潞商帮概述  第一节 明清时期泽州、潞安府的行政区划    一、泽州、潞州沿革溯源    二、明清时期潞安府辖  第二节 泽潞商帮及其主要活动    一、泽潞商帮的定义    二、明清泽潞帮商人的主要经营活动    三、泽潞帮商人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影响  第三节 泽潞商帮的主要特点    一、商帮的出现是社会分工、商品经济发展、竞争加剧的产物    二、工商业的发展为商帮的形成和细化提供了基础    三、商帮的分类及其主要特点    四、泽潞商帮的四个特点第二章 泽潞商人经营的四大支柱产业  第一节 晋东南民营经济发展的历史见证——采煤业    一、泽潞地区煤炭开采历史悠久    二、清代至民国时期的煤炭业  第二节 国计民生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铁冶业    一、上党冶铁历史悠久,产品著名    二、明清时期荫城铁货驰名天下  第三节 上贡朝廷下资民生的潞绸业    一、山西古代纺织业发展概况    二、明清潞绸业的兴衰及其启示  第四节 百草之王上党人参与药材业    一、中国最早的人参产地在太行山    二、明朝以后长白山取代太行山成为人参主要产地    三、潞州党参及其他中药材第三章 明清潞商经销的十种名牌产品  第一节 潞盐——民生日用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一、明初长芦盐场五大纲商中有泽潞帮    二、潞商经销食盐    三、走私贩盐    四、盐店与利润  第二节 潞麻  第三节 潞铜  第四节 潞酒  第五节 潞瓷  第六节 腊驴肉  第七节 沁州黄第四章 泽潞商帮与上党十大著名集镇  第一节 大阳镇——综合性商贸集镇    一、大阳的八大专业市场    二、清末民国时期,大阳钢针在与洋货竞争中取胜    三、大阳的手工冶铁工场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四、大阳冶铁炉场工人的反抗斗争    五、大阳镇的斗行及其粮食交易  第二节 荫城镇——铁货奔流天下的集散市场  第三节 鲍店镇——国内著名的药材交易重镇  第四节 润城镇——太行山上的工商业巨镇  第五节 柳叶镇——上党盛名的物流市场  第六节 臆亭镇——千年商道古镇  第七节 洪水镇——武乡商贸中枢  第八节 郭道镇——太岳区旱码头  第九节 米山镇——高平东南重镇  第十节 端氏镇——沁东商贸中心第五章 明清时期上党古庙会  第一节 关帝庙会——民众信仰带动商贸盛会  第二节 城隍庙会——融集市贸易与民间娱乐于一体  第三节 破鞋会——国内罕见全省仅有的穷人会  第四节 东关羊会——炎帝文化发祥地羊头山脚下的交易会  第五节 五龙庙会——图腾崇拜与民间贸易  第六节 其他庙会——各地颇具特色的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活动第六章 上党地区的金融业  第一节 潞州交子务——中国北方纸币初始晋东南  第二节 明清上党金融业——自成体系抗衡晋中票号  第三节 冀南银行——中国人民银行的前身第七章 上党古商道  第一节 驿递  第二节 商道  第三节 津渡  第四节 白陉古道第八章 潞商代表申家及其棋盘二十四院的开发  第一节 中村申氏    一、发现中村申家    二、潞商申氏的起源和形成  第二节 潞商与申家商业    一、潞商    二、申氏家族的商业    三、申氏家族的影响    四、革命的遗迹    五、中村古村落的主要特征和价值  第三节 申氏家族的源流第九章 新一代潞商正在崛起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958年在晋南垣曲发现一个宋代称盐的石砣,砣上记日:“今为自来雇发含口、垣曲两处盐货,沿路辇户多端偷取斤两。”④含口属盐池以北的闻喜,垣曲则地近泽州的阳城,说明宋代河东盐向北向东的基本走向。清初大学士陈廷敬曾说,泽州这个地方“据中州上游,山峻而险,水瀑而陡,居民往来,商旅辐辏”。而泽州所属陵川县道路虽更加险峻,但“上党以南与中州山左,商旅往来,必由于此”②。乾隆时陵川县令陈封舜说得更具体:“怀在其南,卫在其东,彰在其东北,居人往来,商贩辐辏,莫不经石脊绝嗽。投峻壑之区。所恃一线羊肠,惊心触目以达之耳。尤冲要者,自邑之八犊岭,至辉之薄壁镇,或通获嘉、修武,或达淇卫、汴梁,或历彰德以通山左。凡潞、泽两郡,自西北而来者,熙熙攘攘,莫不由之,岂可令人叹悬度之厄乎?”③这里的人居于运道之上,有可能从营运人手,成为产地和销地之间的中转环节。因此,“居间贸易”一度成为泽潞商人的经营特色之一。当然,泽潞商人被外人看作一个独特的商人群体,不仅在于其商业经营传统和特点,还在于泽潞地区本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一文化区域,文献上就常以“上党”、“泽潞”或“潞泽”连称。这里由炎帝、成汤、二仙、关帝、崦山白龙等构成了几个主要的区域性信仰系统,其影响甚至达到了豫西北地区。这样一种区域文化和泽潞商人在北方各市镇的活动相结合,出现了专属泽潞的地方性会馆。

后记

新世纪初的2001年,我参编完《中共山西省组织史资料》第二卷后,被省委组织部推荐到长治市郊区挂职锻炼,任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其时,全省经济结构调整正紧锣密鼓地进行,长治市的“百强调产”也如火如荼地在上党大地展开。我们一班人在班长王忠义、孙宏波的带领下,齐心协力,精诚团结,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克服了“非典”干扰,使郊区经济打破了三年徘徊的被动局面,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财政收入一年上一个大台阶。2007年超过20亿,位居全省第三。也就在我到郊区工作不久,省里主要领导到长治市指导产业结构调整。当时理论上有两种意见:一种认为,山西乃至长治市以煤、焦、铁(傻、大、黑、粗)产品为主的产业,应推倒重来,另起炉灶,新上高科技项目,彻底改变山西传统的产业结构;另一种意见认为,煤、焦、铁是全省包括长治的传统优势产业,如果全面调整,不仅所需的巨额资金无法筹措,贴息贷款杯水车薪,而且长治历史上就盛产煤、铁,难以割断产业经济的发展链接,而应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增加科技含量,延伸产业链,扩大煤一焦一化的深加工,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量力投资一部分高科技产业,逐渐完善产业结构。最后,经过充分调研论证,采纳了第二种意见。

编辑推荐

《潞商文化探究》由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潞商文化探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重复,罗嗦,不严谨。浪费钱。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