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饱及小康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发行部  作者:陈明远  页数:262  

前言

俗话说得又精炼又巧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可不是嘛,从改革开放到今天,整整30年过去了;往前推,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也是30年(1949-1978)过去了;再往前推,从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又是30年(1919-1949)过去了!子曰:“三十而立。”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大致到了30岁就基本成型;历史学家也说“30年为一代转世”;而自古以来华夏纪年以60年为一甲子。大概而论,我们所处的社会每逢30年转身一变脸,我们面临的世界,60年甲子一回旋(但不是简单的循环而是螺旋上升)。如今,全国各地都在庆贺(或回顾)改革开放30年、新中国成立60年,可谓适逢盛事;而我的人生经历沧桑岁月恰恰也在这30年和60年之间,可谓生逢其时。我很荣幸作为历史浪潮的见证人,又是社会万象的记录者。60年变迁分为前后两大段什么叫做“30年转身一变脸”?请看,新中国成立的前30年,突出“以阶级斗争为纲”、不停地群众运动、运动群众,到后30年,猛抓“经济建设为主”、“发展是硬道理”、连续翻几番;前30年从思想改造反右斗争,到造反有理“文化大革命”,后30年则进入改革开放初级阶段,到“猫论”“摸论”及可持续发展;前30年是坚持共产主义计划经济,后30年逐步转向中国特色市场经济;前30年念念不忘的是斗争的一个“斗”字,后30年说来说去的是和谐的一个“和”字。前后30年今昔一对比,令人觉得恍若隔世。什么叫做“60年一回旋”?请看,1949年开国大典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但当时全国人民“一穷二白”,贫困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例约90%,农民更是普遍陷入缺穿少吃的赤贫状况。经过60年的艰苦奋斗,主要是近30年改革开放的成效,我国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有了明显的提高。世界银行2007年公布了最新一轮的购买力平价(PPP)修正结果:200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第二位,占世界总量的9.7%;印度占第四位,占世界总量的4.3%。联合国与世界银行为全世界制定的统一的贫困标准线分为两级:(1)极度贫困(赤贫)人口,按购买力平价(PPP)每人每天消费1平价元(PPP1美元);(2)一般贫困人口,每人每天消费2平价元(PPP2美元)。1981年,东亚(远东)仍旧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地区,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统计,这里生活在极度贫困线以下的人口达到19亿人,占本地区总人口比重为80%,占当时世界赤贫人口的一半多(52%)。其中,我国赤贫人口为6.34亿。据联合国与世界银行的统计资料,到2007年,中国赤贫人口由1981年的80%(6.34亿)下降到2007年的10%(1.35亿人),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目前我国的人民生活还是比较穷苦的,一部分人的收入仍然较低。联合国和世界银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是:按照购买力平价调整后,以每天PPPl平价元的极度贫困线(赤贫线)为标准,2004年中国赤贫人口超过2亿。占全国人口比例15%;2007年,中国每天平均消费不足1国际元(即PPP1平价元,合3.6元人民币)的赤贫人口降低为1.35亿,占人口比例10%;每天平均消费不足2国际元(即PPP2平价元,合7.2元人民币)的贫困人口为4.3亿,占人口比例约32%;我国目前的贫困人口仅次于印度,排名也在世界第二位。这使得我们联想起一句名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两种研讨方法和三类描述手段上述每隔30年,都可以看到时代的裂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甚至审美观的裂变。许多人都感到了、悟出了,并且试图描述和研讨这些裂变。研讨问题有两种方法:实证的方法和思辨的方法。所谓实证的方法,就是从实际情况出发,注重考证史料,通过摆事实来讲道理;所谓思辨的方法,就是建构理论,从哲学思想的高度加以概括、阐述和发挥。两种方法各有利弊、各有侧重面。这部《温饱及小康——从缺穿少吃到丰衣足食》描绘、讨论60年的衣食变迁,采取了实证和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排除“假大空套”,注重实际调查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并加以初步分析、综合、评述。我下了大工夫编著的这本书,实质上是一部历史备忘录,让人们不至于忘记“史鉴”——时代的镜子。本书采用三类描述手段——全景描述、细节描述和数据描述。它们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足以窥见当时当地真相的全貌。全景描述是宏观的鸟瞰式描述,读者可以借此把握住事物的总体轮廓。细节描述是微观的故事性描述,读者通过这些实际情节可以获得一些感性的认知。数据描述则是列出资料清单,有些数字表面上略显枯燥,有些罗列表面上看似烦琐,但是对于认识和研讨过程说来,它们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当然本书并非纯粹的学术专著,注重知识性的同时还要照顾到趣味性,所以读者初阅览时对于这些数据描述不妨一扫而过,但是到了查找具体资料时,它们会向你提供难得的第一手真实信息。本书特点之一:真,辨明真相“文革”以后,巴金提倡“说真话”。其实,说真话,本来是对小孩子们的基本要求。幼儿园教育幼儿从小要诚实诚信、诚恳老实、待人真心诚意,一句话——要说真话。这是人之初的“小儿科”第一课,是现代社会人人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诚实的反面是虚伪骗人,真话的反面是假话谎话。虚伪的假话谎话,路人皆知其不可为,人人受过坑蒙拐骗的危害,因而人人痛恨骗子、伪君子。不幸到了反右派斗争以后,全民“大跃进”,接着又搞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华大地到处流行“假大空”,越演越烈,虚情假意、说假话反而成了社会风气,甚至宣扬“不说假话干不了大事”,以至于许多年来媒体“假大空套”、文章“假大空套”、统计数字“假大空套”、官场汇报“假大空套”、大会小会“假大空套”,制造了多少可笑的悲剧、闹剧,真可怕!可怕到了极点!……这样才造成“'文革'以后,提倡说真话”的局面。人们为什么往往违心地不说真话,明知故犯地屡屡说假话?这里面最大的原因是受“利害关系”的制约。人们说话往往并非交流真实思想,而是一种谋略、一种计策,兵不厌诈。说到兵法,基本原则乃是“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自己对于自己必须说真话,不可自欺欺人。退一万步说,即使“欺人”也不可“自欺”啊。不法奸商即使屡屡做假账、报假账,但他自己心底里总要存一本真实账目啊。科学的根本基础就是真实数据,虚假伪造的数据和学说在科学面前是站不住的,总会被事实揭穿。事实胜于雄辩,任何骗子欺世盗名瞒天过海,任有天大的本领也欺骗不了科学实践的检验。所以必须认识到:单单“说真话”还是远远不够的。近十几年我的一系列著述的原则、宗旨,就是“发掘真相、揭露真相、辨明真相”,我大声疾呼提倡“辨明真相”!为什么首先要提倡“辨明真相”?很多人说话的初衷可能并不是蓄意瞒和骗,但讲得不够真实。现在,人们很多信息和知识乃是从别人那里听来、看来、抄来的“二手货”,甚至由二道贩子经手的伪劣产品;如今很少有人一天几个小时看书,也没有多少工夫查阅资料,更很少有机会去调查、核验第一手实际情况。可是传媒上很多讲的都不是那么回事!你本身不想说谎,但你道听途说人云亦云,这样所谓的“真话”就可能复制了瞒和骗,就变成传播假话,甚至于真心的牛皮话、忠诚的马屁话。什么叫真相?真相是属于科学的东西,我们中国最缺乏的、最需要的就是科学。回头研讨一下,几十年来的书籍报刊资料里有很多并不是真相,而是“似是而非”的假象。发掘真相是要花大力气的。想要讲明道理,必须先摆清事实。有几分证据说几分道理。“求真”的三部曲“敢说真话,发掘真相,探寻真理”——这三者之中,发掘真相是关键。掌握了真相,才敢于、善于说真话;也只有掌握了真相,才能进一步发掘和发展真理。本书的首要价值,就是努力以确切目光,发掘第一手史实真相。本书特点之二:细,讲究细节现代很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是从细节发掘真情、辨明真相、验证真理的。过去有句有关政策原则的话叫“作结论宜粗不宜细”,但我认为研究历史、研究社会现象却是“宜细不宜粗”。关于历史细节,我探索思考了十几年,找到一个新概念,就是“存在方式”。什么叫存在方式?所有“现在”的人、事、物、话语、行动都会消逝、不复存在;然而它们将在后人的现实中得到某种存在方式,可能被缩小或放大、伸展或扭曲、凸显或湮没,成为“不复存在的存在”,并且引发新的话题、获取新的价值、转化出新的思维。存在的不一定合理,合理的不一定存在。演化并不一定都是进化,有时反倒是退化!有人说:“人生最大的痛苦乃是理想的不能实现、实现的不是理想。”历史的最大悲剧在于优者被淘汰,而劣者适应生存,造成“劣胜优汰”的退化。……那么人生的追求何在?历史的意义何在?终极价值何在?所有这些困惑的解答,都离不开具体细节、实质性的细节,而决不取决于“假大空套”的豪言壮语,也不能从胡侃和废话里受到启发。假大空套、表面文章都无法构成真正的存在方式;而实质性的具体细节及真相的细节组合,才能构建重要的存在方式。这个概念十分重要。存在方式给人的印象、刺激、感动,往往在于一些具体细节!人们不会记得空话大话套话(耳旁风),但是能记住一些具体细节。很多细节都有更深的内涵值得去挖掘。我们虽然看到那么多十分雄辩的或者非常宏大的叙事,但最终我们所关注的还是一些实质性的细节。永远要记住:“什么叫细节?细节就是你特有的‘珠子’。你要穿一串项链,这串项链要跟别人的不同,你起码得有几颗是你的'珠子'。一颗颗珍贵的珠子能使一串项链熠熠生辉。一些好的细节能使一篇作品读后难忘。”本书所描述的,乃是60年间中国入衣食生态的“存在方式”,这些细节的珠子,穿起一串串项链。于是它们就可以获得某种真实的存在方式。随着时间的流逝,历史很容易被忘却,但有些“存在方式”却不会被忘却。前车之覆,后事之师。存在方式的信息,对于求知、求真的人们,永远具有某种神奇的吸引力。尽量准确翔实的历史记载、实录,作为某种“存在方式”永远是人文的宝库,留待后辈们不断发掘和深入提炼,并且从中获得无穷的乐趣。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是让大家知道“什么叫研讨真相”。爱因斯坦说过:什么叫科学?现代科学建立在两个基础上。第一,辨明真相要有可重复的证据。什么叫可重复?你去观察是这个样子,换了别的眼睛去观察也是这个样子,可以重复核验的。第二,探讨真理要合乎逻辑,你这套东西要自成系统,不能自相矛盾,不能假大空套,一定要合乎逻辑,合乎理性。惟其如此,别人的大脑和心灵,才能够印证和接受你这些论述,从而激发新的感悟。“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谢谢大家!

内容概要

这部《温饱及小康——从缺穿少吃到丰衣足食》描绘、讨论60年的衣食变迁,采取了实证和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排除“假大空套”,注重实际调查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并加以初步分析、综合、评述。     该书实质上是一部历史备忘录,让人们不至于忘记“史鉴”——时代的镜子。

作者简介

陈明远,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记者都在寻找三位叫“CHENM.Y”或“MAYERCHENEY”的中国人。其中一位CHENM.Y是“轰动全国”的诗人,他因十几首诗与毛泽东诗词相混淆而受冤狱,他写的现代新体诗有十首编入《中国当代七名诗人选》。另一位CHENM.Y是卓有贡献的科学家,最早从事计算机中文信息处理及语言控制系统的中国科学院研究专家;再一位CHENM.Y是著作很多的人文学者,从事中西方文化交流,最早主编一套外国人学习中国文化的视听教材。多年以后,各国记者们才惊讶地“发现”这三位“CHENM.Y”竟是同一个人,他就是本书作者陈明远;生于20世纪40年代。他受到许多文化名人的信任、关怀和挚爱,但他最大的乐趣是静心思考。不求闻达,做一个真正的文化人。

书籍目录

序上篇  子之衣安且吉  新时代的服装变革  新中国的日常衣着消费  布票时代30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破“封资修”和“四旧”服装  鞋子的演变  白领的时尚——中产阶层的标志  21世纪初的服装价格  我国时装业的发展动向  [附录]国际时装的百年历史下篇  民以食为天  人人有饭吃  观察世风民情的窗口  人民公社“吃饭不要钱”  粮油肉蛋凭票证定量供应40年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饮食业  20世纪后期餐饮的演变  21世纪初餐饮业的新面貌  2006-2009年:伙食费连续上涨  美国饮食也算“美食”吗  中外饮食习惯比较  新世纪首都特色餐饮  我国居民餐饮消费年年高速增长  刹住公款吃喝的歪风邪气  [附录]首都的名牌荟萃后记

章节摘录

新中国刚诞生时,中国人的服装差别还很大:沿海城市中,中山装、长衫棉袍布鞋、干部服胶底鞋、西服革履等,同时并行;而广大农村和城市底层的民众维持着“短褐不完”、衣衫破旧的着装水平。新民主主义革命和以苏维埃为模式的工农联盟,改变了中国人的服装形象。很快就在男子中推广了干部服,妇女中推广了“列宁装”。民国原有的中山装,简化后由红军、解放军采用做军装,由此发展为“干部服”,特别受到进步人士的普遍推崇,并且延续不衰。但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中山装受时尚文化的影响,尤其受到列宁装的影响,在款式上有了新变化(如翻折领的领头变尖了,单排7粒扣变为5粒扣,上下贴袋在原有的基础上作了简化处理等等)。20世纪50年代初期,大刀阔斧的“镇压反革命”运动、暴风骤雨般的农村土地改革运动,迫使地主富农不敢再戴瓜皮帽,不敢再穿团花缎面袄或长衫马褂。接连而来的“三反”、“五反”、“公私合营”运动,又使资方人士和知识分子自觉地解下领带,脱去西装,为表示进步而换上了干部服或中山装、布鞋胶鞋,融人劳动群众之中。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以来,国民经济恢复发展。本着经济、实用、美观的原则,政府纺织部门设计出新颖大方、省工省料、便于劳动者的服装。由此,首先重视服装的实用性,至于民族文化的审美观则被忽视了,传统被淡忘了。无产阶级已经破坏了旧世界,而新的世界尚未健全起来。在“念念不忘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支配下,简洁质朴的衣着,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朴实无华的大众化服装,构成了这一时期的主流。中山装的来龙去脉英国2007年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服装展览,就是“名人套装样式展”,其中包括毛泽东、丘吉尔和查理·卓别林等人的服装。中山装被列为“国际十大名人套装”之一。毛泽东喜欢穿中山装。1949年新中国领导人的照片第一次出现在世界媒体上,他们所穿的套服也随之名闻世界。这种标准服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称为“中山装”。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它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建立民国以来,便和西服一起流行。北伐胜利后,1928年中华民国政府曾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毛泽东主席一向对中山装很欣赏,他坚持穿中山装,因而国外朋友又称中山装为“毛式制服”。现在,中国领导人和广大干部还时常穿中山装。顾名思义,“中山装”是以孙中山先生的名字命名的一种现代化中式男子服装。自从清朝覆灭、民国成立之后,在20世纪20年代,中山装一脉相承,成为我国新生代的主流标志。但是关于中山装的起源,没有第一手确切资料记载。各处众说纷纭,考证起来莫衷一是。目前至少有两家老牌服装店在争夺“中山装”的首创权,这两家都是20世纪初期上海滩的所谓“丰帮裁缝”(浙江宁波奉化帮,又讹称为“红帮裁缝”)。一家是张氏“和昌号西服店”,是1896年宁波人在上海静安寺路407号开办的上海第一家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从日本学艺回到上海的宁波鄞县裁缝张尚义;另一家是王氏“荣昌祥呢绒西服号”,1910年在南京路西藏路口开办的上海最大的男式西服店,创始人之一是宁波裁缝王才运。据说清末民初孙中山先生多次到上海市做服装。1911年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在日本士官服和学生制服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男士服装,由上海的服装店制作成功。又据说孙中山委托日本华侨张方诚设计了中山装的草图,然后到了上海,于1916年请“荣昌祥呢绒西服号”的著名宁波裁缝王才运依照图样制作。亦有一说是1919年孙中山将自己穿过的日本陆军服拿到上海的亨利服装店改为便服,成为中山装的起源。关于中山装,还有如下说法:“孙中山参照中国原有的衣裤特点,吸收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和'西装样式',本着'适于卫生,便于动作,易于经济,壮于观瞻'的原则,亲自主持设计,由黄隆生裁制出的一种服装式样。”认为中山装来自南洋华侨的企领文装。孙中山早先在1902年于越南筹建兴中会分会,曾委托河内一个来自广东的裁缝黄隆生制作了第一套中山装,孙中山采取当时南洋华侨流行的“企领”代替西装的硬领,等等。但是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公认。对于中山装的来由,费孝通(20世纪80年代中)还特为此做过一番解释。他的父亲费璞安曾在1905年东渡日本留学。费孝通说:“我们穿的这种衣服,叫干部服、中山装。哪里来的,你知不知道?大约80年前,当时我父亲不到30岁,去日本留学的时候穿这样的衣服,上边没有这一条领,是日本的学生装。日本的中学生到现在还穿这种衣服。这个衣服式样是孙中山先生传到中国来的,所以叫中山装。把日本的学生服变一变,加上这一条领子,后来花样多了,口袋多了。”而说到日本的学生装又是来自德国的士官服。德国士官服又派生出列宁装……如此再追溯下去,简直没完没了啦。总之,应该说中山装跟西服不同,是由日本的学生服改变而来,也就可以了。1945年10月重庆谈判时,蒋介石和毛泽东都穿着中山装。看当时的照片,他们二人所穿的中山装是一个标准样式的。跟原先中国传统服装(大褂)相比,这种新式男装有四大特点:(1)前部开襟,有一排五到七个圆形纽扣,而原先是没有纽扣只用布制褡袢的;(2)上下左右共有四个口袋,而原先是根本没有口袋的,放什么物品都是往怀里一揣或者拢在长袖里;(3)直筒形的袖口,完全不同于原先的“马蹄袖”等;(4)不同于西装的特点主要在于领子为圆形,带有风纪扣,不是敞开的;还有,后部下方不开缝。由于孙中山的提倡,也由于中山装的简便实用,自辛亥革命以后便和西服一同流行。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定为礼服,修改中山装造型,并赋予了新的含义。立翻领,对襟,前襟五粒扣,四个贴袋,袖口三粒扣,后片不破缝。中山装的最初款式为:上衣是立领、前门襟、9粒明扣,4个压爿口袋,背面有后过肩、暗褶式背缝和半腰带。1922年中山装改为立翻领、7粒扣,下口袋为老虎袋。后又改成现在的款式:上衣为立翻领,有风纪扣;衣身三开片,前门襟,5粒明扣;4个贴袋,各有袋盖及1粒明扣,上为平贴袋,下为老虎袋,左右对称;左上袋盖靠右线迹处留有约3cm的插笔口。高档的中山装,在袖口部位有3粒饰扣。与中山装配套的裤子,一般采用同料同色的西式裤,两侧有斜口袋和后部暗袋。20世纪前期,在孙中山倡导下,革命党人以身着“中山装”为荣;此后国共两党都采用“中山装”为标准礼服。正因为革命领袖和干部都穿中山装,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全国人民便以这种服装来表达对新时代的热爱。于是,中山装成为新中国一款标志性的服装,甚至一度被世界公认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服”。中山装作为新中国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新中国领导人的服装艰苦朴素新中国的党政领导干部服装基本上是由红军的军装发展而来:简单的八角帽、粗布干部服。抗日战争以来,民间亲热的称呼所谓“土八路”,服装就是这么“土里土气”,反映了军队跟老百姓一家亲!20世纪20年代,甩恩来、朱德、陈毅、聂荣臻这些早年赴法国勤工俭学的革命者,在欧洲都曾“入乡随俗”穿起了西装,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正式场合都一律穿起了简易化的中山装——干部服。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到重庆跟蒋介石谈判,穿的服装是临时现做的。当时毛泽东跟蒋介石的合影全身照片,从某种程度上表现了国共两党各自的风格。毛泽东一辈子没有穿过西装。早年穿长衫,红军时代穿军服或军便服、布鞋,开国大典穿中山装。新中国成立初期大多数领导干部,如刘少奇、朱德、陈云、彭德怀、贺龙、林彪、康生、陈伯达等也同样。除了某些从事外交工作的干部,如周恩来、陈毅、张闻天、王稼祥等,有时(特别是出国时)也穿西服革履,但那往往出于工作需要。总的说来,他们的服装都很朴素大方。当时中央领袖在服装上一贯艰苦朴素。1954年8月24日,毛泽东会见英国前首相、工党领袖艾德礼,工作人员见他穿着一条屁股上打满了螺纹补丁、膝盖等处磨得发白的裤子,劝他换一条。他说:“不要紧,谁看我后面呢?再说,我就坐着不起来,怎么会现丑?”工作人员听了哭笑不得。周恩来总理的内衣、衬衫,也是打着补丁。他的一双皮鞋,一穿20年。节约闹革命嘛。

后记

60年前,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我还是个小学生,但开始懂事了。此后我到过全国各地几十个城镇。许多历史事件,我曾目睹耳闻。也可以算是一个“历史见证人”吧。半世纪来笔者在全国各地的亲身经历比如说:1955年老人民币改成新人民币,我兑换过;40年间,粮票、油票、布票、工业券,几十种上百种的票证,我领用过;从永久自行车,到平板三轮车,我蹬过;从忆苦饭到学校食堂、从各种筵席到自助餐、从使馆招待会到国宴,我都享用过;从幼稚园童装、中小学生制服、球衣球裤运动服、劳动服、工作服、军服、西服和中山装,我都穿过;破衣裤打补丁、缝袜子、修鞋底之类的活儿,我也都做过……总之,对于新中国60年来的衣食状况,我都有亲身的体验;先后尝尽了甜酸苦辣、感受过切肤的创痛和衷心的慰藉。不仅如此,笔者亲身经历和关注过60年来新中国的服装变革:祖父、祖母穿过的清末到民国的男装女服,父亲、母亲穿过的长衫、西服、中山装、裙袄、旗袍、列宁装,兄姐穿过的制服、军服、工作服,孩子们穿过的牛仔裤、喇叭裙、蝙蝠衫、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服饰,我不仅亲眼看见过而且有一部分也选购过、穿过。笔者亲自调查过近30年间餐饮的演变:为了写这部书,20世纪80年代以来笔者亲自品尝过各地高档、中档、低档的许多饭馆、酒家、茶楼、食堂的饭菜,四大风味、八大菜系,以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一些“洋快餐”分店,西餐、日本料理,小吃部、点心铺、面包房等等。笔者亲临其境,参观访问考察过各城镇许多地方,为了写这部书,行路何止万里,历程将近万日。然而积累了这许多感性认识,就足够有本钱撰写这部书了吗?还不够,远远不够。笔者查阅、参照的档案资料、原始记录合格的“历史见证人”不仅必须亲历或亲见、身临其境、生逢其时,还必须在回顾中参照当时的翔实记载、原始资料,在这些基础上,方能达到比较真切的认识。20多年来,笔者在各地档案馆、图书馆、资料室先后查阅、核对过的报刊书籍史料总计不下万卷(部、册、篇);所作笔记、摘录(手抄的、复印的、录入的、下载的)约500多万字。坐冷板凳、拼硬工夫,自认为“读书破万卷”这个笨方法还是做到了。笔者先后采访过19世纪出生的很多元老(有许多现已作古),20世纪前叶出生的很多前辈,我的同龄人、同学、同事,以及下一代。努力进行交流,力求达到设身处地的理解。对于笔者说来,上下几层“代沟”都可努力克服、尽量弥补,使得他们趋于公识。周汉晋唐宋元明清相距多少年?孔孟老庄程朱王顾相差多少代?相对于历史的长河说来,若干年以后,从祖父母到我们的子女,都将被统称为“20世纪前后”的一个群体吧?百年巨变、世纪沧桑,由我们记录整理下来,适逢其时、恰如其分。这也可以看作历史的使命。我的研讨过程笔者对于我国人民百年来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教学和著述,已长达20多年。回顾这20多年来,尽管风尘仆仆、诸事缠身,但没有一天放下这个课题,而随时随地都在积累有关的史实,特别关注、搜集、考证、分析第一手的资料,包括原始的书面文献和口述记录(其中收藏多年的报刊资料,有些在摘录时未能一一注明原出处,特此致歉并致谢)。1982-1988年间,笔者曾在北京语言学院教外国留学生,开设过“中国的'衣食住行'文化”课程。其间应约主编了《在中国旅行》(TRAVELIING IN CHINA)和《在北京生活》(LIVING IN BEIJJING)两部中英文对照的教材,并制作了教学录音磁盘(sSINOLINGUA)。由王了一先生作序,由外文出版社向国内外印行,取得了世界影响。此后,笔者经常会同国内外许多普通人和专家学者们,讨论不同时期的我国生活状况。经过这些资料的积累和对于历史的反思,在2001-2005年间《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和《知识分子的人民币时代》相继完稿、修订出版,给我国知识界经济生活的课题创立了一个坚实的框架,填补了一个重要空白。眼下的这本书,跟前两本可以参照阅读,以达到比较全面的认识。留给后人的第一手史料和初步研讨成果下一辈人,不曾亲历亲见,只能根据上一辈人提供的史料和史论,达到亲闻或亲知。 到这前后三四辈的人们都去世以后,再下几辈的人,恐怕不仅谈不上亲历亲见,却连亲闻亲知也做不到了。由此可以推论,我们的后辈将来要讲起1948年发行的老人民币、1955年发行的新人民币,讲起1953-1957年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此后的“大跃进”、人民公社、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甚至讲起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也会感到遥远、陌生吧。这是社会变迁、历史发展的必然。因此,笔者不惜花费20年左右的时间和精力,把这些史料和研究成果,留给社会、留给后人。也正因此,笔者恳请大家都参与到这“60年变迁”的探讨中来,提出意见,以备今后再版时纠错、修正、补充。

编辑推荐

《温饱及小康:从缺穿少吃到丰衣足食》:20年来重要著作:历史的见证、文化名人的个性、百年生活巨变、文化人的经济生活、假如鲁迅活着、知识分子与人民币时代、文化名人经济背景(精选)、人、才、戏三部曲、人仁任——现代文化人生活丛书、才材财——现代文化人生活丛书、喜嬉戏——代文化人生活丛书、何以为生、语言文字的信息处理、语言学与现代科学、走遍中国(英文)、在北京生活(英文)、古诗今译:新潮、中国话听力(英文)、诗选:溯游而上、无价的爱、中国姓氏词典、百家姓研究、姓氏趣谈、诗选:地下诗草、两代丹青、劫后诗存。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温饱及小康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这部《温饱及小康——从缺穿少吃到丰衣足食》描绘、讨论60年的衣食变迁,采取了实证和思辨相结合的方法:排除“假大空套”,注重实际调查搜集第一手原始资料,并加以初步分析、综合、评述。 该书实质上是一部历史备忘录,让人们不至于忘记“史鉴”——时代的镜子。
  •   很不错的一本书!内容翔实,文笔流畅,爱读陈明远的书!
  •   不错的作品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