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说新论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作者:聂猷轩  页数:863  

前言

聂公潜心研究孔子学说和中华传统文化,硕果迭出。前不久出版的两部巨著《孔子经典言论全编》和《孔子言论经外集》,已引起省内外学界瞩目,第三部巨制《孔子学说新论》又将隆重推出。承其信任,嘱为作序;唯学力浅薄,未敢仓促受命。拜读文稿之后,受其人格魅力和进取精神所感动,感想一如涌泉。正当海内外孔学研究方兴未艾之时,猷轩公凭着富厚的学养、灼热的余情、执著的精神,十数年如一日地投身孔学研究。在前两部书中,分别将载于儒学“十三经”乃至散见于先秦两汉二十五部诸子百家名著中的孔子言论,按其内容分类整理,予以注释、翻译和评述,使读者对孔子学说能够获取全面的认识,也为孔学研究者、教学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此第三部专著,近九十万言,分量更重。在前两部基础上,把孔子学说置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通过与中外古今经典文化的联系、比较、鉴别,作了进一步的综合分析。阐发中始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其精髓与中华传统文化之主流思想紧密结合起来,突显孔学在中华文明整个历史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国人细读此书,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更加热爱悠久的中华文明,更加热爱伟大的祖国,从而激发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新经济、新政治乃至一切新事业的热情;国际友人细读此书,则必将愈益增进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和尊崇,从而有助于中华民族扩大国际交往,互尊互信,共同推进人类的文明进步。我深信,随着时间的推移,本书的资料价值将会日益显豁,对人们的影响将会日益深刻,所产生的社会效益将会日益明显,作者的奉献将会在学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体认。就管见所及,其内容至少呈现以下特色。

内容概要

本书尝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方法,对孔子学说进行一次粗略的全面梳理,借以探索其历史的本来面貌。其中某些不同于前贤的论述,只是为了给继续深入讨论提供新的研究线索,故而仅供参考。     全书共分办篇。前四篇尝试把比较零散的孔子言论,汇集整理成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并且重点突出其朴素唯物论和辩证认识论。研究孔子学说,必然会涉及孔子思想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联系、儒学渊源、孔子的社会历史地位、中华文化的历史与未来等等问题。而后四篇正是论述这四个方面的内容。

作者简介

聂猷轩,原名聂太辅,祖籍湖北随州,1931年10月生于安徽宣城,自幼就读于乡村私塾,受到传统文化熏陶,后考入师范学校。入伍之后,先后在安徽芜湖行署、宣城行署有关部门和区、县任职。出身贫寒,一生爱好学习,坚持业余读书。即使是在主持县级党政要务的繁忙工作期问以及深受“反右”、“文革”严重冲击的过程中,都能不问断地读书学习,且兴趣广泛,涉猎于史学、文学、哲学以及现代社会科学等多个领域。常有诗词、文章见于报刊。离休后潜心于古典哲学研究,已陆续出版《孔子经典言论全编》、《孔子言论经外集》等,共180多万字。

书籍目录

前言序一序二义例第一篇  仁学要义  第一章  仁  第二章  道  第三章  礼·义  第四章  孝弟  第五章  忠·信  第六章  知·勇  第七章  中庸  第八章  圣贤·君子·第二篇  哲学  第一章  《周易》经文寓意  第二章  《易传》形上之道  第三章  朴素唯物论  第四章  辩证认识论  第五章  哲学起源之争第三篇  伦理学  第一章  朴实的人文终极关怀  第二章  理性的人生追求  第三章  普适的道德品性  第四章  和谐的五伦秩序  第五章  万物共荣的生态意识第四篇  政治学  第一章  政治理想  第二章  原始民主  第三章  礼乐之治  第四章  国家行政  第五章  朝廷规则  第六章  民族平等第五篇  儒学源流  第一章  文明源头  第二章  儒学真相  第三章  百家争鸣  第四章  战国儒家  第五章  西汉儒教  第六章  诸子百家第六篇  千古孔子  第一章  家族身世与社会声望  第二章  性格特征  第三章  卓越贡献  第四章  享誉世界第七篇  中华文化  第一章  文化概念与属性  第二章  文化根在基层  第三章  先民理性早启  第四章  思想奋发进取  第五章  文明积淀丰盛第八篇  继往开来  第一章  敬重辉煌历史  第二章  正视挫折教训  第三章  普及传统文化知识  第四章  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章节摘录

和推导出其他一切道德规范的起始点和归宿点,而这种道德规范正是便于人们的统一认识、准确把握和诚心遵行,共同追求高尚的道德目的。而且“仁”不是一般的道德标准,应该视之为道德终极标准。所谓道德终极标准就是产生和推导其他一切道德言行的道德标准,是解决一切道德言行相互冲突的道德标准,是在任何条件下都应该遵守而不应该违背的道德标准,因而也就是绝对的道德标准;同时,道德终极标准只有一个,亦即人们所认识、所把握并被当作唯一行为规范的道德准则。因此,作为“道德目的”的“仁”,既是衡量一切行为善恶的终极标准,又是衡量道德主体自身优劣的终极标准。孔子所讲的“仁”,是对当时社会历史条件下所能意识到的人的美好品质和能力的高度概括。所谓人的美好品质和能力,就是既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又有利于群体生存发展的品质和能力。孔子把这些归纳于“仁”的范畴,更是看重仁的社会实践的良性(善)效应。“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这就是人与人之间最美好、最理想的关系。这种关系充分体现出了关注人、尊重人、热爱人的博大仁爱精神,是真正属于“人”的社会存在关系。而且,孔子把这种理想的人际关系以最明白无误的方式直接指向社会生活,具有极平易、极简单的可行性,不需要艰难的思考,也不需要和尚般的苦行,人人可做,时时可行。既是心地善良者的衷心愿望,又是社会大众的殷切期盼。因此,孔子所讲的“仁”,最能体现人的本质存在,是人与人之间最善良的社会关系;那些恶的不属于仁的社会关系,孑L子认为是犬马。孔子还说:“温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宽裕者,仁之作也;孙接者,仁之能也;礼节者,仁之貌也;言谈者,仁之文也;歌乐者,仁之和也;分散者,仁之施也。”(《礼记·儒行》)这八种社会表现,无一不是人性善的本质外现。孔子讲的“仁”,为社会道德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研究社会道德问题有两个基本的视角,一个是共时态的角度,一个是历时态的角度。共时态是研究人的现实存在,历时态是研究人的发展、提升。与现实存在相比,发展、提升更强调主体的自为性、能动性和自觉性。人作为历史的存在物,始终是未完成的,始终处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过程之中。与一般物质发展过程有所不同的是,人的提升是一个不断走向自觉的过程。从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的提升表现为三个层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热爱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在人与社会的关系方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性、全面性和合理性,表现为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使人与人的关系亲善合理;在人性完善的层面,人的提升表现为人的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和精神境界的不断提高。人的这三个方面的提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关联不可分的。孔子所讲的道德,既立足于当前社会,又昭示人类社会的光明未来。尤其应该指出,孔子所讲的“仁”,在更多场合已经超出了纯道德概念,赋予了一系列新的涵义,使之成为非常明确的哲学命题。第一,孔子把“仁”规定为人的本质。他所说的“仁者人也”(《礼记·中庸》),就是这个意思。这里的“仁”已不是一种行为表现,而是道德的本体、百善的总源头。在孔子看来,作为天地生物的人,还不是真正的人,只有具备人的本质——仁,才能成为真正的人。人的本质既然不是某种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人也就不是生而为人,而是在人生中不断以“仁”充实自己,才使自己成为真正的人。这一思想理论,为人的自我完善指出了道路和方向。具备了“仁”这种本质的人,只会做有益于社会群体的事,不会做有害于社会群体的事,“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具备了“仁”这种本质的人,不是独善其身,洁身自好,更不是做一个明哲保身的好好先生,而是已经养成了抑恶扬善的秉性,“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论语·里仁》)喜爱善良之人叫做“仁”,憎恨邪恶之人也叫做“仁”。这与当时流行的“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国语·晋语》)的观点是一致的。孔子学说中的“爱人”没有提到“兼爱”,大概就是表明,不可能去爱一切人,更不能去爱那些做坏事的邪恶之人。对于做坏事的恶人,不仅不爱,而且要给予狠狠的痛击。所以孔子说:“我孔丘虽然讲仁德,而有时又凶狠。”【夫子日“丘能仁且忍……”(《淮南子·人间训》)】从维护道德规范的角度看,孔子的思想比西方基督教力主“以怨报德”的观念要开化得多。春秋时期,也曾有人主张“以怨报德:’,当问及孔子时,孔子却回答说:“何以报德?”应该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论语·宪问》)这种“仁”体现了抑恶扬善的群体意志,所以能够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爱憎分明,是人的本质所规定。“仁”的高贵之处,就在于它充分表达出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憎情感。对于爱的对象充满亲和性,对于恨的对象充满斗争性。对于仁所包含的这种爱恨情感,刘述先教授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认为“仁的超越性原则”没有过时,“今日在美国,外在条件可谓与传统中国完全不同,然而当代富有理想主义的知识分子,在其国内反贫穷,反种族歧视,反暴行,在国外则反侵略,反政治经济之垄断,反剥削,反强权政治,何,以不是仁心的表现。”①由此可以看出,仁爱也是抗暴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在古代有“杀身成仁”的仁人,在今天的世界也有以此为出发点反对野蛮、黑暗、强权的志士。可以肯定,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仁学思想一定会为人类文明作出新的贡献。第二,“仁”富有纯真的人间深情,是最重要的人文意蕴。“仁”凝聚着浓浓的亲情,并对人类的善良大众怀有强烈的怜悯同情之心。亲情孕育仁德,仁德增厚亲情。“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礼记·祭义》)“弟子人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孝以事亲,顺以听命,错诸天下,无所不行。”(《礼记·祭义》)“爱人”必须首先“爱亲”,“爱人”的感情要从“爱亲”中去培养,由“爱亲”去扩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兄弟都不爱,怎么还能去爱别人?基于这个道理,所以孔子又认为,一个人如果能以自己的“爱亲”感情为基础,把这种感情推广到远者、疏者,推广到其他人,那就能做到“爱人”,就能成为“仁者”。第三,孔子所讲的“仁”,体现了社会上所有人的人格平等。在人与人之间,不仅每个人有自我肯定、自我尊重的人与自身的内在的同一关系,而且有相互肯定、相互尊重的人际平等的同一关系。人实际上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关于上述两个“同一关系”的意识,是最基本的类意识,也是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最基本的自我意识。孔子讲的“仁”,正是对这种类意识、自我意识的概括和展现。有了这种类意识、自我意识,才有可能自我肯定、自我尊重,并有可能去肯定、尊重他人。人的这种品性不是孤立的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的东西,而是在动态的社会关系中生成和表现出来的。“仁”作为表征人的类关系的品性,只有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动态展开中才能得到表现和确证。而表现和确证的基本内涵就是“爱人”、“爱人类”,就是平等待人,就是肯定人、尊重人。每个人既要把自己当做人,也要把他人当做和自己一样的人;既要自我肯定、自我尊重,也要肯定他人、尊重他人。这种对己对人的普遍肯定与普遍尊重,表明每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分的。孔子所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矣。”(《论语·雍也》)正是对人格平等的准确表达。所谓“能近取譬”,就是要“推己及人”,一方面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另一方面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当然,在古代阶级社会里。

编辑推荐

《孔子学说新论:兼论中华文化继往开来(套装上下册)》是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子学说新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能看到作者著述此书下了很大的功夫。作者先是编著了《孔子经典言论全编》和《孔子言论经外集》,对孔子的所有言论,剔抉爬梳,分类整理研究,在下此厚重功夫的基础上,吸取前贤精华,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一家见解,乃成此书。很值得一看。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