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纲目(上下)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出版社: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作者:【明】李时珍  页数:340  
Tag标签:无  

前言

中医药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生命科学,是科学与人文融合得比较好的学科,在人才培养方面,只要遵循中医药学自身发展的规律,只要把中医理论知识的深厚积淀与临床经验的活用有机的结合起来,就能培养出优秀的中医临床人才。    近百余年西学东渐,再加上当今市场经济价值取向的作用,使得一些中医师诊治疾病,常以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不论病情是否需要,一概是中药加西药。更有甚者不切脉、不辨证,凡遇炎症均以解毒消炎处理,如此失去了中医理论对诊疗实践的指导,则不可能培养出合格的中医临床人才。对此,中医学界许多有识之士颇感忧虑而痛心疾首。中医中药人才的培养,从国家社会的需求出发,应该在多种模式多个层面展开。当务之急是创造良好的育人环境。要倡导求真求异,学术民主的学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设立了培育名医的研修项目,首先是参师襄诊,拜名师制订好读书计划,因人因材施教,务求实效。论其共性则需重视“悟性”的提高,医理与易理相通,重视易经相关理论的学习;还有文献学、逻辑学,生命科学原理与生物信息学等知识的学习运用。“悟性”主要体现在联系临床,提高思想思考思辩的能力,破解疑难病

内容概要

“汤头”是中药汤剂的俗称。在中国传统的中药方剂中,一副汤剂往往要由多味药材组成,制法繁琐,药材名称抽象枯燥,不便记忆和掌握;因此,古人便尝试着将一些传统的灵验药方,改成诗歌,使其具有合辙押韵,朗朗上口的特点。此举方便了人们的识记,受到广大学医者的欢迎。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岁老中医,整合古方编著了一本《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本书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用药、适应证、随证加减等都写入歌中,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一时成为医界的美谈。为使传统中医学名著得以发扬传承,使之更好的服务于人民,编者精心编译著写了现代版的《汤头歌》。

作者简介

作者:(明)李中梓

书籍目录

汤头歌诀 一 补益之剂  一、四君子汤  二、升阳益胃汤  三、黄芪鳖甲散  四、秦艽鳖甲散  五、秦艽扶赢汤  六、紫菀汤  七、百合固金汤  八、补肺阿胶汤  九、小建中汤  十、益气聪明汤 二 发表之剂  一、麻黄汤  二、桂枝汤  三、大青龙汤  四、小青龙汤  五、葛根汤  六、升麻葛根汤  七、九味羌活汤  八、神术散  九、麻黄附子细辛汤  十、人参败毒散  十一、再造散  十二、麻黄人参芍药汤  十三、神白散  十四、十神汤 三 攻里之剂  一、大承气汤  二、小承气汤  三、调胃承气汤  四、木香槟榔丸  五、枳实导滞丸  六、温脾汤  七、蜜煎导法 四 涌吐之剂  一、瓜蒂散  二、稀涎散 五 和解之剂  一、小柴胡汤  二、四逆散  三、黄连汤  四、黄芩汤  五、逍遥散  六、藿香正气散  七、六和汤  八、清脾饮  九、痛泻要方 六 表里之剂  一、大柴胡汤  二、防风通圣散  三、五积散  四、三黄石膏汤  五、葛根黄芩黄连汤  六、参苏饮  七、茵陈丸  八、大羌活汤 七 消补之剂  一、平胃散  二、保和丸  三、健脾丸  四、参苓白术散  五、枳实消痞丸  六、鳖甲饮子  七、葛花解酲带 八 理气之剂  一、补中益气汤  二、乌药顺气汤  三、越鞠丸  四、苏子降气汤  五、四七汤  六、四磨汤  七、代赭旋覆汤  八、绀珠正气天香散  九、橘皮竹茹汤  十、丁香柿蒂汤  十一、定喘汤 九 理血之剂  一、四物汤  二、人参养荣汤  三、归脾汤  四、养心汤  五、当归四逆汤  六、桃仁承气汤  七、犀角地黄汤  八、咳血方  ……  十、祛风之剂 十一、祛寒之剂 十二、祛暑之剂 十三、利湿之剂 十四、润燥之剂 十五、泻火之剂 十六、除痰之剂 十七、收涩之剂 十八、杀虫之剂  十九、痈疡之剂  二十、经产之剂  附:便用杂方汤头歌续  一、补益之剂  二、发表之剂  三、攻里之剂  四、和解之剂  五、理气之剂  六、理血之剂  七、祛风之剂  八、祛寒之剂  九、利湿之剂  十、润燥之剂  十一、泻火之剂  十二、除痰之剂  十三、收涩之剂  十四、杀虫之剂  十五、经产之剂  十六、幼儿之剂  十七、痈疡之剂

章节摘录

卷一上古天真论篇第一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日: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日: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惦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日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帝日:入年老而无子者,材力尽邪,将天数然也?岐伯日: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发鬓颁白。七八,旰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藏(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发去。肾者主水,受五藏(脏)六府(腑)之精而藏(脏)之,故五藏(脏)盛乃能泻。今五藏(脏)皆衰,筋骨解堕,天癸尽矣,故发鬓白,身体重,行步不正,而无子耳。帝日:有其年已老而有子者,何也?岐伯日:此其天寿过度,气脉常通,而肾气有余也。此虽有子,男不过尽八八,女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帝日:夫道者,年皆百数,能有子乎?岐伯日: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黄帝日: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辩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译文】黄帝生来十分聪颖而有灵性,三岁即谙于言辞,十岁时知识广博,长大之后敦朴敏达,及至成年则登上天子之位。(黄帝)问天师岐伯:听说上古时代的人年龄都能够超过百岁,动作却不显得衰老;可现在的人,年龄刚到半百动作便都衰弱无力了,这是由于时代变迁所造成的原因呢,还是因为今天的人们违背养生规律所造成的呢?岐伯答:上古时代那些懂得养生之道的人,能够按照天地阴阳自然变化的规律而加以保养,调和养生的方法,使之达到正确的标准。饮食有所节制,作息有所常规,既不妄事操劳,又避免过度的房事,因而能够使形体和精神协调统一,活到应该活到的寿数,超逾百岁才离开人世。当今的人却不同了,把烈酒当琼浆一样纵饮无度,违背生活的常规,酗酒后纵淫行房,为了纵欲过度而耗竭精气,为了满足嗜好而使得真元败散,不懂得谨慎地保持精气的饱满,不善于调养自己的精神,只知道贪图一时的快意。由于悖逆了真正的人生之乐,起居作息毫无节制,因此到半百时便衰老了。上古的圣人经常教导民众,对一年四季中的各种病邪,要根据节气的变化而及时避开,同时心态要清净安逸,排除杂念妄想,以使体内真气和顺,精神守持于内,这样怎么会受到疾病的侵袭呢?因此,人们就可以心情安闲,寡少欲望,心境安定无忧惧,情绪安定而没有焦虑,形体劳作而不使之疲惫,真气因而得到调顺,各人皆能随其所欲而满足自己的愿望,不管吃任何食物都觉得甘美,任意穿什么衣服都感到惬意,所处的环境为安乐,不因地位的尊卑而羡慕嫉妒,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朴实。因而任何不正当的嗜欲都不会干扰他们的视听,任何淫乱邪论也都不能惑乱他们的心志。无论愚笨的、聪明的、有才能的,还是能力差的,都不会因外界事物的变化而烦心焦虑,因此符合养生之道。他们之所以能够年龄超过百岁而动作不显得衰老,正是由于领会和掌握了修身养性的方法,从而身体不被内外邪气干扰和伤害的缘故。黄帝问:人到年老时不能生育子女,是因为精力衰竭,还是受到自然规律的限制呢?岐伯答:女子到七岁肾气便开始充盛,更换乳齿,头发生长茂盛;到十四岁时,天癸分泌,任脉通畅,太冲脉旺盛,月经按时而至,具备了生子育女的能力;到二十一岁时,肾气充满,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二十八岁时身体最健旺,筋肉骨骼强健坚固,头发生长达到最盛的阶段;到三十五岁时,阳明经脉气血逐渐衰弱,面庞开始憔悴,头发亦开始堕脱;到四十二岁时,上部的三阳经脉气血衰弱,面庞槁悴无华,头发开始变白;到四十九岁时,任脉气血亏虚,太冲脉的气血也衰微了,天癸枯竭,月经断绝,因此形体变得衰老,失去了生子育女的能力。男子到八岁肾气便开始充盛,头发开始茂盛,更换乳齿;到十六岁时,肾气旺盛,天癸产生,精气满溢而能外泻,若与女子交合,便能生子育女;到二十四岁时,肾气充满,筋肉骨骼强劲,智齿长出,生长发育期结束;到三十二岁时,筋骨粗壮盛实,肌肉亦丰满健壮;到四十岁时,肾气衰退,头发开始脱落,牙齿开始枯槁;到四十八岁时,人体上部的阳气逐渐衰竭,面容枯憔少华,发鬓开始变得花白;五十六岁时,肝气衰弱,筋脉搏活动不便;到六十四岁时,天癸枯竭,精气少,肾脏衰,牙齿头发脱落,形体衰疲。肾为身体内主水的脏器,能贮藏五脏六腑韵精气,因此五脏功能旺盛,肾脏才能排泄精气。现在年老,五脏功能皆在衰退,筋骨懈怠而无力,天癸已然枯竭,所以发鬓都变得斑白,体态沉重,步态不再稳健,也不能够再生子育女了。黄帝问:有些人年纪已经衰老,却仍然能够生子育女,这是什么原因?岐伯答:因为他们先天的禀赋超过普通常人,气血经脉能够保持畅通,而且肾气有余的缘故。这种人能较长时间保持生育的能力,但男子一般不超过六十四岁,女子一般不超过四十九岁,精气便竭尽了。黄帝问:谙于养生之道者年纪超过百岁,还能否有生育能力?岐伯答:谙于修养者,能够延缓衰老而保全形体,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能够生子育女。黄帝道:我听说上古时代有被称为“真人”的人,能把握天地阴阳消长的要领,吐故纳新,保养精气,超然独处,令精神内守,使筋骨肌肉与整个形体达到高度协调,所以能与天地同寿,永无终结,这是契合养生之道,因而能够长生。中古的时候有被称为“至人”的人,具有淳厚的道德,能完整地掌握养生的方法,能应和于阴阳四时的变化,远离世俗生活的纷扰,聚蓄精气,集汇精神,悠游于天地之间,让视觉和听觉所及远达八荒之外,这是一类延益寿命和强健身息的方法,也可以归属到“真人”之列。其次有被称为“圣人”的人,能够安处于天地的和气之中,顺合于八风的变化,使自己的嗜欲和喜好同世俗相适应,毫无恼怒怨忿之情,行为并不脱离世俗,而举止又不受世欲所牵制,穿着装饰普通纹彩的衣服,举动也没有炫耀于世俗的地方,在外不使形体过度劳累,在内不让思绪有所负荷,以求安静逸悦,以求悠然自得为满足,所以其形体不易衰惫,精神不易耗散,寿数亦可达到百岁。其次有被称为“贤人”的人,能够依据天地变化的法则,依照日月昼夜盈亏的运行,辨别星辰的位置,以顺应阴阳的升降消长,根据四时寒暑变迁来调养,冀求符合上古真人的养生之道,也能够增益寿数,却有一定的极限。

编辑推荐

《黄帝内经(上)》可谓古代最重大的科学成就,是人类历史上重大的科学成就之一,是自然科学思想的典型代表,在生命科学中中医学作为宏观医学具有永远也不可动摇的地位和作用。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本草纲目(上下)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此书印刷很好,内容上有黄帝内经的原文和现代白话文的翻译。
  •   用浅显易懂的形式向大众展现国之瑰宝!是送给每一个炎黄子孙的珍贵礼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