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楼集

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辽宁人民  作者:(明)方逢时 撰,李勤璞 校注  页数:366  译者:李勤璞 注解  
Tag标签:无  

前言

  秦汉迄清(DaicingGurun),中华帝国在广袤的亚洲束部描绘文明画卷。因为地理的宿命,更因为世界史演变至海洋时代,明清以降外部威胁不光来自西一北的亚洲腹地,更须紧张看顾束一南的沿海和海洋。对古老的农业帝国而言,这两个方向上都广远无际涯,不知其深处正酝酿怎样的变化、会冒出怎样的敌人。一个强盛的朝代必须在这正相背离的大尺度空间取得进展或稳住阵脚,这个帝国必须是一位意志不颓废、精力不衰竭的“双面神”。  难得有这样的朝代。明朝的状况就最充分表现了这个庞大帝国固有的地理缺陷,帝国受到“南倭”(倭寇)与“北虏”(蒙古,Mongyo1)的持久侵扰,最后亡于辽东边外先前渺小散漫的藩属部落女真(Jusen,Jurcid)。  方逢时(1523-1596)就是明代中华帝国这种空间特性的体现者。他出生湖北嘉鱼,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从此踏上仕途,初授宜兴县尹,几经迁转,嘉靖四十一年(1562)升广东按察司副使,平定惠州、潮州一带山贼与倭寇,后长期在大同、阳和担任防卫蒙古的巡抚和总督,终官柱国少保、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刚就大同巡抚任(隆庆四年,1570)即以周密的布置挫败丰州滩(今呼和浩特地区)蒙古俺答(AltanQaYan,1507一1581)的进犯,后因把汉那吉(Bay-aAci,1553一1583)的归降,首倡并尽力达成俺答封贡(1571),朝廷赐俺答“顺义王”名号,沿边开市,嘉靖十年(1531)以来剧烈摧残明朝边陲的桀骛的右翼蒙古,从此纳入中华帝国的名分秩序和朝贡体制,这历史性转折,换来宣化以西沿边汉蒙间六十年的太平生活与文化混同,直到后金(AisinGurun)占领并焚毁归化城(1632)。  方逢时还工于诗文,尤其诗文没有怨艾。晚明诗家、同时也是方氏老。

内容概要

  方逢时,明代嘉靖进士。在大同先后任巡抚、总督。  方氏诗文集《大隐楼集》主要是他大同时代的经历见闻与感想记录,谓之“边塞记”,对于理解十六世纪后半期以来蒙古族历史、蒙汉关系史、我国长城地带民族文化的融合进程,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传统,颇具价值。是出自主事者本人的一手资料,十分珍贵,向未点校出版。  本书被列入国家古籍整理项目。

书籍目录

序言校注说明校注引用书目卷之一 赋、乐府赋樱拂赋画角赋黄杨赋乐府气出唱精列江南度关山东光十五觐歌对酒鸡鸣乌生平陵东东门陌上桑饮马长城窟上之回胡笳十八拍卷之二 四言诗、五言古诗四言诗显命颂成功也为大夫陈惟举作受命纪戎绩也为大司马张公作五言古诗谒陵赋得仲宣楼送张伯端编修请告还江陵送刘职方之南京报国寺与吴明卿话别送谢郎中守临江感怀出郭遇雨九日王参军宅燕集凉风真河水阅耕赠万总兵谢病还江东观渔射途次暮春述怀咏陶潜使淮留别京师旧游泊莲窝驿怀胡少府择闲居杂兴悼亡东轩山中秋兴秋燕南膈留鹤鹿立冬前一日太宰王公枉顾,花下小酌玉簪花途次风雨羽扇立秋日次芜湖霖寰李主事招饮小东山张子珍茂才归自京师,访予山中,酌酒话旧,因赠此诗乡人送李戏成十一韵足疡偶述假寐秋日寄王参军长乐行台独射丁亥二月四日黄沙蔽天,寒气颇甚,感时思事,情见乎辞小山登眺浴日亭延飨将佐纪事,和督府吴公韵太平宴感述和督府吴公韵宿潞河驿鹿门山,卧龙冈别离曲天界寺竹林避暑林中榴花灵芝过三山过鹭鹚湖用谢元(玄)晖寻句溪韵夏夜秋日野外游眺复官上谷出关塞上李陵长城行青冢怨白登行云中行燕然行摩笄怨二月十四日早发镇城用孟浩然韵登赤城山龙门关龙门城剪子岭唐家岭清明北归膈遏庭燕鹏鹗堡山丹花朝阳观种菊长门怨寄衣曲卷之三 七言古诗、杂言古诗七言古诗奉陪大宗伯徐公、学士张公登君山望江潜别离嵩山仙歌为梁丞作吴峻伯书至,称余所与茶叶大如掌,味涩如柳。因作长句寄之,为茶鲜嘲云琅琊山人歌新桥驿遇风后作种柳题许道士蟠桃图闻笛贫军辞关山月卖树词南征歌,送刘子成俞宪贵阳瀛城吟,送宋令还肃宁南园歌栢亭歌送钱主事使淮阳钓台行,送韩郎中守严州梅花吟,送汪郎中副宪江西送赵中丞子乐左迁广东佥宪近湖篇,为柴都闽作石塘梅花惠阳行台与刘茂才夜坐猛虎噬人不避贤豪篇云中老妇词并序塞上谣烧荒行梅道人墨竹引燕歌行,用唐高常侍韵送郑总督镇阳和杨尚书画竹歌沧洲吟峩媚仙人歌,为松谷陈阁老寿徐生行春谷歌居庸山中凯奏余音,为虚江俞元戎作赠别刘邑侯迁判肇庆望五老峰九华山轩辕台羽扇篇凤凰台歌送茅鹿门驾部之金陵清源行彭城歌小孤山歌种竹月泉歌忆昔篇春晓曲赠写真刘生元辅络纬辞送何郎中使辽东送趟佥宪之辽东送汤平仲令新城寄吴川楼杂言古诗采蕨谣再赠刘邑侯白鹿词墙畔竹荔枝词杞人词愚公词干鹊鸣采葛谣杂言卷之四 五言律诗张公洞登周孝侯五龙宿胶山寺登城吴氏园亭燕集秋晓亭成寄交河袁令恒寄弟七夕风雨舟中漫兴怀故兴济令许伯玉同趟都运夜登水月阁戏马台留城淮阴漂母先春草堂漫兴立秋日过清江道院送刘子易郎中道(通)州督储赠杨生珍燕山春雪吴明卿五月五日生子与友人夜饮醉书广州即事肇庆道中黄香堡惠阳岁暮书怀射毕观德亭独坐园亭杂咏岔道白登插箭岭谒宋杨练使祠马营独石开平道中猎三月三日龙门对雪檐雀晚霁简榆浦崔中丞……卷之五 七言律诗卷之六 七言律诗卷之七 七言律诗卷之八 五言排律、五言绝句卷之九 七言绝句卷之十 骚、颂、碑文、序、引、记卷之十一 议、辩、书卷之十二 书卷之十三 书卷之十四 啓、祭文卷之十五 杂著一卷之十六 杂著二附录一附录二

章节摘录

  弱,难与争锋;虽兢兢保守,犹惧不支,为之奈何!  火器虽中国长技,用之则存乎人。盖国初诸人,挟百胜之威,目中无虏;运谋用技,神气不挠,故能取胜;今遽人积衰不振,始及百年,三军见虏,岂但如千遇狼,实如鼠主见猫也。盖羊尚狠触而毙,鼠则伏首待噬耳。今之遍人何以灾此!一遇虏阵即心胆堕地,纵一举放旋已弃去而走,又况其器之不精,远不如古邪。  今日之用,惟有勇将樱(撄)城。虏或蚁附来攻,或虏营夜聚,出奇劫之,庶几可以自全而已。今边防之策,除简选将帅,畜练士马,积储刍饷之外,惟有修筑城堡,以为坚壁清野之计,乃可必行;若遍墙、追墩,恐亦徒费无益。盖遍墙廷袤,动数百里,中间河山之间势必难周,虏骑之侵,惟有十寻之隙,即蜂拥而入矣,边墙虽长,岂非虚设?至于逼墩,守者多不过十军,虏以三十骑至,即危矣。又墩台之设,原以候望烽火,虏若大举,在我已知,留此数军在墩何益?救之则无及,弃之则可悯,故虏未至,则散军在墩,明烽火以哨之;虏已至则收敛墩军,并入城堡,以共御之。盖以百军散在十墩,则势分而力寡,以百军并之一堡,则势聚而力完,此又立墩台者之所不可不知也。今之将领困于文法,一言墩军,则必欲其在墩,不敢少移,甘为虏禽而不惜,岂不谬哉。某草野书生,不谙军旅,滥竿遍镇,曰切忧思,未知所措,伏辱钧谕下及,敬陈愚虑。 与张阁老论入卫兵马书 六月二十八等日,俺酋以二千余骑入蹂田禾,见我兵戒严,初六日遂遁去,地方幸保无虞。且今年田苗甚嘉,虽苦雨多,亦无害也,但虑秋深大举耳。  奉镇兵马疲弱,好马壮士皆以入卫而耗。昨与王公论及,彼时慨然动念,故仆先具疏上,欲本兵下军门议处。昨见本兵之覆,似有不从之意,至云“和气召祥”诸语,可为发笑。仆岂敢以此与人争短长哉?仆之意,谓人臣任一方之责,则当忧一方之忧,凡有举措,当为国家长久计,不宜苟狗目前,为自全之事,故厯观遍务,莫苦于入卫。愚意谓,朝廷入卫之政,犹割肉以充腹,腹饱而身毙矣。蓟镇不自为永图,惟藉卫兵,犹抱瓮而灌园,瓮破而园荒矣。本镇卫兵二营,共六千,又加以每营标三百。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隐楼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