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出版时间:2005-0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美)林达・约翰逊  页数:270  译者:成一农  
Tag标签:无  

前言

  本书是来自四个国家的六位学者努力耕耘的结果,他们搜集了“江南”这一单一核心区域中某些与城市历史相关的资料。“江南”照字面意思,指的是“长江以南”,而近代更多地被认为是长江下游宏观区域的主要组成部分。“江南”一词起源于唐代,不过当时它所涵盖的地域很大,主要包括今天江苏、江西、安徽和浙江省在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  这一用语从唐代到清代,经过了几个阶段的变化;到清前期,它成为江南省的省名,不过江南省存在的时间不长。康熙统治时期,江南省被分为安徽省和江苏省,并沿用至今。但是“江南”一词仍作为常用的口语在使用,用来指代“长江以南”的地区。本书中,尽管江苏省的扬州位于长江的北岸,这一地区有时被称为“江北”(长江以北),或者被称为“苏北”(江苏北部),但是在社会和文化方面,该地区和苏州、杭州、南京以及上海一样被认为是江南的一部分。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史研究领域的扩大与深入,中国学术界陆续翻译出版了一些在国外学术界颇具影响力的城市史论著,如刘易斯·芒福德(Lewis Mumford)《城市发展史——起源、演变和前景》(The City In History:Its Origins,Its Transformation,and Its Prospects)、施坚雅(G.William Skinner)主编的《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The C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等。这些译著的出版使国内学者了解了国外城市史研究的视角和方法。特别是施坚雅一书的翻译出版,虽然较英文第一版的刊行推迟了二十年,但是对于中国学界的城市史研究依然起着很好的启发和推动作用。不过相比之下,这些著述的创作稍嫌早了一些,对中国古代中小城市的研究也显得弱了一些,因此,我们一直期待能够有最近几年研究中国城市的国外著作翻译出版。不负众望,由成一农翻译的《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Cities 0f Jiangnan inLate Imperial China)一书现在奉献给读者,这部译著反映了国外学者对中国城市史研究的最新成果。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是美国学者林达·约翰逊(LindaCooke Johnson)主编,1993年纽约州立大学出版。该书汇集了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和日本学者对中国长江下游苏州、杭州、扬州和上海等城市的研究,可以说至少体现了当前国外中国区域城市研究的最新方法和视角。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罗威廉(WilliamT.Rowe)教授为该书撰写的导言,更是站在学术的前沿,对目前国外学术界区域与城市研究的焦点、存在的不足和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这不仅使我们对国外区域与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耳目一新,而且对于我们今后如何消化和吸收国外的研究理论与方法也具有指导意义。 在这里,我愿意介绍一下本书的译者成一农。作为他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期间的导师,我对他可以说是非常的熟悉。成一农在读硕士期间就对城市历史地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发表了一些有关古代城市的论文。在其读书研习过程中,成一农经常关注国外的研究成果,并尝试翻译过一些较为重要的国外学术论文,其中就包括本书罗威廉教授的导言。该译文发表在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刊物《历史地理》第十八辑上,译文发表之后,曾引起学界的关注和兴趣,因此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的支持下,他在博士后工作期间终于将全书翻译完成。成一农在翻译过程中兢兢业业,并能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意译,难能可贵的是,他对原书论文中引用的大量方志和文集都能一一查对出处、核定原文,为读者提供了较大的便利。 最后,我希望今后能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学术翻译工作,将更多有价值的国外研究论著介绍给国内的读者,从而进一步促进中外学术文化的交流,振兴中华学术。

书籍目录

中文版序序言导言:长江下游的城市与区域第一章 人间天堂:苏州的崛起,1127—1550第二章 晚明杭州的城市改革和民变第三章 帝国晚期的苏州城市社会第四章 扬州:清帝国的一座中心城市第五章 上海:一个正在崛起的江南港口城市,1683—1840附录参考文献图表目录图表1 元代江南地区图表2 绘制于1229年的宋代石刻平江府图图表3 长江下游宏观区域的人口统计(按户数统计),1290—1393图表4 明代苏州城图图表5 明代杭州城图图表6 纺织产品生产组织结构图图表7 明代的价格、工资、棉花和铜银比率图表8 清代的江南图表9 清代的江苏北部地区(江北)图表10 清代扬州城图图表11 清代上海地图图表12 上海行会的建造和重修,1644—1851图表13 “南京布”的出口,1786—1835

章节摘录

  当然,苏州和很多小的纺织中心得益于纺织生产领域内不断增强的专业化。苏州,除了成为最大的丝绸生产中心之外,还成为来自松江府和其他省份的纺织品商人汇集的主要中心之一。它同时成为最重要的棉布织染和踹布中心,棉布织染和踹布是两个典型的城市工业活动。建立在纺织品生产上的城市化趋势为苏州府所辖的小城镇带来了利益。吴江县盛泽镇的历史是众所周知的。当地的历史学家记载:绫绸之业,宋元以前惟郡人为之。至明熙宣间,邑民始渐事机丝,犹往往雇郡人织挽。成弘以后,土人亦有精其业者,相沿成俗。于是盛泽、黄溪四五十里间,居民乃尽逐绫绸之利。有力者雇人织挽,贫者皆自织,而令其童稚挽花。女工不事纺绩,日夕治丝。故儿女自十岁以外,皆早暮拮据,以糊其口。而丝之丰歉、绫绸价之低昂,即小民有岁无岁之分。在有关的各种小故事中,冯梦龙描述了盛泽镇一个机户迅速发家的历史。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帝国晚期的江南城市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