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文苑散忆

出版时间:2006-8  出版社:上海人民  作者:李果 编  页数:300  
Tag标签:无  

前言

1996年间,上海市虹口图书馆决定在该馆馆刊《绿土》中开辟专门篇幅设立文史专刊,登载文史资料研究性文章,为读者提供更多的文史知识,也为学界提供一定的学术信息。知道这一消息后,我最初的感觉是赞赏和欣喜。虹口图书馆是一家区级图书馆,主要任务是为区内机关和居民提供一般的书刊阅读服务。虹口图书馆又是一家有个性、有胆识的图书馆,在尽职尽责完成主要任务之外,常常探索更多、更好服务社会的方法与途径,例如建立“文化名人在虹口”等特色阅览室;设立“文化快车”,将图书杂志、讲座、展览定期送到居民社区、军营以至监狱等等。这些做法,不仅在上海的区级图书馆中形成特色,也受到广泛的社会好评。决定在其馆刊中定期登载文史资料研究文章,显然是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的新追求、新努力。我对这种热诚服务社会和永不自满、好上加好的精神由衷赞赏。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一度出现过“全民经商”热潮。当时的中国,刚刚开始由完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第三产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体制中占有份额严重不足,出于尽快实现国家经济体制“转轨”的需要,作为“摸着石头过河”的一项探索,“全民经商”应运而生。正是因为这一热潮是一项特定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探索,以至其既为后来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形成提供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也提供了不少引以为戒的深刻教训。“一切向钱看”,便是在“全民经商”热潮中出现的一个片面而错误理解“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思潮。受这种错误思潮的影响,出版业内一度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导致一批社会读者群体相对狭小的严肃刊物和学术刊物纷纷陷入困境,甚至在苦苦挣扎后陆续无疾而终,其中包括以刊发文史资料研究为主的一批刊物。

内容概要

  以“发掘文坛史料,记录名人旧踪”为宗旨,由文史研究专家、文化名人的故友后人、文坛大事的亲历者等,对发生在上海尤其是虹口地区的文坛往事、名人和老书刊作了或严谨细致或声情并茂的分析和叙述,并收入大量珍贵图片。从中可以看到鲁迅、茅盾、郁达夫、夏衍、艾青、丁玲、胡风、沈钧儒等文化名人。不为认知的细节,知晓丁玲被绑架、中国文协慰问高尔基、“语丝”的起源、鲁迅与《简爱》的关系等已被认遗忘的文坛往事,重温《幸福》、《曙光》以及曾经风光无限的方型周刊的故事。《海上文苑散忆》可为文学史研究者提供重要的参考,也可供对老上海文坛旧事、名人旧踪感性趣的普通读者品读玩味。

书籍目录

虹图的眼界和襟怀(代序)虹口虹口朱家木桥的宋氏老宅革命诗人蒋光慈贫病交迫死于虹口应修人在虹口虹口历史上的几家出版机构周楞伽与虹口关于内山书店早期店址一文的辨正附:关于内山书店的早期店址太阳社与春野书店昆山花园路7号:失踪的女作家和诗人之死阿英在虹口——纪念阿英诞辰100周年沈钧儒与虹口的一段情缘施家伯伯在虹口书信夏衍追忆南强书局的一封信丰子恺谈《漫画〈阿Q正传〉》创作细节的一封信中国文协慰问病重的高尔基和鲁迅笺注艾青的一封信郁达夫致邵洵美遗札胡风的一封佚信巴人流亡南洋遗扎二则汪静之先生给我的帮助和启示蒋兆和谈《与阿Q画像》的一封信《鲁迅旧诗新诠》妄语欺人的一个确证——记茅盾的一封遗札人纪念我的哥哥陶晶孙茅盾有个笔名叫做“四珍”我在花篮里插上了百合——怀念戈宝权先生关露和佐藤俊子钱芥尘其人其事和范泉相处的日子胡山源和我的父亲周楞伽鲁迅与徐梵澄追思良师益友彭慧我的父亲穆木天高语罕的生卒年份梅娘送我一张老照片鱼贝和他的小说温梓川与郁达夫周天籁文学创作谈我的一段经历事丁玲绑架前后丁玲日记的一处“整理”林庚白悼丁玲诗难忘“一·二八”《新青年》上的一段游戏文字吴琛自说“魏于潜”也谈柳存仁的《怀乡记》及其他李霁野译《简爱》与鲁迅有关?语丝二题文协档案过眼录鲁迅、周作人早期作品署名互用问题考订珍贵的照片楼适夷与我父亲周楞伽的两次龃龉书刊范泉和“生活与实践丛刊”朝花夕拾——忆30年代文友社的小刊物第24期《幸福》“属于往日”的《山水》黑暗吞噬的《曙光》萧乾与《西行访问记》闲看落红说春华——抗战胜利后上海方型周刊的兴衰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宋庆龄的外祖父倪蕴山(1835-1889),祖籍安徽,约乾隆时举家迁入浦东。当倪蕴山娶妻徐氏(后人凭此认为宋庆龄与徐光启家属有亲家关系)后迁家川沙东门中市街,以开鞋铺为业。不久,倪蕴山又迁至上海租界盆汤弄(今山西中路),仍以开鞋铺为业。他的两个女儿倪桂金和倪桂珍均曾求读于裨文女校(今上海市第九中学),倪桂金嫁给了留美归国的牛尚贤,由牛尚贤的介绍,宋耀如相识了倪桂珍(据说,当时宋耀如不希望娶太传统的小脚女人,而倪桂珍是新派的不缠足的女子)。由此可以推断,倪家在川沙并无产业,宋耀如与倪桂珍虽均为教会中人,但并不是教会的神职人员,他们无权,也不会跑到川沙去另设一个“福爱堂”。宋耀如与林乐知关系不和还出自另一个原因。宋在上海结识了英商宝顺洋行、太古洋行大班郑观应,郑观应与孙中山是同乡人。1894年,孙中山赴上海上书李鸿章,又通过郑观应的关系结识了宋耀如,并住在宋的家中,于是宋与孙以兄弟相称,宋耀如也开始了从一个基督教传教士向革命志士的转变。林乐知也是一个同情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人物,这在他的著作和文章中有明显的反应,但是他不同意他的属下直接参预反政府斗争,于是决定叫宋耀如暂时与教会脱离关系,这点更说明宋不可能再赴沙川另设教堂传教。谢颂三夫人幼年住在禧年堂(今上海唐山路高阳路口)。她说,她的父母曾多次对她讲,他们经常看到孙中山与宋家人在此进出,她本人也多次看到孙中山与宋庆龄坐马车从这里经过,这事在她幼年记忆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但是,当宋庆龄与孙中山确定婚恋关系后,思想极开放的宋耀如也无法接受女儿要嫁给比她大27岁、并曾以叔侄相称的孙中山。

后记

上海虹口区图书馆位于上海乍浦路上,这条长约两公里的并不宽敞的小马路,曾以“美食街”而闻名于沪上。十年前,当商品经济的大潮席卷而至,公共图书馆建设举步维艰之时,图书馆的前任馆长陈金发却在一片酒绿灯红之中,创办了一份名为《绿土》的小报。报纸没有刊号,8开两版,十分单薄,但“绿土”二字却寓意着图书馆人不计浮名、潜心耕耘、矢志于构建“精神绿洲”的决心和志向。《绿土》报以“发掘文坛史料,记录名人旧踪”为宗旨,初以围绕虹口“做文章”,依托虹口曾为文化名人荟萃之地的资源优势,聚焦于现代文学史上的“虹口记忆”;后又跳出虹口“做文章”,将编辑视野扩大到整个现代文学史研究领域,努力挖掘相关史料和鲜为人知的逸闻佚事。在当年一些文史类刊物停办、报刊上的文史类栏目缩减的情势下,《绿土》报专注于史料建设与文化积累的编辑方针,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并得到众多现代文学研究界学者、专家的支持。《绿土》报作者以上海为主,兼及北京、天津、南京、成都等地,作者主要是来自高校(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北京师大、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研究机构(上海社科院文学所、中国社科院文学所、上海历史博物馆、上海鲁迅纪念馆、北京鲁迅博物馆等)、出版单位(上海古籍、人民文学、四川文艺出版社等)的现代文学研究专家,所撰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但因《绿土》报为非正式出版物,所发文章不能作为转述和引用的材料而为学界引以为憾。为使《绿土》报所发文章能成为社会化的研究成果,并成为现代文学史研究中拾遗补缺的一项文化积累,在上海市虹口区文化局领导的支持下,《绿土》报所发文章终得以汇编成集、公开出版,以使更多读者受益。

编辑推荐

《海上文苑散忆》:文史专家、文化名人的故友后人细说海上文坛之往事故人老书旧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海上文苑散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