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09

出版时间:2009-6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叶辛 编  页数:195  

内容概要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09》是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系列课题“上海文学发展年度报告”的成果之一,本课题以与上海文学发展紧密相关的文学原创力问题,文化大都市建设问题为核心切入点,以文学、文化领域的重要实践和重大现象为收录对象,由多项相互关联的子课题构成,是在广泛而翔实的调查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报告。

书籍目录

总报告上海文学六十年个案——创作“十七年”上海工人创作的记忆与反思多元共生的上海城市诗歌新时期上海知青题材小说研究快城与快客——文学创作中的新上海人形象解构“怀旧热”:从城市文学作品中想象“魔都”上海酷儿文学中的上海城市意象个案——刊物《收获》杂志栏目设置研究从民间书写到书写民间——试论《故事会》编辑思想的变化先锋的位置:政治、文化与自我——从《上海文论》(1987-1992)看“上海文论”主体建构的可能性个案——市场上海文学出版物竞争力研究个案——交流从软实力角度看上海国际文化交流功能的培育

章节摘录

  个案——创作  “十七年”上海工人创作的记忆与反思  一、上海工人创作的缘起  新中国成立后十七年,工业题材文学在上海文学中占有很大比重,工人作家则是上海工业题材创作的主力军。  就全国范围而言,工业题材相比于农村题材、战争题材,从总体上说显得单薄。工业题材影响较大的,长篇小说有周立波的《铁水奔流》、萧军的《五月的矿山》、艾芜的《百炼成钢》、草明的《火车头》,短篇小说有陆文夫的《葛师傅》、《二遇周泰》,还有天津的工人作家万国儒的作品,等等。  上海的工人创作在全国独树一帜,他们的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作者队伍大。代表人物有胡万春、唐克新、费礼文、陆俊超等,较有名的还有毛炳甫、福庚、郑成义、仇学宝、周嘉俊、张士敏、朱敏慎、胡宝华等人。他们形成了一支引人注目的创作队伍,他们的作品汇成一股蔚为壮观的潮流,在全国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上海工人创作的兴起和发展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关。  新中国成立伊始,社会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农兵成了社会的主人。共产党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做了一系列工作。在文艺上,确立“文艺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针。这个方针包含着强烈的意识形态内容,它要求把工农兵作为描写的对象,把工人农民的劳动和斗争当作作品的主题,要求文艺歌颂工人阶级的生活和斗争,描写新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新关系。它还要求作家文艺家成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者。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上海文学发展报告2009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