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

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治华  
Tag标签:无  

前言

  尊重他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这些话都含有对他人极其尊重的思想。尊重他人也是西方社会的传统美德。在西方社会伦理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黄金律”强调:“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怎样对待别人。”其核心思想是尊重他人。1993年8月,世界宗教会议经过长期讨论和反复修改,通过了《走向全球伦理宣言》。《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指出:“没有新的全球伦理,便没有新的全球秩序。”整个《走向全球伦理宣言》特别强调“尊重”、“敬重”的重要。《走向全球伦理宣言》指出:“我们承诺敬重生命与尊严、敬重独特性与多样性,以使每一个人都得到符合人性的对待,毫无例外。”“每一个人,不论其年龄、性别、种族、肤色、生理或心理能力、语言、宗教、政治观点、民族或社会背景如何,都拥有不可让渡的和不可侵犯的尊严。因此每一个人以及每一个国家都有义务尊重这种尊严并保护这种尊严。”“坚持一种非暴力与尊重生命的文化。”“要尊重生命。”“每一个人、每一个种族、每一个宗教,都应对任何其他的人、其他的种族和其他的宗教,表现出宽容和尊重。”“我们必须培养相互的尊重和关照,以求达到合理的利益之平衡。

内容概要

  《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介绍“尊重”无疑是现代社会最为关键的道德语词之一。然而,尊重什么,缘何尊重,怎样尊重,以及“尊重”本身究竟意味着什么,却是我们疏于省思、甚至遗忘的问题。《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通过哲学的分析界定尊重概念及其内在要素和基本类型,从而显明尊重在源初意义上的德性意蕴;通过历史的视角呈现尊重在伦理学视域中的德性内涵与规范意义,进而反思了现代尊重观念的历史渊源与当代境遇。

作者简介

周治华,男,1978年出生,安徽泾县人。200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德性伦理学、应用伦理学、道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

书籍目录

序言导论一、“尊重”:一个值得关注的道德语词二、尊重作为一个道德概念三、本书的研究视角和基本思路第一章 尊重概念的辨识一、尊重的一般界定二、尊重的内在要素(一)尊重的认知要素(二)尊重的意志要素(三)尊重的评价要素(四)尊重的行为要素三、尊重的基本类型(一)达尔沃的分类(二)哈德逊的分类(三)其他分类四、尊重的道德意蕴第二章 尊重的德性内涵一、尊重之为德性的显现(一)“道德的尊重”与道德的意向(二)“非道德的尊重”与审慎的德性(三)尊重之为德性的基本内涵二、传统伦理学中的尊重之为德性(一)尊重之为德性的传统表述(二)尊重作为传统德性的具体内涵三、尊重之为德性的现代境遇(一)尊重作为传统德性的边缘化(二)尊重作为道德情感第三章 尊重的规范意义一、尊重:从德性到规范(一)尊重之规范意义的凸显(二)尊重之规范意义的历史渊源(三)尊重之为规范的现代建构二、康德关于规范性尊重的论述(一)承认性尊重:把人作为目的自身对待(二)评价性尊重:给予一个人应得的赞许(三)作为准则和义务的尊重三、尊重(人)作为道德原则及其实践意义(一)尊重作为道德原则(二)尊重、爱与自主(三)尊重与平等第四章 尊重的伦理:反思与前瞻一、尊重(人)的伦理及其当代境遇(一)尊重(人)的伦理(二)文化多元主义的质疑(三)当代道德扩展主义的挑战二、拓展规范性尊重的对象(一)尊重非人类存在物的康德主义论证(二)尊重自然的伦理:泰勒的论证三、向尊重之为德性的传统理解回归(一)施韦泽的“敬畏生命的伦理”(二)“敬畏生命”:尊重之德性内涵的重现结语参考文献后记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伦理学视域中的尊重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