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学文化史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马伯英  
Tag标签:无  

前言

2006年4月14日,登维苏威火山,访庞贝遗址,忽发思古之幽情,写了一首诗:庞贝废墟千百年,维苏依然起白烟。扶杖登陟气犹喘,拾石揣怀心渐平。沧桑谁能留故物,历史最是欺新人。回眸夕阳浮红霞,万古终惜一片情。面对历史,我们都是新人。历史的真相,隐藏在那些千百年的残留物中,我们应当如何去探寻它们?证据常新,方法常新,辨识常新,结论常新,这就是历史研究不断深入的过程。历史研究的基础是证据,证据史学(Evidence Based History,EBH)是史学界一直贯彻的传统。发现证据,就是找出“有什么”。那里有过什么,历史上存在过什么。文献的考索、考古的发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证据搜集方法。口述历史是较迟出现的方法。但是,过往有一种方法不为历史学家所重视,那就是文化人类学的方法。1988年我在美国圣地亚哥召开的中国科技和医学史国际学术会上发表论文,提出了这个问题。嗣后我在研究中国医学文化史中应用了这一方法。现在,这一方法已为史学界广泛采用。此方法的基本点有二:田野调查和将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应用到历史研究中来。其好处是,发现了一些过去不受重视或忽视了的证据。

内容概要

这次《中国医学文化史》改版重梓,将笔者所著《中国医学文化史》和《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中外医学跨文化传通》收入其中,全书以《中国医学文化史》总其名。     此次合版,就将原文化史中之“佛教与中医”,“景教、伊斯兰教等对中医文化的影响”及“医学的跨文化传通”三章移并本版第二卷。本版第一卷中则增加了“中国历史上的天花治疗和人痘预防接种术”、“中医文化的主流发展”、“中医生命之根和未来前途”三章。第二卷中则增写了中国人痘术传到欧美的历史、近些年西方针灸热、中医热的掀起、中西医文化比较、医学跨文化传通的某些规律等等内容。这些增写章节包含了我近年在英国做中医文化人类学研究的相关成果。

作者简介

马伯英,著名医学史研究者,李约瑟研究所特聘研究员,英国皇家医学会终身院士;巴黎大学波比尼医学院特聘名誉教授。现任英国杏林中医研究生院院长,全英中医药联合会主席, 全欧中医药专家联合会执行主席。

书籍目录

上卷  总序  英文摘要  自序  凡例  第一编  中国医学起源的文化背景  第二编  本土哲学思想、宗教及政治对医学的浸融  第三编  生态环境、科技及一般文化习俗中的医学  第四编  中医文而化之的过程和结晶  大事年表  主要词索引  参考文献  跋下卷  下卷原序  英文摘要  第一编  中医文化在亚洲地区的交流  第二编  中外医学文化在阿拉伯和欧洲地区的早期交流  第三编  近现代西方医学传入中国  第四编  中西医汇通、论争和中医西传  第五编  文化差异与医学跨文化传通的规律  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大事记  主题词索引  附录——关于著者  引用书目  1993年版后记  二卷本跋语

章节摘录

插图:阴阳五行学说在先秦并非是现成而成熟的理论,它的产生、形成及完善化,同样要有一个相当长的历程,甚至可以说,最完整的体系形式要在《黄帝内经》中才真正见到。这一点证明了哲学与医学结合的过程中,自然科学的医学对哲学同样有重大贡献。应当指出,“五行”与“阴阳”的观念不是同步的。五行学说的提出要早于阴阳学说与气概念。有了气概念之后,才有了阴阳与五行之间的沟通。五行本身有五种物质元素的意思,不像阴阳那样抽象程度较高,没有“气”作为物质根据就有些难以解释自然。气同时成了阴阳、五行的纽带。箕子《洪范》,是最早细说“五行”的文献。其谓:“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穑作甘。”又说:“我闻在昔,鲧堙洪水,汩陈其五行。”“汩”释为“乱”,“陈”释为“列”。水、火、土、金、木五者被认为大地构成的五种基本物质。这种认识,与当时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农业的发展、冶金的兴起有关。既为大地根本构成元素和器物取用的基本原材料,则对各方面影响之大,亦可理解。庞朴先生曾指出:“从卜辞中的五方记录开始,到《吕氏春秋.十二纪》构造成一个庞大的五行体系止,整个先秦时期,几乎很少有哪个思想家不谈五行;所差别的,只是分量的多寡和方面的不同而已。”

后记

我之研究医学史,始于1978年之后的第一次招收研究生,天意让我阑人此一专业。积勤而为之,心里便生出一个三部曲的著作计划,欲与现今诸版行医学史著作不同,别树一帜。1988年底从英国剑桥大学归来,在人类学、文化学研究诸方面,更觉着有了些根柢。刚巧上海人民出版社编辑张志国先生素昧平生而相知,约稿撰着《中国医学文化史》。于是从1990年8月定大纲起,夙兴夜寐,至1991年5月勉交全稿,扣去中间教学、会议及其它事务,整整是半年多的时间,全书七十余万字。是为第一部曲。志国兄去美,该书编辑工作全赖罗湘女士完成,其工作之认真细致,令我敬佩。期间文汇出版社编辑吕明方先生前来约稿,上海中医学院何裕民教授荐我为其作者。后在一会上与明方兄邂逅而遇,一拍即合。于是在《中国医学文化史》交稿后不久,就开始了“第二部曲”,即本书《中外医学文化交流史》的撰着。《中国医学文化史》中自然少不了有中外医学文化交流的内容。曩昔中国医学史大小不等的专着中,也都有作附骥之论的。可惜史料甚少,只能寥寥数语而已。我在该书中努力作了挖掘扩充,却又限于篇幅不能畅言。现在的此部拙著,正好提供了这一可能和机会。但为免重复,一般在《中国医学文化史》中言之已详的,本书尽量简略,甚至一笔带过。非至关紧要者,不作赘言。所以本书的大量内容,实发前之所未发。

编辑推荐

《中国医学文化史(套装上下卷)》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医学文化史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5条)

 
 

  •   早就读过马伯英的《中国医学文化史》。这次两书合一重编再版,就再买了一套。这是专家写的精品,比如将宋代“灸艾图”考证为“疮疡治疗图”,令人耳目一新
  •   马教授的心血之作,值得购买!
  •   换书,要上北京,邮费要自己承担吗?明明是当当的错啊
  •   看了几天,好多古文的字不认识,只好买本字典。需要放假时慢慢的看
  •   洋洋170多万字的大部头史论。叹中华文明之伟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