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上海风情

出版时间:2011-9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彭祖基  页数:138  
Tag标签:无  

前言

陆其国这本还散着油墨清香的书《昔日上海风情》的作者叫彭祖基,彭先生生于1940年1月,今年已经70岁出头,这是老彭出版的第一本书。这本书收集了老彭几十年坚持勤奋写作以来他比较钟情的文字。说钟情,是因为老彭在过去的岁月中,对收在这本书中的文字,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倾注了太多的感情。用老彭的话说,他就是书写着这样的文字,从青年一步步走向中年;然后又由中年一步步迈入老年……老彭不是科班出身舞文弄墨的人,他1956年16岁时告别学校,开始进入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工作,这一干就是40多年。他热爱上写作是在1980年。那时候的社会娱乐说不上丰富,好在他喜欢看书,看书也因此成为他最好的娱乐。这样的娱乐于不经意间使老彭_的精神和文化有了一种积淀,当这样的积淀到了一定程度时,老彭就技痒难耐了,于是他就拿起了笔。老彭有自知之明,所以他落笔不好高骛远,不去搞什么鸿篇巨制,他就写身边的故事,或就身边的故事所引发的他的一些感触和想法。总之,老彭开始写作就抱定一个宗旨,那就是写他最熟悉的东西。老彭是上海本地人,所以他的笔触自然而然转向他熟悉的上海。当然,更确切地说,是转向他所熟悉的上海风情故事。这样,我们就看到了如今收在这本《昔日上海风情》一书中的昔日上海日常生活方面的市井商贩、服装饰品、居家休闲、日用器具、医药卫生;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化艺术、教育娱乐;社会生活方面的市容景观、水陆交通、社会万象、陋俗劣迹等等内容。这里面既有历史故事,也有风情轶闻,内容之多,涵盖之广,可谓洋洋大观,有不少内容都已消逝,所以不夸张地说,老彭这本书称得上是一本了解昔日上海风土人情的指南。这本书中的文章,有的曾经发表在《解放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劳动报》等报纸上,或是刊登在《家家乐》《自我保健》《食品与卫生》《人人保健》等刊物中,老彭文字的包罗万象于此可见。也许是觉得文字的表现还不过瘾,老彭渐渐又开始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蔚兰信箱》撰稿。这档节目是上海空中节目中的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老彭自己也没有想到,他这一“触电”就一发而不可收,足足写了200多篇。之后,与晓理主持的《老年广场》合作,当嘉宾,走进直播室,与听众进行交流。老彭曾担任过上海市医务工会写作组组长,编辑过一本题为《闪光集》的书;参与过电视专题片《天职》《涌动爱心的上海医务界》《上海市医务工会五十年》等的编辑工作。退休后的老彭现为虹桥街道乐龄读书会会长。我在这里点出老彭的这些经历,意在说明,一位喜欢舞弄文字的退休老人,他的文章最后到达怎样的标高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快乐吗?而老彭用他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他很快乐!这就够了。老彭是我一位朋友的朋友。老彭因为知道我曾经出过有关上海的书,所以经他的朋友介绍,找到我,希望我能为他这本书写序。这就有了以上文字。我希望读到老彭这本书的读者,也能像老彭一样感到快乐。

内容概要

上海史是近现代中国的缩影,上海市民的生活是上海史的组成部分,要了解国情就有必要了解上海近百年来的发展历程。《昔日上海风情》作者彭祖基是一位老上海人,他把自己所阅历的上海市民生活的方方面面的故事娓娓道来,着重讲述那些业已消失的事物,并配有一些图片。《昔日上海风情》既可以使青年人了解昔日上海的风情,也可以让具有改革开放前生活体验的读者引起回顾和反思,更可以为一切关注上海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份真实而生动的资料。

作者简介

彭祖基,上海市人,生于浦东北蔡镇。自1980年起为上海各大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台供稿千余篇,涉及杂文、散文、论文、科普文章、报告文学、电视小品、微型广播剧等。其中,科普文章《水果放在饭前食》曾引起社会关注,内地报刊与港、澳、台媒体相继转载。
曾为上海市医务工会:写作组组长,参与通讯《闪光集》、电视专题片《天职》、《涌动爱心的上海医务界》、
《上海市医务工会五十年》等的编辑工作。 在参加市、区、局的征文活动中多次获奖,散文《人间自有真情在》入选《上海人一日》文集。
现为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乐龄读书会会长。

书籍目录


一、日常生活
(一)市井商贩
弄堂里的各种叫卖声
可以零拷的日常必需品
婴儿奶糕吃得喷喷香
嫩滑爽口的豆腐花
上海最早的四大室内菜场
年迈老太刮鱼鳞
黑白分明的煤球店
敲敲打打的铅皮店
毛竹耸立的竹器店
让人牵肠挂肚的票证
侨汇券曾经很吃香
(二)服装饰品
庄重大方的中山装
爱穿列宁装的风尚
三寸金莲行路难
千针万线纳鞋底
夏日里的木屐声
民间传统内衣——肚兜
轻便美观的节约领
(三)居家休闲
弄堂里面有水井
清晨最热闹的地方——给水站
老虎灶前排队忙
方便大众的传呼电话
凌晨的第一声吆喝
摇着蒲扇乘风凉
老人喜欢孵太阳
遥望满天繁星的夜空
(四)日用器具
价廉耐用的竹壳热水瓶
难得的环保用具——竹器
轻薄实用的铝制品
白底红字的“搪瓷年代”
专供抽烟的器具
人人手拎网线袋
遮阳避雨的斗笠和蓑衣
经久耐用的油布伞
温暖身体的手炉和脚炉
从小小豆油灯说起
会说话的留声机
两地传递信息的电报
最原始的矿石收音机
随处可见的高音喇叭
第一代黑白电视机
(五)医药卫生
分钟拍苍蝇活动
麻雀曾经被围剿
防治瘌痢头的三字方针
走街串巷的“小剃头”
“鸡血疗法”的兴衰始末
“六六六”、“敌敌畏”被禁用
遭到冷落的擦背机
彻底消灭“四害”之一的臭虫
被消灭的天花、丝虫病、血吸虫病
玩乐之中出“痧子”
禁止市民吃毛蚶
神奇的针刺麻醉
二、文化生活
(一)文化教育
局外人写出《青帮大亨》
弄堂口的小书摊
万众争听《支部生活》讲座
万听众的知音——《蔚兰信箱》
通俗易懂的民间谣谚
打手心和立壁角
清脆响亮拨算盘
动手又动脑的劳作课
少先队员见面要互敬队礼
参加国庆大游行的自豪
国庆之夜——上海万人大联欢
磨炼意志的远足
名将云集的友华球场
融洽两代人的家庭运动会
(二)艺术娱乐
南京路上的百米画廊
五花八门的香烟牌子
卖梨膏糖的小热昏
颈、肩、腰、腿上的艺术——打连厢
马戏团来到家门口
五颜六色的影片说明书
风靡上海的康乐球
简易可行的各种游戏
三、社会生活
(一)市容景观
老上海的东南西北城门
昔日的肇家浜变绿洲
上海滩木桥的演变
九曲桥畔的铜像
烟消人散的新城隍庙
御敌前哨——吴淞炮台
被拆除了的大自鸣钟
老上海最豪华的哈同花园
天山果园的变迁
高楼林立中的新虹桥中心花园
(二)水陆交通
苏州河上最后的渡口——强家角渡
白莲泾上的小火轮
十六铺码头的华丽转身
江亚轮的一波三折
上海的车辆史话
从洋人手里赎回的淞沪铁路
川沙的交通大动脉——上川铁路
历尽沧桑的老北站
小小车票见证公交大发展
(三)社会万象
迎接上海解放的人民保安队
收集废铜烂铁,捐献飞机大炮
吃饭不要钱的农民食堂
家庭妇女走进里弄生产组
敲锣打鼓欢送退休职工
把时间拨快一小时的夏时制
能将水往高处流的水车
可以把米舂成粉的石臼
孤身独步走中国的余纯顺
(四)陋俗劣迹
天下最苦的女人——童养媳
哭哭啼啼上花轿
酒宴上的划拳
半夜三更“叫灵魂”
测字算命的迷惑
封闭妓院,改造妓女
仗势欺人的“红头阿三”
碉堡前的沉思
取缔反动的一贯道
发国难财的奸商王康年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方便大众的传呼电话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前,上海的公用电话星罗棋布,是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一道风景线。公用电话绝大多数装在弄堂里的烟纸店中。市民只要看到一块红色牌子上的一只胶木拨盘电话机,就找到了可打电话的地方。由于那年间私人电话极少,市民之间的联系、沟通、交流都借助于公用电话传递,并引发出公用电话的另一个重要功能:传呼。传呼的方式有三种:传呼、留言、回电。我记得那时打一次电话4分钱(不超过3分钟),传呼一次3分。安装公用电话是要向电话局提出申请,申请的大多是弄堂里的烟纸店。电话局根据申请报告予以调查核实,是否符合安装和传呼的条件。问题是同一里弄有几家烟纸店提出申请,就会发生争装公用电话的矛盾,其中曾发生颇有曲折的故事。一个寡妇与两个男人之争有条弄堂并存两家烟纸店,一家位于弄堂口,是两个男人合伙开的,另一家开设在沿马路,是一名寡妇开的。在平时,弄堂口那家依着弄口的优势,生意兴旺,而寡妇的烟纸店虽然在马路旁,但住在弄堂、口的市民为少走几步路,都到弄口那家烟纸店去购物,致使寡妇的生意清淡多了。当两家烟纸店得知可安装公用电话的消息,都想争得安装权。两个男人想,若能装上公用电话,与周边的市民联系更密切,生意一定会更兴隆。而寡妇自认生意做不过两个男人,若再失去安装权,生意会更难做,生活会更艰难。由于两家烟纸店都打报告申请安装公用电话,电话局决定:以敲到居民图章多少为据,谁多就安装在那家。于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争”开始了。两个男人认为有弄堂口的优势,只等居民前来敲章,胜率十拿九稳。但他们忘记了居民出门从不带图章,连续三天只敲到十多只图章。而那位寡妇也在冥思苦想,如何能敲到更多的图章。考虑良久,她作出一个决定:关店三天,夜以继日,一家一户去串门,求得居民支持。那年代,一个寡妇带着一个幼子,生活十分艰难,本来就值得人们同情。如今,她带着孩子诚心诚意上门求助,谁能不为之感动?仅仅三天,寡妇就敲到了450多个图章,占该地区居民的95%以上。而那两个男人尚未搞清楚寡妇关店三天的原因,已处于必败之地。当知道寡妇关店的意图,却为时已晚。电话局决定下达通知:公用电话装在寡妇的烟纸店里。此刻两个男人气急败坏,岂能败在一个寡妇手里。他们跑到电话局诽谤寡妇的种种不是。但电话局已决定,岂能更改?为了缓和矛盾,电话局通知寡妇:试经营三个月,若居民不满意,改由另一家烟纸店经营公用电话。谁知三个月中麻烦不断:上门捣蛋的人多了,打电话不付钱还强词夺理,打2次电话只付4分钱,传呼单子填错了等等。面对现实,聪明的寡妇知道是那两个男人在作祟。既然来之不易,决不能败在两个男人手中。经历了种种磨难的寡妇狠下决心:雇了一名店员专管公用电话和传呼,应对挑战,并贴出告示:全心全意,尽心尽责,日夜服务,接受监督。有了公用电话业务后,她的生意也好多了,与居民的接触更加密切了。在实践中,即使半夜来电,她毫不犹豫起床去传呼;有人打电话忘了带钱,寡妇说:“几分钱,不要放在心上。”即使与电话业务不相干的事,寡妇也会乐意去做。有户居民家中老太急病住院,但手头上缺钱,寡妇知道后,她把准备进货的钱款送到医院,解了燃眉之急。有了公用电话,寡妇对周边居民家中情况更加熟悉,心中有本活的户口簿,手中有资料本。倘若有人前来找亲朋好友,她会马上作出回答,甚至陪客人去要找的人家。一件件、一桩桩深得人心的事,赢得了周边居民的赞扬。从此,公用电话在寡妇的烟纸店中扎下了根。遍及上海街头巷尾的公用电话,为市民的工作、学习、生活提供了极大方便,功不可没。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之后,电话局对私人电话开放。随着岁月的逝去,公用电话兼传呼业务功能逐渐减退。跨人21世纪的上海市民,几乎家家户户都装上了私人电话,继而手机的普及,市民的通讯联系方式进入了现代化科技时代,公用电话的消失势在必然。凌晨的第一声吆喝那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的上海的早晨,天色尚未发亮,“马桶拎出来!”的叫喊声,已响遍上海每一条弄堂小巷。在倒粪师傅的叫喊声中,家家户户把马桶拎出家门待倒。瞬时,弄堂的两侧,大小高矮的马桶一字排开,颇为壮观。无论是风雪酷暑,倒粪师傅每天都要拖着黑色木制的两轮拖车,出现在街头巷尾。粪车呈长方形,形似古墓中出土的那种棺材,黑不溜秋很难看。粪箱上方有一方形盖子,作为倒粪的人口。每位倒粪师傅包干一定范围的居民区,我家位于兴国路李家宅,由一位苏北师傅包干。经历了日积月累的干活,他对责任范围内的居民已相当熟悉,乃至谁家的马桶都能分辨出来。所以,有时倒粪师傅会叫喊:“李家阿婆你的马桶未拎出来,我等你,不要急。”话语中带着关切。有一次张家姆妈的马桶未拎出来,倒粪师傅喊了几声没有回音。底层的邻居说张家姆妈病了,倒粪师傅二话没说,“噔、噔、噔”地奔上楼,把马桶拎下来,倒入粪车后,又向楼下居民要了点水,洗刷干净,把马桶靠在墙壁旁晾晒。临走时还叮嘱邻居,待晒干后,帮忙拎上楼去。倒粪师傅是苏北人,约40多岁,他性格豪爽,喜欢打抱不平。有一次弄堂里给水站发生争吵,是一位小青年“插队”与老太发生争执。倒粪师傅看不惯,怒斥小青年不该插队,还留下一句话:“下次再插队,老子就揍你!”这位倒粪师傅以自己的言行改变了许多上海人的偏见。在居民心中倒粪师傅是一位热心仗义的苏北大叔。长期以来,倒马桶行当是被人瞧不起的脏臭累苦活。但这位倒粪师傅却干得实在,用他的话说:“靠劳动吃饭,心里踏实。”正是这种平和的心态驱使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无怨无悔地拖着满满的粪车,一步一步拖向苏州河边的周家桥蓄粪站(粪船码头),倒人大型蓄粪池中,供郊县农民的粪船前来装粪。清晨,“马桶拎出来!”的叫喊声,是那个年代,上海独特的叫喊声,市民称为“清晨第一声”。这第一声叫喊不仅仅催促市民把马桶拎出来。同时亦提醒熟睡的人们:该起床了,新的一天开始了。对此,有人戏说,把这第一声比作催人起床的定时闹钟。我的童年和青年时代,就是在那熟悉的“马桶拎出来!”的叫喊声中成长的。时代巨变,倒粪行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今日的粪车已是电动新颖的自动抽粪的运粪车,环卫工人只要把塑料大管插入化粪池中,启动开关,不费吹灰之力,大量粪便被抽入椭圆形的粪箱内。从当年工人拖着粪车倒粪,到今日开着粪车抽粪,此等巨变,标志着环卫工人从繁重脏臭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运粪这一行当进入了轻松、方便、高效、多快好省的现代化时代。

后记

三位深交的笔友相继出书:张伟群的《上海弄堂元气》,周成树的《三百六十行大全》《名导游带你游天下》,张百年的《茉莉花》《相思鸟》《野玫瑰》。三位的成功,激励和鞭策着我,急起直追,终以14个月的耕耘,完成了《昔日上海风情》书稿,送审于上海人民出版社。本书得以问世,有两位要特别感谢均,一位是周成树先生,他一直鼓励我,予以点拨: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另一位是资深编辑龚维才先生,认识他是我的幸运,他为初稿修改和提炼,竭尽其能,携扶上马。借此我表示对两位的感激之情。我还要感谢上海档案馆的陆其国先生,他写的序为本书锦上添花;崇明江南三民文化村展览馆馆长姚金文先生热忱相助;民间收藏家唐修皓先生提供了票证资料和图片。我在收集资料过程中,得到了上海图书馆、长宁图书馆、宝’山图书馆、川沙图书馆、虹桥街道图书馆及上海铁路博物馆、上海烟草博物馆、苏州河展示中心等单位提供的方便,谨表谢意。我写《昔日上海风情》的动机和目的十分明确:供老上海人去回味那虽然艰苦,却值得自豪的岁月;供年轻的上海人去品味祖辈乐于奉献的美德,珍惜今日拥有的幸福,供新上海人去寻味老上海人辛勤的付出,才有今日海纳百川的新上海。出书成名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但我十分清醒,名利都是身外之物。有此感悟是我人生定位决定的:自比蚂蚁,一只微不足道的“小蚂蚁”。得此定位,精神富有,享受快乐,少有烦恼。数十年来,此等定位鞭策我不断努力和前进。我的人生谈不上辉煌,却颇艰难:1岁丧父,16岁母亲瘫痪,只能弃学从工,竭尽孝心10年,直到为慈母送终。那年代,“寡妇的孩子受人欺”,受尽凌辱。我抗争过,我不甘过,誓把磨难当财富,练就了独立、自强、正直、善良、热忱的性格。此种性格在实践中,誉毁参半,誉者认为爱憎分明,不人云亦云;毁者视为骄傲、固执。同事和朋友曾一针见血地指出:“你吃亏在不肯低头,不会看风使舵。”事实正是如此,我宁愿吃亏,不肯低头,再吃亏,仍坚持做一只抬头挺胸、人格不低的平凡“小蚂蚁”。生性乐观的我,从不惧怕磨难,以乐观的心态,面对现实,积极应对。年过70岁的我,心理依然年轻,身体良好无大病。在《年轻十岁》一书中,专家对我的评价是:“心态平稳,戒烟限酒,膳食平衡,适度运动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倡的健康四个基石,彭先生基本做到了,这样,就有效地加强对老年慢性病的防治,延缓了衰老,表现出年轻。”我尚健康的身体,得益于数十年如一日的坚持锻炼,跑步、做操从不间断。我尤其喜欢踢足球,因百米速度快,时任前锋,曾参加过全国乙级联赛。20年的足球生涯,留下了累累伤痕:骨折过,颈、肩、腰、腿、头、足都受过伤,且久治不愈。到了40岁,疼痛得彻夜难眠,真担忧下半辈子怎么办?我选择了针对性的科学锻炼,自编关节操,一直坚持到今天,没有间断过。终于“奇迹”出现,疼痛逐渐减轻乃至消失,现在除了腰痛偶有发生外,其他部位都恢复正常。应验了中医“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理论的精辟。40岁过后,不能再驰骋绿茵场了,我就弃武从文,开始业余写作。谁知,投稿一年多,不是退稿,就是石沉大海,看来写文章比踢足球还难。此时此刻,是进还是退?我选择了进。果然,有一天我从《劳动报》上看到了自己已发表的短文。虽说是豆腐干文章,对我来说却是非同寻常的转折:我还行。此后写稿不断,为《新民晚报》《劳动报》《解放日报》《文汇报》《上海大众卫生报》及《家家乐》《自我保健》《人人保健》《食品与生活》等供稿。1987年5月11日,上海人民广播电台《蔚兰信箱》开播,作为热心听众的我积极参与写信、投稿。至今我还珍藏着三盘录音磁带,记录着为我播出的稿件。基于此,我与主持人蔚兰、晓理结下了友谊。自从电台从北京东路搬迁到虹桥路,与我家仅一路之隔,联系更为方便。我与晓理主持的《老年广场》结缘,作为嘉宾,走进直播室,通过电波和老年朋友交流。屈指数来,居然有20多次,也是一个普通市民十分难得的经历。2000年退休,重心转移到街道,我当了一名志愿者,最多时担任八个职务,简直比上班还忙。这一干就是七八年,业余写作也束之高阁。直到三位笔友先后出书才触动了我,周成树先生激励我:“你完全可以写点东西,为何不写?”经权衡,我陆续辞去了一些职务,静下来专心写书。经过14个月的笔耕、奔波,《昔日上海风情》方得以完稿。人至七十才出第一本书,自感不易,兴奋之情难以言表。在兴奋之余,我深知该书非一人之作,凝聚着众多亲朋好友的鼓励、帮助和付出。在此我特别要向妻子李宝珍道一声“谢谢!”她承担了全部家务,劳苦功高。更为可贵的是,书中的农谚,气象谚大多出自她的回忆。还有在读的外孙张紫龙,为我电脑搜索,筛选照片,做到有求必应,招之即来,小小年纪很不容易。《昔日上海风情》涉及的内容,有不少是我亲身经历的,写作时仿佛就是昨天发生的事,记忆犹新。因个人能力和经历的局限,无法把昔日上海发生过的人和事全面展示,此等遗憾谅我力不从心。唯有借本书出版之际,抛砖引玉,期待行家高手推出力作,更全面广泛地反映昔日上海的风情。彭祖基2011年6月5日于上海虹桥

编辑推荐

《昔日上海风情》一书包括昔日上海日常生活方面的市井商贩、服装饰品、居家休闲、日用器具、医药卫生;文化生活方面的文化艺术、教育娱乐;社会生活方面的市容景观、水陆交通、社会万象、陋俗劣迹等等内容。这里面既有历史故事,也有风情轶闻,内容之多,涵盖之广,可谓洋洋大观。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昔日上海风情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这本书通过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讲述了老上海的历史。纸张质量很好,内容也很丰富。
  •   感觉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吧。。慢慢来吧。。。家里书太多了一时间看不完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