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尚任志

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  作者:张玉芹  页数:322  字数:238000  
Tag标签:无  

前言

  一、本志编纂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孔尚任的生平活动、著作、思想观点、文学艺术成就、重要影响,予以全面、简要、客观、科学的记述。  二、本志所用资料,既包括历史文献、建国后公开出版的学术论著,也有编纂者实地考察、采访所得资料,并且汲取了中外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引文均注明出处。  三、本志对于孔尚任研究中有争议的问题,或采取学界一般认同的观点,或并存诸说。

内容概要

  《齐鲁诸子名家志:孔尚任志》采用述、记、志、图、表、录等体,以志体为主,收录了山东历史上28位最杰出的代表人物的生平、业绩、影响和后人的研究状况。不仅记载了先贤们的生活与成长经历、主要业绩和贡献,而且收集了与他们相关的遗存、遗物、纪念设施,后人对他们的研究、评价,以及相关的纪念活动,可以说是介绍和研究这些先贤的内容全面、形式严谨、资料丰富的最新成果。集研究性、可读性于一体,思想内涵深刻,文字精练易读,图文并茂,装帧典雅,适合不同阶层人士阅读。
  本志编纂力求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孔尚任的生平活动、著作、思想观点、文学艺术成就、重要影响,予以全面、简要、客观、科学的记述。

书籍目录

总序
编纂说明
概述
第一篇 生平活动
第一章 入仕之前
第一节 有志于学
第二节 石门隐居
第三节 修谱撰志
第四节 御前讲经
第二章 仕宦十六年
第一节 京都国博
第二节 治河使臣
第三节 宝泉局监铸
第四节 户部员外郎
第三章 罢官乡居
第一节 暮年活动
第二节 萧条后世
附:孔尚任年表
第二篇 著述
第一章 戏剧
第一节《小忽雷传奇》
第二节 其他戏剧
第二章 诗词
第一节 诗
第二节 词
第三章 散文
第一节 序跋
第二节 方志
第三节 谱牒
第四节 书札
第五节 其他著述
附:孔尚任佚文目录
第三篇 《桃花扇》
第一章 创作始末
第一节 三易其稿
第二节 补写叙跋
第二章 思想内容
第一节 哀悼明朝
第二节 颂扬爱国
第三节 探索人生
第三章 艺术成就
第一节 形象塑造
第二节 情节构思
第三节 语言运用
第四章 流传与影响
第一节 版本流传
第二节 主要影响
第五章 《桃花扇》研究
第一节 侧重评点阶段
第二节 偏重考证阶段
第三节 拓宽研究阶段
第四节 研究遭受摧残阶段
第五节 全面研究的发展时期
第四篇 遗迹遗存
第一章 遗迹
第一节 孔尚任故居
第二节 右门草堂
第三节 孔尚任墓
第二章 遗存
第一节 小忽雷
第二节 其他遗存
参考书目
附录 《桃花扇》
《桃花扇》序
《桃花扇》小识
《桃花扇》凡例
试一出 先声
第一出 听稗
第二出 传歌
第三出 哄丁
第四出 侦戏
第五出 访翠
第六出 眠香
第七出 却奁
第八出 闹榭
第九出 抚兵
第十出 修札
第十一出 投辕
第十二出 辞院
第十三出 哭主
第十四出 阻奸
第十五出 迎驾
第十六出 设朝
第十七出 拒媒
第十八出 争位
第十九出 和战
第二十出 移防
闰二十出 闲话
加二十一出 孤吟
第二十一出 媚座
第二十二出 守楼
第二十三出 寄扇
第二十四出 骂筵
第二十五出 选优
第二十六出 赚将
第二十七出 逢舟
第二十八出 题画
第二十九出 逮社
第三十出 归山
第三十一出 草檄
第三十二出 拜坛
第三十三出 会狱
第三十四出 截矶
第三十五出 誓师
第三十六出 逃难
第三十七出 劫宝
第三十八出 沉江
第三十九出 栖真
第四十出 入道
续四十出 馀韵
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思想内容  《桃花扇》内容宏富,蕴涵深刻。而其基调则是哀悼有明覆亡,颂扬爱国精神,探索人生理想。  第一节 哀悼明朝  《桃花扇》是描写南明兴亡的历史剧。  明末甲申(1648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一举攻克北京,明帝崇祯缢死煤山,明朝灭亡。是年五月,明凤阳总督马士英勾结“四镇”军事头目迎立福王朱由崧建立南明。当时清兵不过十万,只占有辽东、山东、河北一带地区,南明尚据有江南半壁河山,拥兵二百余万;具有传统爱国思想的人民群众也瞩望于这个正统的汉族政权。如果南明能够坚守江淮,励精图治,是有可能徐图恢复而统一全国的。但是这个封建小朝廷却极其腐朽,主动派人出使清都议和,准备以“割让山海关以外土地与清,岁币十万两,国号随意”为条件,换取于江南的苟延残喘,结果议和失败。当清军日趋逼近,南京危在旦夕之际,南明小朝廷却仍在逐酒征歌,淫欲终日。弘光朱由崧“深居禁中,唯渔幼女,饮火酒,伶官演戏为乐。修兴宁宫、建慈禧殿,大工繁费,宴赏不以节”,“正月十二日丙寅,传旨天财库,召内竖五十三人,进宫演戏饮酒”。朱由崧“淫死童女三人,乃旧院雏妓,马、阮选进者,抬出北安门,付鸨儿葬之。嗣后屡有此事,由是曲中少女几尽”(计六奇:《明季南略》)。弘光属下马士英、阮大铖等权奸,以及贪官污吏、跋扈武将,更是为非作歹,有恃无恐。他们挟冤济私,网罗亲信,捉拿复社进步文人,排挤异己分子,内部斗争愈演愈烈。督帅史可法虽有“光复神州”的决心,但是上有弘光昏庸,马、阮当道,动辄掣肘,下有四镇不和,兵戈相讧,因而北伐不成,孤城难守,而慷慨殉难。清兵血洗扬州,被杀者数十万。随后,清军破镇江,取瓜州,下南京,势如破竹。南明文武,纷纷投降。弘光被俘,只维持了一年多的南明政权便土崩瓦解。《桃花扇》就是真实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全剧四卷四十四出,叙演这样一个曲折故事:  明朝崇祯末年,“魏党余孽”阮大铖被崇祯罢职之后,意欲死灰复燃,有意攀附复社文人。但在祭祀孔子时遭到复社文人殴辱,将自己所作传奇剧《燕子笺》借给复社文人欣赏时又遭到他们斥骂。适逢复社文人侯方域“梳拢”秦淮名妓李香君,阮大铖想通过赠金助奁来收买侯方域,结果却被李香君识破阴谋诡计,严词拒绝:,阮大铖便投靠了凤阳总督马士英,借以迫害侯方域。侯生只得离别香君,投奔淮安漕抚史可法。  不久,李自成农民义军攻破北京,崇祯自缢而死,明朝灭亡。马、阮等人趁机勾结四镇军事头月,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弘光,建立南明,因而加官晋爵。马士英的同乡田仰也升为漕抚,欲以百金聘娶香君为妾,香君不肯。马士英便派役吏登门,为之强娶。李香君撞坏花容,拒不下楼。鸨母李贞丽只好充作香君,跟随役吏而去。贞丽旧识杨龙友,见香君鲜血将当日侯方域所赠定情诗扇染红,便借以点染,画成桃花扇。阮大铖为宴请马士英而搜捕歌妓,李香君被视为李贞丽,也被抓去唱曲。她借演唱之机,痛斥马、阮误国罪行,被马士英踩人雪中殴打。尔后,又将其送入宫中,为弘光演唱《燕子笺》。她被禁锢宫中,难以与侯生相会。  而侯生虽然被任命为参谋,受到史可法信任,奉命监军防守黄河,但四镇军事头目只顾争权夺位,不听史可法节制。侯生调停无效,只好重回南京,去找香君,却为阮大铖发现,被逮捕入狱。  宁南侯左良玉见马、阮荒淫误国,便传檄讨伐。马、阮忙调三镇之兵堵截左兵,致使黄河千里空营,清兵乘虚而入,兵围扬州。史可法率军死守,终因寡不敌众,扬州失守。史可法逃出扬州,意欲赶赴南京救驾,却得知弘光与马、阮弃城而逃,便投江殉难。弘光被部将劫持投敌,马、阮也不得善终。  兵乱之际,侯方域、李香君分别逃往郊外栖霞山。弃官入道的张瑶星于此特设祭坛,追奠有明殉难君臣。侯、李俱来听讲,因而相会。二人本欲重叙旧情,却为张瑶星点化,撕毁桃花扇,毅然断情,随之人道。  《桃花扇》可谓反映南明历史的一面镜子,总结了明朝灭亡的历史教训。  作者成功塑造了阮大铖的权奸形象,深刻揭示了权奸误国导致南明灭亡的原因。剧中阮大铖虽然是精通乐律、进士出身的光禄寺卿,具有主盟文坛的文采,但在“天崩地坼”时期,念念不忘攫取高官厚禄。当祭祀孔子遭到凌辱殴击、借戏复社遭到痛骂、重金助奁遭到拒绝之后,便把复社文人视为攫取高官厚禄的严重障碍,索性投靠权奸马士英。动乱的现实是他们朋比为党、图谋官禄的有利环境,崇祯自缢、拥立福王则是他们乘机攫权的难得契机。而一旦拥立得逞,官复原职,便“缇骑逮社”,使复社文人锒铛入狱;选秀征歌,使香君等人禁锢宫闱。而权掌朝纲之后,更是卖官鬻爵,竭力搜刮,而置清兵南下于不顾,还要调取防守清军的三镇重兵,堵截左兵,充分暴露了他们的卖国投降嘴脸:“(净)倘若北兵渡河,叫谁迎敌?(副净同净耳语介)北兵一到,还要迎敌吗?(净)不迎敌,更有何法?(副净)只有两法。(净)请教。(副净作搦衣介)跑!(又作跪地介)降!(净)说的也是,大丈夫轰轰烈,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吾主意已决!”于是他们就不顾江山社稷危在旦夕,竟带着“一队娇娆,十车细软”逃之天天了。结果南明灭亡,他们也不得善终。  同时,作者也深刻揭示了南明灭亡的其他原因,揭露了弘光的荒淫腐朽。当清军大举进攻之际,他却将选优演戏视为“点缀太平第一等要事”。他想的是“万事不如杯在手”,唯以荒淫取乐为事。因此,清兵未到,他便携带嫔妃弃城而逃。这些充分说明他正是导致南明覆亡的罪魁祸首。由此观众清楚地看到南明腐朽统治者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斥异己,一步步走向投降卖国的罪恶深渊。  剧中所写侯方域等复社文人对权奸阮大铖的斗争,实际上是明代万历、天启以来统治阶级内部长期派系斗争的继续。他们在政治上继承了东林党的主张,有其进步性。有的还在抗击清军的斗争中表现了民族气节,对于打击黑暗腐朽势力,稳定南明动乱局势起过一定作用。剧中也描写了侯方域劝阻左兵东下、反对拥立福王斗争中的业绩。南明统治者对复社进步文人的血腥镇压,也是加速这个王朝灭亡的原因之一。然而另一方面,复社文人在国难当头之际,有时也只是吟诗写帖,纸上讨兵,口边诛敌,而且依然流连风月,买醉逐歌,表现了封建文人的软弱性,无法使南明政权避免土崩瓦解的命运。  《桃花扇》是哀悼明朝亡国的挽歌。作者不但揭示了南明覆亡的诸多原因,而且对于有明之亡还流露了同情哀悼之意。他让剧中三部分人物:明朝孤臣如张瑶星、老赞礼,清流文人如侯方域、兰田叔,下层市民如柳敬亭、苏昆生,全都相聚于栖霞山,大设水陆道场,追奠明亡殉难君臣,借结社人道外衣,抒发亡国遗恨。结末,老赞礼以老遗民身份唱道:“神有短,圣有亏,谁能足愿?地难填,天难补,造化如斯!”眉批曰:“虽见道语,实无可奈何语也。”这是亡国之恨难消难解的痛苦哀号。与张瑶星所唱“芟情苗,割爱胞,听凤子龙孙号”,同样是“悟道语”,亦即“亡国之恨也”。他们都是满怀难弥难平的亡国之恨悲痛哀歌的。这同柳敬亭结末所唱《秣陵秋》正是异曲同歌。“陈隋烟月恨茫茫”之“恨”,包括对明朝昏君庸帝的痛恨,对马、阮权奸的愤恨,对“难整乾坤左史黄”这“有明三忠”的无力回天也不无遗恨。整个剧作,正是悼念有明王朝的一曲挽歌。  P69-73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孔尚任志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